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准检测与健康生活专业群构建探析

作者: 闫枫 郑海筝

精准检测与健康生活专业群构建探析0

[摘           要]  为深入落实《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精神,进一步提高高职高专人才培养质量,践行“专业对接于产业,教育服务于行业,助力区域经济”人才培养原则,深化专业教学改革,促进专业资源融通与互补,高职高专院校分别开展了各具特色的专业群建设,以长春医学高等专科学校精准检测与健康生活专业群构建为例,探析专业群构建思路。

[关    键   词]  精准检测与健康生活;专业群;逻辑体系

[中图分类号]  G712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23)05-0088-04

教育部印发的《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文件明确指出,高等职业院校要根据市场需求与专业设置情况,建立以重点专业为龙头、相关专业为支撑的专业群,辐射服务面向的区域、行业、企业和农村,提高学生的就业能力。面对职业教育新要求、人才培养新任务,高等职业院校进一步确立了以服务局域经济为目标,以就业为导向,以专业群建设为载体的新时期教育改革方向[1]。而专业群构建要依赖于合理的逻辑体系,本文以长春医学高等专科学校精准检测与健康生活专业群构建过程为例,该专业群以医学检验技术专业为龙头专业,集合医学检验技术、食品营养与检测、卫生检验与检疫技术、医学营养四个优势专业,构建以“精准检测”理念为指导,围绕“生命全周期精准医疗与健康饮食”为中心完成专业群设计,探析专业群逻辑体系构建思路与实施过程。

一、深度挖掘专业群建设基础与优势特色

(一)梳理专业群建设基础

专业群构建有赖于学校建设历史、发展现状及可提供的保障与支持,因此梳理学校办学历史与办学潜力是专业群构建的初始着眼点。长春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始建于1936年,前身为私立吉林助产学校,为吉林省老牌医学院校,有着多年医学办学经验,为社会输送了大批医药类应用型人才,也为精准检测与健康生活医学技术专业群奠定了良好的办学基础。

专业群构建要挖掘各相对独立的专业办学历史并发掘内在渊源,分析各专业办学市场趋同性以确定集群专业。长春医学高等专科学校于1955年成立临床医学专业延续至今,1980年成立公共卫生专业,而后相继经历了卫生专业的中专办学和预防医学、卫生监督专业的高专办学,逐步形成专业群办学雏形,为进一步提高公众及医疗健康水平,2008年专业群医学营养专业成立,办学过程中逐步发现,完善、科学的医学营养体系必须依赖于精准的数据检测支撑,于是2010年医学检验技术专业成立、2015年卫生检验与检疫专业成立、2018年食品营养与检测专业成立,至此,四个专业间隔三到四年,恰一个办学周期而相继成立,均属于新兴专业,每一个专业的成立都为后续专业打下坚实基础,同时后续专业也为前期专业提供必要补充和延伸。专业相互磨合、共同发展,为逐步构建起以医学检验技术专业为龙头,四位一体的精准检测与健康生活医学技术专业群奠定基础。

(二)发掘专业群办学优势与特色

1.提升共同性技术技能竞争力

行业技能竞赛是突出展示专业办学水平、人才竞争力的最佳平台,技能竞赛成绩及排名受到各院校广泛重视,发掘专业群办学优势应该从提升共同性技术技能竞争力开始。

本专业群办学尚处于起步阶段,办学基础与内涵无法与老牌专业比肩。因此,注重参与全国技能竞赛,并树立“以竞争彰显办学实力,以技艺栖身专业领军”的目标,多次组织学生参加行指委技能竞赛,同时大力推荐教师入选竞赛评判专家库,并积极申请承办省级赛项,以此迅速提升专业群整体人才培养质量及竞争实力。

2.开辟畅通的融通型人才培养上行通道

高等职业院校吸引优势生源的关键在于不受限于专业培养层次,有完善的人才培养上行通道,是专业群办学水平的体现。开辟畅通的融通型人才培养上行通道,为更多的学生提供足够上行发展空间是专业群的根本任务。

专业群以医学检验技术专业为开端,从打通一所学校专升本通道到随后拓宽通道,到多所本科学校相继加入,从最初无专升本渠道,到仅医学检验技术专业的本专业内升本,再到目前的专业群兼容性升本,专业群内逐步构建并实现升本课程共享和升本资源共享模式。本专业群还在“十三五”期间,人才培养模式大胆创新,在遵循“2+1”式专科医学生传统人才培养模式基础之上,开展了“2+1”+“1.5+0.5”的专本衔接人才培养模式试点,开辟了学生上行绿色通道。

3.开展思政引领的广泛性社会志愿服务

思政教育引领专业教育和职业教育,培养具有仁爱奉献、严谨求实职业精神的高素质人才,将思政教育有机嵌合于力所能及的专业性社会志愿服务当中。以丰富、具体的社会志愿服务为载体进行学生素质养成教育,可有效建立学生的人格体验与职业体验。

本专业群以社会服务为己任,包括承办全国检验技能大赛说明会,每个学生都是志愿者,通过办会扩大专业群的影响力,也培养学生的参与意识和服务意识。此外,专业群联合多家药店开展免费血型检测及献血宣传;深入多家幼儿园进行免费寄生虫检查;深入社区进行健康饮食指导;深入食堂开展食品卫生监测。丰富多彩的志愿服务实践活动成为专业群思政教育的一大特色。

4.建立互利共赢的开放性校企合作平台

校企合作是高职高专开展“工学结合”教育模式的普遍做法,但以专业群为单位开展的校企合作则应辐射专业群人才培养对接的整个产业链,其合作对象更多,覆盖范围更广,当然合作难度也更大。

本专业群全面打造了专业群与产业链企业的全方位对接,目前专业群已达成与产业链“头部”企业,即检验仪器、试剂研发与生产企业的合作,校方为企方优先输送人才,企方捐助仪器设备,双方共同合力打造检验仪器分析实训中心,共同合作建立技术支持及师资团队;与产业链“主干”企业,集食检、卫检、医检于一体的第三方检验公司合作建立强技实训基地,校方专业教师入企业实践,企方董事长亲临学校主讲实验室管理课程,人力总监主讲就业指导课程,实验室经理辅讲多门专业课程,双方共同搭建学习—实习—就业平台;与产业链“分支”单位合作,如医院、疾控中心、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血站等,开辟广泛的顶岗实习基地。

5.对接与时俱进的共同产业链

专业群构建逻辑体系要依托于共同产业链[2],同时选择产业链要有专业型人才需求,要与时俱进且具有旺盛生命力,能够为专业群办学提供广阔发展前景。

本专业群对接大健康产业中新兴检验与检测产业链,涵盖食品检验、环境检验、体格检验及营养干预。通过精准数据提供精准健康服务,打造生命全周期检验与饮食照护,结果定性于大众健康,而过程定量于精准数据。

6.打造意义深远的办学内涵

办学内涵是专业群办学的灵魂体现,也为专业发展指明方向。专业内涵需要能够个性化,侧重体现人文精神,同时具备一定的深度和广度。

本专业群梳理总结办学内涵为“以人为本、刚柔并济”。专业群根植于长春医专医学土壤,“以人为本”,注重人类健康及人本体验的办学理念贯穿于办学始终。专业群各专业分属于医药卫生大类和食品药品与粮食大类,目前国家关于各类技术类专业的开设在各个理、工、农科院校遍地开花,但医学院校背景下的技术专业则独具优势,医学底蕴赋予专业“柔”的属性,赋予学生对人类健康感性认知,但技术培养则要求专业有“刚”的属性,刚性管理,刚性锤炼,赋予学生高超技术和理性思维。

7.确立实用、适用型人才培养理念

专业群人才培养理念的确定,要以人才培养普适性为出发点,要按产业链实际需要因地制宜,即使同样性质的专业群人才培养理念也是不同的,是体现专业共同建设特色的。

专业群以紧依“精准检测”新概念为指导,提出“精准教学”人才培养理念。医学检验技术专业是最为严谨、最为精细的技术类专业之一。医学实验室质量认证ISO15189贯穿医学检验过程始终,检验数据也是目前循证医学领域最可靠的依据。同样,食品安全质量认证ISO9001、9002对食品安全指标进行严格规范。专业群以权威认证指标要求为依据执行“精准教学”,涵盖精准的理论解析和技能指导,其他无认证体系专业向龙头专业对标,力求培养技术领域杰出人才。

二、仔细审视评估现阶段机遇与挑战

考量专业群建设的必要性和可行性要从现阶段国家人才需求形势和行业发展环境形势出发,才能抓住机遇将人才培养和国家发展、行业发展相统一[3],迎接未来专业群建设过程中的各项挑战。本专业群主要从以下三方面出发进行现状分析。

(一)因势而动,抓住机遇

习近平总书记赴吉林省考察,号召建立经济新常态、农业新思路。吉林省区域经济发展将带动人才巨大需求。吉林省农业产业链发展依托安全的环境需求卫生检验与检疫人才,农业带动食品深加工行业发展需求食品营养与检测人才,大健康产业链发展需求医学检验技术专业及医学营养人才,同时,长春为“一带一路”东北亚经济建设中心城市,专业群具备地缘优势,将抓住机遇,与区域经济协同发展。

(二)因时而动,挑战职本

目前,我国已有22所高职院校开展本科层次职业教育试点,拉开了职教领域期待已久的改革大幕。学校因时而动,蓄势待发,确立以“职业升本”为目标的“十四五”发展规划,专业群亦因时而动,勇挑重任,发挥医学技术专业办学特色,以其填补吉林省医学技术领域职业本科办学空白。

(三)审时度势,布局未来

专业群审时度势,借吉林省特色高水平高职学校和专业群建设项目遴选之际,完善自身建设的同时,扩大自身影响并增强边缘辐射,未来计划以本群为核心,辐射药品检验方向进一步服务医药产业链、辐射化妆品检验方向助力中韩自贸区发展、辐射特种检验方向填补行业空白,从而建立起检验与健康综合专业联合体。

三、探讨产业链需求与组群逻辑

专业群与产业(链)的对应关系:

国家倡导打造专业群的目的是使教育全方位服务产业链发展,补齐产业人才缺口。因此,专业群设计者必须对产业现状及发展具备足够敏感性,对专业群发展也具备一定前瞻性,使专业群建设紧紧依托产业发展,契合产业链需求。本专业群基于调研国家全面产业及地方区域产业两条产业链进行设计和布局[4]。

(一)国家健康产业链前景无限

目前,我国健康行业发展处于起步阶段,预计未来十年,健康产业生产总值占GDP比重将超过15%,2025年,我国健康产业的规模可望突破10万亿。未来大健康产业发展有五大趋势,其中第二个趋势就是:精准化、标准化和专业化。未来将通过精准的检测、治疗、康养来实现个性化、专业化的全生命周期健康的照顾管理系统,本专业群高度契合健康产业这一发展趋势[5]。

(二)地方经济产业链迅速崛起

吉林省全力打造“一带一路”向北开放重要窗口,建立经济新常态、农业新思路,并强调要把保障粮食安全放在突出位置。目前我省地方经济产业链迅速崛起,已经构建起农业产业链、医药产业链、科技产业链等经济发展新格局,“中韩(长春)国际合作示范区全球推介会”以“三个着力”为引领,着力构建多领域开放合作格局,着力创新中外合作体制机制,着力建设现代产业体系,全力打造对外开放先行之地,这是加快长春现代化都市圈建设、推动区域协同发展的重要举措,本专业群高度契合长春地方经济产业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