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文撷英

动态

2024-12-10

中国教育新闻网

2024丘成桐中学科学奖收官,61项大奖揭晓

http://www.jyb.cn/rmtzcg/xwy/wzxw/202412/t20241210_2111281478.html

12月8日,2024丘成桐中学科学奖总决赛在清华大学落下帷幕。来自海内外的81支中学生团队共决出61项大奖,涵盖数学、物理、化学、生物、计算机、经济金融建模六大领域。备受瞩目的跨学科最高奖项——科学金奖,由生物金奖得主、北京师范大学附属实验中学学生刘广羽摘得。此外,来自北京一零一中学、南京外国语学校等5所中学的参赛团队分别斩获各领域金奖。2024丘成桐中学科学奖自4月启动报名以来,赛程历时8个月,共有来自中国内地29 个省、市、自治区,中国香港、澳门、台湾地区,美国、加拿大、新加坡、澳大利亚等国家的2 813支队伍报名参赛,涵盖海内外700 余所中学,共提交有效论文1279篇,其中海外赛区共提交310篇,中国内地赛区共提交969篇。10—11月,分赛区评审经过初筛、函评、桌评、半决赛面试4 轮评比,86支参赛团队入围总决赛,实际参赛81支队伍、200余名师生。总决赛阶段沿用英文面试答辩方式,包含指导教师介绍指导情况、参赛团队介绍研究内容和评委问答3 个环节,从创新性、原创性、学术规范性、团队协作能力、发展潜力、学术道德诚信等多个维度进行全面考核,最终评定总决赛获奖团队。

2024-12-16

中国教育新闻网

河北:加强推动中小学科学教育区域互学互鉴

http://www.jyb.cn/rmtzcg/xwy/wzxw/202412/t20241216_2111284000.html

近日,“京津冀晋鲁豫”中小学科学教育暨非学科类校外培训机构参与课后服务现场观摩交流活动在河北邯郸举行。活动中,与会人员分别到邯郸市复兴区、邯山区、丛台区和经开区的20余所学校进行观摩。经验交流阶段,邯郸市复兴区、石家庄铁道大学、河北衡水中学、邯郸市邯山区等介绍了本区域和学校做好科学教育和非学科类校外培训机构参与课后服务的经验和做法。其间,中国教育发展战略学会科学与工程教育专委会常务副理事长兼秘书长王素教授、清华大学副研究员王东分别围绕STEM 教育和人工智能作了专题讲座。近年来,河北省积极推进新时代中小学科学教育工作,努力构建中小学科学教育发展新格局。此次活动是河北省实施的一系列举措之一,旨在深入推动中小学科学教育,加强区域互学互鉴,实现经验成果共享,助力教育强国建设。

2024-12-12

中国教育新闻网

天津:推广“三高共育”培养成果,营造拔尖创新人才贯通式培养环境

http://www.jyb.cn/rmtzcg/xwy/wzxw/202412/t20241212_2111282616.html

12月11日,天津市教委、天津市教科院主办,天津武清区教育局承办的天津市“品牌高中”建设项目成果交流展示暨英华少年科学院高质量发展研讨会在天津英华实验学校举行,旨在进一步发挥“品牌高中”辐射带动作用,持续深化拔尖创新人才早期发现与培养机制。近年来,天津实施了“青少年科创计划”,建立了32个拔尖创新人才培养学科基地。此次交流展示推介了英华实验学校以天津市教委社会科学类重大项目为牵引,依托英华少年科学院,搭建“三高共育”(高中—高校—高新企业)拔尖创新人才培养平台,探索兼具“激发好奇心与求知欲,鼓励提问”“重视全体,突出个体”“全面发展,培养特质”“三高共育,双向融创”4 大特质的拔尖创新人才培养之路。

2024-12-10

中国教育新闻网

北京市小学“跨学科主题学习的学校实施路径与策略”专题研讨活动举办

http://www.jyb.cn/rmtzcg/xwy/wzxw/202412/t20241210_2111281551.html

12月10日,“跨学科主题学习的学校实施路径与策略”专题交流会在北京市东城区灯市口小学召开。上午,专家和教师齐聚13个分会场,聆听了来自东城区9 所小学的15位教师带来的跨学科主题现场课。在经验分享环节,灯市口小学党总支书记、校长吴健以《践行跨学科理念,提升学校综合育人品质》为题,分享学校坚持开展跨学科实践的经验。汇文一小书记、校长陆军以《“故事课堂”育“全人”》为题分享学校进入新时代,以课堂教学启“智”,构建科学、完整、可持续的课程体系,促进学生全面而有个性的发展。随后,来自7所学校的校长、副校长、教研负责人等围绕“资源的开发与利用”“构建特色课程群”“教研机制与保障”等进行了交流发言。

2024-12-19

中国教育新闻网

“科普场馆对青少年实行免费或者优惠”意见被采纳

http://www.jyb.cn/rmtzcg/xwy/wzxw/202412/t20241219_2111285484.html

12月19日,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制工作委员会举行发言人记者会。科学技术普及法修订草案在中国人大网公开征求意见期间,共收到206 人提出的2045条意见,另收到来信4封。全国人大常委会认真研究这些意见,部分意见予以采纳。经研究,在现行科学技术普及法规定的政府投资建设的科普场馆应当“对青少年实行优惠”基础上,修订草案将这条规定修改为“对青少年实行免费或者优惠”。

异域传真

2024-11-11

美国科学教育协会网站

为科学课堂制定人工智能政策

https://www.nsta.org/blog/setting-boundariesdeveloping-ai-policies-science-classrooms

随着人工智能在教育领域的应用数量越来越多,学校需要制定政策管理其使用,确保人工智能成为学习的辅助工具而非替代品,避免学生过度依赖或不当使用。人工智能政策旨在促进学生负责任和规范地使用人工智能,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问题解决能力。通过将人工智能作为支持工具,教育者可以帮助学生为未来的挑战作准备,同时保持他们对科学探究的好奇心和参与度。政策应明确人工智能的用途,保护学生隐私和数据安全,并强调道德考量,避免出现抄袭和知识产权问题。人工智能政策应明确学生在什么情况下应亲自动手完成学习任务,在哪些情况下可以使用人工智能,并教育学生如何正确引用人工智能生成的内容,并防止将人工智能的工作与自己的创作混为一谈。政策还应当适应不同学习阶段的学生需求,为教师提供资源和专业发展支持,以有效监督学生使用人工智能。

2024-11-12

美国科学教育协会网站

NSTA 2034: 一封来自未来的信

https://www.nsta.org/blog/nsta-2034-letter-future

美国科学教育协会(NSTA) 执行理事长ErikaShugart博士撰写标题为“NSTA 2034: A LetterFrom the Future”的文章,通过一封来自2034 年的信,展望了NSTA对未来科学教育的影响。信中预测,到2034 年,科学教师短缺问题将得到解决,NSTA与其他组织的合作将提升科学教育的重要性,行业对STEM教育的支持增强;NSTA 的专业学习项目帮助新教师成长,NSTA 将吸引更多科学教育者加入,其丰富的会议活动和在线社区增强了成员间的联系;《新一代科学教育标准》被广泛采纳后,NSTA支持基于框架的专业学习,以视频方式对教学材料的应用进行记录和传播,促进了教育者间的互助;人工智能在科学教育中的应用使得教育更好地实现个性化,使教师能专注于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人工智能系统为学习者提供了更具适用性的学习体验,增强了学生的参与度和理解,为学生更好地参与STEM 领域的职业作好准备。

2024-11-12

e学校新闻网站

如何使数学课程更有吸引力?

https://www.eschoolnews.com/steam/2024/11/12/3-keys-to-making-math-engaging/

提高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和参与度,需要掌握3 个关键策略。首先,数学要与现实世界联系起来,将抽象的数学概念应用于实际情境,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数学的实际价值和应用。这种联系能激发他们解决问题的兴趣。如通过解决与金融、科学或工程相关的问题,学生可以更深入地理解数学概念并看到学习数学的长远意义。其次,数学学习是个性化的。每个学生都有不同的学习风格和能力水平,通过识别学生的强项和弱点,调整教学方法提供个性化的学习体验,可以帮助学生更有效地学习数学,有助于提高学生的自信心,减少挫败感。第三,技术是重要的教学工具。现代教育技术,如在线游戏、模拟软件和互动白板可以为数学教学带来新的活力,使数学概念更加直观和易于理解,还能提供即时反馈,帮助学生及时纠正错误。这些策略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参与度,激发他们对数学的热情,并为他们的未来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2024-11-20

美国科学教育协会网站

2025年K—12最佳STEM 图书榜单出炉

https://www.nsta.org/press-release/nsta-reveals-2025-list-best-stem-books-k-12-students

美国科学教育协会(NSTA)近日公布了2025年K—12最佳STEM 图书榜单。 NSTA与儿童图书委员会(CBC)合作,由教育工作者评选出了第8届“K—12最佳STEM 图书”榜单,为幼儿园至12 年级的学生推荐STEM 领域的优秀读物。这些获奖图书探讨了科学世界中的问题及可能的解决方案,也涉及生活中的相关内容。书籍内容强调跨学科的现实问题,引导读者思考主人公的“思维立场”,而非仅仅关注行为和结果。NSTA执行理事长Erika Shugart博士表示,该榜单展示了一系列鼓舞人心的图书,能够吸引并激励年轻读者,培养他们的好奇心和批判性思维,促进探究式学习,培养终身阅读爱好和学习热情。本届榜单的评审团由STEM教育工作者和文学专业人士组成,从创新示范、真实问题呈现、发散性思维激发、STEM学科整合、新思想吸收、多种解决方案探索,以及内容与受众年龄的匹配度等方面进行评估,从众多参赛作品中选出了27本书。获奖图书的主题广泛,涵盖秋葵汤、风车、密码等吸引青少年读者的话题。

本栏目内容均取自互联网,旨在让读者了解当前国内外有关科技教育的发展方向。栏目编辑将尽可能选取来自知名网站的链接,但互联网规模庞大、变化快速,我们无法保证这些链接今后不含非法内容,敬请读者提高防范、辨识意识。

上一篇: 点击科学
下一篇: 科学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