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学习中协作学习的交互策略研究

作者: 张四平

[摘           要]  目前各学校都建设了智慧校园,在此环境下,网络学习空间也被广泛运用,创新了课程学习方法,改革了教学模式。但目前很多教师依然采用传统的教学方法,无法用信息技术和网络学习空间提升教学效果,即便通过网络学习平台创建了课程并且开发课程资源,但是实际运用过程中依然流于表面,无法深入开展网络学习,在网络学习过程中缺少有效的方法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对网络学习中要素的分析,找到网络学习中存在的问题,并根据问题给出一一解决对策,提出了基于网络学习的协作学习模式,并对协作学习过程中的交互策略提出了新的观点,为网络学习的实施提供了参考和借鉴。

[关    键   词]  网络学习;协作学习;交互策略

[中图分类号]  G434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23)28-0061-04

一、引言

2016年6月,《教育信息化“十三五”规划》提出,以建设“人人皆学、处处能学、时时可学”的学习型社会为宗旨,实现“网络学习空间的人人通”,改革了教学模式,促进了网络学习平台的建设,通过网上学习过程的互动与交流,有效实现协作学习,达到网络学习的成效。但是由于网络学习过程中需要学习者协作完成,需要及时交互,对学习者的自身要求很高,同时由于协作学习交互过程中容易偏离学习主题,所以存在很多不确定因素,本文通过对网络学习中的协作学习研究,给出协作学习的有效交互策略。

二、网络学习中的对象分析

网络学习空间作为一种虚拟化的网络学习环境,能够适应多种教学模式,以学习者为中心,支持线上开展协作学习;不再是静态的课件,还包括丰富的在线学习资源,同时包括在线及时答疑、研讨、提交作业、测算等一系列学习操作。

协作学习是一种以小组或团队在一起学习的策略,主要具有以下特点:第一,学习者以3~5人自愿组成小组。第二,学习目标明确,任务由任课教师设计并下发。第三,学习者成绩高度依赖小组成员的合作成效。第四,任课教师由传统的教学角色转变为促学者角色,重点是指导和答疑。

交互是发生在学生和网络学习空间之间的事件,它不仅包括学生与教师、学生与学生等人与人之间的交互,还包括学生与网络学习空间、教师与网络学习空间等人与物之间的交互,其交互的最终目的是使学习者做出符合教育目标的行为和反应,对学习内容产生正确的意义建构。网络教育中的交互包括师生交互、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交互、学生与学习内容之间的交互。

在网络学习空间中,学习者要获得新知识并且巩固,除了任教教师的讲授外,还需要在协作小组中共同协商、解决问题,构建新知识,通过交互手段能够解决协作中的学习问题,而学习者之间的交互关系、交互内容的设计则能够使学习成效事半功倍。

三、网络学习存在的问题

(一)网络学习空间的构建技术不够完善

目前很多学校都提出建设数字化校园,建设有相应教学App,或者借助第三方软件,比如学习通、智慧树等课程建设平台,但是由于平台的功能有限,无法根据学校具体情况进行个性化定制,同时网络教学平台操作复杂,教师需要经过一段时间学习才能上手,操作比较复杂,让教师难以胜任,平台中的数据也只能用于日常教学点名等常规操作。

(二)网络学习空间应用不够深入

网络学习空间建设改革了教学模式,目前课程教学依然采用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网络学习主要用于辅助课堂教学和课后自主学习和作业,所以目前网络学习空间的应用范围有限,无法实现真正的教学质量提升和人才培养的优化,对于网络学习的优势,如移动学习、个性化学习等也没有充分发挥,网络学习依然采用QQ群、微信群布置作业和发布学习通知等。

课程空间应用也不够深入,课程资源建设很多采用传统知识结构设计,以教学PPT文档为主,缺少在线学习的情景设计和动画视频引入,难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学资料也无视频讲解,缺少微课教学视频,知识点学习过于枯燥。

课程在线测试内容不够完善,缺少章节单元测试,测试往往以课程综合测试为主,教师为完成教学测算任务,测试题目也以选择题、判断题进行设计,缺少题目多样化、学生学习个性化体现;缺少对学生的主观测算和学生之间互相评价。

师生互动设计模块过于简单,例如,目前比较流行的学习通,很多教师往往采用在线签到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以学生留言为主,教师回答也不及时,往往错过最佳的解答时间,缺少及时互动。

(三)协作学习难以开展

基于网络空间的学习模式是一种全新的教学模式,教师由于长期在教室上课,上课模式已经固化,存在如下问题:第一,教师受传统教学模式的影响,观念难以改变,采用传统的教师讲授、学生听课、课后练习的方式巩固所学知识,师生交流也仅限于课堂教学活动中,教师尚未意识到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只是进行简单的知识传授,教师没有意识到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学生之间协作学习的能力,无法实现知识的延续性学习。第二,网络学习空间进行教学需要创新教学模式,需要教师在上课前准备好网络学习空间中的各项教学资料,还需要设计协作学习方法,设计学生协作学习的过程、阶段性在线练习和考评等。开发课程在线资源会消耗教师大量的时间,让教师对基于网络学习空间的教学模式感觉难度过高,难以适应,无法发挥网络学习空间的多种应用功能。第三,课堂教学时间有限,目前课堂教学一节课为45分钟,相对于通过网络学习空间进行协作学习难以开展,研讨、学习活动交互等时间不够,对于评价也难以取得成效。

协作学习需要对学生进行分组进行,而网络学习模式对学生分组往往存在一定的主观性,学生通过线上学习存在随意性,完成学习任务过程中,以小组内能力强的学生为主,其他学生处于观望状态,小组内部各自学习,缺少交流和统一,在要完成作业的时候以参考、拷贝为主,达不到学习效果,无法实现真正的协作学习。

(四)学生参与度不高,难以激发积极性

作为一种创新型的教学模式,大部分学生在协作学习过程中难以积极参与,讨论交流也流于表面形式,很难激起学生的兴趣,主要原因有以下几点:第一,协作学习分组不合理,在分组过程中不考虑学生的爱好、性格差异、学习层次的高低,分组存在随意性,让学生很难积极参与协作学习活动,从而影响学习效果。第二,协作学习内容设计不合理,在设计协作学习内容的时候,很多教师缺少学习活动设计,而是讨论知识点或者概念知识,这些学生个人独立学习就可以掌握、理解,很难进行深入研究,无法激起学生讨论的兴趣;设计问题过于开放,在协作学习过程中,能够引起学生关注,在开展积极讨论过程中,又会出现小组内部分歧过大,难以形成统一的定性结果。第三,协作学习评价体系设计不合理,对学生评价一般情况是以成果为导向,以学生最终作品做出评价,难免出现小组内的学生滥竽充数,无法对所有学生进行客观评价。

(五)评价体系不够完善

作为在线学习的教学模式,对学生的学习评价体系设计存在一定的随意性,一般采用“过程+综合”进行评价,对学生的学习状态,教师往往采用在线签到情况、学生自学进度情况、完成线上测试作业进行学习过程评价;采用线上综合测试对学生进行学习结果评价;缺少评价体系的细分,例如学生线上学习的单元测试评价、小组完成任务情况评价,缺少组内成员之间评价和小组之间的评价,无法激励学生自主学习和协作学习。

四、网络学习中协作学习存在问题的解决对策

(一)构建完善的线上教学平台

目前各学校基本都建设有稳定的校园网,为网络学习空间建设提供了外部环境。目前主流的网络学习空间中,师生交流还是停留在微信群、QQ群。比较成熟的网络学习空间有超星平台、智慧树、蓝慕云等,这些都可以通过创建班级,让学生体验线上班级的参与,同时在教学过程中采用移动终端发布学习任务、学生自主分组、学生在线学习、完成相应作业,并给出学习评价。通过统一的网络学习空间的建设,学生无须在不同的学习平台学习不同的课程,能够实现登录一个教学平台,实现所有课程的在线学习。

(二)开发完善的线上教学资源

网络学习空间中的线上学习前提是课程必须有完善的课程教学资源,这就需要教师在课程教学过程中摒弃传统的备课、课堂上课的理念,对教师的要求主要有以下几点:第一,提升自身的信息化素养,教师要运用网络学习空间,首先要具备信息化教学的基本素养,通过学习各种流行的信息化教学工具,熟练运用各软件开发教学资源。第二,对课程内容进行梳理重构。目前教师对所教的课程基本上能够胜任,对课程知识体系能够重构,以问题导入为学习开始,以解决问题进行所需知识的传授,以过程评价和结果评价对学生进行学习评价。第三,通过录制视频、制作动画游戏、电子教案等方法对课程资源进行开发,建设课程考核和在线练习题库,形成在线开放课程资源,让学生能够随时随地进行在线学习。第四,设置答疑平台。通过网络学习空间设计线上答疑,通过平台对学生的提问及时答疑,也可以让学生提问留言,教师在空闲时段进行答疑,实现师生答疑交流存档,并追溯以往,具有相同性或者关联性问题可以统一答疑,避免了用微信或QQ随意性答疑。

(三)明确网络学习空间中的师生职能

教师备课、授课职能:在网络学习空间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明确自己的职责,首先,在备课前期要开发授课内容的数字化资源,改变教学方式方法,更新自己的教学理念,引入混合式、翻转课堂等教学模式,充分掌握学生课前、课后的学习情况和知识掌握度,同时教师要经常反思自身的教学设计、教学方式和策略,不断改进,最大限度发挥网络学习的效果。其次,利用网络学习空间可以实现家校互动,让学生家长加入学习空间,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动态,获悉学校教育动态,教师通过平台与家长互动互通,全方位督促学生学习,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学生学习职能:通过网络学习平台明确学生自主学习的目标,学生可以借助网络学习平台进行课程选修操作,选择自身发展所需的选修课程,拓展学习知识和技能,主动与教师交流学习问题,制定课程学习目标和计划,形成自我管理、主动学习的学习生涯记录。

(四)组建协作学习小组

协作学习小组是网络学习空间的基本组成部分,协作学习小组组建合理,能够让学生的学习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小组成员一般是3~5名学生比较适宜,协作学习小组划分必须合理,成员之间要能够互补,组间成员学习情况应该大体相当,协作学习小组可以通过以下策略分组:第一,学生自主组队,学生根据自身的意愿自由组合,教师不做过多干预,这种方法可以让关系好、兴趣爱好相同的学生组成小组,利是团队凝聚力强,分歧小,弊是各小组的实力可能不均衡,在协作学习过程中无法发挥最大效果,容易出现参差不齐现象。第二,随机分组。此分组方法主要是通过网络学习空间按照一定的条件进行分组,比如学号、性别、同寝室等条件分组,这种方法利是分组效率高,系统自动生成,弊是容易将学习差的、性格内向的学生同时分到同一小组,各组间整体水平差距大,难以开展协作学习。第三,组内异质、组间同质分组。此分类方法是目前比较流行的协作学习小组分组模式,但是分组工作比较烦琐,分组前期需要调研班级内学生的学习水平、性格、兴趣爱好,组内根据以上几种因素进行组合,成员之间进行互补。组间则是不同组自检的人员结构,学业成绩进行综合评估,最终各组水平大致相等,有利于小组之间公平竞争。

五、协作学习中交互机制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