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乡村振兴视域下高职院校电商人才培养的路径探索与实践
作者: 杜丽 闫琳[摘 要] 在乡村振兴战略的影响下,高职院校需要加强对电商人才培养的重视程度,为农村经济发展提供人才支撑。从目前的实际情况来看,农业电商发展存在较大的人才缺口,高职院校在人才培养方面需要关注社会服务的基本职能,重点培养高素质综合型人才。高职院校发展过程中,需要了解乡村振兴的基本要求,将课程体系革新和教学资源优化作为重点,建设一体化产教融合模式,对电商人才培养方案进行创新,为乡村经济发展创造稳定条件。在乡村振兴视域下,针对高职院校电商人才培养路径进行探索,以高职院校教学现状为参考,提出针对性解决建议。
[关 键 词] 乡村振兴;高职院校;电商人才培养;教学发展
[中图分类号] G715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24)01-0105-04
农业在社会经济中有着不可缺少的作用,为了达到乡村振兴的基本要求,农业需要全面应用信息技术,借助互联网的优势,解决农业电商发展遇到的挑战。在互联网经济持续发展中,农村电商遇到了全新机遇,在全新业态发展过程中,可以实现农村经济结构改革,解决农产品滞销的现象,保证农户的经济收益。在农村电商发展中,主要以直播带货和短视频的方式让购买者获得更加优质的农产品。农村电商发展需要得到高素质人才的支持,作为高职院校,需要调整人才培养方向,增加对电商人才培养的关注度,从而取得实践成效,带动农村经济稳步发展,发挥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的作用。现阶段,农村经济发展遇到多种限制,国家已经根据农村发展现状制定了乡村振兴战略,为农业经济改革发展创造了技术条件。对于乡村振兴战略落实来讲,农村电商作为不可缺少的内容,需要对农村电商商业模式进行激活,重视高素质人才的培养,带动农村经济发展,提升农业经济发展活力。高职院校需要根据电商人才培养的特点,重点进行相应课程开发,在教育资源整合过程中,使学生获得平等的学习机会,让学生在毕业后可以适应现有工作。
一、农村电商人才需求现状
通过了解农村电子商务发展现状得出,农村县域网络销售额逐年增加。通过相关数据显示,全国范围内淘宝村数量已经超过5000个,通过电子商务模式获得的销售额超过了120亿,电子商务逐渐成为农业经济转型发展的重要路线。农村电子商务发展中,对高素质人才需求量逐年增加,在未来发展的5年,农村电子商务缺口可能达到300万。现阶段,农村电子商务从业人员学历相对较低,其中50%的从业者为高中文化,只有解决农村电商发展中从业人员素质不高的现状,才能保证农村电子商务发展水平,应对农业发展遇到的挑战。
二、高职院校培养电商人才的重要性
(一)履行社会服务的基本职能
在教育事业改革的背景下,高职院校需要实现教学体系优化,重新认识人才培养的基本职责,在职业教育推进过程中提升人才的实践能力。从社会经济发展角度来看,需要了解乡村振兴的重要性,明确高职院校的具体职能,改变对电子商务人才培养的看法,弥补农村电商存在的人才缺口。在人才培养体系革新过程中,需要重视人才的实践能力,以实践情况为参考,助力农村电子商务事业健康发展。在乡村振兴战略目标基本确定后,需要带领群众走向美好生活。从实践角度来看,电商作为推动乡村振兴目标的重要模式,需要针对电商特点进行分析,了解电商人才培养的需求,缓解人才短缺的局面,在农业现代化发展过程中,了解乡村振兴的核心意义,达到信息化发展的基本需求。对于传统农业来讲,农民具备的信息素养不足,无法为现代电商建设提供支撑。在专业电商人才培养时,需要增加对互联网的熟练度,对网络营销具有一定了解,同时还需具备良好的服务意识和品牌意识,才能开辟全新的销售渠道,保证农村电商长足发展。高职院校在农村电商人才培养环节,不仅需要朝着规模化方向前进,还需了解农村经济布局,为乡村振兴战略的执行提供基础保障。
(二)缓解学生的就业压力
高职院校以专业技能人才培养为主,通过相关专业备案结果数据显示,我国所有高职院校开设的电子商务相关专业超过了2000个,电子商务专业已经得到了职业教育的认可,但是在人才培养过程中,无法突出教学特色,高职院校需要针对面临的问题进行解决。高职院校在电子商务教学探索过程中需要整合现有的资源,并且综合市场情况,在解决激烈竞争的情况下,提升学生的就业率。对于部分农村毕业生来讲,在学习电子商务专业后,可以更加适应农村就业环境,同时也能为家乡发展作出贡献。农村经济体系改革中,对人才的需求量逐渐变大,职业教育需要增加对电商人才培养的倾斜,满足学生的基本就业要求。在乡村经济发展过程中,需要了解政策发生的变化,解决资金不足的情况,重点建设基础配套设施,为农村电商发展创造稳定平台。在乡村振兴要求提出后,职业院校不仅展现出良好的教育职能,还需在经济发展领域解决人才输出遇到的挑战,创建完善的教学管理平台,对人才培养思路进行改进。
三、乡村振兴视域下高职院校电商人才培养遇到的挑战
(一)电商人才定位不清
高职院校虽然加强了对电商人才培养的重视程度,但是作为人才培养基地,无法保证人才持续输出,对培养综合型人才依然缺少充足的理论支撑。根据目前实际情况来看,高职院校发展中需要解决人才培养职责不清的问题,为教学资源整合创造稳定条件。
(二)高职院校基础设施的缺失
在乡村振兴要求提出后,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有了全新要求,部分高职院校由于缺少基础教学资源,无法实现乡土文化合理传播,在学生爱乡情怀培养方面出现了问题。对于高职院校发展来讲,面对全新的经济形势,部分学生无法适应新的就业环境,学生缺少实践学习空间,对于振兴乡村经济的责任感不足。通过以上介绍可以看出,高职院校农村电商人才培养难度较高,无法解决实践教学中遇到的多种问题[1]。
(三)人才返乡扎根概率不高
在教育事业持续发展中,已经取得了巨大成就,但仍在教学细节方面存在问题,因此仍需做好改革发展的准备。在乡村经济发展结构中,与城市经济仍存在较大差距,为了解决经济落后的状况,需要应对人力资源匮乏等现象,为高素质人才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现阶段,虽然部分人才选择返乡,但是在乡村扎根率相对较低,部分学生无法接受基础设施不完善的情况,大学生主动返乡创业的积极性不足,因此需要得到高职院校的重视。
四、乡村振兴视域下高职院校电商人才培养的路径与实践方法
在高职院校发展过程中电子商务得到了足够的重视,在电商人才培养尝试过程中,改进了原有的培养模式,并且通过优化课程和更新教学资源等方法,创造了全新的实训环境,为学生提供了社会化培训空间。在高职院校未来发展过程中,为了实现电商人才培养的基本目标,需要打造产教融合发展模式,助力乡村振兴事业,为农村经济改革创造良好条件。
(一)确定人才培养目标,预防职责不清的现象出现
对于乡村振兴战略来讲,高职院校需要增加对其的深入了解,以地方经济结构为基础要求,适当调整人才培养模式,打造健全的教学产业链。在教学课程优化过程中,需要明确学生职业培养的理想目标,重点培养直播人员、视频制作人员以及选品人员,根据现实的岗位要求,明确人才培养的基本方向。学校需要与地方企业进行积极联合,通过合作培养的方法,增强人才培养的综合水平。在电商人才培养中,需要重视精神引领,将思政课程融入整个教学体系中,培养学生爱乡意识,帮助学生重塑人生观,从而参与到乡村经济建设领域。学生需要重新认识职业教育,以提升自身基础能力为重点,定期参与专项技能学习活动,保证自身综合能力稳步提升[2]。在高职院校发展中,需要在课程设置方面重点讲述电商基础知识,分析农村电商发展实际状态,制定合理的教学课程,为实践教学提供基础保障。为了保证学生快速参与电商项目,可以通过实习培训方法,为电商人才培养提供实践支持,满足学生多元化发展需求。高职院校需要定期开展电商相关活动,通过实践调研模式,对成功教学案例进行分析,对农村电商教学发展进行积极探讨,通过全新的教学策略,实现教学路径有效创新。
(二)打造“双师型”教学团队,解决基础设施缺失的情况
在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方面,学生缺少实践学习的机会,大部分教师缺少对电商人才培养的了解,为了丰富教师的实际经验,保证教学工作和现实需求相符,需要打造“双师型”教学团队,解决实践教学中遇到的问题。高职院校需要完善自身基础设施,增加电商人才培养方面的资金投入,学校可以聘请专职电商运营人才,参与到实践课程教学中。另外,需要保证授课教师定期参加培训,通过实践训练方法,对教学体系进行改革。教师需要与聘请的专业人才互相学习、共同进步,为提升教学水平共同努力。在“双师型”教学团队打造过程中,需要得到学校领导的支持,关注教学方面发生的变化,解决出现的多种教学问题。高职院校若想顺利参与到乡村电商发展过程中,需要重视“双师型”教师团队的培养,让学生拥有深入了解教学知识点的路径,解决教学工作中遇到的难题。高职院校需要开设电商专业培训班,聘请行业专家进行知识讲座,保证教师完成线上交流,实现能力共同提升。高职院校在师资队伍管理方面,需要打造全新的人才引进体系,以构建高素质人才队伍为基本目标,增加对高素质人才的吸引力,合理应对人才流失的问题。在高职院校发展中,需要在学校内建设实习培训基地,让学生多参与实践活动,预防学生出现能力不足的情况。高职院校需要实现教学路径改革,全面落实联合发展体系,避免教学资源短缺。
(三)通过项目化教学,增强学生的反向积极性
职业教育具有一定特殊性,为了弥补电子商务教学方面出现的不足,需要深入了解农业经济结构,围绕地方农业特色产品,达到电商人才培养的基本目的。在实践教学中需要宣扬地方文化,增强学生的认同感,在课程设置方面与学生积极进行互动,激发学生返乡的热情。在项目化教学工作开展中,需要为学生分配真实的工作任务,例如,视频制作任务和直播任务等。学校需要组织教师对各村落进行考察,通过实地调研等方式,了解各类农产品制作工艺,为后期宣传工作提供保障,同时也能保证实训项目稳定进行。教师需要了解各直播平台的运行规律,根据各平台的特点进行实践教学,帮助学生顺利完成实训任务,确保学生毕业后快速适应岗位,为乡村振兴提供良好条件。遵循乡村振兴战略要求,构建完善的人才培养机制,是高职院校发展需要遵循的基本原则。高素质人才培养过程相对复杂,高职院校需要与政府积极配合,共同完成人才培养目标。为了发挥各个参与主体的联动效果,在协同联动机制使用中,保证企业和学校积极配合,获得地方政府的支持,确保各项教学活动稳定开展。职业院校可以根据农村电商发展现状,对教学课程体系进行调整,打造智能化教学平台,有利于学生的沟通和交流,拓宽学生的学习视角,满足高素质人才培养的要求。
(四)重视形态教材,对教学资源进行快速更新
在电商人才培养过程中,需要了解电商产业新业态,对教学资源不足的现象进行合理应对,保证教学工作持续开展[3]。在农村电商课程优化过程中,需要通过系统化培训方法,对教材内容进行拓展,预防教学案例缺失。高职院校需要成立专业的技术团队,并且与地方电商行业协会进行联合,通过分析商业案例的方法,保证运行手段的先进性。在新媒体运营过程中,需要保证学生具备创新思维,对教学体系持续更新,重新配置各教学科目的教学资源,保证教学发展的稳定性。在电商人才培养过程中,需要采用外部引进和内部培养等模式,打造具有本土特色的教学方案,增加学生的适应能力。根据目前实际情况来讲,农村电商发展遇到了瓶颈,无法为人才提供合适的薪酬待遇,人才激励制度使用存在问题。在高职院校发展中,需要对有潜力的电商人才进行培养,通过本地化培养模式,做好顶层设计工作,评估电商专业教学现状,重视本地招生,通过免学费和提供助学金等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职业院校在本土化教学模式打造中,需要对教学课程进行优化设计,了解电商人才培养的特点,对教学制度进行及时评估,使用合理的考核机制,为人才培养创造稳定条件。职业院校需要获得当地政府部门的支持,增加农村电商教学的影响力,为乡村青年提供线上电商教学课程,激励乡村青年进行创业,带动农村经济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