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构建促使学生成长和成绩提高的稳固“金三角”
作者: 马丽莎我们都知道,三角形是结构最稳固的图形。在学生成长和成绩提高的背后,也有着一个稳固的三角形作为支撑。家长、科任老师和班主任,就是推动学生发展和成绩提高的稳固的“金三角”。班主任,毋庸置疑地成了这个“金三角”的构建者。
一、家长的支持之角
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学校和家庭是一对不可分离的教育者,如果教师不了解孩子在家的情况,家长也不知道孩子在校的表现,二者脱节,就会形成教育的盲区,不利于对孩子的教育和培养。所以,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需要步伐一致,形成合力。而班主任工作的重心之一,就是与家长进行良好有效的沟通和交流。
1.认真对待每一次家长会。我所就职的是一所寄宿制学校,有一大部分学生的父母工作的地方较远,不能陪伴在孩子身边,因此,面对面的家长会显得尤为重要。每一次家长会前,我都会对家长会的内容进行精心的准备,让家长们能够参加到一场高质量的家长座谈会,更加深入了解并理解学校、老师的工作,共同形成教育孩子的合力。
2.时常通过电话反馈孩子动向。通信事业发达的今天,电话是最快捷的联系方式,每个月我会通过电话联系学生的家长至少一次,介绍该生当月的学习和生活情况,以便家长及时了解孩子的情况,进而更好地配合班主任的工作。
3.短信联通家长。短信这个平台用得好的话,可以帮助我们解决许多问题。比如学校的近期活动、关于收放假的时间、测试成绩通知等这些信息,班主任就可通过短信平台通知家长。同时,家长也可以感受到学校的管理是非常人性化和有效率的,从而会更乐意与学校合作教育孩子。
4.热情地接待家长来访。为了孩子的成长,有的家长百忙之中抽空而来,有的家长不远百里甚至千里而来,每一次班主任都应倾尽热忱地对待家长的来访。短则几分钟、十几分钟,长则一两个小时,甚至半天或一个晚上,但只要能帮助孩子修正错误,或是挽救一个孩子的心灵,这些都是值得的。
班主任与家长相互交流思想,沟通信息,不仅要行动一致,更要志同道合。家校联系,是学生成长的稳固一角,是一个良好的支撑。
二、科任老师的培育之角
尽管学生在校期间与班主任朝夕相处,但我们绝不能忽视的是,孩子的发展和成绩的提高离不开科任老师这个强大的团体。苏联教育家马卡连柯说过:“如果有五个能力较弱的教师团结在一个集体里,受着一种思想、一种原则、一种作风的鼓舞,能齐心一致地工作的话,那就比十个各随己愿地单独行动的优良教师要好得多。”从对整个班级的学生培养角度看,科任老师是同一个战壕里的战友,有共同的目标,有一致的方向。所以,班主任必须赢得科任老师的支持。
1.班级建设中科任老师的意见不可少。在一个班级刚刚进行建设的时候,班主任一定要积极主动与科任老师互通情况,征求他们的意见,根据科任老师教育教学目标的预设,大家一起讨论措施,制定计划,从而使班级建设更加科学合理。此外,利用QQ、微信、钉钉等软件,建立班级科任老师群非常有必要,这样可以解决科任老师无法时常聚在一起开会交流的问题,如学生出现状况、临时需要科任老师配合的班级事务、一些紧急对策等事情,都可以充分利用科任老师群及时通知事务或解决问题。
2.定期召开班级科任老师联席会很有必要。班主任可以通过会议诚恳地向科任老师询问班级里学生的学习情况,如早晚自习、课堂状态、作业情况等;可以了解学生的思想动向或精神状态,因为身为班主任我们很清楚,有些学生会更喜欢跟科任老师倾诉心声;还可以针对学生存在的问题,与各位老师一起想出帮助学生克服或改进问题的方法。
3.充分发挥科任老师“自由人”的优势。科任老师一般所教班级较多,他们每天往返于各班的课堂,所接触的孩子更多,对各班学生的特点非常清楚,所以更容易发现本班的优势和劣势。班主任要及时抓住科任老师反馈的情况,积极发展本班学生优势,及时分析问题,共同寻求解决方案。
如果没有科任老师的支持和协助,班主任工作会是非常吃力的。协调好班主任与科任老师的关系,充分重视和调动科任老师参与班级管理,群策群力,才能使全体学生全面、健康和快乐地成长,以及促进学生成绩的提高。正因如此,科任老师是“优生保持,后进生转化”的稳固一角,是另一个良好的支撑。
三、班主任的点燃之角
古希腊哲学家苏格拉底认为:“教育不是灌输,而是点燃火焰。”班主任就像一支熊熊燃烧的火炬,不仅可以点燃学生奋发向上的激情,也可以点燃每个科任老师对学生的更大热情。尤其是在转化学困生方面,起着不可估量的作用。一些学困生因为长期缺少科学的引导,所以往往缺乏人生愿景和奋斗目标,学习动力不足,自信心缺乏。“点燃”策略,就是班主任用自己的真诚和智慧去点燃他们学习欲望的火焰、思维的火焰和心灵的火焰,让这些潜力生在我们的呵护下,重新找到自我,树立明确目标,信心百倍地去学习。
1.树立目标,唤醒动力。每个学生都是独一无二的存在,我们的教育方式只适用于大部分学生,还有一部分学生要遵循“因材施教”的方法。所以,班主任要针对不同的学生寻找不同的途径,激发他们先树立一个明确且跳一跳就能够得着的目标,先从短期小目标开始,然后到中期目标,再到远期目标。这样,一步一步陪着学生踏踏实实地走下去,他们的好习惯、积极的情绪和信心就会一点点被唤醒。此外,激励学生树立榜样也是一种催化剂,近到身边的父母、师长或同学,远到科学家、历史伟人、政商界精英、运动健儿、正能量的博主或网红等,都可成为榜样。这些人执着追求真理、勇敢面对困难的故事,是点燃学生理想的火苗,可以唤醒他们学习的内部动力,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从而提高他们学习的自觉性和主动性。通过“点燃”策略,使学生从内心开启“我想学”的大门。
2.激发渴望,唤醒自信。呵护与关爱是最好的助力。班主任联合科任老师,在课堂上多给予学困生展示自我的机会,并及时进行认可;在作业评价上,多给予激励性的批语和明确的改进方法;在作业布置上,针对学生的能力,实现分层布置,让学困生减少畏难情绪,每天都有一点进步;在学习方法和习惯上,多给予指导和督促,帮助他们建立良好的学习方法和习惯;在课后的答疑和辅导上,耐心地多给予帮助和辅导,真正做到诲人不倦。所做的这些,都源自对学生的呵护与关爱,目的是温暖和滋润学生的内心,使他们愿意接近教师。亲其师,信其道,只要学生愿意敞开心扉,我们就能通过各种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渴望。通过“点燃”策略,使学生走上“我能学”的大道。
3.唤醒热情,拥抱人生。学困生有一些共同特性,如对学习没有浓厚的热情,行动上较为懒散或被动,缺乏自信心等。在班级管理中,我们可以激发他们的积极情感因素,抑制或转移他们的消极情感因素。比如,可采用每天由老师或班委填写简要的学习日志和每周六放学上交周记的形式,这样,班主任可以了解学生内心的诉求或是情感的变化,以便及时进行调整;在班委的安排上,树立整个班级“人人有事做,事事有人干”的主人翁意识;集体活动时,请学困生成为组织者,承担多一些的策划任务,甚至成为主持人,让他们有展示自己光芒的舞台,杜绝“边缘人”的存在。班主任用自己的真诚唤醒学生的热情,而一个人只要有了热情,就一定会积极行动,不惧风雨。通过“点燃”策略,使“我爱学”成为学生发自内心的情感。
身为教育工作者,我们越来越感到家长、科任老师和班主任这三方的合力对于促使学生成长和成绩提高的强大的支撑。所以,我把它比做稳固的“金三角”,我们有很多方法去实施,以确保这个“金三角”的坚实性。我相信,有了这个由家长、科任老师和班主任构建起来的“金三角”,定能以它坚不可摧之势托起教书育人的万丈高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