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从演艺经纪课程实践构想楚文化演艺市场
作者: 程惠萌[摘 要]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与推进,如何将日常的课程教学与社会的实践相接轨,已受到了教师越来越多的重视。随着各地假日旅游经济的日益增长,各地的旅游演艺市场成为当地非常重要的经济支柱。将课堂理论和应用实践相结合,对演艺经纪这门课程的社会实践做尝试性的探索,力求做到将演艺经纪课程与现实楚文化演艺经济市场相结合,从而达到教学相长的目的,同时也能为当地的旅游经济演艺市场提供相应的参考价值。
[关 键 词] 演艺经纪;楚文化;实践教学
[中图分类号] G642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23)21-0173-04
当代中国,演艺文化产业已经成为文化和经济的新增长点。政府的推动、政策的支持以及我国文化消费市场的巨大,都为我国文化产业的发展提供了广阔的平台。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伴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在我国的逐步建立和完善,我国的演艺业也在不断地发展与完善。但从整体上看,我国的大型演艺活动产业的宏观管理体制和微观运作机制相对于西方发达国家还相差甚远。此外,国内对大型演艺活动的相关理论研究成果也很匮乏,呈现理论研究严重滞后于市场发展的状态。
演艺经纪这门课程是音乐专业院校近几年来新增的一门专业课程。它主要以理论教学和案例分析相结合的教学手段为主,让学生不仅能了解艺术管理、演艺市场的宏观制度构架以及艺术管理、演艺市场的微观运行,而且能通过这些理论知识让学生对各种剧场管理、演艺活动的成功案例进行分析、学习与探讨。随着我国高等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与推进,课程教学与实践接轨已受到了教师越来越多的重视。本文试图将演艺文化产业理论与现实演艺经济市场结合,对构想楚文化演艺市场以及演艺经纪这门课程的社会实践做尝试性的研究与探索,并为学生将来毕业后从事相关的行业工作打下坚实的理论基础。
“灵秀湖北”是湖北省旅游形象的主题口号。它的含义隽永、言简意赅,既有对湖北自然山水的赞美,又有人文历史的含义。在这片古老、历史悠久的荆楚大地上,既有著名的旅游胜地,如神秘的神农架林区、秀美的东湖、宏伟的宜昌三峡大坝、壮丽的恩施大峡谷和具有浓郁道教文化色彩的武当山风景区……还有许多名胜古迹,如周瑜大败曹操的赤壁、“白云千载空悠悠”的黄鹤楼、“伯牙摔琴谢知己”的古琴台、辛亥革命武昌军政府旧址……而1978年在湖北随县成功发掘的曾侯乙编钟,以其高超的铸造技术和良好的音乐性能,不仅改写了世界音乐的历史,更被中外专家、学者称之为“稀世珍宝”。让学生以“灵秀湖北”为题,创建构想楚文化的演艺市场,从选题上来说既有新意,又有实际运用的价值。
本文将从演艺经纪课程的角度出发,让学生在实践中,先通过具体的实地考察法、案例分析法、经验总结法,提出自己对演艺市场现状的看法。然后以班级为单位,让学生利用资料收集整理法、调查法来根据楚文化资料提出创意、策划并形成文字,经过编排、演出实践,最后通过行动研究法进行总结,写出相应的文字总结报告。
本文根据这个实践教学过程,将整个创建楚文化演艺市场的构想分为四个阶段。
一、构想前的准备阶段
(一)实地考察、资料的搜集整理
我校因为受招生范围的限制,这个专业班级60%以上的学生主要来自湖北的中小城市,这种生源的地理位置分布,刚好能为“灵秀湖北”的演艺产业研究提供有力的理论依据。这部分学生不仅可以于寒暑假期间在自己的家乡进行湖北历史文化的实地考察,而且能将家乡有特色的音乐、历史、文化搜集整理与汇总。在这些中小型城市中,如黄石、黄冈、荆州、宜昌、钟祥、随州、襄樊,在中国的历史上都曾留下过浓墨重彩的一笔,它们都是楚文化构成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历史文化资料的收集与整理这一环节,湖北各地的学生都为楚文化演艺市场的构想提供了丰富的素材。
1.黄石地区:该地区曾是中国青铜文化、矿冶文明的发祥地之一,也正因为该地悠久的青铜矿冶文明,为后来的曾侯乙编钟的铸造提供了重要的技术支撑与青铜原料支持。
2.黄冈地区:因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而闻名于世的东坡赤壁是黄冈市最响亮的一张名片。虽然由于历史上长江多次改道,现在已经无法看到“大江东去浪淘尽”和“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的壮丽景象,但历代文人墨客却在赤壁留下了诸多的墨宝。
3.荆州地区:荆州是首批24座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之一,是一座古老文化与现代文明交相辉映的滨江城市。“禹划九州,始有荆州”,荆州建城史长达5000年,自古以来是荆楚文化的根脉所在,先后有20代楚国君主在此定都,长达411年。从“天下第一循吏”孙叔敖到明代万历首辅张居正,从荆州走出去的名臣达138位。
4.宜昌地区:古称夷陵,因“水至此而夷、山至此而陵”得名,素有“三峡门户”“川鄂咽喉”之称,是屈原、嫘祖、王昭君、杨守敬等历史名人的故里;是长江三峡起始地、三峡工程所在地,拥有水电站四百余座(含三峡大坝、葛洲坝),被誉为“世界水电之都”。
5.钟祥地区:钟祥市是楚文化的重要发祥地之一,有文字记载历史2700多年。春秋战国时称郊郢,系楚国陪都,后期曾为楚国国都。
6.随州地区:随州之“随”,其名最早源于远古的“随氏族”。古称“汉东之国”,为全国历史文化名城。闻名于世的编钟出土于此,也是华夏始祖炎帝神农的诞生地。
7.襄阳地区:发展肇始于周宣王封仲山甫(樊穆仲)于此,从荆州牧刘表徙治襄阳始襄阳历来为府、道、州、路、县治所。它也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
而班级剩下40%不到的外省学生以及班上经济条件较好的学生,则可以利用假期旅游,观看当地或外地具有地域特色的文艺演出。在观看演出的过程中,记录和整理文艺演出的节目以及演出的实际情况,并写下文艺演出的观后感,以便用于今后演出时提供经验借鉴。
(二)文本分析,经验汇总
在教学中,我将学生以每组10名分组,让学生在相关论文网站上查阅文艺演出市场分析的相关论文研究,并写下论文经验汇总的整理笔记。
从我国目前同类论文的研究现状来看,论文研究主要体现在对现有的旅游演艺市场的分析和经营模式的经验总结,以及对我国目前演艺市场存在的问题以及挑战的分析上。例如,李咏梅的论文《用民族文化提升传统旅游风景名胜地的吸引力——以〈印象·刘三姐〉为例》主要观点是:通过《印象·刘三姐》的成功,充分说明自然旅游资源和民族文化关系的相辅相成——自然旅游资源需要加入民族文化的成分提升其旅游价值,民族文化需要借助自然旅游资源的平台充分展示和弘扬。在旅游开发中,民族文化需要现代化的包装,需要现代的手段展示和体现。而赵中华的论文《新时期旅游演艺中文化消费的机遇和挑战》则是对现有的旅游演艺行业中面临的机遇和挑战来进行分析,并提供有效的合理建议和解决措施。杨哲的论文《基于游客情感体验的旅游演艺产品营销推广策略研究——以〈魅力湘西〉》为例,则是从游客情感体验角度出发,以《魅力湘西》这一典型旅游演艺产品为例,借助内容分析和文本挖掘法分析旅游演艺产品中的游客情感倾向,提出基于游客情感体验的旅游演绎产品营销推广策略。
从我国现有的文艺演出市场来看,与当地文化历史特色相结合的演出主要以两大形式为代表:一种是以发展旅游文化产业为代表的“张艺谋印象系列”文化产业。这种形式的演出特点是“将游客请进来”。演出形式往往以实地风景为舞台或背景。让观众在观看文艺演出的同时,能感受当地的风土人情以及文化特色。这种形式不仅能带动当地的旅游经济,还为当地人民提供了就业机会。由张艺谋、王潮歌、樊跃组成的“印象三剑客”在最初打造的《印象·刘三姐》演艺产品时,并没有想象到它会空前的成功。他们所在的北京印象创新艺术发展有限公司,只是想极力推动这种在真实山水中表演的实景演出。实景演出是一种全新的演出理念,它通过将真实的地貌环境和民俗民风搬上舞台,让人们体验到当地不同于自然风景的“印象”。通过巧妙地导演,往往能让观看演出的人们也置身其中,成为演出的一部分,使观赏者产生亦真亦幻的感觉。 实景演出的初衷自然是以旅游创收为目的。一场“印象”演出的成本大约只有几万块,但演出收入却能达到每天十几万。实景演出自然地带动了文化旅游的发展,成为文化产业新兴的力量。
另一种则是以发展剧场文化产业为代表的“杨丽萍系列”文化产业。这种演出的特色是“将文化送出去”。这种演出形式不受地域的限制,将当地的风土人情以及文化特色体现在表演的节目中,让观众即使在不同的地域仍然能通过观看演出的节目来感受其民族特色、地域风情。而我们演艺经纪这门课程由于现实地域和地理环境的局限性,在策划和构想本次“灵秀湖北”楚文化的演艺产品时,节目演出的类型更侧重于这种“将文化送出去”的演出类型。杨莹萍、张慧媛的论文《文旅融合视角下旅游演艺的再发展——以〈云南映象〉为例》是以《云南映象》为例,从文旅融合视角对旅游演艺行业的改革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和指导性意见。光映炯、王佳、李紫燕的论文《云南旅游演艺产品品牌研究——以〈云南映象〉为例》则是分析云南旅游演艺产品的品牌化特点,针对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建议,以此为其他旅游地区的旅游演艺产业发展提供借鉴。余怡的论文《〈云南映象〉品牌维护与品牌提升研究》是以《云南映象》为研究对象,从运行模式的基础上,分别从品牌维护与品牌提升方面对《云南映象》品牌管理现状进行分析,并从自身发展状况,有针对性地提出品牌维护和提升对策。
学生在做收集整理论文的工作时,不仅能通过对论文的阅读快速了解国内现有的演艺情况特点,还能通过对不同演艺形式的分析来对适用于楚文化演艺市场的形式作出判断。为“灵秀湖北”楚文化的构想和策划阶段打好理论基础。
二、构想、策划阶段
学生以班级为单位,根据楚文化的特色,以策划书的形式策划出以发展剧场文化产业为代表的汇演节目1场。策划书的内容:包括节目策划、演出规划、配套设施、演出执行、费用预算、模拟经营策略六大组成部分。其中节目策划包括节目风格、特色定位以及演出编导思路规划、演出类型总规划。演出规划包含具体节目类型规划、演员规划。在策划书中,节目策划和演出规划这两部分是整个节目策划的核心内容。这两个部分不仅能体现学生对整个演出节目的具体思路以及创意,还能通过演艺节目展现楚文化精髓的关键部分。教师在指导这两个部分的过程中,首先要让学生通过观看视频的教学方式,了解全国各地一些具有代表性、优秀的演艺节目,并以讨论的方式分析它们的演出风格以及演出形式、演出创意等特点,并让学生做好相关的文本记录。在具体节目策划的过程中:学生一方面可以根据第一阶段实地考察、资料的搜集整理阶段的结果来策划相关的节目;另一方面也鼓励本专业的学生能与学院其他的兄弟专业,如广播电视编导专业的同学合作,共同完成节目的策划工作。在节目策划之前,教师对节目形式的多样化、节目的主题风格定位以及节目的创意应提出相应的要求,避免学生在策划时走弯路;在节目策划的过程中,教师应时刻关注和了解学生的策划进度,适时地给出合理的建议。
配套设施则包括灯光、音响等方面内容的策划工作,这部分内容因为受音乐相关专业的局限性,也建议学生能和影视制作专业的学生共同参与完成策划环节。
演出执行这部分的策划工作包括各部门人员的规划以及各部门执行的职责。这部分策划主要是让全班学生模拟和负责演出时各部门执行的职责,这样不仅能让学生对演出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以及在演出过程中需要重点把握的环节做出提前预估与判断,还能培养学生的组织和分配工作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