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某高职院校眼视光技术专业校企合作背景下顶岗实习现状分析
作者: 刘昌亚 祝蓉
[摘 要] 目的:对某高职院校眼视光技术专业校企合作背景下顶岗实习现状进行分析。方法:眼视光技术专业老师走访三家校企合作顶岗实习单位,实地了解学生的实习现状,在实习现状问卷调查和访谈分析的基础上,获取相关数据信息,并对所收集的数据和信息进行分析,找出存在的问题,提出可行性改进措施,完善眼视光技术专业顶岗实习举措,提高眼视光技术专业学生的技术技能。结果:学生对三家校企合作单位的顶岗实习现状总体是满意的,认为大部分带教老师认真负责、经验丰富、积极传授经验、学习机会多。通过顶岗实习学生自身能力有了显著提高,增加了对本专业的认可度。但也有部分学生感觉工作强度较大,工作时间超过法定工作时长,部分教师的指导经验缺乏,个别企业没有按时发放顶岗实习津贴。结论:该高职院校眼视光技术专业学生在校企合作背景下的实习现状良好,校企合作育人模式在提高学生的职业能力方面取得了明显的效果,但在合作过程中存在部分企业是第一次和院校合作,经验不够丰富,参与积极性不高的问题。
[关 键 词] 眼视光技术专业;校企合作;实习现状
[中图分类号] G717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22)16-0055-03
“高等职业教育的目标是培养与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要求相适应的,掌握本专业必备的基础理论和专门知识,适应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需要的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高级应用型人才。”高等职业教育为促进社会经济发展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并且受到了社会各界越来越多的关注[1]。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完善职业教育和培训体系,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为高职教育在新时代推进内涵建设和创新发展进一步指明了方向[2]。但近些年来,由于职业教育的人才培养模式与社会经济的发展需求不相适应,导致职业院校的许多毕业生难以找到合适的工作,但企业却又招聘不到所需的技能人才,要解决这一问题就需要改变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将职业教育的培养模式向行业企业敞开大门,进行校企合作,开展产教融合的教学改革[3]。
为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落实《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要求,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保障眼视光技术专业人才培养质量,着力培养高素质技能型眼视光技术人才。某高职院校眼视光技术专业自2019年开始招生以来,积极寻求校企合作单位,分别同三家眼视光技术相关公司签订了校企合作协议,搭建了校企合作平台。
校企合作中的顶岗实习是高职教育的重要一环[4],是学生从学校进入社会的过渡环节。学生能够顺利完成顶岗实习,走上可以充分发挥才能的工作岗位是高职院校人才培养质量的一个重要标志[5]。2021年,该校第一届眼视光技术专业的37名学生经过三家校企合作单位面试,顺利进入企业顶岗实习,现对这37名学生顶岗实习现状进行分析。
一、对象与方法
调查对象为某高职院校第一届在校企合作单位进行顶岗实习的眼视光技术专业37名学生。该校老师经过走访三家校企合作顶岗实习单位,实地了解学生的顶岗实习现状,在实习现状问卷调查和访谈分析的基础上,获取相关数据信息,并对所收集的数据和信息进行分析,找出存在的问题,提出可行性改进措施,完善眼视光技术专业顶岗实习举措及校企合作相关机制,提高该校眼视光技术专业学生的技术技能。
二、结果与分析
(一)学生对校企合作顶岗实习的满意度情况
该校教师分别对三家校企合作顶岗实习单位的工作强度、是否安排带教老师、带教老师是否认真负责、是否对学生进行定期考核、是否对学生进行定期业务学习和指导、是否给予顶岗实习学生独立操作技能训练的机会、是否关心学生的成长、是否按时发放津贴等方面进行了详细调查(见图1)。
调查发现其中64.9%的学生反映顶岗实习企业规定的工作时长过长(超过9小时),工作强度大,其余学生认为工作时长适中(8小时左右),这可能跟各眼视光门店工作特性有关,因为顾客大部分是下班后来消费,导致工作时长根据实际情况进行了调整。对此问题学校也将和企业进行深入沟通,要求企业尽量严格执行轮班制,保证学生顶岗实习期间每天工作时长不超过8小时。
调查显示,所有校企合作单位均安排了带教老师,73%的学生认为带教老师认真负责,67.6%的学生反映企业有对学生进行定期考核,有定期进行业务学习和指导;62.2%的学生反映企业给予学生独立操作的机会,64.9%的学生反映企业关心学生的成长,75.7%的学生反映顶岗实习单位按时发放津贴,24.3%的学生反映顶岗实习单位没有按时发放津贴。三家校企合作单位的带教老师经验参差不齐,原因是三家企业的规模不一致,其中一家规模较大,位于省会城市,已经和多所高职院校合作,经验丰富;另外两家规模一般,是第一次和高职院校合作,经验相对缺乏。接下来学校将和所有校企合作单位对接,希望企业选择经验丰富的老师带教,要求企业按照协议按时发放津贴;同时学校的指导老师也要和学生加强沟通,做好学生的心理疏导,为学生争取更多的利益。
(二)学生通过顶岗实习后能否胜任目前的岗位
眼视光技术专业是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践行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有一定的文化水平、良好的职业道德、人文素养和创新精神与工匠精神,掌握眼视光技术的专业知识和技术技能,面向眼视光领域的眼屈光检查、视功能异常分析处理、眼镜产品加工、接触镜验配、眼视光相关检查、常用仪器设备的操作与保养维护、眼镜产品质量检测与整形、眼镜产品销售、低视力验配与康复指导等岗位[6],能够从事验光与配镜、视觉保健咨询、视觉训练、低视力康复指导等工作的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7]。
经调查发现该校眼视光技术专业学生在校企合作顶岗实习单位主要从事的岗位有验光、定配、销售、特检等,这和眼视光技术专业的人才培养方向是一致的。并且通过6个月的顶岗实习,学生的验光能力、定配能力、交流沟通能力、特检、销售能力等都有了显著提高,随着这些能力的提升,89.2%的学生表示能胜任目前的岗位需求。但也有部分学生反映顶岗实习初期眼镜销售技能匮乏,原因是在校期间的培养过程中学校缺乏锻炼学生眼镜销售技能的实训实践场所和环境,对学生的眼镜销售知识技能传授不够,需要在企业进行培训培养。
(三)学生通过顶岗实习后对本专业的认可度
眼视光技术专业起步较晚,学生和家长在高考填报志愿时对眼视光技术专业认识较为缺乏,了解较少,对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及发展前景不明确,甚至有些学生对专业存有误解,影响了专业报考率,大部分学生都是调配至该专业,导致学生对专业学习的热情不高[8]。再加上他们认为毕业后主要在医院以外的视光领域(如眼镜公司或门店)工作,所以对眼视光技术专业的认可度偏低。经调查发现通过6个月的企业顶岗实习,该校94.6%的学生对本专业的认可度有了明显的提升。
三、讨论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第六章第十四条“大力发展职业教育”明确了要把提高质量作为重点。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推进教育教学改革。随着我国高职教育办学水平的提高和理念的更新,校企合作模式越来越成为保障高职教育质量和特色的核心关键。
该高职院校努力落实职业教育相关要求,积极探索工学结合、校企合作、顶岗实习的人才培养模式。通过走访三家校企合作顶岗实习单位,实地了解学生的顶岗实习现状。分析发现学生对校企合作背景下的顶岗实习现状总体是满意的,大部分学生认为带教老师认真负责、经验丰富、积极传授经验、学习机会多、公司仪器比较先进,能学到很多在校学不到的东西;但也有部分学生感觉工作强度较大,工作时间超过法定工作时长,部分指导教师的经验缺乏,个别企业并没有按时发放津贴。虽然校企合作协议中明确规定顶岗实习期间每天工作时长不能超过8小时,且需按时发放津贴,但学生没有及时将问题反馈给学校,说明学生的自我法律保护意识比较淡薄,故需加强学生对《劳动法》《劳动合同法》的学习。再者就是学校的指导老师也应和学生加强沟通,加强学生的心理教育,做好学生的心理疏导,为学生争取更多的利益。
大部分学生认为去企业顶岗实习对自身帮助很大,能让自己在验光、定配、交流沟通、特检、销售等方面的能力显著提高,通过这些能力的提升,89.2%的学生表示能胜任目前的岗位,94.6%的学生对本专业的认可度有了明显的提升,表示毕业以后会继续从事眼视光技术相关工作。但是,调查中也有学生反映顶岗实习初期眼镜销售技能匮乏,希望在校期间专业课教师可以对学生加强这方面的培训。针对这些问题,学校将继续通过走访企业、电话、微信、QQ等方式与顶岗实习学生交流,了解他们的学习生活情况,了解他们在顶岗实习期间的收获、困难等。在下一届学生进入顶岗实习之前,邀请校企合作单位的教师进入学校讲课,在授课过程中介绍销售等实践案例,不断增强学生的销售技能。如此既可以弥补师资短缺的问题,也可以弥补校内教师在实践方面的不足。还可以邀请企业教师对学生顶岗实习进行岗前培训,带领学生学习顶岗实习相关管理规定及眼视光技术行业要求,引导学生从组织纪律、尊师重教、礼仪养成、角色转变等方面完善自己,进而培养吃苦耐劳的职业精神,逐步过渡到准员工、员工,为其职业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四、结论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第六章第十四条明确提出“职业教育要面向人人、面向社会,着力培养学生的职业道德、职业技能和就业创业能力”。顶岗实习仅仅是校企一体人才培养体系中极小的一部分,学校要还需要通过校企合作进一步培养学生职业素质,提高学生就业后的岗位迁移能力和创业创新能力,提升行业人才队伍的水平。
深化产教融合的关键是要发挥好行业、企业的重要办学主体作用[9]。通过对眼视光技术专业学生顶岗实习现状分析,发现该校眼视光技术专业学生在校企合作背景下的实习现状是良好的,校企合作企业充分发挥了其主体作用,校企合作育人模式在提高学生的职业能力方面取得了明显的效果。但在合作过程中也存在部分企业是第一次和职业院校合作,经验不够丰富,参与积极性不高的问题。接下来学校将继续扩大校企合作范围,加强与企业的联系,完善校企合作机制及眼视光技术专业顶岗实习举措,为学生提供更多更好的顶岗实习机会,对顶岗实习过程进行更严密的监管,为学生就业打下坚实的基础,为眼镜生产企业、眼镜设计公司、眼镜外贸公司及与眼镜相关的贸易公司、企划部门等培养更多更好的专业技能型人才。
参考文献:
[1]易元祥.中国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研究[D].武汉:华中科技大学,2004.
[2]罗群.促进产教融合校地共同发展的思路建议[J].山东干部函授大学学报(理论学习),2019(4):19-21.
[3]张敏.高职院校眼视光技术专业“校中厂”人才培养研究[D].杭州:浙江工业大学,2020.
[4]程翠玉,焦峰亮,郑明言.产教融合背景下高职院校顶岗实习多元协同育人管理模式的研究[J].无线互联科技,2020,17(5):87-88.
[5]李秀婷.天津市高职院校学生顶岗实习现状及问题实证研究[D].天津:天津职业技术师范大学,2014.
[6]罗元元,王海营.眼视光技术专业人才培养与需求调研报告[J].实用医技杂志,2019,26(5):642-643.
[7]邹莹.眼视光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探讨[J].中国卫生产业,2016,13(26):20-22.
[8]王莉,李鹏,杨扬.眼视光学生专业承诺调查的现状与思考[J].医学与社会,2012(25):92-94.
[9]周凤华,杨广俊.产教融合型企业建设培育的若干思考[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9(18):5-10.
◎编辑 王亚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