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足“三教”改革探究职业本科大学英语口语提升路径

作者: 吴凤琴

[摘           要]  立足“三教”改革,以POA理论和英语教学法为根基,提出创设语言环境、增加口语实践机会、创新评价体系、个性化辅导、结合职业需求、利用现代技术、加强教师培训七个提升路径,对职业本科大学英语口语教学面临的困境进行破冰,以期形成“人—技术—资源—环境”交互协作的一体化教学新局面。

[关    键   词]  “三教”改革;职业本科;大学英语;口语教学

[中图分类号]  G712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24)13-0113-04

一、大学英语教学目标

《大学英语教学指南(2020版)》(以下简称《指南》)指出,大学英语的教学目标是培养学生的英语应用能力,增强跨文化交际意识和交际能力,同时发展自主学习能力,提高综合文化素养,培养人文精神和思辨能力,满足国家、社会、学校和个人发展需要[1]。即教学要以实际应用为导向,注重发展学生的通用语言能力,增强学术英语或职业英语水平和跨文化交际能力,服务日常生活、专业学习和职业岗位。

《指南》明确设定口语表达能力的单项技能三层次教学目标(基础目标、提高目标、发展目标),教学目标要培养学生日常生活的英语口语应用能力,提升专业学习和专业发展,服务未来职业。对照《中国英语能力等级量表》,大学英语口语教学要坚持学以致用,培养学生的综合语言应用能力和思维创新能力[2]。

二、职业本科大学英语口语教学面临的困境

职业本科以“高技能、高素质”应用型人才为培养目标,注重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是其明信片。职业院校大学英语口语教学现状对标职业教育的人才培养目标和行业产业的需求,存在的困境如下:

1.学生英语基础参差不齐。职业本科院校学生来自不同的教育背景,英语水平和口语能力差异较大,英语口语更是学生的短板,给教学带来了严重的挑战。

2.教学资源不足。相比普通本科,职业本科院校在教学资源方面有所欠缺,例如师资力量、教材选择、教学设备等。

3.实践环节有限。职业本科院校注重培养学生的职业技能,但在英语口语教学中缺乏足够的实践环节,学生缺乏在实际场景中运用英语进行交流的机会。

4.教学方法单一。部分教师仍然采用传统的教学方法,如讲解、练习、背诵等,缺乏创新和互动性,难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5.学习动力不足。一些学生对英语口语学习缺乏兴趣和动力,认为对未来职业发展帮助不大,从而影响了学习效果。

三、“三教”改革与职业本科大学英语口语教学

大学英语课程在职业本科院校开设的周期一般为两个学年,通常只涵盖通用英语课程,培养学生听、说、读、写、译基本技能,忽视了专门用途英语和跨文化交际能力。这样的课程设置与教育部颁布的《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实践能力、就业能力还不能完全契合。

职业本科大学英语教材由“综合教程”和“视听说教程”组成,涵盖听、说、读、写、译五项能力的训练,由于“四六级通过率”的导向性明确,“口语”测试又是等级考试的选考项目,所以“口语”教学时间在课堂被严重压缩。课堂教学以训练“听力、阅读、写作、翻译”为主要任务。职业本科院校英语课堂教学多采用大班授课,师生的互动难度大。口语教学通常出现在话题导入、小组讨论、个人(小组)发言等环节。在教学过程中,学生是信息的被动接受者,影响了相关知识的自我建构,也违背了“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

2019年,《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中明确提出“三教”(教师、教材、教法)改革的任务,该方案是为了满足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需要。职业本科英语口语教学要紧紧围绕“三教”改革,提升职业本科学生的英语口语应用能力、综合素养,满足国家、社会、学校和个人发展的需要。

四、职业本科大学英语口语提升路径

POA理论(Production-oriented Approach)是文秋芳教授为应对我国当前英语教学中存在的“输入输出分离”“费时低效”等问题而提出的一种极具创新性的外语理论,其认为语言学习的核心在于输出和实践[3]。在口语教学中,教师应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训练,从实践中学以致用。通过不断地输出和实践,学生可以更好地掌握语言知识,培养口语能力。驱动—促成—评价教学模式具体表现为:在驱动阶段,教师通过激发学生的兴趣和需求,引导学生关注目标语言点;在促成阶段,教师提供有效的学习资源和策略,帮助学生构建语言知识;在评价阶段,教师对学生的口语表现进行评价和反馈,以便调整教学策略和提高教学效果。

口语教学法认为,口语教学应以学生为中心,注重培养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和交际能力。教师应提供丰富的口语练习机会,鼓励学生开口说英语,并给予及时的反馈和指导。此外,口语教学还应注重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意识,帮助学生理解和适应不同文化背景下的口语表达方式。基于以上理论和教学法,立足“三教”改革,探究职业本科大学英语口语提升路径。

(一)创造语言环境

职业本科大学英语口语的提升一定离不开优越的英语环境,让学生进行沉浸式学习和实践。课堂层面:首先,教师要营造积极、轻松的课堂学习氛围,鼓励学生大胆说英语,对于学生的进步和努力,要及时给予肯定和鼓励。其次,在课堂上,教师应尽量使用英语进行教学,包括讲解课程内容、布置作业、进行互动等,这有助于学生沉浸在英语环境中,提高他们的听力和口语能力。再次,为了让英语与专业融合,教师可以创设与专业相关的英语情境,例如模拟职场场景、案例分析等,这样可以让学生在真实的情境中学习和应用英语。第二课堂层面:开展英语口语社团、英语口译班等,拓展网络平台,如在线英语学习网站、英语学习App等,为学生提供便捷的英语学习资源,为学生提供有针对性的口语训练。

重视校园英语文化建设,构建校—师—生共建局面。英语角、英语俱乐部、英语文化节、英语周都是学生喜闻乐见的英语活动形式,可以邀请外教或留学生参与,增加学生与母语为英语者的交流机会,营造浓厚的英语学习氛围。通过英语俱乐部,组织各类英语活动,如英语演讲比赛、英语戏剧表演等;组织各类英语竞赛,如英语口语大赛、英语辩论赛等,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积极性,提高学生的英语口语表达能力。有条件的职业院校可以定期举办国际交流活动,与国外高校或企业合作,组织学生参加国际交流活动,如短期留学、实习等,让学生在真实的英语环境中提高口语能力。

(二)增加口语实践机会

首先,教师重视英语口语课程设计。在课程设计中,增加口语实践环节,如小组讨论、角色扮演、案例分析等,让学生在课堂上有更多机会练习口语。此外,教师通过组织口语比赛、英语演讲等活动提供更多的口语实践机会。

其次,构建实习和实践课程。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要重视校企合作以及学生实践能力的提升。与企业合作开展英语培训课程或项目,让学生在实际工作场景中应用英语,为学生提供在真实工作环境中使用英语的机会。例如,安排学生到外企、外贸公司或相关机构进行实习。

最后,以全球化视野开拓国际资源。利用网络平台,如视频会议、在线英语学习社区等,让学生与全球的英语学习者进行交流和互动;聘请外籍教师或专家来校授课、举办讲座或工作坊,为学生提供与母语为英语的人交流的机会;重视国际交流项目的开发,组织学生参加短期交换生项目、国际学术会议或国际竞赛等,让学生在国际环境中提高英语口语水平。

通过以上方式,职业本科院校可以为学生提供更多的英语口语实践机会,帮助学生提高口语水平,增强其在职场上的竞争力。

(三)创新评价体系

为激发学生英语口语学习的积极性和动机,职业本科大学英语口语教学亟须创新评价体系,主要从多元化、场景化、多维化、过程化、技术化、专业化方面着手。

1.多元化:除了传统的期末考试,教师采用多元化的评价方式,如课堂表现、小组项目、口头报告、角色扮演等,以全面评估学生的英语口语能力。

2.场景化:创设与学生专业相关的实际场景,让学生在模拟情境中进行口语交流,如商务谈判、职场面试、产品介绍等。根据学生在实际场景中的表现进行评价,提高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

3.多维化:小组合作评价,将学生分成小组进行合作学习和完成口语任务,评价时不仅关注个人表现,还要考虑小组整体的合作效果和互动情况;学生自我评价和同伴评价,让学生参与到评价过程中,通过自我评价和同伴评价,培养学生的自我反思和合作学习能力。

4.过程化:形成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注重学习过程,采用形成性评价方式,如学习档案、课堂观察、学生反馈等,及时发现学生的问题和进步,并给予针对性的指导和反馈。同时,结合终结性评价,如期末考试或口语测试,对学生的整体口语水平进行评估。

5.技术化:创新评价工具和技术,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如语音识别软件、在线口语平台等,对学生的口语进行自动评价和反馈,提高评价的效率和准确性。

6.专业化:将英语口语评价与学生所学专业课程相结合,让学生在专业领域中运用英语进行交流和表达,以评价学生的职业英语口语能力。

通过创新评价体系,教师可以更全面、客观地评估学生的英语口语能力,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提高职业本科大学英语口语教学效果。

(四)个性化辅导

做好职业本科大学英语口语教学要充分考虑学生的个性化特征,根据学生的口语水平和需求,提供个性化的辅导和支持。个性化辅导需要教师付出大量的时间和精力,通过评估学生水平→设定个性化目标→制定辅导计划→提供针对性练习→实时反馈与调整→鼓励自主学习→定期评估与总结来实施。

1.评估学生水平:通过口语测试、问卷调查或课堂观察等方式,了解每个学生的英语口语水平、学习风格和需求。

2.设定个性化目标:根据学生的评估结果,为每个学生设定具体、可衡量、可实现的个性化学习目标。

3.制定辅导计划:针对每个学生的目标,制定个性化的辅导计划,包括学习内容、学习方法和时间安排等。

4.提供针对性练习:根据学生的口语弱点和需求,提供有针对性的练习材料和活动,如专项词汇练习、口语对话练习、语音语调训练等。

5.实时反馈与调整:在辅导过程中,及时给予学生反馈,肯定他们的进步,指出需要改进的地方,并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调整辅导计划。

6.鼓励自主学习: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鼓励他们在课外时间进行口语练习。

7.定期评估与总结:定期对学生的口语水平进行评估,总结学习成果和不足,为下一阶段的辅导提供参考。

通过以上个性化辅导方法,可以更好地满足职业本科学生的个体差异和需求,提高他们的大学英语口语水平。

(五)结合职业需求

《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特别强调职业本科教育要与学生未来的岗位和职业紧密结合。大学英语要将口语教学与学生的职业需求相结合,通过以下举措开展。

1.学习职业相关词汇和表达:将学生所学专业的相关词汇和表达融入英语口语教学中,让学生学习和掌握与职业相关的专业术语、行业用语,提高他们在职业环境中运用英语的能力。

2.模拟职业场景:设计各种模拟职业场景的口语活动,如模拟面试、商务谈判、产品介绍等,让学生在这些场景中进行角色扮演,提高他们在职业情境下的口语表达能力和应对能力。

3.职业案例分析:使用真实的职业案例进行分析和讨论,让学生用英语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想法。这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口语能力,还可以培养他们的逻辑思维和问题解决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