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OPPPS教学模式在线上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作者: 刘倩倩

BOPPPS教学模式在线上教学中的应用研究0

[摘           要]  在我国现代教育改革的大环境下,BOPPPS教学模式能够整合教学中的多个关键方面,形成教育合力,提高教学效果,因此受到了更多人的关注和重视。随着网络信息技术的发展,线上教学模式应运而生,学生可利用网络平台在资源整理专题构建中进行自主性学习。基于此,探讨BOPPPS教学模式在高校线上教学中的应用。

[关    键   词]  BOPPPS教学模式;线上教学;应用研究

[中图分类号]  G642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24)24-0113-04

线上教学模式是现代高校教育中普遍采取的一种模式,是网络信息技术与教育领域项目融合的产物,是教育教学工作中的新思路和新方法。在线上教学模式建设与应用的过程中,能够对网络资源进行整理、对网络渠道进行开发、对网络功能进行应用,并突出学生的主体性,更符合高校学生的学习与生活特点、规律。在高校线上教学中融入BOPPPS教学模式,可为其提供科学指导,确定线上教学的方向和道路,保障线上教学的成效。对此,文章主要阐述了当前高校线上教学的情况,具体分析BOPPPS教学模式,整理BOPPPS教学模式在线上教学中应用的意义,并从六个方面具体分析BOPPPS教学模式在高校线上教学模式中的应用,并结合实际案例,阐述BOPPPS教学模式的应用效果,以助力高校线上教学的更好发展。[1]

一、高校线上教学的现状

现代教育改革与数字化背景下,如何做好各大院校的数字化教育转型受到了更多人的关注。在此基础上,各大院校为在数字化转型中取得良好的进度和效果,更多会将重点放在线上教学中,对线上教学模式进行构建。线上教学模式具有更强的便利性,更有利于对教学内容进行拓展与呈现,更有利于方便学生获取所学知识,并提高知识的多样性。不过,从教学质量方面来看,线上教学模式明显不如线下教学模式。其中,针对当前高校线上教学模式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

第一,线上教学模式采取网络课堂,存在一定“时差”。具体来看,在落实线上教学模式的过程中,需要通过网络设备开展,这就需要保证教师与学生均能够拥有顺畅的网络环境,以及正确、熟练地掌握网络平台中的操作方法。如此很容易加剧学生的学习任务负担,使学生需要拿出一部分精力和时间放在网络课堂操作方面,容易分散学生的注意力。同时,网络平台本身的承载力也比较有限,这就表示如果同一时间网络平台的访问人数过多,则很容易导致网络平台出现超负荷问题,表现为掉线、延迟等情况,从而造成学生线上学习中体验感的负面影响。

第二,线上教学模式存在一定的“副作用”。具体来看,在线上教学模式建设和应用中,更多需要通过电子设备完成,这就表示线上教学模式也会受到电子设备的限制,导致学生对电子设备的使用除了学习也会用到其他方面。而网络本身也存在很多负面信息和错误观念,这使学生在难以对其进行理性判断的基础上,容易受到负面影响。同时,线上教学模式需要学生长期坐在电子屏幕前,一方面是会伤害学生的眼睛,另一方面也导致学生缺少户外活动,容易造成学生的健康问题。另外,线上教学模式中学生难以进行群体讨论,影响了学生之间的交流和互动,不利于学生表达能力和创新思维的培养。此外,线上教学模式也是一种相对封闭的学习模式,不利于学生的身心健康成长,并因为缺少了教师的监管,很难保证学生的良好状态。

第三,线上教学模式存在“距离感”。从传统模式下的教学来看,学生往往会对实践部分表现出较大的热情,产生探索的欲望。反之,在学生面对理论性的知识时,则更多处于一种被动接受的状态。在传统模式下的线下教学中,教师与学生是面对面的,教师能够更直观地把握学生当前的真实学习状态,也能够观察学生的面部表情,通过学生的话语进行教学反馈,强化师生互动。同时,从学生角度来看,在线下学习的过程中,学生能够同周围其他同学进行彼此交流和互动讨论,这能够营造出一种良好的课堂氛围,产生学习的动力,在提高学生课堂学习参与度和整体教学质量等方面均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而对比之下,线上教学模式便很难达到以上效果,甚至使一些学生处于“挂机”的状态。[2]

第四,线上教学模式缺乏考试的“紧张感”。传统模式下开展线下教学的过程中,需要对学生的学习成果进行考试考核,这能够为学生提供一种考试的“紧张感”,从而使学生更专注地投入考试中。而在线上教学模式下,则很难产生这样的感觉,造成学生在学习与考试中注意力的负面影响。

二、BOPPPS教学模式在线上教学中应用的意义

BOPPPS教学模式是一种更先进、更科学、更系统的教学模式,包括Bridge-in导入、Objective目标、Pre-assessment前测、Participatory Learning 参与式学习、Post-assessment后测、Summary小结六个主要方面。通过以上六个方面的有效落实,更有利于指导高校线上教学工作的开展,促进高校在当前数字化教育环境下的改革与转型。其中,具体分析BOPPPS教学模式在线上教学中的应用推广意义,主要包括两个方面,即BOPPPS教学模式的理论意义和BOPPPS教学模式的实践意义。

第一,BOPPPS教学模式的理论意义。BOPPPS教学模式是一种更为科学、系统的教育模式,存在六点要素。在BOPPPS教学模式中同样体现构建主义、任务驱动、合作学习等方面的元素内容,有利于助力高校教育中传统线下教学模式向线上教学模式的转型改革,也能够为高校如何有效开展线上教学提供方向指导与参考借鉴。在BOPPPS教学模式指导下,明确了高校教学中线上教学与线下教学相结合的重要性,明确了学生主体的主动学习意义,制定了如何进行线下教学与线上教学的衔接策略,切实保障了高校教育教学工作的创新性、规范性和延续性,切实促进了高校教学的数字化发展。

第二,BOPPPS教学模式的实践意义。数字化教学是现代高校教育教学改革与转型的主要方向,在数字化教学中能够整合更多教学资源,能够提供更多优质教学渠道,能够更贴合高校学生群体的学习习惯、规律等,从而为学生提供针对性的教学指导,帮助学生在这一过程中得到更好的发展。其中,BOPPPS教学模式的应用有极为重要的实践意义。可具体为高校线上教学工作开展提供方向和线索,助力高校线上教学中取得更理想的效果。[3]

三、BOPPPS教学模式在线上教学中的具体应用

从前文表述中可以发现,高校在开展线上教学中存在诸多问题,这表示当前高校虽然能够建立起线上教学模式,但是在实际执行线上教育工作时所取得的效果并不理想,还需要在线上教学建立的同时,一并做好思维、理念、模式的配套,提供线上教学执行中的有效指导。因此,当前重点是能够发挥好BOPPPS教学模式的价值和作用,做好BOPPPS教学模式在高校线上教学中的应用。对此,文章主要从Bridge-in导入、Objective目标、Pre-assessment前测、Participatory Learning 参与式学习、Post-assessment后测、Summary小结六个方面切入进行分析讨论,提出BOPPPS教学模式在高校线上教学中的应用措施。[4]

(一)Bridge-in导入

教学导入是教学体系中一项十分重要的内容,是教学的开端,是建立学生与本节课所学知识联系的前提。教学导入一般有两层含义,其一是提前让学生了解本节课所学习知识,提出引子,激发学生兴趣,使课堂教学可以顺利进入后续阶段,也能够使学生在正式进行本节课知识学习时保持更好的状态。其二是通过教学导入建立起新旧知识的联系。本节课所学知识为新知识,学生此前所学知识为旧知识,在新知识和旧知识之间必然有彼此联系。通过在教学导入中进行新旧知识联系,一方面可进行旧知识的复习,避免学生对旧知识的遗忘。另一方面可以通过对旧知识的回顾,辅助学生对本节课新知识进行学习,并同时帮助学生建立起更为完整的知识框架。在Bridge-in导入中,教师可选择整理课程相关的问题素材,对学生提出课程相关的问题,从而为学生提供更为直观的知识导入,有效讲解课堂上的新旧知识。不过,在这一过程中为达到更理想的效果,也需要做好多个方面的配合。例如,需要做好教师队伍的建设,提高教师对新旧知识的把握能力、问题设计能力和知识迁移整合能力。同时,加速完善教育教学素材库,为教师的新旧知识整合与教学导入提供更丰富、更契合的资源支持。

(二)Objective目标

基于BOPPPS教学模式开展高校线上教学的过程中,教师需要把握好课程的设计阶段,在课程设计阶段确立每一堂课的教学目标,并同时对教学进行精准评估。其中,教师可选择在组织学生进行专业学习的过程中,应用教辅类的App,以此全面、动态化地跟踪学生的真实学习情况和学习进展,切实把握好学生的真实知识掌握情况,通过分析提高教师对学生的了解程度,以便后续教学环节进行优化与调整。教师具体分析教学内容,把握教学中的各个环节和要素,掌握其中的各个基本概念,开展高质量的讲授。同时,做好教学期间理论与实践的结合,教师可带领学生参加到实地练习中,避免对学生进行单纯理论灌输,而是更多关注学生的视听感官与实践体验,促进理论与实践的结合,让学生在实践参与的过程中收获自身的理解和感悟。此外,在线上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同样可选择组织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学习,将学生划分成为多个不同的小组,学生可利用微信群等方式进行交流和讨论,一同完成教师布置的任务,再对任务成果进行展示。

(三)Pre-assessment前测

在基于BOPPPS教学模式的高校线上教学中,测试是十分重要的一个环节。开展教学测试,不能只针对学生,也需要面向整个教学过程。具体来看,在正式开始教师授课前,需要面向教师进行多个方面、多个角度的测试,通过测试把握每个教师的真实情况,切实了解每个教师的性格、过往经历和主要研究方向,以此对教师进行相对应授课课程的科学分配。同时,了解一些有难度的专业课程,在面对这一类课程时可采取分班制的方式,具体掌握学生群体的真实学习能力和接受能力,对学生进行小组划分,以此指导授课。另外,具体把握课程本身的难易程度,结合课程的难易程度落实分批次的教学方法。最后,在教学中关注学生的反馈,收集和整合学生的建议,以此结合学生反馈和教师反思针对性地调整教学模式与授课速度。

(四)Participatory Learning 参与式学习

教学效果是对教学工作开展的最终反馈,在教学效果分析中,并不依据教师所采取的方法和知识的归纳,而是以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技能的运用情况和素养的培养情况为核心考核。因此,在基于BOPPPS教学模式的高校线上教学中,教师开展教学工作不能只关注自身的喜好和节奏,不能只将学生当作课堂上的听众,而是需要保障学生在学习中进行深度参与。同时,在教师组织线上教学的过程中,同样需要更多关注学生群体的思维方式和学习能力。其中,教师为保证学生的更好参与,可以选择在实际教学的过程中增加讨论的环节,然后引导和鼓励学生参与到讨论中。对比传统线下教学方式,线上教学模式的应用可使教师与学生之间的沟通达到更加灵活的效果,能够打破时间与空间的限制。同时,教师在引导学生参与的过程中,同样可利用课后环节和教学软件,通过软件的提问功能具体把握学生群体的真实学习情况。另外,教师同样可面向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结合学生的问卷调查结果真实了解学生需要的学习模式,切实体现出线上教学中学生的主体地位,切实发挥出学生在线上学习中的主观能动性。如此一来,一方面能够保障学生在线上学习中的更好参与,另一方面也能够对学生的线上学习进行督促。[5]

(五)Post-assessment后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