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开展对接高职英语四项核心素养的“课程思政” 教学设计与实践研究的几点思考

作者: 聂冬霞

关于开展对接高职英语四项核心素养的“课程思政” 教学设计与实践研究的几点思考0

[摘           要]  《高等职业教育专科英语课程标准(2021年版)》突出体现了高职英语专科课程的育人性,将学科核心素养和课程目标相结合,在英语语言知识的教学中充分融入学科育人价值,是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突出体现,也是深化“课程思政”教学改革的必然要求。为有效促进学生四项核心素养的融合发展,充分发挥高职专科英语课程育人功能,针对开展对接高职英语四项核心素养的“课程思政”教学设计与实践研究提出几点思考。

[关    键   词]  高职英语四项核心素养;“课程思政”;教学设计;实践研究

[中图分类号]  G712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23)26-0077-04

2021年,教育部办公厅印发了《高等职业教育专科英语课程标准(2021年版)》。新课标将学科核心素养和课程目标相结合,在英语教学中充分融入学科育人价值,通过职场涉外沟通、多元文化交流、语言思维提升和自主学习完善四个方面培养学生的英语语言能力、人文素养、思辨能力、自主学习习惯及终身学习的能力,使学生成为具有中国情怀和国际视野、能够在日常生活及职场中用英语进行有效沟通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徐静,2022)。

高职专科阶段的英语学科四项核心素养的发展目标各有不同,但是落脚点都体现了“课程思政”理念,如职场涉外沟通目标强调“践行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等价值观”,多元文化交流目标指出要“树立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和人类命运共同体意识,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语言思维提升目标要求学生在学习英语的过程中具有“锤炼尊重事实、谨慎判断……思维品格”,自主学习完善目标坚持学习者应“认识英语学习的意义,树立正确的英语学习观……并运用英语进行终身学习”。

新课标中的四项核心素养明确了对学生的要求,进一步突出强调了“课程思政”的重要性,专家和学者在新课标背景下关注“课程思政”与英语教学融合或教师核心素养培养的研究,李真强调高职公共大学英语课程是有效促进学生通识核心素养发展的一门重要课程,多元探讨英语教学与课程思政的融合实践策略(李真,2021)。杨青指出了加大高职英语课程的育人力度,积极开展“课程思政”的再认识研究,从而构建高职英语教师核心素养的内涵的重要性(杨青,2021)。

新课标背景下开展对接高职英语四项核心素养的“课程思政”教学设计与实践研究能够有效促进学生四项学科核心素养的融合发展,在发挥高职专科英语课程育人功能方面具有一定的研究意义。

一、正确认识和理解新课标中四项核心素养之间的关系

新课标明确指出:高等职业教育专科阶段的英语学科核心素养主要包括职场涉外沟通、多元文化交流、语言思维提升和自主学习完善四个方面。它们既有明显的区别,又相互联系、相互促进,构成有机的整体。

(一)职场涉外沟通构成英语学科核心素养的基础要素

职场涉外沟通指学生在职场情境中,能够运用英语语言知识和语言技能比较准确地理解和表达信息、观点、情感,进行有效口头沟通和书面沟通。

依据高等职业教育专科英语课程目标——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进一步促进学生英语学科核心素养的发展,培养具有中国情怀、国际视野,能够在日常生活和职场中用英语进行有效沟通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职场涉外沟通的发展目标可以概括为掌握必要的英语知识,具备必要的英语技能,运用体态语言、信息化手段、策略等有效完成语言沟通任务。在沟通中善于倾听与协商,尊重他人,践行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等价值观。

由此,明确掌握英语知识和具备英语技能是语言学习的基本要求,以此为基础培养学生的理解能力和表达能力,指导学生运用恰当的方法、手段、策略完成相应的生活、职场沟通任务,在交流沟通中融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从而落实“课程思政”。毫无疑问,语言沟通能力是促进跨文化交际、传播中华文化、提升语言思维能力、培养学生思维品格、树立正确的英语学习观和终身学习意识的前提和基础,没有语言沟通能力,其他三项核心素养就无法开展和落实。

(二)多元文化交流体现英语学科核心素养的价值取向

多元文化交流指学生在学习和使用英语的过程中,能够识别、理解、尊重世界多元文化,拓宽国际视野,增强国家认同,坚定文化自信,树立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和人类命运共同体意识;在日常生活和职场中能够有效进行跨文化交际,用英语传播中华文化。

多元文化交流的发展目标是能够通过英语学习获得多元文化知识,理解文化内涵,树立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和人类命运共同体意识,树立正确的“三观”,继承和传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增强文化自信,坚持中国立场等并有效完成跨文化沟通任务。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必须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英语教学中必须突出“两个结合”,切实提高教学实效,同时发挥课程的育人功能,将英语教学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以语言沟通和表达任务或活动为基础,指导和培养学生运用英语传播中华传统优秀文化、讲述中国故事、奏响中国声音……从而帮助学生树立文化自信,坚定中国立场。因此,多元文化交流就是引导、培养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体现核心素养的价值取向。

(三)语言思维提升体现英语学科核心素养的心智特征

语言思维提升指学生在系统学习和使用英语的过程中,能够识别和理解英语使用者或英语本族语者的思维方式和思维特点,提升自身思维的逻辑性、思辨性与创新性。

语言思维提升的发展目标就是要求学生通过分析英语话语,辨析语言和文化中的具体现象,运用相关思维方法,辨别不同的思维方式,培养逻辑、思辨和创新思维水平,从而锤炼尊重事实、谨慎判断等思维品格。

语言思维的方法和中英不同思维方式的比较对于学生的逻辑、思辨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具有重要的作用,这对于学生的心智培养有着重要的影响,直接关系到学生思维品格的形成和发展。

(四)自主学习完善构成英语学科核心素养的发展条件

自主学习完善指学生基于英语语言学习特点,能够做好自我管理,养成良好的自主学习习惯,多渠道获取学习资源,自主、有效地开展学习,形成终身学习的意识和能力。

自主学习完善目标简单概括就是帮助学生认识英语学习的意义,树立正确的英语学习观,培养良好的英语学习习惯、自主学习意识和终身学习的意识。

学生想要在英语学科学习中获得提高和发展,必须要有明确的英语语言学习目标,树立正确的学习态度和动机,根据语言的特点和个人的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学习方法和策略,严格管理和要求自己,从而养成良好的英语学习习惯并树立终身学习的意识。只有具有自主学习的意识、良好的学习习惯和终身学习的理念,才能够真正地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促进学科素养的发展。

二、构建对接四项核心素养的“课程思政”层级目标体系,细化育人目标

新课标中的四项核心素养在整个高职专科英语课程教学中是宏观引领的发展目标,且相对抽象,为了最终实现四项核心素养的发展目标,我们必须在教学设计中构建对接四项核心素养的“课程思政”层级目标体系,通过目标的层层分解,针对每个项目教学具体的主题和内容,将四项核心素养的发展内容确定为一级目标,通过分解、组合的方法将育人目标层层细化为二级目标和三级目标(见文末表1)。层级目标体系既重视英语语言知识和语言技能的掌握和应用,又突出价值观、文化意识、中国精神、职业道德、思维品格、学习习惯、学习态度等的培养,体现和落实“课程思政”教学改革,引领和统筹教学设计。

三、明确对接高职英语四项核心素养的“课程思政”教学实施思路

围绕四项核心素养,积极开展“课程思政”教学设计,以教材为依据,明确各项学科核心素养的“课程思政”目标,在教学中落实四项核心素养的发展目标,提高课程的教学效果。

(一)职场涉外沟通

明确生活或职场沟通情境中学生所应具备的道德品质、职业素养等思政目标,通过听说练习、语篇学习、对话模拟演练等方式组织学生学习相关的英语语音、词汇、语法、语篇和语用知识,通过讨论交流、口语交际、生活或职场情境模拟表演等活动加强听、说、读、写等语言技能的训练,在语言生活交际和职场沟通的过程中自然融入思政元素、落实思政目标,完成职场沟通的任务。

1.根据教学内容创设生活或职场情境,安排职场沟通任务。

2.结合具体的生活或职场情境挖掘思政元素,找准思政融合点,明确思政目标。

3.充分采用信息化教学,利用智慧职教云课堂或学习通平台及不同的语言学习软件或App等组织学生学习语音、词汇、语法、语篇和语用知识。

4.组织语言情景实践活动和语言技能训练活动,在语言生活交际和职场沟通过程中自然融入思政教学、落实思政目标。

(二)多元文化交流

以听力材料、语篇为载体,获取多元文化知识,通过比较、分析、案例学习等加强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理解,增强文化自信,并以此为点及面体现“课程思政”的要求,继承和发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通过组织学生对话模拟演练、课堂实践展示、情境角色扮演、演讲或讲故事等活动传播中华文化,展现中国立场、中国风采、中国精神。

1.组织听力材料、语篇学习,从材料或语篇学习中获取多元文化知识。

2.通过多种方式的中西方文化比较,加强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理解,增强文化自信。

3.设计并组织对话模拟演练、课堂实践展示、情境角色扮演、演讲或讲故事等活动表达热爱中华文化的情感,自然融入并落实思政目标。

(三)语言思维提升

通过在各项语言技能训练中组织学生学会运用英语语言做事情,培养学生的语言思维能力和水平,落实“课程思政”,发展学生尊重事实、公平公正、乐于探究的思维品格。

1.语言知识输入后,组织学生开展语言输出技能训练活动,如主题表达、阅读理解练习、话题写作训练等。

2.贯彻运用英语做事情的理念,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品格。

3.落实思政目标,培养学生尊重事实、公平公正、乐于探究的思维品格。

(四)自主学习完善

引导学生明确英语学习目标,在应用语言的实际交流场景中,帮助学生充分认识英语学习的重要性,通过提问互动、讨论交流等具体合作活动让学生体验学习英语、英语交际的乐趣,同时组织学生开展大量的语言实践活动或者语言练习任务,指导学生的学习方法和策略,提高学生独立自主学习的能力,培养学生终身学习英语的意识。

1.开展小组合作学习活动,在互助互学中体验学习英语、英语交际的乐趣。

2.对学生的学法和学习策略进行指导,帮助学生独立地完成相应的语言学习任务或语言实践活动,提高学生自学的能力。

3.落实思政目标,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英语学习态度和终身学习英语的意识。

四、积极开展基于对接四项核心素养的“课程思政”教学实践

(一)以对接四项核心素养的“课程思政”教学设计为依据,开展教学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