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期末考试就考一双鞋子
作者: 陈艳一、背景介绍
我校地金华市工业园区,学校周围企业很多,绿源电动车集团、青年汽车集团、东晶电子等知名企业离学校都很近,近年来,学校与十几家企业成立了“校企教育联盟”。所以,我们就设想利用这些企业的资源,开发相关的主题性活动,进行跨学科学习,使学生在学习中不仅掌握跨学科的知识和能力,还使学生潜移默化地理解学习与生活是息息相关的,今天的学习与明天的职业是紧密相连的,从而增强造福社会的主观能动性与改造世界的社会责任感。
二、目标设置
一二年级的全体学生来到与学校仅一墙之隔的校企合作单位金华市鼎龙工艺品有限公司,开展“爱的足迹”——基于“校企研学”的低段游考。此次游考,力求通过创设情境化活动来考察学生各项智能的发展情况,旨在引导学生把各学科分条块的知识转变为对生活的相互联系的探究与理解,能初步运用已有的知识、技能,解决日常生活中的某些简单问题。
三、任务设计
活动分为三个部分,分别是:准备阶段:了解鞋子的演变历程;活动进行阶段:观看一双鞋子的诞生,参观企业的流水线,为妈妈设计一双鞋子;后续阶段:温暖的传递,把亲手设计的鞋子送给自己的长辈,表达对长辈的爱。
第一部分包括搜集资料,了解鞋子的演变,了解从古至今各种各样的鞋的结构和款式,使学生能够发现鞋子的造型美、色彩美,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的情感。主要考察学生搜集、整理、归类资料的智能。
第二部分重点包括观看生产流程,参观展厅,设计一双喜欢的鞋子。主要考察学生绘画、创造力和动手能力等方面的智能。帮忙计算鞋子的价格等环节,旨在考察语言表达、数学计算、实际运用等方面的智能。
第三部分主要将自己设计的鞋子的鞋子送给长辈,并用几句话表达对长辈的
爱,给长辈唱一首歌,考察绘画能力、语言表达、情感表达、歌唱能力等方面的智能。
三、实施成效
这次的非纸化游考与前几次相比,有三点创新之处:
1.走进“平凡”生活
众所周知,鞋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是人类服饰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但鞋子的作用一般不被学生所重视。所以,游考的主题选取了学生所熟悉的、与生活密切相关的鞋子,引领学生从“鞋的溯源”开始探究,走进精彩的鞋世界。通过发现鞋子的造型美、色彩美、用途多等方面,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的情感。
其次,这次游考活动设计了“文明好孩子”的模块,考察内容是过马路走斑马线、上下楼梯靠右走。这些生活中最平常的文明规则,却是学生最容易忽略的,把它列入模块考核,旨在让学生养成文明交通、右行礼让的好习惯。
2.融入“真实”情境
最佳的探索和学习是从兴趣开始的,秉承着这样的理念,这次的游考活动从以往的创设虚拟情境,到如今直接选择鼎龙企业作为活动场所,为学生开启一场鞋子的博物馆之旅。借助区域优势,利用企业资源,在鼎龙企业这个真实的场地中考察学生各项智能的发展情况,这样更能激活孩子们的兴趣,让他们敢于突破自我,勇于展示自己。
在参观生产鞋子的流水线时,学生感受了大企业浓厚的企业文化,看到宽敞的厂房,现代化的设备,自动化的操作,高科技的运用。同时,流水线上工人们紧张有序和熟练的操控技术,高涨的工作热情,分工合作的团队合作精神,让学生感到新奇和震撼。
在鼎龙企业的拖鞋展厅中,生动形象的展品不仅激发了同学们的好奇心和探究欲,还为同学们提供了直接观察、亲身体验和动手操作的机会。
在整个参观过程中,学生有意无意地与他人进行互动,与工作人员的交流,在这些互动中,不但获得了相关知识,还提升了人际交往的能力。
3.凸显“孝”文化
为弘扬中华民族“百善孝为先”的优良传统,继承中华传统美德。我们设计了“绘画小达人”、“设计小达人”的模块。让学生在企业的工厂里给拖鞋的表面画上自己喜欢的画,回家后赠送给长辈,倾吐长辈对自己的关爱,把朴素的言语化为温馨的感动,用美好的祝福传递反哺之情。这一环节,通过家长录制视频的形式,传送给语文老师考核,这份视频将会成为每个家庭最珍贵的回忆。
这个模块的设计创造了轻松又温情满满的环境,同学们积极投入发现自我,感恩亲情,体验诉说与倾听的美妙,唤起了埋在学生内心深处的感恩情怀,帮助学生树立责任意识,更加懂得回报父母,回报他人,回报社会。
纵观这次游考活动,为他们提供了一个有趣且真实的学习情境,让学生主动地把参观内容、学科知识与实际生活结合起来,更能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与创新能力,培养了学生的核心素养,也进一步加强了学生的思想道德教育,懂得感恩,懂得回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