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网络PBL教学在内科学教学中的应用及评价
作者: 范新荣 周侨
[摘 要] 为响应习近平总书记对教育教学重要寄语中指出的“积极探索新时代教育教学方法”,旨在评价应用网络会议软件线上PBL案例学习对临床医学专业学生学习能力的提升效果。以西南医科大学 2017 级临床医学专业学生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传统的PBL案例线下教学组(A组)和网络线上PBL案例教学组(B组)。共纳入401名学生,其中A组203名,B组198名。B组学生的期末考试理论和实践操作成绩均显著高于A组。结果显示,应用网络会议资源的线上PBL学习是一种“知识积累+能力培养”的互助教学新模式,值得在今后临床教学中大力推广。
[关 键 词] 网络会议;线上教学;PBL;临床医学
[中图分类号] G642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23)19-0061-04
近年来,随着医学人才培养标准更加专业化、多元化和综合化,传统单一的课堂教学已远不能满足医学教育教学的需求。许多医学院校在教学过程中引入PBL,即基于问题的学习(Problem-Based Learning,PBL),与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模式不同,PBL教学模式是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方法。PBL教学法,也叫“项目式教学法”,是一种通过让学生展开一段时期的调研、探究,致力于用创新的方法或方案,解决一个复杂的问题、困难或挑战,从而在这些真实的经历和体验中习得新知识和获取新技能的教学方法。PBL教学法旨在推动学生自主学习,让学习者分组讨论,自己发现问题,并通过学习者的自主探究和合作来解决问题[1]。目前该学习方法已广泛应用于医学生学习的各门学科中。我校于2019年开始对全校临床医学生开展PBL学习方式,但主要集中在线下,即固定场所面对面式进行。但由于教学场所的数量不足,指导教师的教学时间有限,使传统的面对面式学习及教学方法效率低下,远远不能满足广大学生和教师对未来知识的求知欲。因而积极探索线上教学、网络学习平台来推动医学教育教学改革,尤其是在个人电脑及互联网普及化的推动下,医学教育的网络信息化水平得到了极大的提升[2-3]。目前积极推动联合线上网络会议式的PBL学习模式可以进一步促进PBL学习方式的发展,弥补传统面对面式PBL学习的限制与不足,增进学生线上学习的兴趣和热情,提高学生利用网络资源学习的能力,加强学生自主学习,并促进学生互帮互学,团结协作,加深共同进步的理念。为了探究临床医学生利用网络资源学习的能力和自主学习的程度,本研究通过比较传统的线下PBL案例学习和线上基于网络会议PBL案例教学的不同学习模式,采用随机分组的方式,研究发现联合基于网络会议的线上PBL教学模式,更有利于提高学生利用网络资源学习的兴趣和自主学习的能力。
一、教学对象和方法
(一)教学对象
以我校2017级临床医学生为教学对象。纳入研究的学生入学成绩无统计学差异,大学所有课程设置相同。于2020年初将学生随机分为两组,A组为传统的PBL案例线下教学组,B组为通过网络会议方式的线上PBL案例教学组。A组人数为203人,平均年龄为22.84 ±2.57岁,其中男生78人,女生125人。B组人数为198人,平均年龄为22.45±2.04岁,其中男生82人,女生116人。
(二)方法
1.PBL案例资源建设
PBL是一种以问题为中心、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模式,这种教学模式强调学习要围绕具体的任务和问题展开,鼓励学生自主学习、反思学习,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查找文献、解决问题以及团队协作和语言表达能力。PBL案例学习主要包括提出问题、建立假设、收集资料、论证假设和小组总结五个阶段[4]。而目前开展线上PBL学习能使内科学教学内容更加全面、形式更加多样,也打破了时间和空间的限制,使学生可随时随地学习,赋予了教学活动的灵活性。线上教学主要是通过腾讯课堂、腾讯会议、钉钉课堂等直播软件,辅以学习通等教学平台,并结合网络已有的教学资源开展,同时应用QQ群、微信群等对学生的学习过程予以评价。在线上教学中,可以利用混合式教学方法进行师生、生生互动,并将PBL案例资料、PPT课件、各种网络专业数据库、教学视频上传云端平台,线上资源为学生提供了丰富的网络学习条件[5-6]。
PBL案例的编辑、制作是一项工作量大、技术要求高的前期教学工作,要付出大量时间和精力准备。案例是PBL教学成功的关键,指导教师在编写案例时应遵循以下两个原则:(1)对接教学目标。在临床真实病例的基础上紧扣临床医学专业课程教学大纲,让学生从案例分析中完成基础理论的学习。(2)病例生活化。PBL案例尽量选择具有代表性且诊断明确的病例。可选取学生身边熟悉并感兴趣的病例,激发他们的求知欲。案例信息不仅限于文字描述,还可以适当增加音频、视频等资料,增强案例的趣味性和挑战性[7]。临床内科学专业教学内容及PBL案例经教研室全体教师开会讨论,确定教学中的重点和难点,根据最新大纲及教学要求组建新的问题点与测试内容,配以其他媒体形式制作针对性强的知识点案例相关PPT。
2.线下教学方法
首先确立恰当的研究主题,主题的设定应基于学习者的兴趣并使之持续作用;其次选择难度适当的项目,目标的设定应具有一定的挑战性,但仍需考虑学生的知识基础、性格特征等基本情况。
首先,指导教师应提供促进学生自主发展的机会,充分认可学生的能力,鼓励学生提出多种解决方案并进行实践,给予学生更多解决问题的空间。同时教师应给予学生一定的指导,在项目开始前,应帮助学生掌握项目学习必须具备的知识基础,保证项目的顺利开展。其次,当学生遇到瓶颈或意见不一时,教师应适当抛出核心问题,帮助学生将问题聚焦,使项目学习得以继续。最后,在项目结束时,教师应引领学生回顾总结。
学生结合信息检索、资料搜集、证据评价及问题解释,以小组为单位课下搜集整理病例信息,查阅文献,如各种中外文数据库,包括CNKI、维普、万方、Pubmed、EBM、Cochrane library等数据库,分析、解答、讨论问题,并将本组搜集的信息、答案制成PPT,每周组织一次线下会议,进行讨论学习。
3.线下小组讨论总结及指导教师归纳分析
线下学生按照分组顺序对本组问题查找的信息、讨论答案以PPT形式进行汇报。汇报完成后教师和其他学生进行相关提问,汇报组学生对所提问题进行解答。当所有小组学生汇报结束后,学生进行自我点评和互相点评,指导教师对病例和讨论结果的相关问题进行汇总、分析并解答,便于学生理解掌握,以建立科学、有效的评估体系,将过程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达到评估与促进的效果。
4.线上教学方法
B组学生被随机安排成8~12人的学习小组微信群,每个PBL小组通过自荐或推举出4~5名组员担任小组特定角色,包含五种不同的工作职责,分别是指导者、小组主席、小组秘书、板书秘书和组员。指导者主要负责统筹安排教学流程、人员安排、任务监督以及各个组员间的相互合作,小组主席主要负责该小组的任务安排及人员协调,小组秘书主要负责监督任务完成情况,汇总小组搜集的有关信息以及协助小组主席完成工作,板书秘书主要负责所有成员学习内容的排序、归类,必要时可在白板上板书学习进度和学习流程,组员主要负责完成小组主席分配的任务并认真完成,在规定时间内上交给小组主席汇总。
授课教师提前将教研室编写的PBL案例、病例和讨论问题发布到QQ群、微信群(Wechat. Copyright?訫2011—2022 Tencent.)中,学生在完成作业的过程中遇到问题,可以随时在微信群中进行讨论修改,或者向教师请教。学生可随时通过钉钉课堂、腾讯会议软件(Tecent
Meeting V3.6.5 Copyright?訫2018—2022 Tencent.)进行小组讨论,分析病例疑难点和提出待解决的关键问题,课后教师将布置的作业及需补充的教学内容发布到学习通平台,学生可及时获取最新信息并进行学习。
5.线上小组讨论总结及指导教师归纳分析
线上学生按照分组顺序对本组问题查找的信息、讨论答案以PPT形式进行汇报。汇报完成后教师和其他学生进行相关提问,汇报组学生对所提问题进行解答。当所有小组学生汇报结束后,学生进行自我点评和互相点评,个别重点问题可进行拓展讨论,指导教师对病例和讨论结果的相关问题进行汇总、分析并解答,便于学生理解掌握。课后,指导教师将讨论总结以思维导图的形式发布到微信群中,便于学生复习,同时发布本次讨论重点内容的测试题,学生完成测试题,指导教师通过微信群给出测试结果数据了解教学效果,便于及时调整之后的教学难度与进度。
(三)教学效果评估
1.课后检测
期末总成绩包括理论考试和技能考核,理论总成绩100分,占70%;实践操作100分,占30%。考题由教研室高级职称教师进行集体命题,制定A、B两套理论考试试卷,并确定标准答案和评分细则;制定10道实践操作考核题及评分表。期末考试时,由学校教务处随机抽取一套理论试卷,试卷评判以流水作业方式进行,主观题由两位未参与命题的教师评阅,以减小阅卷个体差异。实践操作考核时,由学生随机抽取1题进行演示,教研室两位未参与命题的授课教师进行现场评分。
2.满意度调查
采用匿名的问卷调查形式收集学生对课程满意度情况(主要包括时间安排、自由度、学习方式、教师作用方面)综合评估,分为5分:(1)非常不满意。(2)不满意。(3)一般。(4)比较满意。(5)非常满意。同时学生对自我网络数据库使用能力评估,分为5分:(1)非常不熟悉。(2)不熟悉。(3)一般熟悉。(4)基本掌握。(5)熟练掌握。学生本人对专业自学兴趣提升的评价,分为5分:(1)非常讨厌自学。(2)兴趣度降低。(3)没有变化。(4)轻度提升。(5)显著提升。比较两组中学生课程满意度、网络使用资源能力及自学兴趣提升中勾选4~5分学生的百分比。
(四)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0.0软件进行分析,计量资料符合正态分布,以x±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以P<0.05有统计学差异。
二、结果
表1结果显示,B组学生的理论成绩和实践成绩均显著高于A组学生,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
表2结果显示,B组学生对课程满意度、网络数据库使用能力及自学兴趣提升评估4~5分比例均高于A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
三、讨论
(一)传统PBL教学的局限性
1.学习者角度
(1)时间:线下PBL教学有时间的局限性,只能在规定的时间内集中开展讨论交流,不能随时展开讨论,一旦学习者因为某种原因不能参加或错过线下教学,那么就具体某一次教学而言,他将永远错过。
(2)地点:线下PBL教学有地点的局限性,只能按事前商定好的某一地点集中开展讨论交流,不能在不同地点进行机动交流。
(3)人物:线下PBL教学受到场地、设备、成本等限制,大部分线下PBL教学受益者难以逾越50人。
(4)学习者成本:线下PBL教学往往需要学习者花费更多的费用,如生活费、车旅费等。
2.指导教师角度
(1)人力:一般情况下,一位指导教师能照顾的学生数量不超过50人,太多会影响教学质量,如果学生人数过多,则需要多位教师进行指导。
(2)学习氛围:线下PBL教学需要找到一个空间和布局都适合的地方,而且对教学的纪律和课堂氛围要求高,指导教师需要把控教学秩序和营造学习讨论的氛围,从而提高教学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