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争当保护空气小卫士
作者: 海建利 刘方
项目背景
空气,这一无形的存在,却是人类生存不可或缺的重要资源。然而,在工业化与城市化的浪潮中,空气污染问题愈发凸显,其危害如同隐形的杀手,悄然侵袭人们的健康与生活。频繁出现的雾霾天气、呼吸道疾病的高发,无不警示我们:保护空气质量,刻不容缓!
本项目将焦点放在幼儿群体上,旨在从教育的源头开始,培养他们对空气保护的意识。幼儿时期是形成良好习惯和价值观的关键时期,通过这一阶段的教育,可以为他们未来成为社会的有用之才奠定坚实的基础。为此,我们设计了“争当保护空气小卫士”项目式学习活动,通过4个阶段设计项目活动:①创设情境,发现问题;②合作探究,引发思考;③建构设计,展开行动;④形成成果,反思评价(图1)。
项目目标
基于《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3~6岁幼儿学习与发展指南》、幼儿园领域教育关键经验、美国《新一代科学教育标准》的指导原则,以及对我园5~6岁幼儿学习特点的深入分析,制订项目式学习目标如下。
科学观念
●知道洁净空气的特性
●知道洁净空气对人体和植物的重要性
科学思维
●能够提出减少空气污染的具体方法和实施途径
●具有创新思维和问题解决能力
探究实践
●能制订简单的调查计划,了解生活中的低碳生活方式,并借助数字、图画、图表或其他符号记录
●在教师的帮助下能制订保护空气宣传活动方案,并能够根据预设方案完成宣传活动
态度责任
●了解科学家为保护环境、减少碳排放所作的努力,产生对科学家承担社会责任的崇敬、认同,激发对科学的好奇心和探索欲望
●在合作开展环保行动中,能合作互助、倾听并负责任,且自主选择、计划任务,直至达成预期结果。
项目过程
创设情境,发现问题
因为空气污染,孩子们本该进行户外活动,却只能改为室内进行,一个小朋友提出疑问:“为什么空气污染了,我们就不能在室外活动?”幼儿发现的问题来源于真实的生活场景,激发了幼儿的探究兴趣,引出本次活动的第1个驱动性问题:“空气与我们的生活有什么关系?”
通过教师引导、幼儿讨论,在这一阶段提出2个子问题:①假如地球没有空气,我们的生活将会怎样?②当空气质量差时,我们和周围的动植物会有哪些风险?
子问题1.假如地球没有空气,我们的生活将会怎样?幼儿的好奇心和探索欲是推动他们学习的强大动力。在探索空气的过程中,我们鼓励幼儿猜想空气可能无处不在。这种猜想激发了他们的兴趣,并为后续的实地探索提供了方向。幼儿通过绘画、贴纸、符号等创意方式,记录下他们对空气可能存在的猜想,这些表征成为他们思考过程的记录,同时也是与同伴交流的有效工具(图2)。完成猜想后,幼儿在幼儿园、社区、家庭等多个场所进行实地探索,感受不同环境中空气的存在(图3)并再次对哪里存在空气进行表征(图4)。经过讨论,他们自发地统计出最感兴趣的6种物体,并通过实验验证空气的存在(图5)。通过触摸、呼吸、观察和实验,幼儿直观地感受到空气的存在,比如通过小游戏“我不能呼吸啦!”捂住口鼻30秒,感受没有空气身体带来的反应,知道空气对我们的重要作用,并得出结论:“空气是无处不在的”(图6)。这一过程不仅加深了幼儿对空气的理解,也培养了他们的观察力和实验精神。
子问题2.当空气质量差时,我们和周围的动植物会有哪些风险?利用烟饼实验,模拟空气污染的场景,幼儿在烟雾中呼吸,体验空气被污染时的不适感。这种直观的感受方式,让幼儿能够深刻体会到空气污染对呼吸系统的危害,引发他们对空气质量问题的关注。在绿植实验中,幼儿通过对比观察无法呼吸空气的叶子与正常呼吸的叶子,发现被保鲜膜覆盖的叶子逐渐失去活力,颜色暗淡,而暴露在空气中的叶子则保持鲜绿。这一实验现象不仅让幼儿认识到空气对植物生长的重要性,也让他们理解了空气污染对生态系统的影响。连续10天的观察记录,让幼儿学会了耐心等待和细致观察。他们在1天的不同时段,记录叶子的变化,培养了观察力和记录能力。同时,这种长期的观察活动也让幼儿更加关注环境变化,认识到保护环境的重要性。
合作探究,引发思考
在此阶段提出第2个驱动性问题:“人类及动植物会对空气质量产生哪些影响?”并分解为2个子问题。
子问题1.空气质量是如何遭到破坏的?孩子们为深入了解空气污染成因,成立了采访组进行调查访问。孩子们访问了多方人士,收集了大量资料,发现空气污染的主要原因之一是过量的碳排放。具体来说,交通排放、工业排放及家庭排放是三大主要源头。孩子们认识到这些排放与日常生活密切相关(图7)。
子问题2.人类是如何让空气质量变好的?在空气污染调查过程中,幼儿不仅认识到人类行为对空气质量的负面影响,也了解到科学家通过技术创新在改善空气质量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果。在家长的协助下,他们搜集并分享了关于改善空气质量的科技发明资料,深切体会到科学家的杰出贡献与创新精神。
建构设计,展开行动
此阶段提出第3个驱动性问题:“我们如何努力减少对空气的污染并保护环境?”并分解为2个子问题。
子问题1.我们如何在日常生活中减少对空气的破坏?幼儿通过阅读绘本《绿色的一天》《10件我能为世界做的事》等,了解到我们可以在衣、食、住、行多个方面选择低碳生活方式(图8),达到保护环境的目的。①绿色出行打卡:幼儿统计自己每周出行时的交通工具,汇总班级幼儿的出行交通工具,在班级根据自己实际情况开展为期1周的“绿色出行打卡”行动,离园近的小朋友采用每天步行或自行车的出行方式,离园远的小朋友采用每周多次公交车或地铁出行的方式,每天记录自己的出行方式(图9),并在周五通过记录单评选出“绿色出行小达人”。②低碳小达人:幼儿从自己的衣、食、住、行记录低碳行动,统计在记录单上(图10),每周评选“低碳小达人”,并为大家分享自己的低碳行动,让大家建立低碳意识。
子问题2.如何让更多的人加入保护空气的行动中?①在幼儿园里,孩子们积极投入环保宣传策划中。他们自主分组,每组都设计并绘制了一幅环保宣传画,不仅展示了他们对环保的理解,也体现了孩子们的创造力和想象力(图11)。为了将环保理念传递给更多的弟弟妹妹们,孩子们进行了明确的分工。他们组成了16个小组,每组2人,分别走进小班和中班,用他们的宣传画和热情的话语向弟弟妹妹们宣传环保的重要性。为了表彰在宣传活动中表现出色的孩子,中小班的教师们评选出了2位宣传大使。宣传大使将在周一的升国旗仪式上代表全体孩子进行全园环保宣传,让每一位师生都能深刻感受到环保的重要性。整个活动不仅提升了孩子们的环保意识,也锻炼了他们的团队协作和沟通能力。②在家庭里,幼儿邀请家长共同参与,录制环保小视频。通过视频分享家庭中的低碳行动,如节能减排、废物分类等。这些视频被发送至班级微信群,让其他孩子观看学习,同时鼓励更多家庭加入低碳行动的行列,共同保护我们的地球家园。③在社区里,孩子们想到可以利用晚上离园后的时间走进社区,带着自制宣传画,向社区居民宣传环保生活,呼吁更多的人加入环保行动。
形成成果,反思评价
成果展示 ①环保宣传画。幼儿的环保宣传画充分展示了他们的艺术才能和对环保主题的深入理解。每一幅画都蕴含了孩子们对保护环境的独特见解和真挚情感。他们用色彩鲜艳的画笔,描绘了蓝天、绿树、清澈的水流,以及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场景。画面中的元素如飞翔的小鸟、绽放的花朵和快乐的动物,都传达出对美好环境的向往和追求。这些宣传画不仅美观,而且具有强大的感染力,能够激发更多人关注和参与环保行动。②环保小视频。在家长的协助下,幼儿们录制的环保小视频也是成果的一部分。这些小视频记录了孩子们在家庭中的环保行动,如垃圾分类、节约用水、绿色出行等。孩子们通过镜头向观众展示了他们是如何在日常生活中实践环保理念的。视频中,孩子们用稚嫩的声音讲述环保的重要性,并呼吁大家共同为保护环境贡献一份力量。这些小视频不仅展示了孩子们的创意和表达能力,也传递了积极的环保信息,有助于扩大环保活动的影响力。③“绿色出行打卡”和“低碳小达人”成果。幼儿通过实际行动践行环保理念,减少私家车出行,选择乘坐公共交通工具、骑自行车或步行等低碳出行方式。同时,他们还积极参与家庭垃圾分类、节能用水等低碳行动。这些活动不仅培养了孩子们的环保习惯,也让他们感受到了低碳生活的美好和现实意义。孩子们在参与这些活动的过程中,不仅收获了知识和快乐,也增强了他们的社会责任感和集体荣誉感。
评价 ①幼儿的作品,无论是绘制的环保宣传画还是录制的环保小视频,都展现出了丰富的想象力和对环保的深刻理解。他们的作品充满了创意,不仅体现了对环保主题的关注,也展示了独特的艺术风格和表现力。这些作品不仅是对他们学习成果的具体展现,更是他们环保意识萌芽和成长的见证。②幼儿在项目活动中展现出了积极主动的科学态度。他们对空气污染问题充满了好奇心,愿意提出问题并主动寻找答案。在探究空气与生活的关系时,他们表现出了强烈的探索欲和求知欲,对实验活动也表现出了极大的兴趣。这种科学态度不仅有助于他们深入理解科学知识,也为他们未来的学习和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③在项目活动中,幼儿学会了使用多种科学工具进行观察和实验,如利用烟饼模拟空气污染、通过绿植实验观察空气对植物生长的影响等。他们能够正确、安全地使用这些工具,并能够通过观察和实验验证自己的猜想和假设。这种对科学工具的熟练运用不仅增强了他们的实验能力,也提高了他们解决问题的能力。④幼儿在项目活动中展现出了初步的科学思维。他们能够提出问题、作出假设、进行实验验证,并能够根据实验结果得出结论。在探究空气与生活的关系时,他们能够运用比较、分类、归纳等科学方法进行分析与思考。这种科学思维的培养不仅有助于他们深入理解科学知识,也为他们未来的学习和生活提供了有力的支持。同时,幼儿的科学思维还体现在对环保问题的关注和思考上,他们能够意识到自己的行为对环境的影响,并愿意采取行动保护环境。这种环保意识和社会责任感的培养也是科学教育的重要目标。
项目特色
本次项目式学习活动的特色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突出项目式学习的特色;二是做幼儿的支持者。
在活动中,以幼儿提问为导向,如“为何空气污染时不能在室外活动?”激发幼儿好奇心并引导自主探究。幼儿在项目式学习中不再是被动接受者,而是主动解决问题者。学习融合多学科,通过艺术、科学与社会互动,展现幼儿艺术才能,培养科学探索能力,提升社交技巧,促进全面发展。活动注重实践性,通过实验、绿色出行、低碳小达人等活动,将所学环保知识付诸实践。亲身体验和操作让幼儿深入理解环保的重要性,形成积极态度和行为习惯,实现知行合一。
在活动中,尊重幼儿主体地位,鼓励他们提问、思考,支持自主探究与实践。提供丰富资源,创造良好环境,让幼儿自由表达、交流、探索。关注学习过程,重视探究、合作、创新精神。鼓励幼儿大胆尝试、勇于探索,不怕失败、敢于挑战,为培养学习兴趣和自主学习能力奠定坚实基础。尊重幼儿个性差异,提供个性化支持,关注幼儿表现与需求,根据兴趣特长提供不同资源和任务。鼓励幼儿发挥优势,展示才华,获得成就感和自信。
“争当保护空气小卫士”项目不仅是对幼儿空气保护意识的培养,更是对整个社会环保理念的推广和普及。我们期待通过这一项目,让更多的人意识到空气保护的重要性,共同为创造清洁、美好的生活环境而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