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立德树人视域下生理学实验课程思政的探究
作者: 何晓丹
[摘 要] 思想政治教育是教育的本质,要想实现全程育人、全员育人、全方位育人,就需要将思政教育蕴含在各专业学科知识教学中,课程思政在专业课中的应用有助于延伸有限的课堂教学效果、激发高职学生的学习动力并落实培根铸魂使命,能够以润物细无声的方式在传授专业知识的同时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探究课堂思政与生理学实验深度融合的路径,能为培养既具有精湛的技术又具有高尚医德的医护人才奠定良好的基础。
[关 键 词] 课堂思政;生理学;实验;立德树人
[中图分类号] G711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22)14-0166-03
“立德树人”是新时代教育的根本任务,随着时代的发展,医护人员不仅要有精湛的技术,更要有高素质的人文素养。结合高职医学院校学生特点,应该充分利用好课堂教学这个主渠道,将思想政治教育与医学专业课程深度融合,形成协同效应,培养学生较高的人文素养,达到立德树人的育人目标[1-2]。生理学作为一门医学专业基础课,如何与课程思政融合,将思想政治教育融合在课堂教学中,值得高职生理学教师进行思考与探索,其中生理学实验课是培养高职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医学技能、医学基本素养的重要部分,在生理学实验教学中会涉及实验动物,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也可以从生命的意义角度分析这些为了科学实验献身的生灵,培养学生尊重生命、敬畏生命,端正学生的学习态度,为培养具有高尚医德的医护人员奠定良好的基础[3-4]。
一、学情分析
医护人员的学习和操作关乎人的生命,因此医护人员更需要有使命感和责任感,而这份使命感和责任感的培养需要在课堂知识的学习过程中不断浸润启迪,这就需要将立德树人视域下的课程思政与专业课紧紧融合起来。高职高专生理学课程开设在大一,授课对象是高职高专护理专业大一学生,具有解剖学和组织学相关知识背景。本阶段的学生由于文科生比例较大(见图1),生物基础薄弱,面对抽象的生理机理畏难情绪比较严重,面对单一的传统课堂教学兴趣不高,学生更乐于接受形式活泼多样的数字化信息,另一方面,生理学实验课时数相对较少,学生动手操作时间不足[5-6]。在课时较少,课程内容比较多又抽象不易理解的情况下,如何在有效的课堂时间中提高教学质量,并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是每一位教师应考虑并积极探讨解决的问题。
二、生理学实验的现状分析
在传统的生理学实验中,教师只是单纯地关注实验本身,而对于其中蕴含的思政元素则很少涉及。在生理学实验中,尤其是动物实验中,学生仅限于对实验动物的好奇和捉拿、处理动物过程中的新鲜感和成就感,在此过程中学生的创新能力和思想品德并没有得到有效的提升。学生对待实验动物的态度可以在某种程度上反映他们的情操。在上动物实验课的过程中,有些学生动作粗暴,不按照老师讲授的方法以最快速度、给动物最小刺激进行操作,在捣毁蛙的脑和脊髓时,有的男同学用力过猛直接导致毁髓探针刺穿蛙的头部,还有的学生捣毁不完全就直接用蛙足钉插向蛙掌,甚至开始打开胸腔进行实验,这都是缺乏对实验动物的尊重和敬意的表现。这种现象的存在不仅是学生自身素养的问题,还有教师的原因,这表明教师没有重视将思想道德教育贯穿到生理学实验的整个教学过程中去。每个班的实验课一组都只有一两个学生认真操作,其他学生闲聊、写实验报告等,实验参与度极低。
三、生理学实验中思政元素的挖掘
教师应在开展生理学实验教学之前进行思政元素的挖掘,在进行实验设计时,不再单纯地关注实验步骤,而是结合实验的实际内容将课程思政融入实验全过程中去。
(一)爱国情与奉献精神
在进行“刺激和反应”“家兔呼吸运动的调节”等动物实验时,教师可先将“无名英雄”带入课堂,帮助学生认识到自己能够顺利地掌握医学知识和操作技能离不开教师的讲授,更离不开那些为我们的科研作出默默贡献的无名英雄——实验动物。从而将动物实验伦理学理念灌输在每个医学生心中,让学生懂得尊重动物,学生在后续的实验操作过程中才能按照规范流程操作,动作更加轻柔。强调实验动物的伦理学教育,懂得敬畏生命,尽最大的努力善待实验动物,实验结束后能妥善处理实验动物。同时能激发学生好好学习、认真研究的责任感,在实验过程中认真、细致地操作、观察,杜绝边做实验边玩手机及闲聊现象的发生。另一方面,培养学生树立不怕脏、不怕苦、不怕累的精神,作为预备的医护人员要充分做好以后临床上任务重、工作累的心理准备,除此之外,以后还会有一些臭、脏、血腥的情况需要及时处理,所有学生特别是女生要努力克服心理压力,为以后的临床工作奠定基础[7]。最后,还可以通过离体蛙心的观察帮助学生认识到生命力的顽强,延伸到人生不管何时何地都要努力不放弃。榜样的力量往往是无穷的,在课堂上可以通过钟南山院士等典型榜样,培养医护学生淡泊名利、不忘初心、牢记使命,通过榜样的树立可以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怀,点燃学生的报国斗志。
(二)荣辱感的树立
在进行“血型鉴定”实验时,可以先播放宣讲爱心献血的公益视频和名人积极献血的图片,让学生潜移默化地受到感染和教育,积极响应号召加入无偿献血的大家庭。此外,在讲授完血型鉴定步骤后,可以穿插一些临床案例,比如,通过异型输血导致溶血反应的案例,告诫学生日后走上工作岗位一定要认真负责、不得有丝毫的马虎;通过艾滋病的传播培养学生树立自尊自爱、自我保护的意识,通过课程思政的融入,学生可以知荣辱、走正道。
(三)大局观与团队协作能力的培养
在实验过程中要跟学生强调团队合作,而不是一两个同学动手,其他同学写实验报告、闲聊,甚至玩手机。强调进行蛙心搏动实验时往往需要5~6个同学合作完成,每个同学的分工都至关重要,只有每个人都不掉链子实验才能成功,从而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和集体意识。在进行“人体心电图的描记”实验时,通过心电图波形的解读引导学生认识到我们的生命就像心电图波形,因为高低不平的曲线才更加美丽。人生几何,总有些坎坷需要跨越,总有些责任需要担当,不断的跌倒,才有不断的拼搏与收获;不变的风雨,才有不断的历练与懂得。因此,我们面对成功要戒骄戒躁,保持一颗平常心,而面对生活中、学习中的困难、挫折要百折不挠、宠辱不惊地面对人生中的一个个“波折”[8]。人生不只有高光时刻还有低谷,不能只盯着取得的成就停滞不前,也不能只看见低谷而低迷消沉。
四、课程思政融入生理学实验的必要性分析
新时代医学教育要求我们培养具有精湛医术的医护人才,同时还应具有高尚的医德。在未来的工作中,作为医护人员往往会见证生命最脆弱的时刻,工作累、工作苦将是常态,因此医护人员更需要有强大的心理素质和不忘初心的坚持。另外,医护人员奋斗在生命一线,不可避免地会经历人性的考验,有时患者可能会因金钱或其他原因错过最佳治疗时期而不得不放弃治疗,面对生死做出艰难的抉择,因此,医护人员在学生时就应该通过课程思政教育全面打牢思想基础,对未来工作、生活中可能要面对的人性善恶做好全面了解和思想准备,始终坚持“医者仁心,一视同仁”的初心。基于“立德树人”的教育目标,将思想政治教育与生理学实验相融合,激发学生对课程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医学素养,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势在必行。另一方面,生理学课程开设在高职一年级,学生心智还不是很成熟,容易受网络上一些言论的影响,该时期是学生树立正确“三观”的关键时期,根据学生心智发育规律恰当予以思想政治教育引导,有利于学生日后的成长。未来大部分学生要到基层岗位就业,这就要求他们不仅要有过硬的医疗技术,还要有耐心、爱心、责任心。生理学实验是他们最先接触到的基础性实践课程,教师在授课过程中融入思政元素有利于为学生的成长夯实思想基础,引导学生努力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五、课程思政融入生理学实验成效
在生理学实验中融入课程思政后,将其对学生的影响做了问卷调查,其中93.67%的学生认为课堂中融入的思想政治教育对自己的思想启迪是有帮助的,6.33%的学生认为并没有什么帮助。(如图2)40.31%的学生认为在生理学实验中加入医德教育非常有必要,54.13%的学生认为在生理学实验中加入医德教育有必要,5.18%的学生认为在生理学实验中加入医德教育非常无所谓,0.38%的学生认为在生理学实验中加入医德教育没有必要。(如图3)
六、总结与思考
当前社会多元化交织渗透的复杂背景下,对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不能单纯依赖思想政治课,为了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培养新时代既具有精湛医护技术又具有崇高医德的医护人才,完成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高职院校专业课教师要利用好每一次课堂教学,在不忘初心传授专业知识的同时,不断转变教学理念,创新课程思政,为课程思政注入时代血液,并积极为课程思政找到发展方向,进而提升课堂质量和效率。坚持“立德树人,以文化人”的基础上,在课程设计、知识整合、教学方法改革等方面充分体现专业知识与思想政治教育的融合,充分发挥课堂教学的主渠道作用,做好价值引领,从专业素养方向引导学生正确做人、做事,润物细无声地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实现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在提高学生专业知识和技能的同时,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帮助学生树立高尚的医德和正确的价值观,培养大批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优秀医护人才,为“健康中国”贡献力量。
参考文献:
[1]韩宪洲.深化“课程思政”建设需要着力把握的几个关键问题[J].北京联合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9,17(2):1-6,15.
[2]肖宇,王滨,王月飞,等.立德树人视域下生理学课程思政教学改革的初探[J].中国继续医学教育,2021, 13(30):1-4.
[3]廖伟聪,肖向东,卢艳红,等.“课程思政”视域下医学人文教育的改革逻辑与探索进路[J].中国医学伦理学,2021,34(10):1376-1379,1384.
[4]曹淑敏.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N].人民日报,2021-11-19(9).
[5]刘海平,任泽湘.高职高专大学生学情系列调查之二:学习态度与学习方法[J].郧阳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0,30(2):93-99.
[6]唐林萍.新媒体环境下高职学生管理的挑战与对策[J].产业与科技论坛,2022,21(1):281-282.
[7]买文丽,徐策,高瑛,等.生理学中的课程思政[J].四川生理科学杂志,2020,42(1):97-99.
[8]高鑫,曹汝,潘敏.基于立德树人的高校临床医学课程思政推进路径研究[J].佳木斯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21,39(6):238-2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