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力本位”的新型活页式教材建设与探索

作者: 孟超 冯佳晨 刘铁 赵汝岩

[摘           要]  在深化国防和军队改革期间,军队人员分工日益明晰,任职岗位能力需求更加明确,军队院校开展任职教育更具目的性。围绕岗位职业能力生成这一核心,梳理分析了院校在职业技能培训中教材的突出问题,摸索一种适合军队院校职业技能培养的新形态教材建设思路,并将成果应用于教材编写的探索实践中,优化提升了教材的建设质量,在一定程度上转变了军队院校在职业教育教材建设上的传统思维,提高了课程教学质量。

[关    键   词]  职业教育;活页式教材;能力本位

[中图分类号]  G642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23)07-0125-04

教材是教学活动中连接学生和教师的重要纽带,同时也是体现教学理念、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重要载体。虽然过去很长一段时间,教材建设的作用被课程建设的光环所掩盖,但教材建设质量对课堂教学效果的影响却一直无法被忽视。2019年1月,国务院发布《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以下简称《方案》),提出以使用新形态教材为牵引的职业教材建设新要求。该《方案》作为我国职业教育改革的最高纲领,将职业教育与培训领域的新形态教材建设中的重点问题进行了梳理分析,为职业培训教材的编写指明了方向。新形态教材主要包括新型活页式教材、工作手册式教材、立体化教材、智能化教材等。教材形式多样,具体选择哪种形态的教材则需要考虑具体的学员情况、课程实施计划、内容组织方法、实践场地条件等。

现阶段,军队院校教育、部队训练实践和军事职业教育构成了“三位一体”新型军事人才的培养体系。其中,军队院校开展军士职业技术教育是充实基层骨干力量的重要环节之一。在全军院校长集训开班式上,习近平总书记就军事院校未来的发展方向发表重要论断,即要加强学科专业建设,聚焦强军目标要求,坚持战斗力标准,健全动态调整机制,加强以课程和教材为重点的教学体系建设,加强院校科研与教学的结合,从中不难发现加强教材建设对提升军队院校人才培养质量的紧迫性和必要性。军士层次的职业技术教育是培养适应军队现代化建设需要的技能型人才的重要途径。因此,在职业技术教育类课程中应加强实操实作环节,突出学员的实操能力和岗位任职能力的培养。与课程教学目标相适应的教材内容、形式应持续稳步地改革优化,以适应课程教学需要。但长期受传统学历教育思想的影响,职业技术教育教材与教学改革的不相适应现象愈加突出,教学改革效果大打折扣。

一、面临的主要问题

现阶段,教学实践中教材的选用和编写大多沿用学科式知识结构的本科传统教材,偏重理论讲授,与目前军士职业技术教育的教材建设目标存在一些差距,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教材特色不明显,岗位针对性不足

军士职业技术教育具有鲜明的职业教育特色,随着基层部队对军士岗位任职能力要求的提高,如何对军士这个学员层次开展职业技术教育,显得尤为重要。一本好的教材至关重要,这不仅影响军士职业技术教育培养目标的实现,而且制约军士毕业后到部队岗位能力的发展。当前,职业教育采用的教材学科体系痕迹严重,教材的理论性强、内容难度较大,与职业技术教育不匹配。随着改革的不断深入,军士在部队中的工作任务明确,所需求的岗位能力相对固定。军士考入军队院校进行培训深造,目的性较强。对于与工作岗位任职能力比较相关的知识、原理,学员的学习积极性比较高,知识掌握得比较扎实。而对于与从业岗位不相关的理论,学员在学习过程中只是被动地应付考试,学习兴趣不高,知识掌握不扎实,无形中浪费了宝贵的培训时间。就目前军队院校职业技术教育采用的教材而言,基本上满足了教学的需求,但受本科学历教育的影响,其内容过分强调理论的指导作用,对学员素养目标的培养不明确,与当今军队力量改革后岗位任职能力不适应。这使得学员在学习过程中教材的使用率并不高,进而导致教材缺少重要反馈信息,在反复修订过程中,岗位针对性无法及时提高。

(二)教材实战化不突出,为战育人功能不足

教材是课程授课内容的具体体现,教材内容的优劣侧面也反映了授课质量的高低。目前,军队力量体系重铸,目的是提高部队的战斗力。院校教育更应重视为战抓教,为战育人,一切教学训练工作围绕实战开展。近几年,军队院校开展教育教学理论研究,从多个方面提升了教学训练的实战化水平,但教材内容相对滞后。目前,教材内容编写的过程中仍存在“搬家”现象,内容多为技术说明书、装备使用手册、装备培训手册的简单重组,与部队日常工作、训练管理的联系较少,与部队实际岗位结合比较紧密的装备操作使用、部队演习演练案例分析更是少之又少。学员阅读完教材,如果没有教员的讲解,很难将课本内容同今后的岗位任职联系起来,使教材在立德树人、为战育人等方面的作用不能有效发挥出来。

(三)教材更新不及时,时代前沿性不明显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国内军工企业产业转型发展,使得投入部队的装备以及装备保障形式形态都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如果不及时更新这些内容,军队装备保障能力很难更上一个台阶。教材是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的重要载体,承载着学员知识获取、能力养成、技能掌握、素质提高的重要功能,对学员知识、能力、情感方面的发展具有重要作用。目前,教材内容虽然经常进行周期性修订,但由于规划不合理导致教材编写出现时间紧、任务重的现象,导致教材内容低水平重复建设现象突出,与科技前沿、理论前沿偏差较大,这也使得教材内容陈旧,不能及时对接时代前沿。学员从中获取的理论相对滞后,不能尽快吸取前沿研究成果并将先进的科学技术应用到日常工作中,使得保障工作发展落后于时代,阻碍了新质战斗力的快速生成。

(四)教材组织形式单一,与教学改革不匹配

在军士职业技术教育转型大背景下,承担军士职业技术教育教学任务的军校纷纷下大力气进行课程教学改革。改革涉及军士人才培养模式、课程教学内容、教学方法、考试考核等方面,取得了一些理论研究成果。然而,将教学改革成果进行推广应用时,却发现困难重重,效果不好。这其中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军士职业技术教育的教材建设滞后于课程教学改革。虽然教学改革方案变化了,但教材还是沿用陈旧的体系和内容。现在职业教育用的教材形式上还是普通的理论教材,与前期课程改革不适应的现象比较突出。新的教学模式需要与之适应的新教材才能发挥最大的优势。《方案》中明确指出以教师、教材、教法改革为重点的新型职业教育发展方向,其中教材是改革的基础。所谓基础不稳地动山摇,教材建设决定教学改革的成败。2019年12月,教育部就该问题印发了《职业院校教材管理办法》,提出要倡导开发活页式、工作手册式新形态教材。只有教材与教学内容、教学模式匹配了,才能让教育教学改革真正落到实处,发挥出应有的效果。

(五)教材监管机制不健全,教材质量参差不齐

职业技术教育是职业技术人才培养的重要途径。职业技术教育单纯靠上课传授、课后作业督促是远远不够的。培养真正职业技能合格的人才,需要充分调动学员学习的积极性,让学生课后独立自主开展学习。学员课后独立自主学习需要一本可以引起学生共鸣、学生爱看的教材,但是当前职业教育教材使用率普遍不高,学生对于教材的依赖程度较低。主要是因为教材的内容难度较大、形式不灵活,难以满足学生个性化、多样化需求。并且现在的教材编写与学生的学习能力不相符合,教材内容的编写主要是从教师的立场去思考解决问题,而非从学生的角度去发现理解问题,学员读起来晦涩难懂,难以吸引学生自学。

二、建设的一般原则

想要解决目前职业教育遇到的现实问题,需要从根本出发,优化教材编写,目前教材形态已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现在职业教育领域中出现的新形态教材有活页式、工作手册式、融媒体式,还有很多智能教材形态,完全能满足学员的个性化需求。本课题组结合前期教学改革成果以及教学内容,主要探索了新型活页式教材建设路径。通过自己实践并结合国内高职院校的教学经验,总结了建设新型活页式教材的一般原则。

(一)科学性

教材是重要的知识传播途径,其本质是为教学服务。一般来说,军士学员的思维形式多趋于表象性,他们的抽象思维能力、逻辑推理能力和综合归纳、举一反三的能力相对较弱。职业教育教材的编写应在军士职业技术教育总目标的指导下,确定基本目标和具体目标,遵照教学训练大纲、课程教学计划要求,构建整个专业知识系统。编写中需要摒弃太过深奥的理论知识,但基本的原理、基本的框架结构要重点突出。编写教材时应充分考虑军士学员的认知特点,不能为了新颖,为了吸引眼球,过多引入简单案例,而忽略原理框架的重要性。在编写职业教育教材时,要注重教材内容的完整性、科学性,根据教学需要、教学对象接受能力,合理安排教学内容的深度和广度。编写教材要从关注教向关注学转变,注重课程中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基本工作流程的介绍,注重教学内容的目的性、层次性和整体性,充分调动学员的主体作用。

(二)职业性

军士职业技术教育以培养岗位合格的高素质技能型军士人才为目标,具有鲜明的岗位适应性和指向性。新型活页式教材应以军士岗位任职能力培养为核心,在教学内容设计上充分反映岗位任职能力所需的知识和技能。新型活页式教材兼有工作活页和教材的双重属性,让教材形式新颖,使教材内容结构化、模块化,灵活性、重组性提高。相比传统教材,活页式教材在编写过程中紧紧围绕军士将来的任职岗位能力需求来选取典型案例,在此基础上,对典型案例进行优化处理,使其转化成教学中的学习任务。并且新型活页式教材每一页都针对一个具体学习任务展开,在有限的篇幅内把问题讲清楚,避免不相关或联系不大的内容相互渗透。这样既可以突出职业技术教育的重点内容,又可以保障所学内容的完整性。活页式教材内容涵盖了军士岗位相关知识、能力和素质的要求,教员能根据职业教育的特点与学员的学习情况,灵活调整教学内容的先后顺序,真正做到以学员为中心。

(三)先进性

职业技术教育与学历教育不同。学历教育针对某一专业领域,希望学员能厚基础,宽发展;职业技术教育则围绕某一具体工作展开,要求学员工学合一,服务基层用人单位的需求。目前,职业技术教育教材内容滞后部队装备和岗位需求的问题比较突出,一定程度上制约了新型军事人才培养的质量。在编写教材时,应突出强调教学训练大纲要求,涵盖大纲个人训练模块的全部知识点和训练内容。虽然活页式教材抛弃复杂的理论体系,使教材内容更加准确具体。但教材内容应着眼于培养学员的职业素养,健全教材内容动态更新机制,定期组织收集部队新技术、新战法、新训法和新装备资料。在教材编写过程中对接科技和应用前沿,将先进的思想理念以注释的方式融入活页教材之中,使教材在拓展学员眼界的同时启发学员快速将先进技术应用于日常工作中,提高工作效率。

(四)实用性

任职教育的实质是岗前培训,学员的主体意识更加突出。活页式教材在内容选择方面,应选择和学员专业密切相关,具有实际应用价值的素材,并按照工作过程的顺序和学生自主学习的要求进行教材教学设计并安排教学活动,实现理论与实践教学融通合一,能力培养与任职岗位对接合一。活页式教材是帮助学生实现有效学习的重要工具,其核心任务是帮助学员学会如何工作。在教材编写中,必须确立实践教学的中心地位,增大实装操作、训练实践、专业组训和综合演练的比重,加强岗位任职能力的锻炼。由于职业教育教材脱离繁杂的理论体系,内容重点更突出,方法更直观,学员可以很快抓住主线,提高学习效率。活页式教材内容与岗位任职直接相关,在一定程度上要求弱化“教学材料”属性,强调“学习材料”属性,更有效地帮助学生从实际经验和书本抽象的描述中构建自己的综合职业能力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