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的力量

作者: 杨璟 李志侠

原来老师的表扬和鼓励真的有那么大的力量,甚至能“拯救”一个孩子。为什么这么说?其实这种感觉来源于我自己的亲身体会。

由于下学期数学很多题目偏于理解类型,我们班有几个让我特别特别头疼的孩子,头疼的主要原因—学不会,听不懂。有时候,我甚至和同事开玩笑地说“他就像听不懂老师的话一样”,同样的一句话,我刚说完,让他复述也复述不出来,不张嘴,刚刚教过的东西过一会又忘了。

我很头疼。

他的父母也很头疼,找过我几次,问我这种情况怎么办,我一时也不知道该如何宽慰他们,我只能说:“慢慢来,说不定哪天就开窍了呢”,随即听到的就是他妈妈的一声长叹。

最初的他,是怎样听不懂老师的话呢?我相信很多老师都有相同的体会。当你告诉他这是长方形之后,你再问这是什么,他会告诉你这是圆,脑子里面完全没概念。我生气了很久,也和朋友吐槽过很多次。我知道我们经常会觉得这小孩很笨,甚至会直接说出口。虽然不否认确实有这样的孩子,但是多数孩子还是很聪明的,只是没有自信,因为害怕所以胡乱回答,他甚至根本没有听见你说的话,更加没有经过大脑的思考。我时常在想,是不是我太着急了,想要一个正确答案,却忽略了方式方法。

后来,有一次在课堂上看到他偷偷举起手又放下了,我立刻喊了他,他吞吞吐吐的回答了出来,虽然不流畅,但我狠狠地夸了他一回,还让全班给他鼓掌,因为这是他第一次主动举手回答问题。“老师相信你,下节课肯定还会积极举手,不再是那个低着头没自信的男孩子,甚至举手发言的时候声音也自信了。这是很大的变化,因此,我用了“拯救”一词。

我很开心。

我开心的不仅仅是,父母理解老师,更开心的是这个孩子看起来终于阳光自信了一些。

我也很欣慰。

因为我有一种“治病救人”的感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