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烹饪西点创新创业教育模式的实践探索
作者: 陈慧婵
[摘 要] 在“双创”教育背景下,中职院校积极探索新型教学模式,努力将创新创业教育和专业技能教育有机融合,以培养适应现代社会发展的创新型应用人才。以校园西点创业项目——“Hello烘焙”为例,介绍该项目的运转流程及商业模式,总结项目建设效果,分析遇到的瓶颈和解决思路,为帮助学生实现创业梦想提供思路。
[关 键 词] 创新创业教育;西点项目;校园市场
[中图分类号] G712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22)02-0160-03
近年来,随着经济社会压力逐渐增大,就业形势日益严峻,再加上受新冠疫情影响,烹饪等服务类专业面临尤为困难的就业挑战。为缓解“就业难”局面,党和国家高度重视学生创新创业教育。早在2014年,中央就提出“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号召;国务院也多次发文指出:“要强化学生创新创业教育培训,把创新创业教育和实践课程纳入必修课体系。”
在“双创”时代背景下,很多院校积极创办各种各样的创新创业项目。几乎每所院校都有一片创业天地,让学生自主经营,培养学生的管理能力和创业意识。面对这样的社会形势,作为西点教师,理应主动思考、积极探索,结合自身专业特色,努力将创新创业教育和专业技能教育有机融合,培养出适应现代社会发展的创新型应用人才。因此,校园西点创业项目——“Hello烘焙”应运而生。
一、项目运转流程
“Hello烘焙”项目针对校园市场,以烹饪专业学生为运营主体,独立自主进行西点的制作与销售。具体实施为:第一步,通过实地走访、查阅资料等方式开展同类院校调研。第二步,设计、发放问卷进行市场调研,回收、处理数据和资料,整理形成项目运营方案初稿。第三步,组建项目团队,制定岗位职责。根据烹饪专业教学大纲,《饮食营养与卫生》、《食品安全》等课程为基础理论课,《西点制作技艺》为一体化核心课,《职业规划与创业》为拓展课。一系列完整的课程体系为创业项目的实施提供了理论基础。任课教师在西点制作技艺课程已授班级选拔优秀学生,组建西点制作组和营销组。所有团队成员依据自愿参与、竞争上岗的选聘方式,经由专业教师培训、考核合格后方可上岗。第四步,设计西点标准食谱卡。从西点教学内容中选取基础的、经典的品种进行标准食谱卡设计,制定成册。实际运营中以西点标准食谱卡为依据进行规范化生产,保证西点质量的同时也控制了成本。第五步,开展运营实施,同时通过运营,找到项目薄弱点,调整运营方案。
(一)实地走访与资料查阅
项目团队走访杭州市内已开展创新创业活动的部分职业院校,沟通交流,学习经验。目前开设创业园区的学校非常多,但均仅针对校园市场,且由于硬件设施的不同,成效存在较大差异。同时,通过查阅大量文献,发现国内多所院校积极创办各式项目和活动,尝试将创新创业教育纳入烹饪专业课程体系中。福建经济学校采用预售模式,利用微店、QQ、微信等社群平台,打造校园线上西点定制服务[1]。南通市旅游中等专业学校建设的“午后阳光”西点创业园,极大地提高了西点教学的质量和学生的操作能力[2]。桂林旅游学院利用“翻转课堂”模式,将创新创业融合于西式面点制作工艺课程改革中[3]。还有的学校则利用案例教学、情景教学等方法,培养中西点心专业学生的创业能力[4]。
(二)问卷调研
项目团队结合前期调研情况精心设计问卷,开展问卷调研。问卷主要包括校园师生的基本数据、西点消费偏好、对“Hello烘焙”了解程度等三个方面。通过“问卷星”平台,共回收问卷342份,有效问卷342份。结果显示,将近69%的师生选择“很喜欢”“较喜欢”西点制品;他们更加偏爱甜味、奶油味、水果味的西点,但对于咸味、酸味等其他口味相对无感;大部分学生对于西点的消费层次为10元至20元,相对应的,教师的数据为20元至50元,且平均一周购买1至2次;九成以上的师生愿意在校园中尝试线上渠道购买和定制西点。这些精准的问卷数据,为日后项目的开展提供有力的数据支持。
(三)设计西点标准食谱卡
西点标准食谱卡的设计主要包括产品名称、产品图片、质量标准、保存条件、配方、制作步骤、成本核算等内容,涵盖包括原料、生产、销售、保存等在内实际运营过程的方方面面,方便学生使用。考虑到各项内容的特点及先后顺序,编排时将其合理地分布在一张食谱卡上,进行美化装饰,使之既能明显区分又美观大方。团队共设计出20种西点制品的标准食谱卡,包括饼干类、泡芙类、蛋糕类等。下面以酥皮泡芙为例进行展示,详见图1。
(四)运营实施
项目团队分为西点制作组和营销组。每次出品之前,制作组至少提前三天进行产品试做,确保产品质量。同时,营销组拍摄宣传照片,制定营销策略,并在微信朋友圈、公众号等社交平台发布预售信息。由于学生群体对西点消费能力有限,前期在推广西点时,一方面制作物美价廉的品种,一方面推出各种优惠方案,如满减、送小礼品、套餐折扣等,吸引更多学生尝鲜购买。售卖结束后,制作组进行详细的成本核算,营销组统计收入情况,两组合作计算利润。
二、项目建设效果
经过连续两个学期的运营,“Hello烘焙”已逐渐走入师生的生活。问卷显示,近六成师生知道该品牌,并且一半人已经购买过。目前,项目运营良好,口碑佳,呈现可持续发展状态。具体来说,此项目的建设已产生以下三方面的效果。
(一)提高学生操作能力,激发创新创业热情
“Hello烘焙”项目的开展,为学生提供了更多接触西点的机会。在反复练习、试做的过程中,学生积累了经验,快速提升了西点操作能力。与传统教学中只要求完成一道作品不同,学生对自己制作的西点必须有更深层次的思考:从口感到色泽,从造型到包装,从原料到成品等。同时,通过西点创业项目的开展,学生完整地参与到整个商业过程,能切身实地感受创业能量,激发创业热情,积累创业经验。对于在校学生而言,这样的机会弥足珍贵。
(二)倒逼教师更新知识,改变传统教学模式
西点文化博大精深,种类繁多。近年来,网红西点不断更新换代,引领消费热潮。当前在校学生均为“00后”,他们有激情、有创意、喜欢追逐网红产品,在运营“Hello烘焙”时也经常带入西点新风尚。作为西点教师,如果不能与时俱进,及时修炼西点“秘籍”,该如何指导学生呢?在日常教学中,要注意从实际运营角度去选用原料、搭配口味、分析制品,改变传统简单示范的教学方式。
(三)改革人才培养思路,提升专业品牌影响力
通过实施“Hello烘焙”项目,烹饪酒管系开拓出一条依托项目培养人才之路。与传统依托课程培养出来的专才有所不同的是,项目教学法更注重培养学生处理项目全过程的能力,因而需全面提升知识掌握、技能实践等基础方面及经验积累、激发灵感等综合素养方面。同时,在“一系一品”建设背景下,“Hello烘焙”有利于打响系部特色品牌,提升专业影响力,增强专业魅力。
三、项目运营过程中面临的问题与下一步思考
目前“Hello烘焙”以线下销售为主,只零星地通过电话、微信等接受西点预定。可以说,项目销售模式基本成熟,但在运营过程中也存在一些问题。主要为在当下“互联网+”时代,线上线下融合是大势所趋,如何开展线上线下同步运营,打造校园西点销售新网络,成为我们下一步需要解决的首要问题。例如比较几家主流线上销售平台,如淘宝、微店、微信商城小程序等,选择最适合的平台进行推广。以此进一步发展、壮大品牌效应,将其彻底打造成为学生锻炼的创新创业平台,助力学生实现创业梦想。
参考文献:
[1]张端星.中职学校“互联网+”创新创业教育模式的实践探索:以“校园线上西点定制”为例[J].海峡科学,2020(6):93-96.
[2]应小青,王诚.中西点心专业学生创业能力培养的实践和思考[J].职教论坛,2007(8):31-32.
[3]聂相珍,刘荣汉,何志贵,等.“翻转课堂”模式将创新创业融合于“西式面点制作工艺”课程改革的研究与实践:以桂林旅游学院为例[J].农产品加工,2019(10):94-96.
[4]苏连华.创业园建设对西点专业的影响[J].职业,2014(30):104.
◎编辑 郭小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