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互联网+背景下初中语文示范性微课校本资源库建设的实践研究
作者: 林瑾
摘 要:随着数字化时代的到来,语文学习的网络资源逐渐增多,但缺乏准确性、系统性、针对性。我校组织全组对初中语文学习的资源进行积累、归纳、梳理,形成较为系统化的微课校本资源库。资源库为学生提供了丰富多样的导读、自学、优作等微课资源,支持其自主学习和个性化学习需求,为教师提供优秀的授课、活动、作业等案例,支持教师高效备课。为确保资源库的时效性和先进性,我校建立资源库的动态更新机制,收集示范性教学微课及作业展示性微课。建设初中语文示范性微课型校本资源库,旨在提供更高质、更适配的教育资源,促进教师和学生的教学和交流,提高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
关键词:互联网+ 示范性微课 校本资源库 语文 DOI:10.12241/j.issn.1009-7252.2025.01.037
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互联网已成为教育领域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初中语文示范性微课校本资源库的建设实践研究是一个涉及教育技术、教学资源整合与教学模式创新的重要课题。在“互联网+”战略的推动下,初中语文教学也迎来了新的变革机遇。
微课作为一种新型的教学模式,以其短小精悍、主题突出、易于吸收、便于传播等特点,逐渐成为初中语文教学的重要手段。当“互联网+”与微课碰撞,微课的适用场景与交互性大大提升。有了互联网的加持,微课不仅可以在教学的各个阶段(包括课前预习、课堂教学阶段、以及课后复习巩固阶段等)使用,更可适用于授课、评价、活动、师生互动等各种学习场景。
一、“互联网+”初中语文示范性微课资源库的定义
微课是一种针对特定知识点、技能或概念的短期教学活动,通常通过网络平台进行分享和应用,具有较强的针对性、独立性和灵活性。微课资源库指的是一个系统化、结构化的在线或离线资源库,它以微课为主要形式,集成了多种教学资源、教学方法和教学评价工具。它不仅仅是存储微课视频的地方,更重要的是提供一个整合了多种学习材料的学习环境,帮助教师和学生更有效地进行教学和学习。
我校基于“互联网+”的初中语文示范性微课资源库,侧重于“示范性”,不仅有授课讲解,更多的是优秀作业、师生活动、项目合作学习等展示,例如师优秀作业展示、师生读书分享、师生书法讲解、教师文本素读、各类精彩竞赛活动剪辑等视频资料。在“互联网+”的平台上,学生可以通过扫码听课,完成互动练习,参与评论等。
微课校本资源库的建立和应用,能极大地丰富教学手段和学习方式,为学生提供更为个性化和灵活的学习路径,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提供作业(任务)的评价标准,使作业(任务)程序更加可观可感,增加了学生完成任务的信心,同时也为教师提供了一个资源共享、经验交流和专业成长的平台。
二、“互联网+”示范性微课资源库与传统教学资源库的区别
示范性微课资源库与传统教学资源库相比,在针对性和实用性方面表现出显著的差异性。
首先,针对性更强。传统教学资源库通常是面向一整个班级或者一个完整的教学大纲设计的。而示范性微课资源库则是基于“微课程”的概念,其内容设计以“小而精”为特点,聚焦于某个特定的知识点和“示范性”师生教学活动,为学生项目化任务性学习提供了直观的可操作示范,为教师教学提供指导范本。这种聚焦性和示范性使得示范性微课资源库在针对性上大大增强。
其次,实用性更强。微课资源库中的内容往往都是经过精心设计,以适应网络学习的特点,例如,视频的长度控制在10分钟以内,配有清晰的教学目标、学习目标和学习活动指南。学生可以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通过智能设备快速学习,极大地提高了学习的灵活性和便捷性。此外,微课资源库还便于学生进行自我学习、复习和巩固,特别适合于移动学习的需要。
最后,示范性微课资源库更能够满足学生的个性化学习需求。传统的教学资源库内容通常是标准化和统一化的,难以照顾到每一个学生的特殊需求。而示范性微课资源库则可以提供更为个性化的学习方案。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学习习惯、兴趣爱好、知识背景等因素,选择适合自己的微课程进行学习,甚至可以根据自己的学习效果,调整学习进度和内容的深度与广度。
综上,示范性微课资源库在针对性、实用性、个性化学习支持等方面,都表现出了与传统教学资源库的本质区别。
三、示范性微课校本资源库建设的四点原则
示范性微课校本资源库建设的四点原则为“校本”“微课”“示范性”“互联网+”。
(一)立足校本,特色化个性化
开发“微课”应结合学校文化资源和学科发展特点,教师能力素质、充分考虑学情差异和个性化需求,开发和设计微型教学课程,以支持师生教育、教学,学生自主学习,实现教师知识共享。
1.挖掘校园文化,开发阅读积累型及写作型微课
每个学校都有独特的校园文化。通过校园文化中的传统文化元素,如国学经典和民族文化,融入微课程资源的开发,可以帮助学生深刻理解和感受国家和民族的精神,增强学生的民族认同感,使其更好地接受和传承优秀的传统文化。
以我校为例,我校立有记载南建州州学历史的宋代碑文、及宋代假山古松、龙涎亭,曾为郑成功驻营地旧址,现已成功申报为航天基地校,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课题组设计了相关的校史故事微课、说明文写作微课。身边的素材使学生更加亲近学校,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与热情。
2.考虑学情差异,开发分层互动型微课
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学习能力存在差异,分层互动型微课为不同层次的学生提供适宜的学习资源和任务,可以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在适合自己的水平上进行学习,从而提高他们的学习效率和教学的整体效果。此外,分层互动性微课鼓励和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和自主探究,有助于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创新思维能力。
以我校七年级为例。我校为地级市市属校,片区内小学层次分化严重,因此七年级学生能力参差,差异性较大。为帮助他们在自己的基础上取得进步和提高,建立信心,缩小差距,课题组着重设计了分层互动型写作微课。
以第一单元写作微课为例。教师拍摄了校园秋景,引导学生发现、观察、写作。写作指导主题为围绕景色的一个或多个特点展开描写。
分层互动型微课通过多种“互联网+”平台,实现了作文的分层授课和分层评价,学生在开放平台上获得了展示和发表的机会,激发和满足学生的高层次学习需要、认知的需要、审美的需要和取得成就的需要。
(二)立足微课,规范化系统化
校本微课资源库建设的内容涵盖素材类、讲解类、评价类、活动指导类等多种形式的教学资源,其建设应遵循一定的规范和系统化原则,确保内容有鲜明的主题和清晰的讲述线索,同时要注意风格的统一和前后内容的衔接,校本教学资源建设应以改善教育、教学为根本目的。示范性微课校本资源库建设需要全组教师协作,为保障规范化与系统化,课题组采取了以下策略:
1.分类分组
依据使用场景,将微课分为阅读素材类、知识讲解类、活动指导类、作业评价类等。除知识讲解类外,其余几类由组员协同完成。知识讲解类分组细化授课任务,分为积累与运用组、古诗文阅读组、记叙文阅读组、实用性文本阅读组、作文组等。各组确定一位课题小组负责人,确定任务,安排进度。例如,文言文阅读组可细化为以下知识点讲解微课:句读、翻译、文常、人物形象、情感思想等。
2.统一流程
各组微课需在录制前提交设计稿,经集备讨论优化后录制,微课时间尽量在5分钟类,不超过10分钟,统一封面。各类微课授课建立统一的流程。以知识讲解类为例:
3.检索管理
根据目标矩阵法原理,结合中小学教学特点及资源特色,选取适合的微课项目,并进行有序列的组合,以实现资源的有序性。同时,构建统一管理的管理系统,实现微课资源的规范统一存放
(三)立足示范性,共建共享共进
1.教师示范性案例开发
制作具有示范性的知识微课,这些微课应该能够展示教师的教学设计、教学方法和教学策略,为其他教师提供高质量的教学示例。通过这些示范性的微课,教师们可以直观地学习和吸收先进的教学理念和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学生示范性微课录制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学生是认知的主体,教师的作用是引导和帮助学生建构知识。学生示范性微课的意义在于以下几点:(1)通过为同伴讲解,学生需要对所学知识进行深入思考和理解,这有助于他们更好地掌握和内化知识点。(2)培养学生的表达与沟通能力(3)创造互动性强的学习环境。
我校开发的学生示范性微课有“书法小讲师”(知识讲解类)“诗文唱诵”(活动类)及读书笔记、作文等各类优做展示示范类。
(四)立足互联网,互动激励优化
基于互联网背景,校本资源库可借助多种互联网工具建立共享平台。
1.以希沃录制在线微课
“希沃”可建立个人资源库,设置共享后全组可见,大大增加了共享空间。同时,可建设集体资源库,将教师们制作的微课作品进行整理和分类后上传,让全学校的教师都能够访问和下载。这样的平台不仅方便了教师的使用和学习,还能够促进教师间的资源共享。“希沃”的知识胶囊可直接录制微课,生成二维码。在建立微课体系和目录索引后,将二维码附在目录后便可扫描访问,为学生自学提供了便利。
2.以纸条App开发写作微课
教师建立学习社区,推送相关主题文章,让学生线上自学,设置评论区,要求学生在APP的评论区进行创作。教师将学生在“纸条”评论区写的语段进行汇总、整理、分享、点评、学习,进行线上写法指导。学生将不理解的知识点通过“纸条”的交流区与教师、同学进行线上沟通交流。
这种平台互动性强,记录了教师指导及学生的学习过程,使学生能通过回顾自己的学习过程,反思自己的学习策略和过程,并从中获得反馈和改进的机会,符合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特点。
3.以美篇App开发优作展示类及活动指导性微课
根据评价理论,学习过程中的及时反馈对于学习成效至关重要。美篇作为一个内容创作与分享平台,可以用来展示学生的优秀作业,并通过建立评优标准与问题点评,为学生提供及时的反馈。例如,收集学生《春》的笔记,选择优秀笔记展示,并点出笔记的意义(1)集中课堂注意力。(2)提高课堂学习力。(3)梳理知识,当堂理解。
收集《济南的冬天》预习作业,择优展示,并明确评优标准:(1)能选择角度品景色(2)字迹工整态度认真。(3)认真及时订正补充。通过美篇展示优秀作业,可以激励学生追求卓越,促进学生自我反思和学习改进,培养规范和精细的作业意识。
4.利用剪映剪辑活动指导性微课
剪映作为一个视频编辑工具,可将书法、朗读、演讲等活动的精彩片段剪成合辑,这种方法不仅能够记录学生的学习过程,还能通过视频的形式让学生回顾和反思。以七年级为例,通过书法赛选出十佳小小书法家,邀请他们录好一个字的教学视频,组成系列书法小讲堂。这些视频可通过链接分享给其他同学,学生可发表评论,提高学习动力。
四、“互联网+”示范性微课资源库的挑战与前景
示范性微课校本资源库的建设和运用面临着一些挑战,例如,资源库的内容质量、更新速度、内容的多样性与丰富性,师生的参与性互动性等都是需要持续关注和解决的问题。此外,确保资源库的内容符合相应的教育标准和要求,以及如何利用更多的互联网+平台,如何进一步实现可持续发展,也是微课资源库建设需要面临的问题。
参考文献:
[1] 侯杰泰《大型教育监测:误解与启示》,《中国考试》2024年第2期。
[2] 杨紫格、吴志强《拓展性学习资源的开发与教学尝试》,《生物学教学》2024年第6期。
[3] 邓格琳《教育信息化2.0背景下翻转课堂再思考》,《人民教育》2021年第13期。
(本文系福建省南平市十四五学科带头人培养对象课题“互联网+背景下初中语文示范性微课型校本资源库建设的实践研究”的研究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