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军何以无惧大规模兵员补充?

作者: 郑可 程巧 肖婵

俄军何以无惧大规模兵员补充?0

俄罗斯“爱国者”军事爱国主义教育中心深受年轻人喜爱

乌克兰危机爆发以来,俄军已征召约百万人入伍。2023年12月,俄罗斯总统普京宣布再次增加17万俄军编制。对此,俄国防部表态,新增编制不会面向义务兵,无需实施动员。俄军以志愿方式完成新增兵员补充任务的信心可见一斑。根据俄罗斯独立民调机构拉瓦达数据,民众对军队支持率较10年前上升38个百分点,远超其他执法部门,有61%的受访者认为“每个真正的男人都应该当兵”。这不仅是乌克兰危机以来俄罗斯民族意识觉醒的外在表现,更是其高度重视和加强征兵备战工作的成效彰显。近来,俄罗斯多措并举提升国防动员能力,吸引一大批有志青年投身军营。

加大爱国主义教育投入,充沛从军报国精神源泉

俄罗斯领导人认为,爱国主义教育不仅是维系民族团结和国家统一的精神纽带,也是涵养保家卫国情怀、激励从军入伍志向的不竭源泉。尽管俄罗斯经济在克里米亚事件后受外部制裁影响巨大,但俄罗斯对爱国主义教育的预算投入连年显著增加,2016年至2020年间仅国家层面有关爱国主义教育的预算就增加了40倍。

根据俄罗斯《新报》数据,2015年至2020年间俄政府各级总计投入730亿卢布用于提振公民爱国主义意识。2020年7月,普京签发《2030年前俄联邦国家发展目标》法令,强调要加强爱国主义教育,传承国家历史和文化传统,发扬民族精神品德,培养对国家社会负责的人。2021年1月,俄罗斯启动“爱国主义教育”国家工程,重点面向高校和中小学校学生开展爱国主义系列活动。近来,俄罗斯进一步规定所有公立学校都必须开设军事爱国主义课程,将基础国防和军事知识融入爱国主义教育体系,并在部分院校试点设置“成长教育顾问”职位,加强对学生思想和道德方面的感召与引导,激发和汇聚青年一代拥军爱国情怀。

建立军事特色青年组织,前置培养国防后备力量

青年是国家的希望,赢得青年才能赢得未来。为强固青年一代的思想堡垒,抵御席卷东欧的颜色革命影响,俄罗斯针对不同年龄段青年群体先后建立和发展一批军事特色鲜明的组织机构,在培塑国防意识和军事基础知识技能的同时,深挖军事人才后备梯队建设“蓄水池”。

少年军校 目前,俄军建有30余所少年军校,招收小学毕业生,实施全日制培养,费用全部由国家承担,已成为俄军高校重要的生源基地。学员入学后接受严格的军事管理,除要完成普通中学课业外,还需要接受列队、射击、格斗等军事训练,以适应未来的军营生活。大部分学员毕业后直接参军入伍或进入军队高等院校继续深造。

俄军何以无惧大规模兵员补充?1
俄罗斯少年军校

全俄支援陆海空军志愿者协会 这是一个历史悠久的群众性组织,2009年重获俄政府支持后发展加速,截至目前已开设83个地区中心,针对会员实施军事爱国主义教育,开展预征兵军事训练,合格后无需再参加部队相应培训。据统计,俄罗斯新入伍兵源中参加过该组织训练的人数已由2017年的8%增至2019年的20%。

先锋组织 该组织于2019年在国防部支持下由莫斯科地区政府发起成立,面向中学生和大学生开展军事集训,年均培训量超8万人,旨在培养在校青年群体的团队精神和责任意识,锻炼和提升体能素质,帮助了解和熟悉现代国防技术。

青年军运动 该组织成立于2016年,主要面向志愿儿童和青少年,从精神道德、国家社会、身体素质和智力发展等方面着力培养“公民和爱国者”。青年军运动凭借广泛的学校和俱乐部网络,目前已在89个地区建立分支机构,举办超万场次活动,成员数量逾百万。

瞄准特殊禀赋兵源群体,提升岗位与人才匹配度

为满足军队对特定领域人才的急迫需求,俄军通过专门组建科学连、生产连、体育连等,吸纳和组织科技人才、优秀产业工人和运动员等群体,充分发挥其专长,更好实现人岗相宜,才尽其用。

创新设置科技连 为集约集优管理科技人才、促进科技成果向生产力战斗力转化,俄军从2013年开始面向一流高校毕业生征召具有高科技专长的人才组建科技连。截止目前,俄罗斯已建成17支科技连,集中部署在俄罗斯“时代”军民融合科创城和部分军队院校与科研机构,聚焦机器人技术、航空航天、信息技术和生物医学等领域开展科技创新和应用实践活动,成为俄军科技赋能的“可靠源泉”。

与企业开展人才合作 2015年起,俄罗斯在造船厂等特定军工企业编设生产连队,允许部分优秀企业员工在岗服役,在正常从事企业生产任务的同时,参与武器装备维修。同时,面向部分军工企业签订合作协议,允许企业员工在服完兵役之后返回原有工作岗位,鼓励员工在服役期间结合自身专业服务部队所需,退役后结合部队经历开展科研生产实践,对接和满足部队需求。目前,此类合作计划已在军工企业中催生一批试点项目。

组建体育连 俄军还通过创建专门的体育连来吸引在体育领域表现突出的运动员。截至2021年,俄军已从29支奥运会代表团中招募合同兵近700人,成立了5个专门的体育连队。这些运动员,尤其是在徒手格斗、摔跤、空手道、拳击、散打和射击等方面有专长的人员,大多在特种部队服役。

多样化招募动员方式,积极拓展兵源征集渠道

俄罗斯通过加强征兵宣传、放宽入伍条件、降低年限要求、健全机构设置等方式,拓展兵源征集渠道,取得良好成效。

立体开展征兵宣传 俄罗斯在电视、互联网、社交媒体等投放大量征兵宣传广告,传播国防理念,提升军队形象;举办规模宏大的卫国战争纪念活动和历史展览,展现军队抵御外敌和先辈浴血奋斗的艰苦历史;兴建大型军事主题公园,以实体武器装备和逼真战场布设引导人们沉浸式感受体验军事活动魅力,激发入伍兴趣和志向。近年来,俄罗斯创新融合征兵宣传与娱乐演出活动,邀请了当地知名政治家、军人、艺人和媒体参与其中,成功吸引数万人提交入伍申请。

放宽条件限制 俄罗斯义务兵服役时间已由2年改为1年,年龄上限将于2024年后放宽至30岁。合同兵首期服役年限从3年缩短为2年。合同兵征集此前要求必须具备服役经历,随后改为只要拥有高等教育学位或正当职业即可。2017年,高中毕业生在入伍3个月后可选择以合同兵身份服役。2021年后,具有初中学历的人员也可成为合同军人从事特定工作。为打消首次入伍人员对于人身安全的顾虑,俄罗斯法律还规定义务兵不得参加一线作战行动。

健全基层机构设置 截至2021年,俄罗斯依托军事动员部门在大多数地区建立了80余个固定兵员筛选中心,综合线下和线上方式面向潜在人群开展入伍选拔和招募工作。为提升地区覆盖率和灵活性,俄罗斯还建立了多个移动筛选中心,在运达相应地区后30分钟内即可准备就绪开展工作。

俄军何以无惧大规模兵员补充?2
科技连专用徽章

提高薪酬和福利待遇,铸牢安心服役物质基础

近年来,俄军大幅提升军人薪酬福利待遇,着力提升入伍吸引力。

提高薪资水平 2019年,俄罗斯合同制军人薪资一次性提升20%。2023年10月,俄罗斯全体军人薪资进一步上涨10.5%。据俄罗斯《新消息报》最新测算,服役3年的少尉在不参加战争行动情况下,薪资仍超过国家平均水平2.5倍。在俄罗斯经济动荡的大背景下,军人薪资显然更具吸引力。2018年一项针对驻莫斯科地区军人的调查显示,绝大多数受访者认同现有薪酬水平,其中82.93%的人对绩效奖金满意。

加大住房保障 “新面貌”改革后,俄罗斯军着力解决莫斯科、圣彼得堡等中心城市驻地军官和军士群体住房问题,加大住房修建力度,建立住房公积金制度。2008至2015年间,俄军共分配家庭住房24.4万套,单身公寓22.6万套。2019年,已有30万军人纳入住房公积金保障体系,购买住房近10万套。一项针对驻莫斯科地区空天军的调查显示,住房满意率从2005年的25.4%上升至2018年的65.85%。

提升家庭与教育福利 考虑军人调动频繁,且驻地大多偏远、工作机会较少,为照顾已婚育军人家庭,俄军制定了有关周工作时长、医疗、年休假、子女保育与入学、家属就业补助等系列福利政策,帮助解决后顾之忧。此外,为平衡服役与学习的矛盾,俄罗斯允许服役满3年和完成首期合同的士兵以非全日制方式参加大学学习,并代为支付学费。

责任编辑:王宇璇

经典小说推荐

杂志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