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大学生国家安全教育的实践研究

作者: 徐逸凡

[摘           要]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和全球化进程的加速推进,国家安全问题日益复杂多变,对大学生的国家安全意识、国家责任感和安全素养提出了更高要求。作为祖国的未来和希望,大学生的安全意识和素质直接关系到国家的长治久安、繁荣发展。因此,对新时代大学生国家安全教育的实践进行研究意义重大。通过分析大学生国家安全教育所面临的困境,提出切实可行的教育策略和方法,从而为新时代大学生国家安全教育提供有益的借鉴和指导,培养更多具有责任感、担当精神的新时代大学生,为国家的发展和安全做出积极贡献。

[关    键   词]  国家安全教育;大学生;新时代

[中图分类号]  G641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23)30-0041-04

国家安全教育是新时代大学生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大学生作为国家未来发展的重要储备力量,对他们加强国家安全教育,培养他们坚定的国家安全意识和社会责任感,对于增强国家安全保护力量意义重大[1]。深入研究新时代大学生国家安全教育的现状和问题,探索开展国家安全教育的有效措施,对培养更具社会责任感、国家意识和安全意识的高素质人才有重要作用。

一、国家安全教育概述

国家安全教育是指对公民进行国家安全意识、国家安全观念、国家安全知识和自觉维护国家安全的教育,以提高整个国家的安全防范意识和能力,保障国家的长期稳定和安全发展。国家安全教育的重要性日益凸显,特别是在新时代背景下,面临着复杂多变的国内外形势和威胁,要求广大公民和社会成员增强国家安全意识、防范安全风险,为国家的繁荣稳定和社会的和谐发展贡献力量。国家安全教育的内容主要包括:(1)国家安全法律法规:教育公民遵守国家安全法律法规,了解和尊重国家安全制度,增强依法维护国家安全的责任感。(2)国家安全意识:加深公民对国家安全形势的认识,了解安全风险和威胁,培养主动参与维护国家安全的意识。(3)情报防范:增强公民对情报渗透的防范意识,警惕不法分子通过信息渠道对国家安全进行破坏。(4)网络安全:强调网络安全的重要性,教育公民遵守网络安全法律法规,防范网络攻击和信息泄露。(5)反恐怖主义教育:加深公民对恐怖主义的认识,增强恐怖袭击和暴力行为的防范意识。(6)国际安全:加强国际安全教育,让公民了解国际安全形势,参与国际安全合作,等等。国家安全教育的开展形式多样,包括学校课堂教育、社区宣传活动、培训研讨会、网络宣传等。国家安全教育要与时俱进,根据国内外形势的变化,不断完善和更新教育内容和方法,确保教育的实效性和针对性。通过国家安全教育,全社会能够共同增强国家安全意识,形成维护国家安全的强大合力。

二、大学生国家安全教育的重点及对大学生的意义

(一)大学生国家安全教育的重点

大学生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承担着重大的时代责任[2]。在开展大学生安全教育时,需重点注意以下几个方面:其一,心理特点。大学生正处于成长发展阶段,他们的心理状态、需求与其他群体有所不同。对于安全教育,需要考虑到大学生对信息接受的敏感性和心理承受能力,采用恰当的方式和语言进行教育,避免造成过度恐慌或忽视安全问题。其二,知识储备。大学生虽然受过高中教育,但其关于国家安全领域的知识储备可能相对有限。因此,安全教育需要从基础知识出发,帮助他们全面了解国家安全的重要性、形势分析、安全法律法规等内容。其三,校园生活特点。大学生通常在校园内生活学习,安全问题也多与校园生活密切相关。因此,安全教育需要针对校园环境、校园生活的特点,重点关注校园安全、网络安全等问题。其四,创新能力培养。大学生是社会创新的重要力量,安全教育也应当注重培养他们的创新能力,在面对安全威胁时能够灵活应对,并提出解决方案。其五,法治观念。大学生作为未来社会的中坚力量,安全教育应当强调法治观念的培养。让大学生了解法律对国家安全的保障作用,增强依法维护国家安全的自觉性。其六,全球视野。随着全球化进程的加快,大学生需要具备更广阔的国际视野。安全教育应当引导他们了解国际安全形势,认识到全球安全的相互联系和影响。其七,实践教育。大学生安全教育应当注重与实践相结合,以提高大学生的安全应急能力。

(二)国家安全教育对大学生的意义

作为我国未来社会发展的中流砥柱,大学生群体应接受总体国家安全观教育,培养积极主动维护国家安全利益和社会安全治理的意识,成为社会安全治理的重要支持力量和推动力量[3]。国家安全教育对大学生的意义是多方面的,涵盖了个人成长、国家建设和社会稳定等方面。具体来说,在增强国家意识方面,国家安全教育有助于增强大学生的国家意识和国家认同感,使他们认识到作为祖国未来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应增强对国家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在培养国家安全意识方面,通过国家安全教育,大学生能够认识到国家安全是国家生存和发展的重要基石,并了解国家安全面临的内部和外部威胁,学会正确评估和应对各类安全风险。在增强法治观念方面,国家安全教育可以帮助大学生树立法治观念,了解国家安全相关的法律法规,并强调依法维护国家安全的重要性。在增强安全防范意识方面,通过国家安全教育,大学生能够认识到生活学习中潜在的安全隐患,培养安全防范意识,提高自我保护能力。在培养社会责任感方面,国家安全教育有助于培养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让他们认识到维护国家安全是每个公民应尽的义务。在提升国际视野方面,国家安全教育还可以引导大学生了解全球安全形势,开阔国际视野,培养全球公民意识。在维护社会稳定方面,国家安全教育有助于培养大学生的社会稳定意识,增强对社会和谐稳定的维护意识,减少社会不安因素。

三、新时代大学生国家安全教育开展的困境

(一)学生参与度不高

学生参与度不高的原因主要有:其一,教育内容与学生关注点不符。国家安全教育的内容可能过于抽象、理论化,与大学生的实际需求和关注点存在脱节。学生更关注学业和个人发展,缺乏将国家安全与自身生活联系起来的意识。其二,信息传递渠道不畅。信息传递渠道不顺畅,将导致学生对相关知识的了解不足。一些大学可能缺乏有效的宣传渠道和形式,无法有效地向学生传达关于国家安全教育重要性和必要性的信息。其三,缺乏积极参与的动力机制。国家安全教育中若缺乏激励机制和积极参与的动力,可能导致一些学生认为国家安全与自身的生活关系不大,进而缺乏国家和社会责任意识,被动参与国家安全教育。

(二)缺乏全方位的宣传和推广

缺乏全方位的宣传与推广具体指的是:首先,宣传渠道和方式单一。宣传和推广仅依赖于传统的宣讲、讲座等形式,缺乏多样化的宣传渠道和方式。随着互联网和社交媒体的发展,学生获取信息的方式已发生了改变,国家安全教育需要利用各种途径,以满足学生多样化的获取信息的需求。其次,宣传内容缺乏创新和互动性。宣传内容过于单一、枯燥乏味,缺乏创新和互动性。学生对于枯燥的信息容易失去兴趣,无法引起他们的关注和参与度。为了强化宣传效果,应采用更具吸引力的方式,如案例分析、互动游戏、讨论和分享等,让学生积极参与、思考和交流。最后,缺乏合作伙伴和资源支持。缺乏与媒体机构、校园组织、社会团体等合作伙伴的紧密合作,以及相应的资源支持。国家安全教育的宣传和推广需要各方力量的共同努力,而缺乏合作伙伴和资源支持使得宣传覆盖面受限。

(三)缺乏高效的教育平台和资源

缺乏高效的教育平台与资源会妨碍新时代大学生国家安全教育的高效开展和教育质量的提升。首先,教育平台不完善。缺乏一套专门的、高效的教育平台用于开展全面系统的国家安全教育。目前存在分散的、不统一的教育资源,无法满足大规模、高质量的教育需求。其次,教育资源有限。国家安全教育所需的各种资源,包括教材、案例、培训师资等方面的资源,不足以应对现实需求,导致教育内容、方法、手段的多样性和深度受到限制。再次,技术支持不足。缺乏先进的技术支持,如在线教育工具、虚拟实验室等,限制了教育的创新和互动性,这也导致教育的传递效果和学习体验欠缺。最后,培训师资不足。缺乏经验丰富、专业素养高的培训师资,无法提供高质量的国家安全教育。相关领域的专家、教育者的数量存在短缺。

(四)教育内容针对性不强

一些教育资源、教材和课程设计相对滞后,未能及时跟上新时代国家安全形势的变化和发展。由于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国家安全面临着新的挑战和威胁,故教育内容需要不断更新和升级,以更好地适应学生的需求和当前的安全形势。部分教育机构在教学过程中采用统一的教学方法,缺乏针对不同学生特点和需求的个性化、差异化教学,这种教学方式无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导致学生对教育内容的理解和应用能力有所欠缺。此外,国家安全教育往往涉及多个学科领域,需要将理论知识与实践经验结合进行教学,但由于教育机构之间的协作不足,或者教师专业背景和实践经验的限制,教育内容在理论和实践结合上缺乏紧密性,难以满足学生对知识应用的需求。

四、新时代大学生国家安全教育的实践对策

(一)创新教育理念

在新时代大学生国家安全教育中,创新教育理念十分重要,其能够激发学生对国家安全的兴趣和关注,培养具备创新思维和责任意识的新时代青年,为维护国家安全和实现国家发展做出贡献。首先,创新教育理念强调培养学生的综合素养,涵盖知识、技能、态度和价值观等方面。在国家安全教育中,除了传授国家安全相关的知识外,还应注重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创造性思维和问题解决能力,可通过开展案例分析、团队合作项目和模拟演习等活动,激发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其次,创新教育理念倡导跨学科教学方法,将不同学科的知识与国家安全教育紧密结合起来。在课程设计和实施中,将社会学、政治学、心理学、法律学等学科内容与国家安全理论相融合,打破传统学科界限,促进知识的整合和交叉学习。这种跨学科的教学方式能帮助学生更全面地认识国家安全问题,提高他们的综合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最后,创新教育理念鼓励采用多元化的教学方法,包括案例研究、实践探究、信息技术应用等,通过引入真实案例,让学生深入了解国家安全事件的背景和影响;通过实践探究,让学生亲身体验相关工作的挑战和复杂性。而结合信息技术,如虚拟现实、数据分析等工具,则能让学生更直观地认识到国家安全问题的本质和重要性。

(二)融入课堂教学

融入课堂教学旨在将国家安全教育贯穿于各门学科的教学中,使学生能够在传统学科知识的学习中获得国家安全素养的提升。这种教育方式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他们对国家安全问题的关注和认识,提高实际操作能力,为他们未来成为有责任感和担当精神的国家安全工作人员做好准备。首先,应将国家安全相关的知识融入各门学科的教学中,如政治课、法律课、经济课等,通过案例分析和实际问题讨论,引导学生了解国家安全政策、法律法规及经济发展等方面的知识。还可在综合实践课程中设置专门的国家安全模块,让学生深入了解、学习国家安全的理论与实践知识。其次,要注重引入具体的现实案例和当前热点问题,使学生能更加直观地感受国家安全问题的复杂性和紧迫性。教师可以结合媒体报道、政府公告等信息资源,选取一些具有代表性的案例和问题进行分析和讨论。通过引导学生思考案例中涉及的安全隐患、安全风险和应对措施,培养他们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最后,应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应对策略。教师可以通过模拟演练、角色扮演、团队合作等方式,让学生亲身经历一些安全情景,锻炼他们的应急反应和危机处理能力,让学生学会在面对国家安全挑战时做出科学决策,并培养正确的价值观和行为准则。

(三)组织安全教育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