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基于网络文本的大运河沧州段文化遗产利用的公众感知
作者: 杜腾达 张汝峰 张亚娟 张印旭 张雪林
目前大运河文化遗产方面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文化遗产保护和利用,对文化遗产利用情况的公众评估和反馈相对较少。文章采用爬虫工具获取相关网络文本数据,利用ROST CM6.0对大运河沧州段文化遗产利用情况进行公众感知,获得公众态度和偏好,并利用政策文本数据实现政策定位感知,然后对大运河文化遗产在公众和政策视角下进行对比分析,提出发展建议和对策,助力大运河沧州段文化带建设。
研究现状
基于网络数据的大运河沧州段文化遗产利用的公众感知,是在基于网络数据的旅游目的地形象感知研究的启发下提出的。旅游目的地的形象感知是利用网络文本内容,获取旅游目的地的感知,游客也会通过网络上的点评来了解旅游目的地的情况。良好的形象感知也有助于旅游目的地的知名度和美誉度的提高,进一步增强其在旅游市场中的竞争力。
目前有较多的专家和学者对基于网络文本内容的形象感知提出了较多方法。蒋瑞雪使用ROST CM6情感软件进行分析,研究大足石刻旅游形象感知;邹晓琼结合GooSeeker软件对都江堰中华大熊猫苑和熊猫谷的网络点评高频词及情感类型进行对比分析;何欣欣等人通过文本分析方法对开平碉楼文化旅游区形象进行分析。文章以网络文本和政策文本为研究对象,利用ROST CM6软件对大运河沧州段的认知形象、情感形象和整体形象进行分析。
数据来源及处理
在微博、知乎、贴吧、大众点评等网络平台,通过后羿采集器采集大运河沧州段公众的评论数据,构成网络文本数据集。在政府官方网站中搜索“大运河”获取历年沧州市关于大运河保护和利用的文件、规划等,构成政策文本数据集。获取的网络数据比较杂乱、格式不统一,因此需要对数据格式进行转换和归一化等预处理工作。
网络文本数据统计与分析
利用ROST Content Mining 6(ROST CM6)软件对上述文本内容进行分析,获得高频词汇、情感分析、社会网络与语义分析等。
词频分析。网络文本数据通过微博、知乎、贴吧、大众点评等网络平台采集,时间截止2023年09月20日,通过ROST CM6.0获得高频词汇,如表1所示。
通过大运河沧州段网络文本高频词汇分析可知:
“文化”(2645次)关键词频率最高,其次是“运河”(2284次)和“城市”(2032次)。说明文化、运河和城市是人们所关心的重要问题,体现了大运河文化与城市发展之间的关系。
“沿线”“景观”“重要”“工程”“河道”等关键词出现频率也较高,说明人们对大运河流经的沿岸以及周围景观和各项工程讨论较多。
高频词汇中还出现了与“环境”“生态”“旅游”“非遗”“活动”“杂技”“休闲”等相关的关键词,说明人们非常重视大运河的环境保护、非遗传承、相关活动等方面的内容。
情感分析。采用ROST对文本数据进行情感分析,游客感情积极情绪80.33%、中性情绪8.38%、消极情绪11.29%。其中,积极情绪分段统计结果如下:一般:386条、18.13%;中度:202条、9.96%;高度:863条、42.53%。消极情绪分段统计结果如下:一般:57条、6.51%;中度:21条、2.40%;高度:20条、2.28%。
游客感情积极情绪为80.33%。例如有的游客看到河道水质非常清澈,也有的游客认为设施建设非常好,当地人很热情。说明网络上人们对于沧州大运河的满意度高,人们普遍对大运河印象美好,赞誉度高。
评价中有11.29%消极情绪。例如有的游客在清风楼附近闻到油炸臭豆腐和烤冷面的余味,令人反感,还有就是清风楼附近道路拥堵,停车不便利。说明沧州大运河也有较多需改善的地方和进步的空间。
社会网络与语义分析。由ROST生成社会网络与语义分析图,其中红色的方框代表着出现的频率比较高,箭头代表着两者之间的联系。
由社会网络与语义分析图可知:
“建设”“打造”“推进”“建筑”“发展”等词出现的频率很高,说明沧州市政府对大运河的建设投入很大,成果丰硕。
“生态”“景观”“保护”“环境”等词频很高,说明环境治理与保护已经深入人心。
“文化”“融合”“遗产”“传承”等词频很高,说明沧州注重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传承。
政策文本数据统计与分析
在政府官方网站中搜索“大运河”获取历年沧州市关于大运河保护和利用的文件、规划等,构成政策文本数据集。政府官网文本数据采集时间截止2023年9月20日,通过分析获得高频词汇(如表2所示)。
由政策文本数据高频词汇可知:
“文化”“保护”“遗产”“传承”“文物”“非遗”“历史”等词频较高,说明沧州市政府对文化遗产保护和传承非常重视。
“建设”“规划”“发展”等词频较高,表明沧州市政府致力于城市建设。“生态”排在第12位,表明政府对大运河的生态保护非常重视,“环境”“绿化”“改造”等词多次出现表明沧州市政府对保护大运河生态环境的决心。
“旅游”“景观”“宣传”“展示”等词频较高,说明沧州市政府注重旅游业的发展和宣传推广,让全世界越来越多的人知道大运河的美。
“财政”“经费”“管理”“政府”“经济”等词频较高,表明沧州市政府投资了大量的物力和财力用于大运河的建设。
对比网络文本数据统计与分析和政策文本数据统计与分析可以发现,两者有相同之处,也有不同之处。
相同之处。两者都有关键词“文化”“遗产”“非遗”“文物”“保护”等,说明无论是政府还是网民都对文化遗产保护非常重视,政府和人民都关注大运河文化遗产的保护;两者都提到了“加强”“推动”“协调”等关键词,说明都关注了推进项目的实施和协调问题;两组数据都有关键词“城市”“建设”“规划”“发展”“河道”“景观”等,说明两者都强调城市发展和规划,都在关心如何在城市发展中规划好大运河文化,使大运河与城市景观完美融合。
不同之处。排名差异:两组数据中的关键词排名有一些不同。例如,在政策文本数据中财政排名第13,而在网络文本数据中财政排名第23。这表明在政策文本数据中财政问题更受关注,政策文本提到“财政”大部分是指财政支出,而网络数据中“财政”是指人们对财政的运用。词频差异:政策文本数据的关键词词频较低,最高词频为4589,而网络文本数据的关键词词频较高,最高词频为9645。关键词差异:例如,政策文本数据中出现的关键词,有一些在第二组数据中没有出现,如“支出”“大运河”“文物”“财政”等。网络文本数据中出现的关键词,有一些在政策文本数据中没有出现,如“物质”“工作”“清风”“世界”等。
通过研究,政府不管是在环境保护方面还是在建设方面都投入量巨大,对大运河文化遗产的重视程度也非常高,人民对大运河各方面的满意度高,情感认同趋于一致。另外,沧州段大运河存在河岸环境整治、文化保护和旅游开发等方面的不足,需要加大环境治理力度,加强文化保护和旅游开发,提升沧州段大运河的整体质量和价值。
根据上述研究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强化管理体制。建立健全大运河的管理体制,明确责任分工,加强协调合作。负责大运河的保护、开发和管理工作的管理机构,应加强与相关部门的沟通和合作,形成合力。
加强保护。大运河是我国重要的历史文化遗产,需要加强保护工作。加强河道清淤、水质监测等环境保护措施,确保大运河的良好生态环境,同时加强对文物建筑的保护和修复工作,保持其历史风貌。
加强宣传推广。加大对大运河的宣传推广力度,提高其知名度和影响力。通过举办大运河文化节、举办相关展览和演出等方式,吸引更多的游客。
增强旅游体验。大运河是一条具有悠久历史的运河,可以开发丰富多样的旅游产品和线路,提升游客的旅游体验。
促进沿线经济发展。大运河沿线有着丰富的资源和潜力,可以发展相关的产业,促进沿线经济的发展。
课题项目:河北水利电力学院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资助项目(X202310085002);2023年沧州市社会科学发展研究课题(2023145);2024年沧州市社会科学发展研究课题(2024340);教育部产学合作协同育人项目(231003221102331,231007023080918);沧州市科技计划自筹经费项目(222102002);2024年河北水利电力学院校级教学改革研究与实践项目(2024JG03)。
(作者单位:河北水利电力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