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职药学服务在线开放课程群的建设与应用
作者: 熊存全 黎瑶[摘 要] 在线开放课程建设是高职教育教学改革的重要举措。在分析目前高职药学专业在线开放课程建设和使用中存在问题的基础上,以培养药学生基层药学服务岗位胜任力为导向,通过对接行业标准、完善课程体系、重构课程内容、挖掘思政元素等方式,打造具有高等职业教育特色的药学服务在线开放课程集群,开展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改革。
[关 键 词] 高职;药学服务;在线开放课程群
[中图分类号] G712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23)06-0065-04
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促成了“互联网+”新时代的到来,也推动了传统教育教学方式发生相应的变革[1],智慧教学新模式应运而生[2]。特别是在“停课不停学”时期,大规模在线开放课程(慕课)在保证教学进度和教学质量中发挥了重要作用[3]。在教育信息化建设新的要求推动下,我校药学专业在线开放课程与数字化教学资源建设取得了一定的成效。2019年1月,我校开发的“常见病用药指导”在线开放课程被教育部认定为国家精品在线开放课程;2016—2019年,我校主持的国家职业教育药学专业教学资源库建设顺利通过验收;2022年9月,我校11门在线开放课程被评为“十四五”江苏省职业教育首批在线精品课程,同年12月,4门课程被遴选为职业教育国家在线精品课程。
20世纪80年代末,我国进入全方位药学服务阶段[4],药师作为实施药学服务的主体,在保障临床合理用药中所发挥的作用越发重要。高职药学专业作为培养基层药师的摇篮,其人才培养质量直接决定了基层药师的药学服务岗位胜任力,关系到乡村振兴战略的全面推进。本文结合我校实际情况,针对当下高职药学在线开放课程存在的主要问题,以培养学生药学服务岗位胜任力为导向,探索药学服务在线开放课程集群建设,并通过开展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以提高课程的整体教学效果和人才培养质量。
一、目前高职药学专业在线开放课程存在的主要问题
2011年,教育部发布《关于国家精品开放课程建设的实施意见》,广大高职教师备受鼓舞,积极投入在线开放课程的建设中。经过十多年的建设,我国在线开放课程数量和应用规模居世界首位[5]。以高职药学专业为例,几乎所有的专业基础课、专业课都根据课程特点建有自己的在线开放课程。然而,因建设之初缺乏专业层面的整体设计,各在线开放课程间普遍存在内容重复、前后脱节、重技轻德、重建轻用等问题,使教师教得不顺畅、学生学得不连贯,且造成教育教学资源的大量浪费,严重制约着我国高职药学专业高质量药学服务人才的培养。
(一)内容重复
在线开放课程建设过程中,为使学生能够更好地掌握相关知识点、技能点,部分专业课常常将相关上游专业基础课或下游课程的知识点、技能点列入建设范围。因缺乏整体规划和提前沟通,部分知识点、技能点存在前后课程重复建设的现象,造成资源浪费。如高职药学专业核心课程常见病用药指导的线上资源中,包含了社区常见病的疾病概述部分,主要讲述疾病的流行病学、病因诱因、危害、临床表现等知识点,这与临床医学概论的建设内容明显重复。
(二)前后脱节
各门在线开放课程在建设过程中,因缺乏统筹规划或专业层面集体备课,普遍存在站在自身课程角度各建各的现象,缺乏不同课程相关知识点间的连续性和相互支撑;部分教师因缺乏药学行业一线工作经历,未能充分考虑到基层药学服务岗位的需求,使得建设内容脱离实际。如学生在学习药理学抗骨质疏松药时,需用到骨代谢方面的生理及病理生理知识,而上游课程基础医学概论中未详细讲解该部分内容,进而导致前后知识点间脱节,增加了学生学习的难度。
(三)重技轻德
高等职业教育应坚持“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以学生的全面个性发展为中心,将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落实到教学实践的各个细节。然而,现有高职药学专业在线开放课程普遍存在重药学知识传授和能力培养,轻药学服务道德与礼仪、依法执业、工匠精神、安全意识等方面的素质养成教育,专业知识、技能与思想道德的融合度不高,课程思政落实不到位。这使得培养出的学生达不到德才兼备,不能完全满足基层药学服务岗位的需求。
(四)重建轻用
在线开放课程的建设是为了发挥信息化教学优势,更好地服务线下教学,可作为线下课堂教学的补充或延续。通过信息化技术制作生动、形象的教学资源,借助线上课程平台,可打破时间和空间的约束开展线上教学、与学生互动交流,进而强化重点、弱化难点。然而,目前高职药学专业在线开放课程普遍存在线上和线下授课内容重复、形式单调问题,导致线上课程对学生缺乏吸引力、使用度不高等情况。还有部分课程存在建而不用,或仅作为学生自学使用,未充分发挥线上教学优势,也没有及时把握学生学习的难点进行教学设计,开展切实有用的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
二、高职药学服务在线开放课程群的构建
课程组在原药学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基础上,从全面提升学生药学服务岗位胜任力视角出发,借助微课、虚拟仿真等信息化教学手段,进行课程内容序化、重构,并全方位融入“药德”教育,构建药学服务在线开放课程群。课程群涵盖基础医学概论、临床医学概论、药理学、药物制剂技术、临床药物治疗学、常见病用药指导、药学服务基础、药物治疗评价、药事管理与法规、中医药概论等药学专业核心课程。课程群的构建使课程与课程之间、课程与岗位之间深度融合,具有“课岗融通、医药并重、理实贯通、尚德崇技”的高等职业教育课程特色。
(一)深入岗位调研,对接行业标准,推进课岗融通
充分发挥我校全国食品药品职业教育教学指导委员会药学服务类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单位的优势,在各会员单位的支持下,全国范围内深入调研药学服务岗位需求和高职院校药学人才培养现状。分6个片区,共22个省的28所高职院校,485家医院、企业(各级医疗机构、社会单体、连锁药店)参与了调研。调研团队将药学服务岗位对人才人文素质、职业能力及课程等方面的需求进行深入剖析,并将调研结果对照《药师药学服务胜任力评价标准(试行)》各项指标,结合药品购销职业技能等级标准,体现到药学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和相关课程标准的修订中,使教学内容更加系统、课程与岗位之间深度融合。各门课程教学目标紧扣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加强课程间的校内、外交流与合作,更好地集中优势资源,实现同建共享,减少重复工作和建设成本,实现学生药学服务岗位胜任力的有力提升。
(二)打破传统模式,完善课程体系,坚持医药并重
我国的高职药学教育受本科药学教育“化学—药学”模式的影响,缺乏基础医学、临床医学、药物治疗学、药物治疗评价、中医药概论等方面的内容[6],使得培养的毕业生医学和用药指导方面的知识与技能明显缺乏,严重制约着高素质基层药学服务人才的培养,也不利于药师的个人职业发展[7]。课程群建设团队在深入调研基层药学服务人才现状和需求的基础上,聚焦药学服务岗位的核心职业能力,以药师岗位胜任力评价标准为依据,减少化学类课程比重、强化基础医学、临床医学和药物治疗相关的医学在线开放课程[8],使药学服务在线开放课程群更能适应基层药学服务岗位对人才的需求。
(三)突破学科壁垒,重构课程内容,促进理实贯通
通过在线开放课程群的建设,发挥专业的整体育人优势,使各门单一在线开放课程建设的“各自为政”,变为课程群“递进式”一体化的系统设计。以提升学生用药指导、健康管理等药学服务岗位胜任力为核心,重构、序化教学内容,将专业基础课程、专业核心课程与专业实践课程构建成相互衔接、相互支撑的集群体系[9]。课程群建有课程间可共享的实践教学案例库,如用药咨询案例库、处方审核案例库、用药交代案例库等。课程群的建立增强了课程间的逻辑关系,有助于各课程团队发挥各自所长,强化建设和使用效果,将在线开放课程建设推向更高水平。
(四)坚持立德树人,挖掘思政元素,恪守尚德崇技
课程群坚持“育好人,用好药”的人才培养理念,在强化对学生药学服务知识传授和岗位技能培养的同时,更加重视对学生综合素质的贯通培养。课程组从药学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出发,对照基层药学服务岗位需求,明确育人目标,进而修订人才培养方案和课程标准,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及“药德”“药规”等药学职业特质融入其中,全方位落实课程思政教学改革。在深入挖掘思政元素的基础上,从人文关怀、历史背景、传统文化、名人轶事、环境保护、哲学思维等方面开发课程思政教学资源,分类组建课程思政教学案例库;通过课堂教学、微课视频、主题讨论、案例分析、综合考核等形式,借助信息化教学手段和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活动,推动课程思政改革;对照新时代“四有”好老师的标准,加强师德师风建设,通过教师自身严谨、细致的工作态度,甘于奉献的职业精神,以身作则,无声润物,感染身边的每一位学生。
三、高职药学服务在线开放课程资源的开发
课程群建设团队遵循在线开放课程的教育教学规律和高职学生的认知特征,关注学生的在线学习体验,进行课程的教学设计,构建与基层药学服务岗位相关联的模块化课程体系。坚决贯彻“以学生为中心”的理念,为学习者提供充足的引导和提醒,发布课程最新动态(开课、结束时间等)、学习指导(教学要求、教学目标、重点难点、考核方法等)、支持服务(答疑解惑、主题讨论等)。
(一)教学单元设计
课程群系统组织“片段化”的学习资源,以便学习者更好地融入在线学习。每个教学单元只讲解必需的知识点,让学生在完成教学单元任务的过程中训练职业岗位能力。课程群及时、充分融入行业发展新技术、新工艺、新方法、新标准等内容以适应医药行业的转型升级。为满足学习者个性化的需求,通过提供拓展阅读、课外视频等资源,对教学视频进行补充,促进对相关内容的深入学习。如药物制剂技术在线开放课程,改革传统药剂学的学科形式,按照药物制剂的剂型类别和工作特点,设置成由简到繁的六个学习模块,切合学生认知特征和制剂岗位工作的职业能力培养要求,培养“质量第一,规范制药”的职业意识,以及“药品安全、环境保护”等职业素质。
(二)教学形式运用
课程群建设团队从药学服务岗位需求调研入手,结合真实的案例、项目开展教学内容组织。除选用药学岗位实景教学外,充分发挥信息化教学优势,通过虚拟仿真、动画等手段,创设学习情境,实现信息技术与教学形式的深度融合。通过典型案例,启发性引导学生学习相关内容,呈现“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组织设计,将学习者置于教学中心地位。课程群除传授相关的专业知识与技能外,更加重视学生良好职业素养的培养,通过引入典型案例开展研讨,使学生充分体验药师职业的责任感,提高对药师职业的认可度,体现“立德树人”的课程思政教学设计。
四、高职药学服务在线开放课程群的应用
药学服务在线开放课程群建设完成后,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和线上、线下教学优势,施行任务驱动、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10]。课前,老师线上发布公告和学习资源、布置学习任务;学生完成所有线上资源的学习,参与话题讨论,完成单元作业和测试,并对照微课视频进行操作练习;老师跟踪学生线上学习轨迹,收集难点、疑问,进行线下教学设计。课中,老师根据学生线上学习情况,对重点进行归纳总结,对难点进行详细讲解,对操作进行现场演示指导。以临床用药案例为载体,组织学生开展小组讨论、演示汇报、拓展训练、头脑风暴等课堂活动。活动过程中,老师现场点评或学生组内、组间互评。课后,各小组完成并提交学习小结或绘制思维导图进行知识点整理,并开展项目相关的校内外社会实践服务。药学服务在线开放课程群使用五年以来,成效显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