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产教融合与1+X证书制度背景下高职英语教师发展探究
作者: 刘晓晶[摘 要] 为了实现1+X证书在高职院校的顺利落地,弥补英语教师在职业上的短板,高职英语教师要走“产教研创”一体化发展的道路,积极参与企业实践,大力推进“X”(职业技能等级证书)与学校课程的融合,进行课程改革,并在校企合作中开展科研创新。
[关 键 词] 产教融合;1+X证书制度;英语教师
[中图分类号] G645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23)07-0077-05
一、产教融合与1+X证书制度
(一)产教融合不断升级
对于产教融合的发展阶段,不同学者有不同的看法。在结合多人研究的基础上,笔者认为产教融合大致可以分为三个阶段。自20世纪90年代国家大力发展职业教育以后,学校在理论与实践、学校与企业、产业与教学相结合上面反复探索,逐渐形成以行业为导向,培养企业所需要的应用型人才的育人模式,这时期可以称为产教融合1.0时代;在历经产教结合、工学结合等一系列校企合作发展形式后,党的十八大对职业教育的发展有了新的部署,强调要深化产教融合,自此产教融合进入快车道。2013年和2014年国家出台了一系列政策,包括中共中央印发的《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国务院印发的《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以及教育部等六部门印发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规划(2014—2020年)》(教发〔2014〕6号),都明确提出要“深化产教融合”[1]。这一时期实现了从“产教结合”向“产教融合”的跨越,是产教融合快速发展阶段,开启了产教融合2.0时代;2017年12月,《关于深化产教融合的若干意见》(国办发〔2017〕95号)出台,指出深化“引企入教”改革,鼓励企业直接接收学生实习实训,促进产教供需双向对接,构建校企利益共同体,产教进入深度融合阶段。2019年,国务院印发《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简称“职教20条”),提出了启动1+X证书制度试点工作,接着教育部、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市场监管总局联合印发了《关于在院校实施“学历证书+若干职业技能等级证书”制度试点方案》。2019年10月,国家发展改革委等六部门印发《国家产教融合建设试点实施方案》,指出“在全国统筹开展产教融合型城市、行业、企业建设试点”,充分发挥“企业主体作用”。自此产教融合、校企合作被纳入现代职业教育制度的框架当中。1+X证书制度试点的启动以及“产教融合型企业”的建设助推产教融合进入3.0时代。随着工业4.0智能化时代的不断推进,产教融合也向更深的程度、更广的范围发展,校企合作逐渐形成“产教研创”一体化模式,同时呈现数字智能化特征,让我们共同期待产教融合4.0时代的到来。
(二)旅游英语专业的1+X证书
国家于2019年下发“职教20条”正式启动1+X证书制度试点工作,并出台试点方案。对于1+X证书,需要明确一些概念。1+X不是一个证书,而是两种证书的有机结合,“1”为学历证书,“X”为若干职业技能等级证书,1+X是学校学历教育和社会用人需求两个方面要素的对立统一,“1”是基础,“X”是拓展,二者相互补充,构成职业教育的整体目标[2]。1+X证书制度不同于职业教育一直以来实行的“双证书”制度,即学历文凭和职业资格证书制度。国家职业资格证书由国家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颁发,已存在和发展多年,反映了特定职业的工作标准和规范。经过调整,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2021年1月发布的《国家职业资格目录(专业技术人员职业资格)》中,仅保留了58项专业技术人员职业资格证书,其中准入类31项、水平评价类27项[3]。互联网科技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催生了很多新的职业,在“双证书”制度的实践基础上,1+X证书制度应运而生,“X”(职业技能等级证书)由国务院教育行政部门负责把关和背书,除了服务于院校的人才培养之外,还面向企业职工或其他社会学习者,它覆盖面更广,更能反映社会发展趋势和市场需求的变化[2]。
到目前为止,国家已经先后通过了四批职业技能等级证书(X证书),在1+X证书的门户网站——职业技能等级证书信息管理服务平台中查询,与旅游英语专业适配的X证书共计8项,内容涉及英语、旅游和酒店三个方面。英语类的X证书仅有1项,即北京外研在线数字科技有限公司颁证的“实用英语交际职业技能等级证书(Vocational English Test System,简称VETS)”,分为初级、中级和高级。旅游类的X证书有5项,包括由亲子猫(北京)国际教育科技有限公司颁证的“研学旅行策划与管理(EEPM)职业技能等级证书”,分为初级、中级和高级;由上海棕榈电脑系统有限公司颁证的“旅游大数据分析职业技能等级证书”,分为初级、中级和高级;中国旅游协会颁证的“旅行策划职业技能等级证书”,分为初级和中级;由北京中凯国际研学旅行股份有限公司颁证的“研学旅行课程设计与实施职业技能等级证书”,分为初级、中级、高级;由携程旅游网络技术(上海)有限公司定制旅行管家服务职业技能等级证书,分为初级和中级。此外,适用于旅游英语专业学生的酒店类X证书有2项,包括由中国饭店协会颁证的“酒店运营管理职业技能等级证书”,分为初级、中级和高级;由华住酒店管理有限公司颁证的“现代酒店服务质量管理职业技能等级证书”,分为初级、中级和高级。
二、新形势下高职英语教师发展路径
(一)在大局大势中谋新篇、开新局
1+X证书制度将学校职业教育成果与各行业企业职业要求有机结合,是职业教育作为一种类型教育的特色体现,是落实职业教育与培训并重的重要举措和实践。1+X证书的提出,为产教融合打开了新的思路,而产教融合是实现1+X证书顺利开展的有效途径。职业院校是1+X证书制度的实施主体,因此接下来高职院校教师的发展和师资队伍建设的主要任务和挑战之一便是继续深化产教融合,努力实现1+X证书制度的落地。
目前,高职学校的师资队伍构成大部分是高校毕业的硕士或博士研究生,他们大多数毕业后就来到高职院校任教,专业水平高,理论知识丰富,但缺乏在行业企业的一线工作经验,实际操作水平不高,这一定程度上影响了高职院校的教育教学水平和人才培养质量。在1+X证书制度以及深化产教融合的大背景下,高职教师需要顺势而上,积极拥抱新政策,参与相关培训,将自己的专业特长与职业技能等级证书(X证书)结合起来,把理论知识与生产实践结合起来,主动寻找企业挂职机会,参与校企合作项目,努力提高自身的职业素养。
(二)“产教研创”一体化教师发展路径
本文中提到的“产教研”与大家较为熟悉的“产学研合作模式”有所区别。后者是指高校、科研院所、企业将各自的优势资源整合在一起开展合作教学,被视为促进经济发展尤其是工业、科技业发展的成功教学模式,在美国和日本得到应用和推广,在中国一些高校也进行了探索和实践[4]。本文中提出的“产教研创”指的是学校和企业在“生产实践”“教育教学”“校企共研”“创新创业”四个方面的合作,是高职院校教师自我提升的路径。
2019年,“职教20条”发布以后,产教融合深入发展,进入3.0时代。在产业带动学科发展的过程中,教师不仅授业导向、教学内涵有所提升,科研方面也有了新的突破,产教融合在“产”和“教”或“学”的基础上多了“研”的内涵[5]。2014年9月,夏季达沃斯论坛上首次提出“大众创业、万众创新”。2018年9月,国务院发布《关于推动创新创业高质量发展打造“双创”升级版的意见》。2019年1月,北京市市长在第十五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作政府工作报告时说,“北京市要努力打造国际人才高地,实施好雏鹰人才计划,重点支持一批30岁以下青年创新创业人才成长”[6]。高职院校无论是人才培养还是师资队伍建设,都离不开“产教研创”四个方面的内容。
1.生产实践
高职英语教师要大力开展“实践课堂”,即指导学生实训实习,鼓励他们在课外活动和服务实践中“做中学”。首先,学校要创建实习基地,有条件的也可以兴办小型国际旅行社、外事接待办事处、双语幼儿园等,为广大教师特别是专业课教师参加实践、提高实操能力创造条件和机会,只有在实际工作中,教师才能把理论知识与生产实践结合得更好。其次,加强校企合作,为教师积极争取企业挂职锻炼的机会,开拓教师企业实践渠道,让教师在行业一线丰富服务实践经验以及学生团队管理经验;同时校企共同制定实施性较强的产教融合实践学习计划,教师参与学生企业顶岗实训或实习指导,并在学生的实际工作中适时适当引入教学内容,将“产”与“教”紧密结合起来,让学生获益、企业获利,切实实现校企双赢,共生共荣。在企业实践中,尤其是在语言服务行业和国际交流情景中,教师一定要充分发挥良好的师德师风,增强跨文化交际意识,同时注意引领学生发扬爱岗敬业、虚心学习、吃苦耐劳、追求卓越、尊重他人、宽厚包容的道德和职业素养。
2.教育教学
在1+X证书制度下,教学主体除了学校以及教师以外,还要有企业的参与。学校要积极利用企业等外部力量“双元”协同育人,这对人才培养模式、育人机制、教学标准、教学评价等方面提出了新的要求。例如,教育标准需要结合学校内部标准和行业企业等社会用人标准;人才评价也应是学校自主评价和校外企事业单位社会化评价的综合应用。在积极推进1+X证书在高职学校落地的过程中,高职教师需要配合“职业教育培训评价组织”开发培训资源,进行校内考试题库、信息化平台以及学分银行建设等。此外,各个专业课程要与X证书结合起来,开展课程改革,创新课程体系,在课程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评价等方面作出调整。以旅游英语口笔译实务这门旅游英语的专业课程为例,在进行课程设计改革的时候,将实用英语交际职业技能等级证书(VETS)的部分模块以及研学旅行策划与管理(EEPM)职业技能等级证书部分内容融入其中,下面将详细阐述教师在课程开展中的具体实施方案。
(1)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结合社会需求、企业发展和学校特色,提供优质的教育培训服务,不仅培养学校的学生,还要承担合作企业员工的进修、培训、考证等指导。旅游英语口笔译实务教学目标为培养学生/学员能够掌握用英语进行笔头或口头翻译工作的相关知识、技能和素养,以胜任国际旅行社、国际酒店、出入境服务公司、研学旅行机构、留学咨询机构相关翻译、对外交流的岗位或职位。
(2)教学内容
教学内容应该在课程教材的基础上,融入大量岗位实践的内容以及VETS和EEPM两个职业等级证书培训的内容。旅游英语口笔译实务中教学内容包括企业实践内容,即中国人出入境服务公司翻译岗位需要的签证资料的汉英笔译,包括身份证、户口本、学历学位证书、企业营业执照、结婚证、房产证、退休证等,以及外国人出入境服务大厅窗口岗位需要的接待、签证续签、外籍申请人居留许可等英语口语或英汉对话口译。教师以及学生在企业一线获取的真实工作场景的素材应该成为学校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另外,教学内容还要融入VETS职业等级证书涉及的典型工作领域,包括操作说明、商务合同的英汉汉英笔译,客户接待、交易磋商英汉汉英口译,客户反馈、产品推介、广告宣传口笔译等。也可以将EEPM职业技能等级证书中关于中小学生安全和心理的内容融入课程当中,找到相关英文音视频做口译的听记训练。
(3)教学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