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双高”背景下基于校园健康管理项目的产教混合式教学改革探索
作者: 王思思[摘 要] 通过健康管理学课程的教学改革探索实践,肯定了基于校园健康管理项目的产教混合式教学在学生素质提升、教师能力提升、学校专业发展、企业专业发展、师生健康促进等多方面取得的成效,同时发现了其中存在的不足并找到了今后努力的方向,为实现校企共建共赢的良性循环模式提供参考借鉴。未来健康管理专业相关课程的教学还需继续加强校企之间的沟通交流,建立校企合作协同育人机制;拓展合作企业,精心设计丰富多样的健康管理实战项目;校企合作共同开发产教融合项目的新形态一体化教材;积极营造校园健康文化,提供强有力的健康支持环境。
[关 键 词] 健康管理;“双高”计划;产教融合;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 G712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24)25-0129-04
2019年3月,国家颁布了《关于实施中国特色高水平高职学校和专业建设计划的意见》[1],提出强力推进产教融合、校企合作。随后,浙江省于2020年9月发布《关于组织开展高水平职业院校和专业群建设工作的通知》[2],强调深化产教融合协同育人,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经努力争取,我校导游专业群于2020年12月成功获批省“双高”专业群,导游专业群以导游专业为龙头,联合健康管理专业、酒店管理、电子商务等相关专业技能要素,重点培养适应健康、旅游市场需求的康养旅游复合型人才。
健康管理专业是我校导游“双高”专业群的重要组成专业,健康管理学课程则是健康管理专业的专业核心课程。健康管理学课程通常设置在学生在校学习的最后一个学期,学生前期已掌握了基础医学、预防医学、中医学、健康旅游、管理学、营养运动等相关知识和技能,健康管理学课程同时是前期课程的综合实践应用课程,因此,健康管理学课程非常适宜开展项目实战化的教学模式。以学校省“双高”专业群建设为引擎和抓手,积极开发基于校企合作的产教融合健康管理项目,将产业实际业务融入健康管理学课程教学中,探索以全真项目实战为核心的健康管理学课程混合式教学,正好契合了学校创建省“双高”专业群深化产教融合的建设要求。
一、健康管理学课程教学改革的必要性和重要意义
作为健康医学、信息学、管理学等多学科融合的新兴专业,国内健康管理专业发展时间较短,健康管理学科体系尚未建立,专业建设尚无成熟的经验可供借鉴,各高校均在积极摸索实践健康管理专业人才的培养模式。目前,多数高校对健康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定位不清晰,课程类别及学时差别较大且课程间缺乏有机联系,实践教学占比不高且内容单一,所培养人才难以与市场需求相匹配[3-5]。鉴于此,我校健康管理专业于2021年开始探索“1.5年在校学习+1.5年企业实践”的现代学徒制培养模式,结合行业特点、区域优势、学校特色等,构建了健康体检、营养管理、运动体适能三个模块方向,实现课程模块之间、课程模块内部不同课程之间有机衔接,在共性培养的基础上突出个性化培养。
健康管理学课程作为学生在校最后一个学期的一门综合应用性课程,通过将校企合作开发的健康管理项目融入健康管理学课程教学中,让学生在第四学期正式进入现代学徒制企业学习之前就具备一定的健康管理实践经验,体现“早实践、多实践、反复实践”的理念,实现课上与课下、校内与校外衔接融汇的实践教学体系。通过健康管理学课程的产教混合式教学,提升学生将理论知识转化为实践能力的水平,切实提高学生的健康管理服务技能,让学生能更快速地适应未来学徒制岗位和实习工作岗位的要求,进而突破健康管理专业人才技能优势不突出的“瓶颈”。
二、基于校园健康管理项目的健康管理学课程混合式教学改革目标
通过基于校园健康管理项目的健康管理学课程混合式教学改革探索,旨在达成以下改革目标。
(一)学校专业发展目标
基于校企合作项目的健康管理学课程混合式教学契合学校“双高”建设目标,能有效推进我校“双高”专业群的产教融合教学,也可为学校其他专业的产教融合提供参考借鉴,提高专业人才培养质量。同时,校园健康管理项目的实施,有助于我校以健康康养为主题的校园文化建设,凸显我校办学理念和办学特色,为将来创建健康学校奠定基础。
(二)学生素质提升目标
学生通过全面参与实战化的校园健康管理项目,能完整体验并掌握健康检测、健康评估、健康干预及效果评价的健康管理服务流程,在项目服务实践过程中培养良好的健康管理服务意识、健康服务产品的营销能力和锻炼提高沟通交流、现场表达展示等综合能力,以更快地适应未来实习和工作岗位。
(三)教师能力提升目标
通过以校园健康管理项目为核心的健康管理学课程混合式教学探索,推动专业教师和健康管理行业企业专家的交流沟通和合作,使健康管理学课程教学更贴合市场的实际需求,并有效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和教学能力提高,促使教师成为真正的“双师型”教师。
(四)师生健康促进目标
本次健康管理学课程混合式教学改革以校园健康管理项目为核心,该项目面向全校教职工和学生进修健康管理服务对象招募,教师客户和学生客户通过健康管理服务的体验,逐步提高健康理念和培养形成良好的生活行为方式,并在全校营造出浓厚的校园健康文化氛围,带动全校师生加入关注健康、维护健康和改善健康的行动中,进而助力健康学校与健康舟山的创建工作。
三、基于校园健康管理项目的产教混合式教学改革实施
(一)校企合作开发设计产教融合的校园健康管理项目,“学校+企业”双导师共同培训指导健康管理业务技能
本次基于项目实践的健康管理学课程产教混合式教学改革选择了以营养为主营板块的健康管理企业,由学校和企业双方共同开发设计适宜在校园内开展的产教融合健康管理项目,由学生作为企业的员工进行实际健康管理项目的运营。学校导师以线下课堂教学为主对学生进行健康信息的收集(问卷+体检)、健康档案的建立、健康风险评估、健康教育与健康干预等内容环节的培训指导;企业导师以微信群线上教学为主对学生进行客户管理、健康管理服务营销、营养干预、企业营养健康管理服务流程等内容环节的培训指导;各团队成员在“学校+企业”双导师指导下共同协作运营校园健康管理项目的相应业务模块。
(二)健康管理专业学生自主组成工作团队,并分别选择负责的业务模块
本次校园健康管理项目主要有3个业务模块,分别为健康生活方式模块、体重管理模块和慢性病管理模块。21健康管理1班全体学生(43人)作为企业员工,面向全校师生公开招募100名健康管理项目的志愿者(顾客)并签订知情同意书,每个团队管理10名客户,学生以4~5人为一组分成10个工作团队。其中,4个团队负责健康生活方式模块,4个团队负责体重管理模块,2个团队负责慢性病管理模块。各团队分别完成顾客的招募(健康服务营销)、健康信息收集(问卷调查)、健康管理方案制订(包括生活作息、饮食、运动等干预手段),通过微信群、小程序、客户管理系统等工具对顾客实施健康管理(21天健康生活方式打卡与指导)等完整的健康管理服务流程,在服务过程中遵循医学伦理原则。
(三)依托健康管理技能大赛,通过“线上+线下”“企业导师+校内导师”“课程+大赛”相结合的多元化方式对课程教学效果进行考核评价
本次基于校园健康管理项目的健康管理学课程产教混合式教学效果的考核评价主要依托校内一年一度的健康管理专业技能大赛,本年度大赛结合前期学生运营的校园健康管理项目内容确定以“均衡营养,健康生活”为主题。学生既是运营校园健康管理项目的企业员工,又是健康管理专业技能大赛的参赛选手。学期末正值学院健康管理专业技能大赛展示时间,大赛分初赛和决赛两个阶段,初赛以线上网络形式进行,决赛以线下现场进行。初赛阶段由10个工作团队将顾客的招募情况、健康信息收集情况、健康管理方案制订、健康干预过程及干预效果分析等内容梳理总结成实践报告,企业导师和校内导师共同对各团队提交的PPT进行打分,分别从健康生活方式模块、体重管理模块、慢性病管理模块3个模块中各评出1组一等奖团队参与决赛,同时评出二等奖3组、三等奖4组以及招募之星、服务之星、管理之星的个人奖项;决赛阶段由初赛的3组一等奖团队将所运营模块的健康管理全过程及心得体会等内容做成PPT进行现场汇报展示,经由院校领导与专业教师、企业领导与企业导师构成的评委组的综合打分,评选出团队冠军、亚军、季军。
四、基于校园健康管理项目的健康管理学课程混合式教学改革成效
本次教学改革采取“在校学生+企业师傅+学习资源+企业项目+学校导师”的方式开展教学,实现了课上与课下、校内与校外的衔接融汇、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的协同。经过一个学期基于校园健康管理项目的健康管理学课程混合式教学和健康管理技能大赛的举办,我们在技能大赛后组织了学生、教师、企业的三方座谈会,针对本次教学改革进行总结评价。通过座谈肯定了本次教学改革在学生素质提升、教师能力提升、学校专业发展、企业专业发展、师生健康促进等方面取得的成效。
(一)学生素质提升
通过基于校园健康管理项目的健康管理学课程混合式教学,学生能够将健康管理学课程的理论、技术与方法较为灵活地运用到具体的健康管理项目中。学生通过全面参与实战化的校园健康管理项目,完整体验并掌握了健康检测、健康评估、健康干预及效果评价的健康管理基本服务流程,运用营养学相关知识和技能为人们提供营养健康服务;在项目服务实践过程中,培养了良好的健康管理服务意识,提高了健康服务产品的营销能力和沟通交流、现场表达展示等综合能力,为更好、更快地适应即将到来的学徒制实习和未来工作就业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二)教师能力提升
本次以校园健康管理项目为核心的健康管理学课程混合式教学改革探索,进一步加深了专业教师和健康管理行业企业专家的交流沟通和合作。专业教师从行业企业专家身上汲取了大量来自健康管理市场一线的宝贵经验,促进了教师的专业成长和教学能力提升,并促使专业教师今后能更贴合健康管理市场的实际需求开展教学,有助于培养专业教师成为真正的“双师型”教师。
(三)学校专业发展
本次基于校企合作项目的健康管理学课程混合式教学契合学校“双高”建设目标,通过本次教学改革推进了我校“双高”专业群的产教融合教学,可作为我校“双高”专业群的产教融合教学典型案例,为健康管理专业其他课程以及学校其他专业开展产教融合教学改革提供了一些参考借鉴,以切实提高专业人才培养质量;在校园健康管理项目的实施过程中,面向全校师生招募营养健康管理项目的体验者,促进了我校以健康康养为主题的校园文化氛围营造,较好地凸显了我校办学理念和办学特色,也为将来创建健康学校奠定了基础。
(四)企业专业发展
本次基于校企合作项目的健康管理学课程混合式教学对企业专业发展也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企业教师从学校教师身上学习了适用于高职学生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并通过产教融合的混合式教学为合作企业培养了一批具有针对性和实用性的储备人才,同时通过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的宣传报道有助于合作企业的品牌宣传,提高企业在市场中的竞争力和影响力,最终实现校企共建共赢的良性循环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