

小学语文“浏览式”阅读方法探析
作者: 赵佳佳
“浏览式”阅读是迅速获取和收集有效信息的一种阅读方式,也被形象地比喻为“猎鹰式”阅读,即将阅读看作猎鹰捕捉猎物一般,在阅读时要迅速抓住文本要点,了解主要内容,提取出关键信息。在教学时,教师可以根据学生当前阅读基础能力,转变传统的阅读教学方式。“浏览式”阅读需要阅读者对基础知识掌握得极为扎实,对学生来说或许有点难度,但是掌握了正确的方法,这种阅读方式对学生的语文学习也是有极大帮助的。基于此,本文从阅读方法、阅读策略、阅读训练等方面进行探究,以期能更好地提升学生阅读效果,进一步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一、“浏览式”阅读的阅读方法
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师引导学生集中注意力快速默读全文,不要回读,以此了解课文主要内容,训练学生在短时间内阅读全文,并根据课后练习捕捉有效信息的能力。
例如,在教学《搭石》一课时,教师先运用多媒体展示农家山村生活的景象,激发学生了解山村生活的欲望,增强学生阅读的主动性。为了避免学生回读,教师可建议运用“遮挡”的方法自主阅读(找一个不透明的卡片或一张纸,读完一部分内容后遮挡住,继续阅读下边的内容,训练学生不回读)。通过这样的方式,让学生集中精力读,不回读,当遇到不理解的部分时快速掠过,先了解课文主要内容。在教学中为了达到以上效果,在学生读完课文后,教师应及时向学生提问:“课文主要讲了什么?”通过提问的形式使学生回忆课文主要内容,只要学生能快速阅读,能根据自己的理解说出课文的主要内容就可以。
二、“浏览式”阅读的阅读策略
在阅读时,不是一字一字地阅读,而是阅读连续的字词语句,这样才可以读懂文章,如果提升了阅读速度,在短时间内便可以掌握更多的信息。但是,由于小学生知识储备较少、阅读训练不足,教师就需要训练学生连词成句快速阅读的能力,扩展学生的阅读视域。
例如,在教学《将相和》一课时,教师要求学生运用较快的速度默读全文,并记录阅读所用时间,完成课后练习题:“你读了几分钟?了解了文中哪些故事?”教师可以指导学生抓住句子主干、段落大意,结合对人物语言、动作和神态的描写,根据具体故事,感知基本人物形象、熟悉人物个性等。
师:读完课文,你们发现课文中有几个故事?
生1:三个。
教师:分别是哪三个?
生2:完璧归赵、渑池之会、负荆请罪。
师:好,那么你快速判断一下,从哪个自然段到哪个自然段是“完璧归赵”,哪部分是“渑池之会”,哪部分是“负荆请罪”。
这样,学生根据教师的引导,有效捕捉了文中故事的关键信息。学生把握了文章整体内容,有助于对课文进一步的精确分析,也能在引导中达到教学目的和快速阅读效果。
三、“浏览式”阅读的阅读过程
1.自主阅读解决问题。小学语文教材中的课文内容和形式比较丰富,对于培养学生阅读能力和拓宽视野等各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面对多样化的课文,学生在阅读过程中难免会遇到一些不懂的知识。针对此种情况,教师可以先指导学生运用以往的方法自主阅读,在阅读中遇到问题时先跳过,然后结合课后问题继续阅读,找出关键语句,与同伴进行交流分享,最后进行分组解答,这样可以获得独特的阅读体验。需要注意的是,有些问题可以通过与同伴的交流得到解决,实在难以解决的问题可以向教师寻求帮助。
例如,在教学《什么比猎豹的速度更快》一课时,教师指导学生从题目入手,并提出问题:“本文主要的关键词是什么?”
生:快。
师:谁比谁快?快速阅读,找出来。
生1:鸵鸟。
生2:鸵鸟不快,游隼、飞机、火箭、电筒光更快。
学生在一次次的关键词中快速阅读,互相交流补充,了解了课文内容。通过这样的方式可以让学生在问题的引导下,互助分享,交流补充,集中注意力,抓住关键词,提高阅读速度。
2.抓关键数据交流读。通过自主阅读,教师可引导学生从阅读中找出人、鸵鸟、猎豹、游隼、喷气式飞机、火箭、流星体、光的速度,然后指导学生自制表格进行填写:
[事物 速度 物体 速度 人 24千米/小时 喷气式飞机 声音的数倍 鸵鸟 72千米/小时 火箭 40000千米/小时 猎豹 110千米/小时 流星体 2500000千米/小时 游隼 320千米/小时 光 3000000千米/秒 声音 1050千米/小时 ...... ...... ]
通过抓关键词句、关键数据进行阅读,并与同伴进行交流,可以让学生有效把握课文中的重点,对课文形成清晰的理解,对文章脉络和层次精准把握,同时在交流中培养了学生合作与探究精神,为以后的阅读埋下主动合作、探究的种子,达到“浏览式”阅读效果。
在教学实践中采用“浏览式”阅读,三分之二的学生能自主完成关键信息的提取并填写列表,三分之一的学生可在教师引导与同伴合作中完成,从而达到自主快速阅读的效果。
四、“浏览式”阅读的训练要求
为提高学生阅读速度,提升阅读教学效果,帮助学生更好地解答阅读过程中的疑难问题,培养学生的自主阅读能力,教师在开展“浏览式”阅读训练时需要注意以下要求。
1.布置任务。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为提高学生的阅读速度,教师需要在指导学生学习科学高效的阅读方法之后,根据课文的主题和内容,提出若干阅读问题,布置阅读任务,要求学生在有限的时间内进行阅读并完成任务,以此引导学生整体感知课文,提升学生阅读的速度和效率。
例如,在教学《将相和》一课时,教师可先布置一些自主阅读任务:快速默读全文,尽可能做到连词成句,记录所用时间,熟悉本文主要内容,说说本文主要由哪几个小故事组成。在此基础上,教师让学生在有限的时间内进行自主阅读,然后先让学生进行解答,教师点评与总结,帮助学生初步整体感知本篇课文。
任务驱动后,学生回答:“本文主要讲述的是春秋战国时期赵国和秦国交往的故事,写了完璧归赵、渑池之会、负荆请罪三个故事,表现了蔺相如宽广的胸襟与顾全大局的良好人格,体现了廉颇知错能改和顾全大局的优秀品质。”
2.从阅读中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在培养与提高学生阅读速度的过程中,教师可以指导学生探析文本结构,而探析文本结构的过程则潜移默化地起到阅读训练的效果,从而提升学生的阅读速度,更好地达成阅读教学目标。
例如,《冀中的地道战》是一篇战争类题材的文章,学生很感兴趣。本文的导语是要求学生带着问题、用较快的速度默读课文,记录所用的阅读时间。经过第一次阅读后,教师提出问题:“通过阅读你能总结出文章的主要内容是什么?有没有发现地道有什么不利的地方?地道战成功的关键是什么?请大家通过阅读来寻找答案。”有的学生表示:“看到课文题目,我产生了疑问:什么是地道?这些地道是谁挖的?在战争中有多大作用?我带着这些问题开始阅读,想了解课文内容的欲望更加强烈了,阅读的注意力更集中,阅读速度也加快了。”有的学生表示:“我读完课文后发现,用地道战粉碎敌人扫荡的方法很多,有陷坑、迷惑洞、孑口等。”
阅读是一种自我陷入的过程,学生对课文的掌握程度能通过课后的问题展现出来,这也是检验“浏览式”阅读教学效果的有效方式。在日常的教学实践过程中,教师要大胆使用“浏览式”阅读方法提升学生的阅读能力,在实践中不断完善“浏览式”阅读的方法。
总之,“浏览式”阅读作为语文阅读教学的方法之一,主要是训练并提升学生快速捕捉课文有效信息的能力,既能明确阅读教学目标,又可以让教师根据学生的阅读基础与学习情况,指导学生快速阅读,同时进行阅读技能训练,在循序渐进中提升学生的阅读速度,分步骤完成阅读教学任务,培养学生自主阅读的能力。
(作者单位:江苏省南通市经济技术开发区能达小学)
(责任编辑 赵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