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微信公众平台实训室管理模式在外科护理实训教学管理中的应用

作者: 刘轶 翁先凤 林剑彬

基于微信公众平台实训室管理模式在外科护理实训教学管理中的应用0

[摘           要]  目的:探讨基于微信公众平台实训室管理模式在外科护理实训教学管理中的应用方法及其效果反馈。方法:随机抽取2019级护理专业两个班学生作为研究对象,一个班采取传统外科护理实训教学管理方法,设为对照组;另一个班采取基于微信公众平台的外科护理实训教学和管理模式,设为实验组,比较两组学生实训操作教学效果。教学实验结束后,在实验组开展开放式问卷调查,了解学生对基于微信公众平台的教学和实训室管理模式的反馈情况。结果:实验组学生操作考核成绩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学生认可微信公众平台的教育辅助作用和在实训室管理方面的积极作用,认为其对实训项目的掌握和用物整理都有帮助。结论:搭建并应用基于微信公众平台的实训室管理模式能有效辅助外科护理实训教学管理,提升教学效果和实训室管理质量。

[关    键   词]  微信公众平台;外科护理;实训教学

[中图分类号]  G717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23)03-0097-04

实训室是高职院校开展实践教学、教科研的重要场所,是实现创新人才培养目标的重要保障[1]。护理实训室管理是高职护理实训教学中很重要的一个环节,实训室管理是否到位,直接影响到实训课程能否顺利进行,在传统的实训室管理理念中,6S管理法在实训室管理方面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传统的整理、整顿、清扫、清洁、素养、安全这六个理念已经深深植入每一个护理学生的内心,作为一种优秀的现场管理方法,它通过规范现场环境、物品,创造规范化的工作环境,规范组织中每位成员的行为要求,培养员工良好的工作习惯,提高工作效率和服务品质[2]。同时,信息化的管理在实训室管理中占据越来越重要的地位,基于微信公众平台实训室管理模式不仅集合了6S管理法的优点,还能在资料收集、留存方面解决以往实训用物和实训室使用登记时资料收集不全的问题[3]。

目前,我院外科护理学的教学采用的是传统的讲授法教学,课堂上授课教师讲授并示教完操作项目之后,留给学生一节课左右的时间来练习,授课教师也在实训室指导学生操作。但是由于外科护理操作的特殊性,比如外科刷手这项操作,学生反馈教师在示教的时候觉得刷手的顺序和细节很清晰,但是到了自己练习的时候就回忆不起来教师刚刚讲授的内容,以及强调的细节,比如刷子的刷手方向、手的位置放置的高度、冲水时手指尖的朝向、擦干手时毛巾的方向等,教师做示教的时候虽然强调了重点和要特别注意的地方,但是在练习的时候很希望教师再讲解一遍。还有外科手术器械的认识这个操作,历来是授课教师很头疼的一个内容,手术器械种类繁多,在理论课堂上教师没法一一讲解,只能在操作课时使用器械实物对照着逐一把手术器械分门别类地进行讲解,一套腹部外科手术器械或是骨科手术器械需要用到几十种不同的器械,比如手术缝针、手术刀片这样小的器械坐得稍微远一些的学生看不见,还有很多相似的器械在讲解时虽然教师会分别讲解它的特点,但是一套器械几十样,学生难免混淆,讲解下来就要花掉一个课时,学生只听了一遍,在随后的随堂练习里教师会一直处于被学生拉着重新讲解器械的过程中,并且练习的时候教师的指导只能是个别指导,每次只能讲给几个学生听,其他学生正在自主练习中。每一届学生在操作考核的时候,手术器械的认识常常是考核成绩最差的一个项目,学生反映练习花的时间也不少,但是收效并不明显,因为知识点太细了,教师讲课的内容讲完一遍学生记不住。我院学生除了课堂实训课程和随堂练习之外,还有课外开放练习时间,由学生自主申请时间开放实训室进行练习。

结合我院实训教学的安排,实训室管理与网络信息技术相结合,我院与网络公司联合开发了实训室使用登记与管理软件,该软件是基于微信公众平台的实训室管理软件。基于微信公众平台实训室管理模式在我院启动以来,学生在外科护理实训课的课堂学习和课后整理用物过程中,应用微信扫一扫对张贴在每个床头或用物盘上的二维码进行实训用物和床单的登记,很好地提升了实训室管理的效率,实现了护理实训中心的高效能管理,促进了实训中心的规范和标准化管理[4]。同时基于微信公众平台的实训室管理系统介入以来,授课教师尝试把操作课堂的知识要点PPT、文档等放在学生操作练习的相应实训室张贴的二维码里,学生需要了解某一个操作的相关内容时,用手机微信扫码,教师上课强调的重点和详细的知识点跃然于手机上,真正做到了使用手机进行学习。并且在学生进行课外开放练习的时候,也能边练习边对照着正确的知识点理解操作的内容。

本文探究基于微信公众平台的实训室管理模式在外科护理实训教学管理中的应用,对学生的使用反馈做记录,并对学生在实训课上的学习反馈情况进行前后比较,以期待信息化的护理实训室管理模式对学生的学习兴趣起到激发作用,提高实训考核成绩,促进实训室信息化管理的进一步发展。现报告如下:

一、资料与方法

1.一般资料:随机抽取本校2019级护理专业两个班的学生作为研究对象:一个班(42)人,采取传统的实训授课和整理模式,设为对照组;另一个班(40)人,采取基于微信公众平台的实训授课和整理模式,作为实验组。两组学生的课程标准、教材、授课计划、实训内容、考核内容方面一致,授课教师为同一人,两组学生在年龄、性别、入学成绩和教学背景等方面无明显差异。均是大二学生,外科护理操作已经是第二轮进行练习(P>0.05)。

2.研究方法:对照组采取传统的实训课教学和整理方法:(1)采用讲授法进行实训操作项目的讲解。(2)教师讲解结束后学生分组练习,教师进行指导。(3)教师指导学生进行课后用物整理。(4)练习一节课之后进行操作考核。实验组采用基于微信公众平台的混合式教学,具体方法如下:(1)采用讲授法进行实训操作项目的讲解。(2)教师讲解结束后学生分组练习,利用预先准备好的微信公众号扫一扫实现授课内容的图文再现,学生在练习过程中可以反复观看。教师不进行指导,由学生自主学习。(3)学生按照实训室整理规范进行课后用物整理和拍照上传微信公众号后台,教师在微信公众号后台可以调取数据,查看学生用物整理情况。(4)自主练习一节课之后进行操作考核。

3.评价方法:(1)外科护理操作考核成绩评价,使用相同的考核方案对两组学生进行操作考核,满分100分,考核项目为外科洗手、穿手术衣戴无菌手套、认识手术器械、更换引流袋这四个考核项目。(2)问卷调查,使用开放式问卷对实验组学生进行满意度调查,问卷内容见表1:在实验组发放40份问卷,实际收回40份,回收率为100%。

4.统计学处理:采用SPSS 21.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两组学生实训考核成绩以(x±s)表示,比较采用t 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5]。

二、结果

1.两组学生实训考核成绩比较:实验组学生的考核成绩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P<0.05有统计学意义,说明基于微信公众平台的实训教学和管理模式较传统教学模式有意义。(见表2和图1)

2.学生对基于微信公众平台的实训教学和管理模式的评价结果如下:

(1)实验组学生反馈在自主练习时主动性更强。学生通过对操作项目对应二维码扫描出操作的细节和教师强调的相关知识点,自主练习时更好地掌握了操作细节。对照组学生反馈在练习时虽然有教师的指导,但是教师只能同时指导少数几个同学,有的时候只能自己摸索着练习,不知道练习得对不对,对照组学生感觉自己练习的时候不确定性很强,因为操作的细节不能再现。

(2)实验组学生反馈在被要求按规范整理实训用物之后,实训用物盘中各用物必须按规范中图片一样的位置进行整理和放置,反复的拍照整理之后,逐渐养成了规范整理的习惯。对照组学生在整理实训用物时仍然按照教师当堂课强调的整理方式,但是细节不会强调,整理用物的时候完全取决于学生是否自觉,整理和检查的效率较低。

(3)实验组在使用了微信公众平台的教学和管理模式之后,实训室的用物整理更规范。对照组的实训室整理情况会出现个别学生不自觉的情况,会出现实训用物整理不够规范,影响下一节课正常授课秩序的情况。

(4)个别教师在实训授课时出现了不了解实训项目可以通过微信平台自主练习和自行整理的情况,另外,当实训课程由临床医院在职医生、护士担任外聘教师时,也出现了对实训室微信平台管理系统不熟悉的情况,同时他们也不了解实训室整理的要求和规范,没有预留时间给学生进行操作后的整理和扫码登记,出现学生下课后来不及登记,登记完已花费太多时间到下一个教室上课时迟到的现象。

(5)实验组学生有反映在整理时进行二维码扫码登记时的登记项目繁多,如果不小心在登记时退出需要重新登记,要花费较多时间,在仅有的同一节练习课中缩短了操作练习的时间。同时,检查的学生在从后台导出数据时发现,学生登记时的项目填写不一致,比如“外科洗手”这个操作项目,个别学生会在操作项目一栏填写“洗手”“刷手”等,在填写班级时,规范的写法为“2019护理301班”,同一个班级有的同学会写“2019护301”,有的学生写“护301”,检查的学生在后台导出数据时会出现数据不完整的情况。另外,在填写时间的时候,有的学生会用阿拉伯数字填写,有的学生会用汉字的数字填写,导致后台数据导出的时候不全,给检查登记情况和数据收集造成一定的困难。

三、讨论

1.扫描二维码可以实现实训课程的图文再现,因为护理操作课的特殊性,以往的教学多采用示教法、录像法,但是在一节课的有限练习时间之内,如果教师在已经示教了一遍之后,学生并没有完全记住其中的内容,比如手术器械的使用这个实训项目,手术器械内容繁多,学生需要掌握手术器械的分类,每一个手术器械的名称、特点、使用方法和传递方法,以及手术器械的整理方法,在以往的授课和考核过程中,这一项目总是学生掌握得比较差的项目之一,因为学生在教师示教一遍之后,无法记住每一种器械的名称、特征、使用方法等,特别是器械的传递方法,课本上并没有具体的每一样器械的传递方法。看过教师示教一遍之后,学生练习的时候是小组一起练习,学生之间互相指导并不能保证学生掌握的知识是正确的,教师虽然在现场指导,但是只能指导到一小部分学生。学生可以扫描二维码进行自主学习,在二维码后台,我们把相关的外科实训操作课程的PPT图文放进去,学生对照着可以学习到手术器械的正确名称、器械特点、使用手法以及传递方法,使得学生提高了学习效率,在没有教师指导的情况下实现了实训课程细节的再现,更好地掌握了相关的知识。操作考试成绩的提高也在预期的目标内。

2.实验组学生在使用了微信公众平台教学管理之后,要求规范化的整理并拍照上传整理图片,有助于学生专业素养的培养。护理实训教学一般在学校模拟病房中开展,涉及的床单位、设备和用物繁杂众多,小到一个注射器,大到百万模型,每次实训教学后,要求学生将实训环境及用物整理到位,以确保设备功能正常,锐器等存在安全隐患的用物不要随意带走或处置,同时也能保持实训室的整齐和用物完整,不影响下一个班级的使用,更能培养学生严谨、认真负责的专业素养。但由于课间短、学生多,教师往往无法对每个设备、用物、床单位进行检查,部分学生存在侥幸和敷衍态度,未切实做好使用后的整理,造成不良影响,存在管理上的盲点。学生反馈在严格的要求下,自己也潜移默化地养成了整理的习惯。学生在实训室整理的时候,被要求在每一次操作练习之后,所有的用物整理按照拍照上传的用物盘的规范进行放置。棉签、棉球罐、擦手毛巾、手刷等各用物放在哪一个位置都有规定,学生在放置的时候可以做到标准一致,具体的每一个操作项目都有相应的整理标准,让学生可以自主整理,不用教师在每一堂课后再三强调,同时,学生在反复标准化整理的过程中,也培养了整理的意识,对护理专业学生的专业素养有很好的促进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