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进”背景下高职公共英语课程如何讲好“雷锋故事”

作者: 尹利萍

[摘           要]  以立德树人理念为指引,当前学校育人工作要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高职公共英语课程也要围绕个人品德、职业道德、社会公德等多方面,讲好雷锋故事,增强学生文化自信,促进学生综合素养全面提升。当前高职公共英语课程要积极探索讲好雷锋精神的有效措施,以实现学生对雷锋精神入脑入心,在积极做好课堂教学的同时,要加强舆论宣传,重视道德实践,关注学校文化营造,探索多维推进鲜活教育平台打造,实现全学科课程思政建设工作有效落地,助力学生成长为有理想、能奉献、具备崇高理想信念与道德品质的时代新人。

[关    键   词]  “三进”背景;高职;公共英语;“雷锋故事”

[中图分类号]  G712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24)13-0121-04

《高等职业教育专科英语课程标准(2021年版)》强调:“进一步完善职业教育国家教学标准体系,指导高等职业教育专科公共基础课程改革和课程建设,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以此为指导,高职公共英语课程要进一步优化课程改革意识。“三进”背景下的高职公共英语课程,要从提高学生文化自信,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教材、进课堂、进学生头脑的角度,形成全方位育人格局,切实提高英语育人的针对性。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以“雷锋精神是永恒的”和“以实际行动书写新时代的雷锋故事”等为核心内容作出重要论述。用英语讲好新时代雷锋故事,传承雷锋精神是高职院校英语课程思政必须包含的主要内容。但当前很多高校大学生对雷锋文化的认知不够丰富,学生对雷锋文化的理解与主体实践之间存在不能有效衔接,缺乏行为自觉等问题,这影响了“三进”教育工作的深入开展。从学习传承弘扬雷锋精神的角度,武装大学生头脑,增强学生学习自信,助力学生更好地成长为社会主义事业的优秀建设者和接班人,这是当前高职院校以高职公共英语课程为依托,推进立德树人工作落实的重要一步。

一、高职公共英语课程讲好雷锋故事的时代意义

雷锋精神是以雷锋同志而命名的崇高精神,从毛泽东同志发出“向雷锋同志学习”这个口号以来,雷锋精神已成为社会的行为准则和实践中人们所倡导的一种高尚道德风尚。党的十八大以来,全社会都要求积极学习继承弘扬雷锋精神。雷锋精神已经不再是一个符号,而是受公众所敬仰的优秀精神品质。在我国深度增强国民文化自信的今天,学习雷锋精神,引领公众乐业敬业,锐意进取,自强不息已经成为立德树人工作实施的首要一步。新时期在高校积极融入雷锋精神,对学生道德品质的完善与综合的能力提升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可引领大学生具备崇高理想信念

大学生作为即将成长起来的崭新一代,不仅需要以丰富的文化学科知识武装自己的头脑,更要传承优秀文化,具备中华民族优秀精神品格。在高职英语课堂落实“三进”育人理念,讲好雷锋故事,可以让授课内容更加系统化。基于教学工作的具体要求,需要引领学生坚定理想信念,学习语言文化知识的同时,积极承担起推动民族复兴的重任,并以雷锋精神武装学生头脑,增强学生内生动力,有效对抗网络时代多元消极思潮对学生价值观念的冲击,以雷锋精神提高学生文化自信,引领学生坚定理想信念,鼓励学生将个人前途与社会发展、国家命运紧密衔接在一起,具备良好的集体主义精神。这样,学生面对困难时才能保持锐意进取的自信,在工作中才能不忘初心,坚定理想信念。

(二)有利于增强学生服务意识和团队意识

“三进”教育背景下,要积极推进教学做合一育人,将个人品德、职业道德、社会公德等多方面融合在一起,坚持入脑入心,引领学生积极实践,促进学生综合素养的全面提升。高职英语公共课程讲好雷锋故事,能够针对性改善当前很多大学生以自我为中心,缺乏实践意识,不具备进步热情的弊端。基于雷锋精神的渗透,引导学生参与一些志愿服务,积极友爱互助,用实际行动书写新时代雷锋故事。以学生个人进步,营造良好的校园育人大环境。这样才能真正实现雷锋精神的有力弘扬,让学生更好地热爱集体,具备团结意识,并基于雷锋同志的锐意进取精神,引领学生具备崇高目标,坚定理想信念,在实际行动中旗帜鲜明地服务人民,助人为乐,甘于奉献,弘扬社会正能量,为大学生进步成长筑牢思想根基。

(三)有助于提高学生职业素养和进取精神

高职英语公共课程教学工作的开展,不仅要面向学生校内学习成长,更要服务学生今后工作实践过程,提高学生职业素养,引导学生爱岗敬业。以“三进”教育为背景,讲好雷锋故事,能够真正融合公共英语课程教学,引导学生学习雷锋精神,积极爱岗敬业,践行干一行爱一行,专一行精一行的雷锋品质,让学生积极成长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者,永葆奋斗态度,以个人积极努力助力中国梦有效实现,引领学生脚踏实地学习进取。在课程学习和职业实践中始终将技能提升,脚踏实地团结协作放在首位,融合实践过程,提高学生个人修养。引领学生在岗位中实现自身价值,积极锐意进取。通过讲好雷锋故事,弘扬雷锋精神,激励学生追求进取,积极创新,为学生今后开展工作实践奠定坚实基础,让学生在遇到困难时也能够积极努力,迎难而上。以雷锋精神武装学生头脑,可以助力学生成为社会主义建设的栋梁之才。

二、高职公共英语课程讲好雷锋故事的困境分析

雷锋精神作为优秀精神的代表,在社会层面有广泛的影响力,但是对高职学生而言,雷锋精神却更多是一个口号,学生对雷锋精神的内涵缺乏实质理解。在践行雷锋精神,推动自我进步方面,很多学生也存在耐力品质不够,认知欠缺等多重问题,影响了雷锋精神的全面渗透。

(一)学生自身对雷锋精神的认知比较浅薄

雷锋精神在鼓舞人民,引领个体积极向上、锐意进取方面具有其他精神所不可替代的价值。但当前科学技术高度发展,信息技术全面应用,物质生活得到了极大的富足,使得一些学生对雷锋精神缺乏认同感。很多学生片面地认为,雷锋精神只存在于艰苦时期,在当前社会生活中,更多学生倾向于开放自我,享受生活,他们对雷锋精神的核心内涵缺乏理解。在经济全球化的带动下,西方文化思潮进一步影响了大学生的价值观树立,使很多学生对雷锋精神的理解出现了偏差,更有学生认为像雷锋一样艰苦奋斗,不求回报,在当前已经不再适用。这些都表现出学生对雷锋精神的理解存在片面性,对雷锋同志的理想信念不能有效认同,也有一些学生在思想价值层面出现了功利化心理。高职公共英语课程加强雷锋精神渗透,就要针对性地纠正学生的认知,让学生理性认知雷锋精神的全面内涵,引导学生勇于探索的同时,对雷锋精神进行传承和创新。

(二)高职院校对雷锋精神的渗透缺乏常态化

在高职公共英语课程中推进雷锋教育渗透,是助力立德树人工作落实的核心一环。加强雷锋精神渗透,不仅要立足英语课程,同时可以融合多个学科以综合任务实践、项目式教学等方式综合推进。但当前高职院校推进雷锋精神渗透,缺乏常态化,持续性不足,多围绕雷锋日、雷锋月来落实,使雷锋精神的渗透广度与深度明显不足。更多学生将践行雷锋精神当成了一项任务,在心底对雷锋精神缺乏认同感,雷锋月过去后,学生又将雷锋精神抛之脑后,自身不能够积极做到助人为乐,爱岗敬业,也难以对雷锋精神进行创新传承,这些都使得雷锋精神的渗透浅表化。

(三)雷锋精神传承缺乏良好的外部环境

蓬生麻中不扶自直,外部环境对学生学习成长会产生长期而深远的影响。但当前高校推进“三进”教育,讲好雷锋故事工作,多立足课内对学生实施熏陶引导,缺乏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在家庭社会层面,对雷锋精神的弘扬也不够重视。尤其是在网络的影响带动下,很多学生在做好人好事时,更多考虑的是自己会不会受到认同,一些助人行为有没有风险。当前,雷锋精神弘扬缺乏相应的社会文化氛围,社会层面对雷锋精神的解读也停留于助人为乐,好人好事层面,严重削弱了雷锋精神的丰富文化内涵。这些都使得雷锋精神的渗透,缺乏外部环境的有效配合。学生不愿意,也不曾将精力集中于对雷锋精神的研究,在一些助人为乐行为落实中更多考量的是自身价值。学生对雷锋精神缺乏必要的理解,难以获得社会层面的支持,影响了学生实践进步的热情。

三、“三进”背景下高职公共英语课程讲好“雷锋故事”的实践策略

在“三进”背景下,高职公共英语课程讲好雷锋故事,要实现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同步推进,用好高职公共英语课程这一鲜活育人阵地,让学生在认知、思想、实践层面对雷锋精神建立认同。同时,将雷锋精神融入课程教学、网络文化、社会实践、校园文化打造等综合过程。真正以学生为本,引领学生进一步提升,促进学生有效实践,声情并茂讲好新时代雷锋故事。

(一)构建有效框架,完善育人机制

英语高职公共英语课程面向全体学生而落实,覆盖面广,基础性强。立足英语课堂讲好雷锋故事,更需要做好顶层设计,完善育人系统框架,不断挖掘课程中蕴含的多元育人要素,推进雷锋主题教育有效落实,切实提高英语课程育人实效性。学校方面要做好统筹部署,通过专题会议、科研活动、教研讨论等综合形式,引领全体英语教师,围绕立德树人工作,探索用英语讲好雷锋故事的有效方式,切实在授课中增强责任担当意识,明确使命在肩,用好雷锋故事这一鲜活素材,做好主题教育工作。践行“三进”教育理念,以雷锋精神为主线,引导学生深入认知,教师起好有效带动作用,推动课程设计有效完善,教学管理高质量推进,让学生对雷锋精神的认知更加全面,思想和行为也能有机统一。

坚持以育人为本,真正做到关心学生,服务学生,引导学生。解决学生当前在雷锋精神学习中所遇到的主要问题,通过课堂辩论演讲、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学习讨论等方法灵活育人。发挥高职英语公共课程基础性价值,构建学科知识与雷锋思想相融合的育人体系,推进以文化人。引导学生积极传承弘扬雷锋精神,推进思想政治教育持续落实。此外,教师还要做好顶层设计工作,围绕英语课程教学,将雷锋精神与教学内容、教学目标紧密融合,促进育人工作灵活开展。建立长期教育规划,让雷锋精神能够真正进教材,进课堂,进学生头脑。以学生学习接受情况为基础,不断探索完善育人路径,提高学生对雷锋精神的认同感。

(二)用好课堂育人阵地,讲好雷锋故事

课堂是育人工作落实的主要阵地,以“三进”理念为指引,讲好雷锋故事,更要立足课堂,深挖与雷锋精神相关的学习资源,应用多元化教学方式驱动学生学习热情,推动德育渗透鲜活开展。教师要抓住学生感兴趣的内容,设计学生能够直接参与的教学活动,实现课程育人与思政育人同向而行。以北京出版社《英语》Unit 1 Love and Devotion这一单元内容为例,围绕儒家五常思想之一的“仁”对学生进行价值观教育,引领其乐于助人,甘于奉献。这部分内容基于当下时事,讲述各行各业爱与奉献的故事,既可以培养学生的奉献精神,又可以向学生渗透职业素养的相关内容,结合这一内容,教师可以为学生引出《雷锋日记》阅读篇章。让学生学习雷锋同志刻苦钻研,艰苦奋斗,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优秀精神,并指引学生仿照《雷锋日记》的内容,设定自己的大学学习计划及今后职业发展的人生目标。让学生认识新时代雷锋精神的丰富内涵,引发学生共情体验,思考如何更好地成长为社会主义优秀接班人。在这部分知识学习时,教师还可以引导学生网络搜集与雷锋同志有关的故事,创编情景剧。结合学生当前所处的时代,让学生思考如何更好地践行雷锋精神,学会乐观向上,积极奉献,迎接学习、生活及工作中可能面临的各种挑战。发挥学生学习创造力,引领学生真正认识Love and Devotion的深刻内涵,以雷锋精神为感召,培养学生乐观向上的学习心态。还可以引导学生通过小组讨论,对话演绎等方式,讨论有关雷锋同志的一些生活日常,真正让学生理解《雷锋日记》的精髓,并引导学生在英语学习中能够树立崇高的目标,满足学生精神成长的需求,带动学生积极自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