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化应用意识感受体育中的数学

作者: 刘思佚

强化应用意识感受体育中的数学0

【学习内容】

北师大版《义务教育教科书.数学》四年级下册数学好玩第2课时奥运中的数学第79-80页。

【教材分析】

一、本课关联的核心素养分析

运算能力:在探究三个比赛场景相关问题的过程中,需要先理解运算的问题,选择合理简洁的运算策略解决问题,有助于学生形成规范化思考问题的品质,养成一丝不苟、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

应用意识:在解决三个比赛场景相关问题的过程中,需要学生有意识的利用数学的概念理解体育比赛中的现象,从而解决相关的问题。从而感悟体育中蕴含着大量的与数量和图形有关的问题,可以用数学的方法予以解决;了解数学作为一种科学语言在体育中的应用,建立数学和体育的联系。因此,本课的应用意识充分体现在这个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也就是让学生用学过的知识和方法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养成理论联系实际的习惯,发展实践能力。

几何直观:最后一个问题需要结合上面的射击场景,运用观察物体的知识进行判断,意在培养学生空间想象能力和推理的能力。

二、本课的核心任务分析

本课的核心任务是“小数加减运算及综合运用。”

学习本课之前,学生已经会计算小数的加减法并解决关于小数加减的实际问题,教材创设“奥运中的数学”这个情境,一方面鼓励学生自主收集奥运会的资料,在收集资料的过程中体会数学和体育的联系,同时也鼓励学生根据信息提出数学问题并综合运用小数运算、观察物体等知识解决问题,使学生体会到数学的实际价值。

【学情分析】

学生在本学期已经学习了“小数加减法”的知识,本节课是一节“实践与综合应用”课,它是以“奥运会中的数学”为主题,引导学生综合利用所学的知识,解决有关数学问题。

【学习目标】

1.通过提供的“奥运”信息,综合运用所学的知识和方法,解决有关的实际问题。

2.通过解决体育赛场上的有关问题,体会数学和体育之间的练习,进一步体会数学的应用价值。

3.通过自主探究活动,进一步巩固小数运算。观察物体等知识,培养和提高学生合作、竞争的意识。

【学习重难点】

学习重点:熟练运用所学的知识和方法,解决有关的实际问题。

学习难点:综合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学习准备】

课件

【学习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出任务。

1.分享收集的关于近三届奥运会的信息。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在信息收集中感受奥运中处处存在着数学,数学作为一种通用的科学语言在奥运中的运用。】

2. 中国体育代表团在近几届奥运会上都取得了优异的成绩,这是近四届的奥运会金牌榜。

3. 【设计意图:培养学生爱国意识并提升民族自豪感。】

3.引出核心任务,你能根据收集到的信息提出数学问题并解决吗?

二、提出问题,解决问题。

1.田径

走进2004年奥运会的田径赛场,中国选手刘翔在男子110米栏的比赛中获得了冠军,并打破了当时该项目的奥运会记录,平了该项目的世界纪录。这是冠军、亚军和第三名运动员的成绩。

(1)学生尝试提出问题。

(2)独立完成,教师巡视指导。

(3)全班交流分享。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主动尝试从奥运会相关信息中发现和提出有意义的数学问题,感悟现实生活中蕴含着大量的与数量和图形有关的问题可以用数学的方法予以解决,勇于探索一些开放性的、非常规的实际问题和数学问题。】

问题1:他们分别相差了多少秒呢?

预设1:冠军是12.91秒,亚军是13.18秒,可以列出减法算式:13.18-12.91,通过竖式计算得出他们相差1.27秒。

预设2(反驳):十分位上的“1”减“9”不够,向个位借1,个位剩“2”,2-2=0,结果应该是0.27秒。

预设3:冠军是12.91秒,第三名是13.20秒。列式:13.20-12.91,通过竖式计算,等于0.29秒。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借助图与数据相结合分析解决问题,将数的大小跟图联系起来,感知知识间的联系。】

问题2:这儿还有两幅图,你们能根据表中的数据,判断一下哪幅能描述当时决赛的冲刺情况吗?

问题3:当时男子110米栏的奥运会纪录是12.95秒。刘翔用的时间少了多少秒?

(3)小结:现在在用学过的小数运算在解决奥运中的问题,小数加减竖式计算,不仅小数点要对齐,还要注意进退位

2.跳水

2008年奥运会男子单人3米跳板比赛中,中国选手何冲以领先第二名德斯帕蒂耶斯32.45分的优势进入最后一跳,秦凯则落后德斯帕蒂耶斯7.65分,排名第三。

(1)学生尝试提出问题。

(2)独立完成,教师巡视指导。

(3)全班交流分享。

问题1:最后一跳前,秦凯落后何冲多少分呢?

问题2:谁是第一名,谁是第二名,谁是第三名?

3.射击

学生尝试提出问题。

(2)独立完成,教师巡视指导。

(3)全班交流分享。

第一题:第10枪郭文珺打出了10.8环,格贝维拉至少需要打多少环才能获得冠军?

第二题:格贝维拉第10枪的成绩是8.8环,两人总成绩相差了多少环?

【设计意图:以射击决赛为情境,让学生运用小数加减计算及估算解决问题。给出郭文珺和格贝维拉前7枪的总分相差情况,两人第8、第9枪的成绩,郭文珺第10枪的成绩,给学生创造一个相对复杂而真实的背景,更有利于学生对小数加减知识和方法的综合运用。】

【设计意图:结合上面的射击场景,运用观察物体的知识进行判断,意在培养学生空间想象能力和推理的能力。】

三、全课总结,拓展延伸

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还有什么困难?举例说一说。

【设计意图:课后总结与反思应该回归学生主体,充分展示学生学习的个性化感受,是 “四基”“四能”“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是否达成教学的一个反馈良机,也有助于素养的形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