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微课联合情景模拟式教学在病理学实验课中的应用
作者: 张嫄怡 张霞 李品玉 王敏 蔡悦炜
[摘 要] 目的:探讨微课联合情景模拟式教学在病理学实验课中的教学效果。方法:于2020年3月于肇庆医学高等专科学校2019级临床医学系随机选择2个班共120人作为研究对象,一个组为采用微课联合情景模拟式教学的教改组,一个组为采用传统教学方法的传统组。结果:教改组总评成绩明显优于传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教改组教学满意度明显优于传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微课联合情景模拟式教学有利于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对自我认同的提高,最终达到提高病理学实验课堂教学效果的目的。
[关 键 词] 微课;情景模拟教学;病理实验课;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 G712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22)05-0058-03
病理学是临床医学教学中的重要主干课程,是临床医学人才必须具有的知识结构的一环[1,2]。病理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桥梁学科,其中实验课教学是病理学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病理实验课教学仍然以教师在讲台上讲解切片,学生自行阅片为主,没有改变教学单向的传输模式,导致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严重受挫,产生厌学、懒散情绪,课堂教学效果不甚理想[3,4]。为了切实提高学生对病理学的学习兴趣和培养他们自主学习的能力,本研究旨在病理实验课教学中使用微课联合情景模拟式教学方法,利用教学资源平台将知识的传递放在课前,课堂上采用情景模拟式教学充分发挥学生的核心作用,使课堂变为师生、生生之间交流的平台,既“授人以鱼”,又“授人以渔”,重在解决大专临床医学专业建设中实践能力培养的问题,积极探索有利于学生实践能力培养的教学体系构建,将学生的实践能力培养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实现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一体化[5]。
一、对象与方法
(一)教学对象
从本校2019级临床医学系中随机选取120名学生为研究对象,分为传统组和教改组。传统组共60人,其中男生28人,女生32人,年龄18~22岁;教改组共60人,其中男生37人,女生23人,年龄19~21岁。两组研究对象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见表1。两组对象均使用相同的教材及上课内容,同一名教师任课。
(二)研究方法
1.教学方法
传统组采用传统教学方法教学,课堂上由教师复习病理学理论知识,指导学生观察病理切片和大体标本并指出本次实验课的重难点,学生自行阅片再完成绘图实验报告并交给教师批改;教改组采用微课联合情景模拟教学方式进行教学,在教学前采用访谈和问卷两种调查方式分别对学生进行调查,以探寻病理学实验课教学中存在的实际问题。通过对调查所得数据进行处理和分析,总结得出当前实验教学的进展情况,对研究对象的基本情况进行前测初步了解。结合相关文献研究的结果,分析找到教学中需要解决的关键问题。考虑到专业导向性与实验课学时的特点,对临床医学专业病理实验学课程中呼吸及消化系统病理部分章节进行授课,该章节专业性较强,病理学切片难掌握,是教学的难点。
2.制作教学微视频
制定新教学模式下的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微课学习任务。将课前制作的《呼吸系统病理》《消化系统病理》部分视频上传学校“随身课堂”平台,每个时长8分钟左右。重点讲述本章的重点、难点和疑点,同时发送病例分析,设计问题让学生查阅呼吸、消化系统临床病理学相关资料,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记录讨论遇到的问题,使学生在实际操练前对相关的知识有初步的了解。根据前期调查问卷反馈的问题在随身课堂上创建在线答疑、在线讨论等便利的学习环境,便于师生的交流与讨论[6]。在完成上述工作的基础上,组织学生在规定时间内观看微视频,通过团队交流、查询文献找出病例分析初步的答案,完成教师所设置的过关任务。
3.情景模拟式教学
在课堂上进行模拟情景教学环节,教师扮演病例分析中的患者,学生扮演医生,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询问病史并结合病理切片回答病例中提出的问题[7]。经过两轮情景模拟后,学生根据微课和病例分析对此次课程重难点内容进行互相提问和解答,讨论过程中教师进行引导。模拟结束后教师通过反馈讨论及课堂中出现的问题对课程进行总结并指导读片。
4.教学效果评价
学生情景模拟课堂中表现和绘图成绩作为平时成绩,占最终成绩的20%,读片成绩占80%。同时向学生发放问卷,问卷内容包括:增加学习兴趣及积极性、提高病理知识学习效率、提高自学能力、培养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团队合作能力及提高交流表达能力。通过成绩和问卷来判断微课结合情景模拟教学法是否能提高教学效果。
(三)统计学方法
采用统计学软件19.0进行统计,计量资料以±s表示,两组间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二、结果
(一)考试结果
统计两组学生绘图成绩及读片成绩得出总评成绩,对比两组成绩发现教改组成绩(85.23±6.16)明显优于传统组成绩(76.82±7.68),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二)问卷调查结果
两组调查问卷显示,微课联合情景模拟教学在增加学生学习兴趣及积极性、提高病理知识学习效率、提高自学能力、培养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团队合作能力及提高交流表达能力中要优于传统教学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见文末表2。
三、讨论
随着高等医学教育的迅速发展,临床医学对病理学的依赖不断增加,病理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该课程不仅注重基本理论知识的教学,更注重对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8,9]。而传统的病理学实验课教学模式中,教师与学生互动少,大部分时间学生自行观看切片,对知识无法得到深度的理解和直观的认识,教学效果十分不理想[10]。对于病理学这门实践性和应用性很强的学科,如果学生只停留在对知识点的背诵和记忆中,最后的考核成绩并不能说明学生的实际能力和水平。因此,如何以“基础与临床交叉融通为理念”“以职业素养和能力培养为主线”进行教学模式的改革,成为医学院校病理学实验课程的教改方向[11]。
本研究力求改革传统教学模式,让学生既掌握知识,又能运用知识解决临床实际问题,尽早建立临床思维,达到教学效果。本课题将研究病理学实验课教学中融合微课展开在线学习和情景模拟式课堂教学的可行性,设计基于微课与情景模拟相结合的教学模式,并通过在临床医学大专生教学中的实践总结实施该模式存在的问题和面临的挑战。微课联合情景模拟式教学在本次研究中体现出以下优点:(1)教与学凸显自主性,学生基于微课的学习与教师共同构成交互、协作的学习共同体。学生的学不再是将书本上的知识进行被动地习得或移植,而是转变为通过情景模拟式讨论、探究、质疑和交流来获得知识,在这个过程中,学生的自主性得到了肯定和调动,提升了学生自我学习、批判性思维的能力,改变了传统课堂教师一言堂地灌输知识的模式,师生在教与学过程中促进知识的共享与创新[12,13]。(2)重新建构学习流程。传统教学包括两个部分:第一部分“教学信息传递”,第二部分“课中知识吸收内化”。微课依托教学资源库平台,把知识传递移到课外,又通过情景模拟把内化知识挪后到课堂,使教师得以在课堂上给予学生面对面的个性化指导[14]。(3)运行交互式策略。微课联合情景模拟模式既非传统课堂教学,又非完全网络在线,而是按照一定的比例,将线上微课教学与线下情景模拟课堂相结合,实现两个课堂的交互,其形式包括学生与学习内容的交互和学生之间、学生与教师之间的人际交互[15]。学生与学习内容的交互主要包括学习者与随身课堂资源库之间的双向交互。而学生之间、学生与教师之间的交互主要包括课堂情景模拟、讨论和知识的传递等[16]。通过这层层交互,提高教学实效性。随着教学模式的改变,病理实验课教学不再是教师一味地讲授知识,课堂的教学环节发生变化。因此,微课联合情景模拟的自主教学模式是一种区别于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模式,是一种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模式,这种新的教学模式丰富并发展了教育教学模式。
微课联合情景模拟式教学优于传统教学模式,但也存在一些局限性。一直以来学生对传统教学依赖较深,一部分学生自学性很弱,在查阅相关资料的时候简单借鉴其他同学的资料,反而没有达到教改的效果。这是我们需要思考避免的问题。
随着我国教育水平的提高和受多种教学理念的冲击,教学改革势在必行,相信微课联合情景模拟式教学这种取长补短的综合教学模式能大大提高病理实验课的教学效果,如果效果良好,将是值得推广的教学模式。
参考文献:
[1]舍雅莉,张薇薇,张国欣,等.基于“SPOC+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在中医类专业《病理学》教学中的应用[J].西北民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21,42(3):87-91.
[2]王艳霞,李静,刘理礼.翻转课堂式教学在病理实验课中的应用[J].基础医学与临床,2019,39(1):149-152.
[3]刘秀霞,蒋金芳,梁伟华,等.病理学实验教学的改革探讨[J].中国继续医学教育,2020,12(25):1-4.
[4]肖国华,程爱兰,唐运莲,等.综合型病理实验教学模式建设与实践[J].教育教学论坛,2019(52):148-149.
[5]尹玉,李明凤,吴大森,等.病理学临床思维能力培养教学实践探讨[J].河北北方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20,36(6):41-42,55.
[6]危晓莉,彭慧琴,马丽琴,等.病理实验教学微课的设计制作与应用体会[J].中华病理学杂志,2019(1):74-76.
[7]李珊珊.微课联合情境模拟教学在眼科手术室带教中的应用[J].中国药物与临床,2021,21(16):2864-2865.
[8]崔力方,王大业.浅谈医学本科病理实验带教过程中的教学模式[J].诊断病理学杂志,2019,26(9):632-633.
[9]殷姿,李巧琴,徐臣利.学习理论助力病理学线下金课教学设计[J].基础医学教育,2021,23(10):686-691.
[10]刘佳.临床病理教学模式在病理实验课中的应用价值[J].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2019,4(19):185-186.
[11]林静,郑锦花,陆竞艳,等.以岗位胜任力为导向的临床病理学专业硕士参与病理学教学改革与实践[J].教育观察,2021,10(18):135-137.
[12]燕春艳,宋希元,魏红,等.以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为目的的病理学实验教学方法改革与探索[J].卫生职业教育,2019,37(18):42-43.
[13]杨晓荣,黎成芳,谭娜,等.以“学生为主体”的“抛锚式”病理学实验教学方法初探[J].中国继续医学教育,2018,10(32):33-35.
[14]吴甜.微课在病理学实验教学中的应用[J].中华医学教育探索杂志,2017,16(5):478-480.
[15]朱占永,黄晶煜,沈秉正,等.移动互联网下多维交互式临床医学教学模式的构建与探讨[J].医学教育研究与实践,2021,29(2):292-2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