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进生的谈话技巧研究

作者: 古怀美 王成伟

班主任在对学生进行教育时,要时刻贯彻面向一切学生的理念,尤其对所谓的后进生,更要予以关注。谈话是教师教育后进生最基本的方式。通过谈话可以了解后进生的个性特征、思想实际,沟通师生感情,帮助后进生解除思想上的矛盾与困惑。当然,要取得良好的教育效果,教师必须掌握运用好谈话技巧。

一、把握谈话教育的时机

后进生往往有突出的缺点和错误,被人看成一无是处,他们自己也常常会产生自卑感。 但他们渴望拥有表现的机会和同学的认可。只要我们多和后进生接触,多了解其爱好,在谈话中创设教育的时机,找准突破口,利用和发挥其特长,相信后进生也会成为闪光的金子。要使谈话能获得令人满意的效果,关键在于教师要找到教育的最佳时机。良好的时机。不仅需要教师善于发现,善于主动创设。例如为后进生构建一个表现的机会,当他们取得成绩即使是微小的成绩时,及时予以表扬,就可以激发他们的自尊心、自信心。如果后进生做了错事,我们不妨退一步,先找找他身上的闪光点,说说他的某些优点,肯定他,再指出他的不足,一些平时听起来“逆耳”的话,这时会“顺耳’’起来。他们遇到挫折、迷茫时,我们可以充当他们的心理医生,让他们说一说,宣泄一下悲观失望的情绪,并及时关怀,鼓励,帮助他们点燃学习的信心与热情。

二、把握谈话教育的地点

不同的谈话地点所产生的心理效应是不同的,我们要根据后进生的成因及特点,选择合适的谈话地点,以增强谈话教育的效果。比如和一些寡言少语、反应较慢的学生谈话,应选择在室外稍安静的地方,“随意”地边走边谈。这样可以更容易从感情上跟学生取得沟通,消除师生之问的心理隔阅,消除他们的拘速和紧张,轻松愉快地进行交谈。学生往往会向老师敞开心灵之窗,并自觉地去实践老师提出的要求。

对于一些由于家庭不和或家长缺少教育子女的良策而自暴自弃、缺乏家教、任意放纵的学生,我们应选择在学生家中谈话。谈话时,切不可向父母告状,而应告诉家长不要对孩子失望,要用发展的眼光去发现孩子的闪光点,多鼓励少训斥,少一些强制,多一些引导,还要以身作责,让每一个来学校的学生,要先指出其身上的闪光点,再委婉地指出孩子的缺点,这样还可以对家长的教育方式起到示范作用。

还有一些学生,由于家长经常容忍他们的过错,袒护他们的缺点,使孩子极具“娇骄”二气。对于这些学生, 我们应选择在办公室或教师家中谈话,这样可以增加谈话的严肃性,使他们对谈话更加重视。

三、把握谈话教育中言语、形体的配合

对于孩子来说,身体和身体接触会使他们产生一种心气相通的感觉,而让他们产生一种安全感和谈话的勇气。所以,在言语奖励的同时,可以利用动作辅助,

如脸带微笑,注视学生,或走到他身边,轻拍他的肩膀、模模他的头等等。这些更容易使学生、特别是一向被冷落被忽视的后进生感动,产生亲切.感,而乐于向老师吐露心声,宣泄悲观失望的情绪,也敢于向老师提问。谈话时班主任还要借助语言的抑扬顿挫,轻重缓急,准确地表达自己的感情,使谈话富有感染力,还可以用爽郎的笑声表示赞许,用轻轻的叹息声表示惋惜等。

四、把握谈话教育的内容

学生是敏感的,教师一个随意的手势、一个无意的眼神,一句随口说出的话语,都会在他们的心弦上弹出一个音符,乃至影响学生的一生,所以,教师要严格把握谈话教育的内容,切忌随意、夸大等不当语气对学生造成伤害。谈话时微笑着对待后进生,恰当得体的委婉说话,间接地指出学生的错误,都意味着积极的语言暗示。相反, 如果有的教师在教育后进生时,一味地以严厉的态度、言辞责骂他们,一副盛气凌人,高高在上的姿态,就很容易伤害学生稚嫩的心灵,损害其自尊心,甚至会造成学生对教师的疏远、长久的怨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