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观察微课和翻转课堂在妇产科护理临床教学中的应用效果
作者: 任瑞芳
[摘 要] 目的:探讨微课和翻转课堂在妇产科护理临床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9月—2021年12月参加甘肃医学院“妇产科护理临床综合训练”课程的实习前护理本科生(以下简称护生)50名纳入研究,并以随机数字表法将护生均分为两组,并在传统教学模式下对A组护生展开临床教学,在微课和翻转课堂基础上对B组护生展开临床教学,并就两组护生的临床教学效果展开对照分析。结果:B组护生阶段考核成绩、思维判断能力评分、床边综合能力评分、专科能力提升情况及对临床教学方法的满意度均较A组护生更高,且对比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微课和翻转课堂基础上对护生展开临床教学,有利于提高教学质量,并助于护生床边综合能力及思维判断能力的养成,具有较高临床教学借鉴应用价值,值得进行推广。
[关 键 词] 微课;翻转课堂;妇产科护理临床教学;阶段考核;思维判断能力;床边综合能力
[中图分类号] R47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22)12-0115-03
妇产科包括妇科和产科两部分,妇科的主要职能就是治疗缓解各种各样的妇科疾病,例如卵巢和子宫的疾病以及各种各样的阴道炎。产科研究对象是孕产妇,包括一些必要的产检以及分娩,都需要在产科进行。但是现阶段妇产科疾病患者人数的逐渐增加,致使临床需要更多的专科人才投入妇产科工作。而临床教学作为护生将课堂所学理论知识逐步应用到实践中的重要过程,也是护生培养与转变临床思维的关键过程,该阶段的有效教学对护生尤为重要。但在传统临床教学中核心为带教老师,护生处于被动学习状态,同时鉴于妇产科工作较为繁重,进而导致护生临床学习效果达不到预期,专科能力也难以提高[1]。而随着科学技术及医疗教育领域的持续发展,基于多媒体技术上的教学模式也被广泛推广与应用,并且取得了较好的临床教学效果。而我校为了提升妇产科护理临床教学质量,特以微课和翻转课堂为依托,并对护生展开教学。现做如下报告。
一、资料和方法
(一)一般资料
选取2021年9月—2021年12月参加我校“妇产科护理临床综合训练”课程的实习前护生50名纳入研究,并以随机数字表法将护生均分为两组。A组男女比例2 ∶ 23,年龄19~21岁,均值(20.45±0.88)岁。B组男女比例3 ∶ 22,年龄18~21岁,均值(20.13±0.79)岁。两组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二)临床教学方法
所有护生开课后均对其操作技能、理论知识及学习能力进行考核评估,根据本批学生详情以及教学大纲制订针对性教学方案,然后在传统教学模式下对A组护生展开临床教学。主要是按照教学大纲、本次教学重点以及实际教学情况,设计相应的教学目标,并结合教学内容通过设计问题、展示病例等方式,吸引护生注意力及提升其学习兴趣。同时通过相关教学问题对护生进行知识点掌握度的前测,以便于带教老师及时调整教学方案,提升临床教学质量。最后通过阶段考核的方式对教学效果进行后测,以正确评价教学质量及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并总结教学目标达成情况。
在微课和翻转课堂基础上对B组护生展开临床教学,具体内容包括:(1)教学准备。借助网络学习平台构建妇产科护理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并按照开课时的综合评分将其合理划分学习小组,并选出小组长,以便于更好地展开临床教学。(2)课前学习。带教老师针对每一堂课所讲述的内容进行系统分类,对知识点进行概括,在备课时要制作好新颖、正确的提纲;在制作微课时内容要新颖、简洁、易懂,并紧扣教学主题,然后上传到学习平台,要求护生在授课前进行自主学习;同时在微课中发布相关问题,如“产后大出血的应对护理措施”,要求护生围绕目标和问题查阅资料并进行小组相互讨论,以构建基础的知识框架与问题清单。(3)临床教学。临床教学过程中可应用案例分析、情景模拟、角色扮演、问题引导、小组讨论等方式展开,以增加护生学习兴趣,使其积极主动参与到学习中;运动激励机制,鼓励护生对课前所提出的相关问题进行解答,然后带教教师对正确的理解进行肯定,以培养护生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及增加自信心;对于错误的观点,可通过引导让护生发现不足之处,然后由带教教师对问题作出最终解释,以此提升护生的思维能力,并加深对知识点的认知,从而全面提升教学质量。(4)课后学习。课堂教学结束前通过相关教学问题对护生知识点掌握程度进行评估,并及时发现护生的学习不足之处,并在课后制作成相关微课课件,以及将课堂所用的课件上传到网络学习平台,以便于护生课后的加深学习;同时开创交流平台,以便于课后学生之间、学生与带教教师的相互讨论,进而弥补课堂教学不足,最终确保教学,并实现翻转课堂。
(三)指标观察
将两组以下指标进行观察对比[2]:(1)阶段考核成绩,包括操作技能及理论知识考核,均为满分制。(2)思维判断能力以CTDI-CV量表评估,共420分,评分<210分为负性思维能力,≥280分为正性思维能力,分值越高能力越强。(3)床边综合能力,包括对住院病人的护理病例分析能力和操作能力,满分制。(4)专科能力提升情况,包括自主学习、临床联系实际、口语表达及团队协作能力。(5)护生对临床教学方法的满意度,以校内自制问卷调查方式进行评估,满意>8分、基本满意4~7分、不满意<3分;(满意+基本满意)÷总例数×100%=总满意度。
(四)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 20.0处理数据,用(x±s)与(%)表示计量与计数资料,分别用t值与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二、结果
(一)对比两组护生阶段考核成绩
在阶段考核成绩对比上,带教前两组成绩区间差异较小,对比无统计学意义(P>0.05);带教后两组护生考核成绩均得到一定提升,但B组护生考核成绩较A组更高,对比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1。
(二)对比两组护生思维判断能力及床边综合能力评分
在思维判断能力及床边综合能力对比上,带教前两组评分差异较小,对比无统计学意义(P>0.05);带教后两组评分均得到一定提升,但B组较A组更高,对比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2。
(三)对比两组护生专科能力提升情况
专科能力提升情况对比,B组护生较A组护生提升情况更佳,对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3。
(四)对比两组护生对临床教学方法的满意度
B组护生对临床带教方法的满意度高于A组,对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4。
三、讨论
护理服务是以患者为中心,以健康为追求,以救死扶伤为目的的临床服务项目。其在医疗工作中有着无可取代的重要地位以及较高的临床实用性,可为临床治疗效果的确保以及患者治疗安全性及舒适度提供服务[3]。而护生作为临床护理服务的后备力量,临床教学作为护生思维转变的重要阶段,是从校园转向医院工作的重要过程[4]。该阶段高质量的临床教学,可助护生完成临床思维的转变以及培养专科能力,从而使其可以更好地服务广大病患。
现阶段为了提升临床教学质量,医疗教育界对临床教学方法进行了不断探索、改善与优化。互联网和计算机技术在教育事业中应用广泛,致使多种高质量教学方法应运而生,并被广泛应用到护生的临床教学中。翻转课堂教学法源自美国,指的是教学中课堂内外功能和模式的翻转。其具有鲜明的特性,具体表现如下:第一,转换了传统课程中教师与学生的位置,促进了单向学习向双向学习的转换。教师和学生的位置进行转换,教师由传统教学的主导地位转为辅导者,学生转换为主导地位,成为学习探索者,并加强课堂上师生互动[5]。第二,教学方式有所转变,在传统课堂教学中教材、笔记、黑板、粉笔就能完成课程内容讲解。而翻转课堂的不同处在于它通过教学视频等方法来实施教学,可参考学生详情,对视频播放速度进行更改,对于较难的知识点可以放慢速度和反复播放来进行学习,简单易懂的内容可以选择快进或者跳过。教学视频可以长时间存储,可以通过回放进行巩固学习[6]。第三,翻转课堂突破了传统课堂教学的局限性,可通过一些网络和移动设备在任意时间和任意场所进行有目的的学习,通过网络设备可以与更多人交流和讨论,从而提升教学的趣味性[7]。
互联网是翻转课堂教学中必不可少的平台,二者的联合应用可以使教学不再拘泥于传统的教学方式。而将二者共同应用到妇产科护理临床教学中,带教老师可通过微课的应用制作微课视频对护生就知识点进行清晰明确的传授,护生通过课前观看微课对教材上疑难点内容进行分析、探讨[8]。课中由于护生已经对知识有了初步的了解,教师便不再从头到尾进行解析,而是可以抽出时间集中解答护生问题,并结合微课模式对护生展开教学,通过剖析重点概念,引导护生讨论,应用所学内容,启发护生进行深度思考,进而使护生更容易接受知识点[9]。课后通过评估护生对知识点的掌握度,然后制作相关微课课件,并将课堂所用的课件上传到网络学习平台,以便于护生课后的加深学习及沟通交流,从而弥补课堂教学不足,并实现翻转课堂。本次在翻转课堂与微课的共同应用下,结果显示:在二者为依托的教学模式下,B组护生阶段考核成绩、思维判断能力评分、床边综合能力评分、专科能力提升情况及对临床教学方法的满意度均较传统临床教学的A组护生更高。这也进一步证实了翻转课堂与微课联合应用具有显著的临床教学价值与教学成效,值得在护生的临床教学中被推广应用[10]。
但是为了确保翻转课堂的有效性及顺利展开,临床带教教师要注意授课中及时地与护生进行一些必要的互动,不要一味地观看视频。在互动的同时要注意对知识点的带入与引导,时刻注意护生的学习态度,以便于改进教学不足。授课后要总结护生学习效果,然后结合本堂课中所发生的各种问题进行细致归类。也要在课后对授课知识进行检验教学效果,以达到逐渐在实践中努力完善对微课的理解及制作,以便于更好地在微课模式下实现妇产科护理临床翻转课堂教学。
参考文献:
[1]余楠,孟娟,刘莉,等.基于慕课理念的翻转课堂教学方法在妇产科临床实习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21(9):54-55.
[2]顾静,杨清,李婷.基于线上教学的翻转课堂模式在妇产科临床实习教学中的应用[J].中国病案,2021, 22(2):83-85.
[3]王佳,梁葵香.翻转课堂与虚拟现实技术在妇产科临床教学中的应用效果观察[J].医学食疗与健康,2021,19(1):176-178.
[4]李玉玲,王海翔.Grit理念辩论式主题翻转课堂联合情景式教学在妇产科护理临床带教中应用效果研究[J].内蒙古医科大学学报,2020,42(S2):143-147.
[5]张春妤,梁华茂,何旋,等.翻转课堂结合手术模拟训练系统在妇产科临床见习教学中的应用[J].中华医学教育探索杂志,2020,19(11):1310-1313.
[6]李臻,王佳.微课结合翻转课堂在妇产科临床见习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20(6):99-100.
[7]王玥,陈亮.PBL全病例教学融合翻转课堂的教学模式在妇产科学课程临床教学中的应用探索[J].教育教学论坛,2020(4):291-292.
[8]曾田,谢璇.基于微课的翻转课堂在妇产科见习教学中的应用[J].卫生职业教育,2019,37(20):92-93.
[9]王翠翠,马晓欣.翻转课堂在妇产科临床实习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卫生职业教育,2019,37(4):122-123.
[10]郑艾娟.翻转课堂与虚拟现实技术在妇产科临床教学中的应用效果评价[J].科技资讯,2018,16(25):133-135.
◎编辑 栗国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