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读书,读的是美好
作者: 张学亮教书这些年来,不时会遇到中途不想读书的学生。对于这些一度处于迷茫、怅惘中的孩子,倘若一味地跟他们讲大道理,一般而言,是不管用的。毕竟,左耳进、右耳出的,往往是道理、大道理。不信,借用这些人中的原话予以印证:“读不读是我自己的事,任何人都拦不住我。”
怎么办呢?
灵机一动,换一个角度,我常常试着跟他们讲故事,讲真实的故事。刹那间,见证奇迹的时候到了,他们大多选择留了下来,留在学校。原因呢?掀起内心波涛的,是故事;故事,直击灵魂;一个人,一生都走不出故事。
这不,三年前,也正是新冠疫情期间,我们班一个学生打退堂鼓,想回农村老家跟父母做生意。因此,有那么一段时间,他一直来缠着作为班主任的我,一个劲儿地说:不想读书了。
一五一十,十五二十……反正,该讲的道理,我跟他讲了几箩几筐,却丝毫不起作用。实在拗不过,我有些火了,索性说道:听完这个故事,再走也不迟。
只见他一头雾水,甚感蹊跷,眼睛里写满了问号。继而,他一边挠头,一边听起了故事:
几年前,我教过一个男生,一个高个子男生。然而,他不想好好读书,我劝他,他不听,说多了,他都有些烦了。有时候,劝说无效,悻悻然回到办公室,我感到很是委屈,鼻子一酸一酸的。
有时,他仰着头对同学显摆:“我爹是养鱼的,一年要卖几十万元呢,读书有什么意思呢?还不如跟着我爹养鱼。”第二年,为了扩大养鱼的规模,他们家又把全村的鱼塘都租了下来。接着,把中间的埂子挖了,连成一片,看上去,无边无际,宛若大海一样。年底了,鱼养了整整一年,都大了,纷纷在鱼塘竞相跳跃,迸溅起的水花荡漾开来,微动涟漪,很美,煞似这男生脸上的笑容。
男生越来越不好好读书,因为家里有钱,同学们都一个劲儿地围着他,围着他玩,围着他吃,围着他旷课,围着他不想读书。为此,我愈发担心,整宿整宿睡不着。
不承想,男生家出事了,听说有一天夜里,有人悄悄在他们家鱼塘下毒。第二天早晨,男生的父亲去鱼塘,一看,倏忽倒地,再也起不来了。咋回事呢?只见,翻白肚皮,鱼全部死了漂在了水面。
男生的父亲委实受不了这口气,赶忙叫人把男生从学校喊回家,说完最后一句话,他父亲就死了。
什么话呢?
原来,男生的父亲嘱咐儿子要好好读书,小地方只有眼红,只有仇恨,只有毁灭,希望在大地方。好好读书吧,一定要到大地方去。
把父亲送上山后,男生回到了学校,回到了老师、同学们身边。男生仿佛一下子便长大了,他领着同学们拼命背诵、拼命做题、拼命读书。后来,真的读到大学,读到大地方去了……
故事听到这儿,即刻,这位学生沉默了,他陷入了沉思。以至于我递水给他,他一时都没反应过来,溅了一手心的水珠。
自此,这个学生再也不提“不想读书了”,他总是第一个进教室,也成了图书室的常客,现在他已经在泸西一中读高中了。但凡节假日,他时常来寻我,来与我聊聊“读书”。从他身上,我读到了一个词:脱胎换骨。
事实上,从某个层面看,教育,就是“讲故事”,甚而,教育本身就是一个“故事”。
为避免惹上“以偏概全”之嫌,那么,再举一个例子吧。譬如,去年5月中旬,课余时间,九年级有一位胖乎乎的男生连续几天来敲我宿舍门。干什么?他坦言着实读不下去了,他想去闯荡江湖。乍一看,敢情是中了“仗剑走天涯”的邪。
拉他坐在我身旁,一鼓作气,我开始给他讲起了道理:“人为什么不一生下来就领着他去田间干活、去挣钱,而非得先送他去学校闲下来读十多年的书,肯定有其道理……”此番道理讲得我嘴都酸了,可是,他依然呆若木鸡,依旧不为所动。“中毒”太深,我又试着跟他讲了一个故事,一个真实的故事——
那年,一个不想读书的学生,连夜翻围墙逃学走了。第二天早上,他偷了家里四千多元钱,听说是他们家刚刚卖猪的钱,藏在箱子底,不料,被他撬锁盗走了。当父母发现的时候,他已经坐上了去临沧的客车。
去临沧干什么?
有学生听说他先前提起过这样的信息:他表哥在临沧一茶厂上班,倘使自己对表哥软磨硬泡的话,或许表哥能帮他在茶厂寻到一份工作。
只是,到了临沧那茶厂,万未料到,表哥一个月前业已离开,只身一人辗转去缅甸了。于是,拼命打电话,打了两天电话,可是,怎么打也打不通。此时,这逃出来的学生方才彻底慌了,表哥是不是陷入缅甸的电信诈骗?自己初来乍到,地生人不熟,举目无亲,这可如何是好?
由于自己尚属未成年人,加之没有什么文凭、资格证书,所以哪怕脚都走得酸胀,也没能找到工作。屋漏偏逢连夜雨,在临沧大街上漫无目的闲逛的这学生,遇上了当地不三不四的坏人,几个耳光后,眼冒金花的学生还没反应过来,钱已然被这些坏人抢走了。
由于身无分文,饿了几天的这学生,乞丐一般,开始翻垃圾桶,希望能找到一点吃的。正在这时,从远处来了几个人,一听口音,发现竟然是老乡。恰若沉沉黑暗中瞅见一丝光芒,这学生,一下子高兴得几近泪奔。
看到学生饿成这样,那几个老乡把他请到了饭店,一个劲儿地说:“能在这么远的地方遇上老乡,真的算是缘分,那么,就别拘束了,想吃什么就说。”于是乎,这学生一边狼吞虎咽地吃起来,一边感动得一嘴的泪。
吃饱后,这些老乡还请他在临沧各大景区到处逛逛,晚上住宾馆、吃大餐及买礼物。就这样,玩耍了好几天,花费了很多钱,真的弄得学生都快不好意思了。即将告别的时候,这些老乡说:“对不起,我们几个临时有点事,还需要留下来处理一下,就不能和你一起回泸西了,只是,想麻烦你帮我们捎点行李回老家。”接着,其中一个人掏出笔,在纸条上写下了地址、联系人、电话号码等信息。另外两个呢?从身后拿出了一个黄色的行李包,已经整整齐齐捆好了。
这学生,因为吃了人家的、用了人家的,况且,就连自己回泸西的车票,人家都早已帮着买好了,是故,他实在不好拒绝。于是,拎取那行李,跨上了回泸西的客车。
万万没料到,客车行至半道,被武警招手拦住了。例行检查过程中,打开行李一看,学生傻眼了,只见其内层藏着毒品,一共七包,塑料袋分装,足足有两斤重。
然后呢?
学生进了监狱,这才想起:还是读书好。这才感悟到:不是所有的地方,都像学校一样干净;不是所有的人,都像老师一样真心、真诚……
故事讲到这儿,结果呢?相信大家都能猜得到:这位曾经嚷着“着实读不下去”的男生,他若有所思,然后毅然转身坚持读书,甚至晚上在被窝里都打着手电筒读书。现在他就读于红河州第一中学,还捎信给我说以后打算进一步深造、登高望远、读更多的书。从他身上,我读到了另一个词:焕然一新。
唤醒一个人的,不是道理,是故事。
改变一个人的,不是魔法,是读书。
清代学者姚文田说过:“世间数百年旧家无非积德,天下第一等好事还是读书。”究竟,读书是为了什么?撇开功利层面的因素暂且不论,从长远角度考量,实然,读书,读的是美好。开卷有益,世上没有白读的书,书读多了,不知不觉,把自己也读成了美好;书读久了,不经意间,让美好留存在心里。
只有在你生命美好的时候,世界才是美好的。唯其如此,人才能升华为自己的一道光,照亮自己前行的路,与此同时,人生才会走远,在更美中,走向更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