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职院校钢琴即兴伴奏教学中的问题及解决方法探析
作者: 常凯[摘 要] 即兴伴奏是音乐专业学生的必修课,对学生钢琴弹奏的基础知识和技能有较高要求,而且是有效推进“自弹自唱”的重要内容。目前即兴伴奏教学中频繁出现调式不清和右手只弹旋律等问题,围绕这些问题展开详细阐述,并提出针对性且有效的训练方式,帮助学生提升即兴伴奏能力。
[关 键 词] 高职院校;钢琴;即兴伴奏;问题;解决办法
[中图分类号] G712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23)12-0137-04
即兴伴奏是一个具有双重意义的概念,“伴奏”在歌曲中具有重要的衬托和凸显主要部分的作用,歌曲的钢琴伴奏艺术最早是为了实现法国歌曲和德国歌曲的艺术表现需要而发展和兴旺起来的。“即兴”是指在没有充分准备和没有经过审慎思考,仅凭借某种特定事物而产生的艺术冲动,是根据人们当时的创造性观点而呈现出来的艺术创作和表演的特殊形式。即兴伴奏要求学生充分掌握伴奏的基本规律和常见手法,并充分认识即兴的重要特征。在教学中,教师应该善于应用即兴伴奏教学提升学生的钢琴技能,并利用手眼训练的方式提升学生的协调能力和反应能力,同时鼓励学生在即兴伴奏实践积累中实现和声、织体等音乐创作手法的综合提升,促使学生在即兴伴奏内容的引导下成功迈向自信的艺术世界。
一、高职院校钢琴即兴伴奏教学的积极意义探寻
钢琴即兴伴奏课程主要通过艺术升华的方式提升学生的音乐素养,科学落实全面发展教育的基本要求,采用即兴伴奏和即兴伴奏教学方式能够有效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从而开发学生的艺术创作潜力和能力。钢琴即兴伴奏课程属于综合类学科,采用合理的钢琴即兴伴奏教学方法能够拓展教师的钢琴教学方法,同时也可以高效考核学生钢琴学习的情况。
(一)钢琴即兴伴奏学习有助于引导学生掌握钢琴弹奏技巧
钢琴即兴伴奏的基础是钢琴演奏,钢琴弹奏水平对钢琴即兴伴奏效果具有直接影响,但良好的钢琴弹奏基础并不决定会有较强的即兴伴奏能力,即兴伴奏本身属于钢琴演奏的艺术升华和创造表现,因此,学生在钢琴即兴伴奏中应该在完备的知识储备下创造性地丰富艺术表现形式,而且即兴伴奏大多是对和声、多音阶和琵音变形的结合应用,故而即兴伴奏可以充分考察学生的钢琴技能。同时,学生在钢琴即兴伴奏学习中也可以通过不同的艺术表现形式和音色结合形式改善学生的认知,促使学生在不同认知驱动下掌握成熟的钢琴弹奏技巧。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应该充分认识钢琴演奏和即兴伴奏的关系,采用科学的教学方法确保学生在即兴伴奏中展现自己对理论知识和演奏技巧的理解,可以将学生的表现情况作为教学改革的重要依据。
(二)钢琴即兴演奏帮助学生完善音乐理论知识结构
钢琴即兴演奏着重考察学生的音乐知识储备和音乐素养。钢琴即兴伴奏不仅具备衬托的作用,同时还可以表现出人声难以彰显的音乐形象,采用与音乐作品协调的即兴伴奏可以明显提升整部音乐作品的水平,可以表现出极强的和声效果,个性化的钢琴即兴伴奏更能表现出声部地位的重要性。
钢琴即兴伴奏并不是杂乱无序的,而是结合音乐作品科学选择艺术表现形式,这对于钢琴即兴伴奏者的理论知识储备具有较高要求,例如即兴演奏者应该结合音乐作品的声部特点科学选择声布局、声部走向以及声框架等。因此,学生在钢琴即兴伴奏学习中应该持续丰富自己的知识储备,并在多种理论知识的支撑下提升自身的文化内涵和艺术修养,从而展现优良的伴奏效果。
(三)钢琴即兴伴奏有助于提升学生的音乐直觉和艺术张力
较强的即兴伴奏能力对提升学生的艺术修养和艺术感知具有重要作用,所以教师在钢琴教学中应该为学生科学设计实践活动,使学生在实践活动中开阔知识视野,在看、听以及练习中提升自己的音乐感知能力。人们因为生活经验和认知能力的不同对相同乐曲的感受存在较大差异,所以在教学中应该开展实践探究活动引导学生阐述对音乐和钢琴曲的感受,在不同感知的相互碰撞中优化学生的思维。艺术表现能力的形成可能是先天的,但也可以从后天学习和熏陶中形成,教师在钢琴教学设计中应该利用实践活动引导学生体会钢琴艺术表现张力。
(四)钢琴即兴伴奏可提升学生的舞台表现能力
就目前教学实践来看,部分学生因为各种问题导致舞台表现能力和驾驭能力存在明显问题,严重影响钢琴伴奏的效果,而应用钢琴即兴伴奏的训练方式可以明显提升学生的舞台驾驭能力。即兴伴奏本身属于演奏的特殊艺术形式,因此只有在多次实践活动中才能形成。教师在即兴伴奏教学中应结合学生的认知特点为学生搭建舞台,鼓励学生在舞台表现中充分展现自己的艺术创造能力,这样的教学方式能够有效提升学生在舞台表演方面的自信心,使学生在大量舞台表演经验中努力扮演好伴奏者角色,提升驾驭舞台的能力。
(五)钢琴即兴伴奏可提升学生的视奏能力和反应能力
在新课改背景下,提升学生的综合能力已经成为教育的重要要求,所以在教学中应当让学生在不同类型音乐作品的熏陶下形成创新思维,从而在艺术表现中充分发挥自己的创造能力,同时要关注学生的视奏能力和反应能力。视奏能力和反应能力是学生音乐表演和即兴伴奏的基础能力,需要通过实践活动训练学生的手眼协调能力,确保学生在即兴伴奏中集中注意力,在乐谱、手、眼并用中锻炼学生的反应能力。
(六)钢琴即兴伴奏有助于提升学生的艺术创造能力
就目前艺术表演情况来看,钢琴即兴伴奏最大的阻碍在于伴奏者在艺术表演中只有一份歌曲的旋律谱,在即兴伴奏中并不能得到其他有关音符、力度等记号标记。即兴伴奏者应当依据正谱呈现出良好的钢琴伴奏效果,确保音乐作品呈现出良好效果。钢琴即兴伴奏属于一种无拘无束的艺术创作形式,通过即兴伴奏可以引导学生充分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教师从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的体现中可以发现学生对乐理知识的感知,因此利用不同风格作品的熏陶可以强化学生对基本乐理知识的见解,同时利用丰富的乐理内容能够有效拓展学生的想象空间,合理挖掘学生的艺术创作潜力。
二、高职院校钢琴即兴伴奏教学存在的问题
(一)学生在即兴伴奏学习中存在的问题
高职学生入学时间短暂,短时间的钢琴学习让学生对音乐知识的掌握程度较低,而且学生在短时间内难以掌握扎实的钢琴基础技能。就目前的教学实践来看,学生在钢琴学习和即兴伴奏学习存在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部分学生在过去学习中未接受过系统的训练,很难明确有关伴奏的各种音型,钢琴伴奏的基础能力薄弱;学生在钢琴即兴伴奏学习中缺乏对和声和曲式等基础内容的认识,缺乏准确性的调性使用方式,很容易阻碍即兴伴奏学习;学生基础知识薄弱导致和弦序进方面的设计缺乏合理性,学生在即兴伴奏中习惯跟随旋律弹单音或八度,导致学生并不能灵活应用和声凸显音乐作品中丰富的旋律效果。部分学生具备扎实的理论基础,但是缺乏实践应用和转变应用的机会,难以将知识储备转变为即兴伴奏技巧,而且在即兴伴奏中难以整合和声和即兴伴奏内容,难以实现各调和弦序进的效果,更难以实现其他音型的转换,在键盘和声的应用中缺乏变化性和色彩效果,这主要是因为学生掌握的和声表现手法较少。最后,学生在伴奏音型应用中并没有形成系统性总结的习惯,缺乏归纳总结的理解方式,难以实现乐理知识的灵活转化。
1.右手一音不漏弹旋律
就目前高职院校钢琴即兴伴奏学习情况来看,部分学生因为初学原因习惯应用左右手分工明确的伴奏方法,他们习惯应用左手伴奏,用右手弹旋律。这样的伴奏方式不仅很容易表现出费力的感觉,同时呈现出的伴奏效果并不理想。采用这样的伴奏方式,将导致即兴伴奏丧失衬托作用,严重情况下将造成演唱者的个别修饰音和延长音无法得到有效处理,而且和声中很容易因为人为因素造成两部同向的现象,从而影响整部音乐作品的艺术表现效果。
2.调式不清晰
在社会多样化发展的背景下,歌曲也在各种不同文化的影响下呈现出不同特点,其中包含西洋大、小调,传统民族五声调以及不同国家的特色调式,其音乐调式的多样性发展对钢琴即兴伴奏提出了更高要求,学生在钢琴伴奏中应该合理把握作品的音乐色彩、风格等,结合音乐特点合理匹配和声和音型编配方式,采用伴奏和歌声相互融合的方式充分表现音乐突出的意境。
3.即兴伴奏缺乏准备环节
从即兴伴奏长期实践经验来看,其中“即兴”是实现对歌曲的二次加工,这一创造性过程没有任何准备和分析,完全凭借人的主观意识和创造性思维。然而,从歌曲的演奏情况来看,演奏人员应在拿到歌曲之后对歌曲的逻辑结构进行系统性分析,根据曲目的段落和逻辑结构合理设计引子、间奏以及尾声等,同时在钢琴曲目设计中应当切实考虑各段落之间音型的选配方式和连接方式,确保伴奏编配的合理性。
4.左手和弦配置跟随右手低音
学生习惯根据旋律声部的音色配置根音,这样的钢琴弹奏方式将呈现单一的伴奏音响效果,而且学生的右手习惯与歌者保持同步,导致伴奏和演唱出现重复和叠替的现象,最终导致即兴伴奏丧失伴奏的辅助和衬托作用。
(二)教师在钢琴即兴伴奏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就目前教学实践来看,教师对钢琴即兴伴奏的理解依然停留在系统性的技术训练方面,导致钢琴即兴伴奏的实用性、速成性与社会发展需求出现脱节现象。钢琴即兴伴奏教学本身是一个完整的教学体系,但是教师在教学中如果不能规范设计教学内容,就会导致学生在即兴伴奏学习中难以掌握重难点内容。而且即兴伴奏本身属于创造性内容,应着重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和创新思维。但是教师在实际教学中习惯组织学生自主练习,缺乏引导和交流的学习方式很容易导致学生在学习中遇到诸多阻碍。有关钢琴知识很多都是抽象性的内容,学生很容易因为抽象性知识内容影响学习兴趣和学习质量,学生习惯按照曲谱弹奏,导致即兴伴奏丧失“即兴”的意义。学生在自主学习中也会表现出思维的局限性,导致钢琴即兴伴奏教学无法满足现代化教育要求。
三、高职院校钢琴即兴伴奏教学的策略探寻
教师应该关注自身在“教”存在的问题和学生“学”存在的问题,在对两方面深入分析中创新教学方式,在教学方法创新中充分考虑学生的知识基础,结合学生的认知特点,科学引导学生了解钢琴即兴伴奏学习的步骤。在教学设计中针对钢琴即兴伴奏内容科学划分重难点,根据学科特点划分讲、听、看、析、写以及练六个环节,使重难点内容得到深层解析,以培养学生对乐曲的分辨能力。教师在教学中还可以实地演示或播放视频,给予学生分辨和思考的空间,鼓励学生积极阐述自己的观点,将学生的观点作为教学优化的重要依据。最后教师在实践教学中应该理论联系实践,促使学生在理论和实践相互联系中掌握科学的弹奏方法和伴奏方式。
(一)科学介绍钢琴即兴伴奏的流程
教师在钢琴即兴伴奏教学中要深入了解即兴伴奏的特点,并明确即兴伴奏学习的基本规律,从而在教学中引导学生掌握规范性的学习流程和表演步骤。首先,引导学生对乐曲深入认识,促使学生在不同类型教学内容的引导下充分掌握不同乐曲的基本旋律和旋律的基本风格,可以从乐曲的旋律、高潮以及调式等内容中合理把握乐曲旋律的基本内涵[1]。同时,教师引导学生对乐曲内涵进行深层次分析,把握乐曲旋律内涵的基础上掌握与之协调的和声布局方法,从而根据乐曲旋律特点进行科学的和声布局;还可以为学生组织实践活动,使学生依据乐曲旋律特点科学布局和声,并对学生的错误方式进行纠正,避免学生在钢琴即兴伴奏学习中形成错误思维。在实践教学中应该为学生讲述有关和声布局的基本原则,促使学生在和声布局中严格遵循基本原则,保障和声布局的规范性[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