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质培优背景下高职城市轨道交通通信信号技术专业教师队伍建设研究

作者: 黄明贵

[摘           要]  通过分析城市轨道交通行业的特点及对通信信号技术专业人才的需求、通信信号技术专业教师队伍存在的不足,从提高教师专业知识、实践教学技能、育人能力、“岗课证赛”能力、教学改革创新、优化教师团队结构、校企人员双向流动等方面阐述如何建设高素质的教师队伍,满足培养高质量技术技能型人才的需要。

[关    键   词]  高职;城市轨道交通通信信号技术专业;能力;建设

[中图分类号]  G715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23)05-0068-04

国家对职业教育高度重视,密集出台相关文件,肯定了高职教育的地位,明确了现阶段高职教育的使命,要顺应我国产业从劳动密集型向技术密集型与创新密集型转变发展的需求,要提高职业教育发展质量,为产业转型升级提供高素质的技术技能型人才。教师是职业教育发展的第一资源,高质量的职业教育需要高质量的职业教育教师队伍支撑[1],高职院校培养的学生质量是否满足企业要求的关键在于教师,只有高素质、高技能的教师队伍才能培养优质的学生,才能满足经济社会发展对人才的需求。

一、城市轨道交通行业的特点及其对通信信号技术专业人才的需求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及城市化的快速发展,城市人口急剧增加,建设具有安全、快捷、运量大等特点的城市轨道交通系统是很多城市解决交通拥堵的首要选择,城市轨道交通成为城市公共交通的主干线、大动脉,直接关系到城市居民的出行、工作和生活,对实现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城市轨道交通信号系统是确保城市轨道交通安全的关键设备,信号设备的状态直接关系城市轨道交通的运行,做好设备日常维护是确保设备稳定可靠工作的重要手段,信号设备维护企业需要专业技能过硬、综合素质优良的维护人员开展设备维护工作。

城市轨道交通通信信号设备维护人员主要来源于高职城市轨道交通通信信号技术专业的毕业生,根据企业对设备维护人员素质的要求,不仅要具备安装、检修、维护设备的能力,还要在调试设备、处理设备故障,思想素质方面有高度的责任心、牢固的安全意识、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所以学生在学校必须掌握扎实的专业理论知识,同时必须掌握熟练的操作技能、具备良好的思想素质,才能满足企业的岗位要求。

二、高职城市轨道交通通信信号技术专业教师队伍存在的问题

(一)教师的专业知识不够扎实

目前,开设城市轨道交通信号专业或铁道信号专业的本科大学非常少,各铁路局、轨道公司、相关的设计院及生产企业也需要该专业的学生,导致高职院校很难招到专业完全对口的教师,只能选择相近专业的教师,而城市轨道交通通信信号技术专业涉及的知识面非常广,相关知识间联系紧密,该专业的教师必须全面、系统地掌握相关知识,才能胜任岗位要求。

另外,城市轨道交通通信信号技术专业发展非常快,新设备、新技术日新月异,教师原来在学校所学的专业知识或教材里的内容与现场实际存在一定差距,如不及时进行相应培训学习,将无法跟上行业发展的步伐,从而导致学生质量下降,走上工作岗位后面对新设备无所适从。

(二)教师的实践教学能力比较薄弱

高职教育具有教学性、实践性、职业性特征[2],高职院校的教学目标是将学生培养成技术技能型人才,毕业生要具备很强的动手操作能力,城市轨道交通通信信号技术专业的学生毕业后主要从事信号设备检修维护、安装调试、故障处理等工作,这些工作都是需要经过多做多练才能胜任,所以城市轨道交通通信信号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安排有50%以上的实践教学环节。而高职院校的大多数教师普遍存在从校门到校门的情况,在学校学习时以理论学习为主,毕业后没有经过现场实践锻炼,对信号设备的具体操作不熟悉,无法很好地指导学生进行实践操作练习。

(三)育人能力有待提高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日益提高,大多数父母对孩子百般呵护、有求必应,还有网络、影视等影响,导致部分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偏离了正确的方向。高职学生正处于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高职学习阶段是学生走向社会的转折点,高职院校要充分发挥学生成长引路人的作用,担负起立德树人、培根铸魂的崇高使命。而大多数高职城市轨道交通通信信号技术专业教师由于自身育人能力等原因,普遍存在注重理论知识和专业技能的传授,忽视引导学生塑造健康的人格、树立正确的人生价值追求,严重影响高职毕业生的质量。

(四)教学模式陈旧

教师的教学改革创新意识不强,仍采用传统的教师课堂讲授为主的教学模式,学生被动听课,导致课堂缺乏吸引力。对学生学习成绩评价采用传统的平时成绩+实验成绩+期末考试成绩综合考评的方式,期末考试成绩占比大,平时成绩以教师个人主观认定为主,导致学生错误地认为学习重点就是应付期末考试,不利于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

(五)缺乏企业兼职教师

目前,高职城市轨道交通通信信号技术专业普遍存在校企合作协同育人落实不到位,学校和企业缺乏切实可行的相关政策,双方人员流动通道不畅,对城市轨道交通通信信号技术专业学生的培养基本是由高职院校的专职教师完成的,企业人员参与日常教学非常少,因政策及工作等条件限制,企业专业人员很难到学校进行兼职教学。

三、高职城市轨道交通通信信号技术专业教师队伍建设策略

(一)健全教师培养培训体系

高职院校可引进缺乏的城市轨道交通信号专业人才,同时需要多方举措加强培训本校的教师,通过对教师进行培训,可推进高职教育教师队伍建设,是提高教师队伍整体素质的主要途径。对于职业院校教师的培训,国家出台了《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完善职业教育教师培养培训制度的意见》等文件,指出了加强职业教育教师培训的紧迫性、重要性。学校应成立专门负责师资发展的教师发展中心等组织机构,制定教师培训制度,研究教师发展规划,在政策、资金方面给予足够的支持。

高职教师队伍建设是一个包含职前培养、入职培训和职后培训的系统的动态过程[3],认真执行科学的教师专业标准,推进教师继续教育工作,定期组织教师进行相关岗位培训,确保每位教师完成国家规定的继续教育学时,更新教师的教育理念,掌握相关行业的新技术、新设备、新工艺、新技能。城市轨道交通通信信号技术专业涉及计算机、网络、通信、自动控制等方面的技术,技术发展更新非常快,专业教师必须定期到城市轨道交通公司或相关生产企业调研,或充分利用网络等资源,积极参加行业举办的相关培训,从中获取本专业的前沿技术,了解行业的最新发展动态,紧跟时代发展的步伐。

(二)依托校企合作,提高教师的“双师”素质

根据城市轨道交通通信信号技术专业学生毕业后所从事工作的特点,既要对设备进行日常检修维护等操作,又要熟悉设备的组成及工作原理,在设备发生故障时能迅速地分析原因并处理,及时恢复设备正常使用。这就决定了城市轨道交通通信信号技术专业教师必须具备“双师”素质,既有扎实的理论知识,又有熟练的操作技能。理论知识可通过自学、培训等途径获得,而操作技能则比较难提高,需要在了解企业现场相关作业内容、程序、标准的基础上,进行长期的实践操作才能熟练掌握。

高职教师实践技能的提高离不开企业的支持,学校与相关企业紧密合作,共建教师培养培训基地、企业实践基地,以培训基地为平台,充分发挥校企双方的优势,形成优势互补、资源共享的良好合作机制,在提高教师实践技能的同时,了解企业存在的问题及需求,为企业提供技术支持,共同研究攻关,在为企业解决困难的同时提高教师的科研水平、社会服务能力,形成双赢的局面,为校企双方长期紧密合作奠定基础。

目前,大多数开设城市轨道交通通信信号技术专业的院校主要与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维护企业建立校企合作,由于城市轨道交通通信信号专业的特殊性,日常正在使用的设备是不允许外人参观学习的,只有凌晨停运后才能进行规定的检修维护作业,对教师的实践学习有非常大的限制,能学到的技能非常有限。但城市轨道交通通信信号设备在开通使用前就没有这些限制,所以相关院校可与施工安装企业签订校企合作,让教师到新建的地铁项目中实践,全程参与设备的安装、调试等作业,这样能让教师更全面地了解设备的组成及原理、安装流程及标准、调试程序及设备故障分析处理,有利于更好地完成教学任务。

(三)落实课程思政,提高育人质量

高职城市轨道交通通信信号技术专业的学生毕业后主要是从事城市轨道交通通信信号设备的日常检修维护工作,其工作质量直接关系设备的稳定可靠运行,是确保城市轨道交通安全、高效运营的关键,工作的重要性决定了高职院校除了要让学生熟练掌握专业技能外,还需培养学生具备过硬的思想素质、树立良好的安全意识和责任感。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需要全体教师全程参与,但高职城市轨道交通通信信号技术专业的教师基本上毕业于工科类院校,没有系统地学习教育学方面的理论知识,在育人能力方面有待提高。

教师要知道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的使命,要充分理解“教育”二字的内涵,不仅要传授专业知识、操作技能,而且要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塑造健康的人格,培养高尚的道德情操。打铁还需自身硬,教师要完成育人的使命,必须加强思想认识,努力提高自身的育人能力,系统地学习高等教育学、高等教育心理学等相关理论知识,深入学习国家及地方的相关文件,认真领会文件精神,坚定不移地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落实到日常教学中,紧跟党的步伐,培养合格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高职城市轨道交通通信信号技术专业的教师还需充分了解学生毕业后所从事工作的特点,挖掘与专业相关的思政元素,提高课程思政育人能力,要将工匠精神、职业道德等思政元素融入日常专业教学中,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引导他们树立明确的目标,沿着正确的方向健康成长。城市轨道交通通信信号技术专业的知识是非常抽象、枯燥的,学生比较难理解,很容易失去学习兴趣,教师在传授理论知识的同时,需要引入现场真实发生的设备故障、事故案例等,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加深学生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同时树立团队合作、精检细修、安全第一的工作意识。

(四)提高教师“岗课证赛”能力

高职院校的目标是为企业培养高素质的技能型人才,学生在高职院校学习期间要熟练掌握现场岗位必备的各项技能,作为高职城市轨道交通通信信号技术专业的教师,必须努力提高信号设备生产、安装、维护岗位的操作技能,同时将岗位技能标准融入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职业素养、爱岗敬业精神,有效提高学生的岗位适应能力,实现人才培养方案与现场岗位需求相匹配、学校与企业无缝对接的目标。

铁路、城市轨道交通等企业均要求学生在走上工作岗位之前须取得相应的职业技能证书,对新入职的员工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进行培训取证。专业教师可深入到企业中进行调研,充分了解企业对职业技能的要求、评价标准,在制定课程标准、组织教学时,融入职业技能证书的内容,并按企业的标准考核学生,必要时邀请企业专家参与考核评价,让学生在学校掌握相应的职业技能,或直接考取职业技能证书,提高学校服务企业的能力。

专业教师应多关注与专业相关的各种技能竞赛,认真研究赛项规程,将竞赛标准、内容、方式融入课程体系,在实践教学中指导学生练习竞赛项目,鼓励学生积极参与竞赛。教师在指导学生竞赛的过程中实现以赛促教,开阔视野,了解行业的整体情况,寻找自身存在的不足,借鉴同行的先进经验,提高自身教学能力。通过参加比赛实现以赛促学,培养学生的拼搏进取精神,激发学习兴趣,促进教学效果的提升,提高人才培养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