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里这样过新年
作者: 俞秧 虞珍珍
“小孩小孩你别馋,过了腊八就是年;腊八粥,喝几天,哩哩啦啦二十三;二十三,糖瓜粘;二十四,扫房子;二十五,冻豆腐;二十六,去买肉;二十七,宰公鸡;二十八,把面发;二十九,蒸馒头;三十晚上熬一宿;初一、初二满街走。”
春节是中华民族最重要的传统节日。我园结合“儿童劳动社”课程,对传统童谣进行了分解阐释,带领幼儿以劳动的方式打开新年,沉浸式体验传统文化,获得有益身心发展的经验。
孩子眼中的新年
丢丢:过年是甜甜蜜蜜的,有红包和礼物。
米可:过年代表新的一年开始了,我们要打扫卫生,迎接新年。
熙熙:爷爷奶奶会提前准备年货,全家一起分享。
乐乐:过年要贴对联、放鞭炮、吃年夜饭,太有趣啦!
依依:因为平时的生活普普通通,我们要有特别的日子,做特别的事情,所以要过年。
通过孩子们的表述,我们发现,孩子们对新年充满了期待。根据孩子们对“过年”的理解和兴趣,我们梳理出喝腊八粥、备年货、掸尘、逛庙会、送节礼这5个主题活动。
第一站:喝腊八粥
农历十二月初八是腊八节,民间有喝腊八粥的习俗。腊八粥又称“七宝五味粥”,由多样食材熬制而成。南宋吴自牧《梦粱录》载:“此月八日,寺院谓之腊八。大刹等寺,俱设五味粥,名曰腊八粥。”腊八节至今已有1000 多年的历史,起初是佛教节日,由于与民众生活息息相关,后演化成民间节日。
孩子们听老师讲腊八节的由来,共读《腊八粥》绘本,了解腊八施粥的传统习俗。回家后,和家人一起购买腊八粥食材。通过亲子调查,孩子们发现,不同地区有不同的腊八粥配料,腊八粥的味道就是家乡的味道。
佑佑:我爸爸是江苏人,他说腊八粥里要加入荸荠、松子仁、芡实、红枣、栗子、木耳、青菜、金针菇等食材。
蘑菇:我奶奶是宁波人,她说要在白米中加入莲子、红枣、花生米、红豆、薏米、糯米、绿豆、黑豆等食材。
孩子们对制作腊八粥跃跃欲试,开始设计自己的腊八粥。
安安:我喜欢吃红枣和花生。
小雨:我想放点葡萄干,还有核桃。
佑佑:我们每人选一种爱吃的食物放进去吧!
通过讨论,孩子们确定了腊八粥的食材,还向保健老师请教,明确食材的量,准备煮粥的食材和工具。“我家有红枣”“我来带桂圆”“我去买橘子”……腊八节当天,孩子们清点食材、淘米剥壳,一大锅香喷喷、甜蜜蜜的腊八粥诞生了。孩子们直呼好喝,还不忘分享给食堂阿姨、保安叔叔,一起品尝美味的腊八粥。
对爸爸妈妈说:从调查腊八粥的食材,到设计自己的腊八粥,再到分工合作带食材、共同煮粥,孩子们对腊八节传统习俗有了更多的经验拓展。同时,通过赠送腊八粥,孩子们在民俗活动中学习爱与分享。
第二站:备年货
年货最早是驱赶野兽用的器物,后来逐渐演变成食物、新年装饰、新衣服等。古代交通不便,物资匮乏,家家户户会在春节前10 天左右准备年货。如今的年货包括鸡鸭鱼肉、茶酒油酱、南北炒货、糖果甜品等,人们会在过年前采买充足,还会添置新衣,准备礼品等。
听说幼儿园要办年货节,各班都可以设摊卖年货,孩子们欢欣雀跃。什么样的年货最受欢迎呢?孩子们开始考察:和爸爸妈妈一起到商场、超市、菜场,了解年货的种类及价格;统计年货清单……
熙熙:明年是兔年,我们可以做轻质泥兔子。
佑佑:我想学做中国结。
丢丢:我们家备年货就是晒腊肉、腌红膏炝蟹。我们也准备点好吃的吧。
经过讨论和投票,孩子们确定了两种年货,分别是轻质泥兔子和宁波地方美食——麻糍。区域活动一开始,孩子们纷纷行动起来,开始做轻质泥兔子。但是做麻糍,好像有难度。孩子们打听到,食堂阿姨会做麻糍,于是跑去请教。食堂阿姨不但讲给孩子们听,还绘制了流程图:洗糯米—定时蒸煮—准备配料—敲打麻糍—搓揉制圆—粘松花粉—装盘。
“取经”回来,孩子们信心满满,经过齐心协力的劳动,热腾腾的麻糍出炉了!试吃时,孩子们发现麻糍黏牙,口味也没有预想中的好。经过经验总结,孩子们开始了第二次、第三次尝试,麻糍小铺终于达到能出摊的标准了。
对爸爸妈妈说:以年货节为契机,孩子们沉浸在新年氛围中,体验备年货的传统习俗。做轻质泥兔子、做麻糍等活动,让孩子们在反复试误中沟通、反思、调整,在实践中培养良好的品质。
第三站:掸尘
“掸尘”又称扫房、扫尘,寓意把“穷运”“晦气”扫出门,辞旧迎新,寄托了人们辟邪除灾、迎祥纳福的美好愿望。腊月二十四是扫尘日,家家户户都要打扫卫生,掸去尘垢,清洗器具,拆洗被褥,洒扫庭院。
在幼儿园里,一场关于“掸尘”的讨论悄然展开:什么是掸尘?为什么要掸尘?我们可以做什么?
熙熙:掸尘就是打扫卫生,扫地、擦桌子,让幼儿园干干净净,没有灰尘。
奶酪:我妈妈会在这天洗床单、被套,但是这对我们来说太难了。我们可以洗自己的枕套、汗巾。
小雨:还要晒被子!把被子晒得暖暖的、香香的,我就可以冬眠啦!
开始行动吧!老师给孩子们看了一些民间掸尘的图片,孩子们对掸尘时的穿着打扮和劳动工具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在家园合作下,班级活动区域收集到很多布料,还有巧手的外婆来到幼儿园,教小朋友制作围裙。熙熙学会了用报纸折帽子,在美工区当起小老师,教大家做手工帽……
一个阳光明媚的日子,孩子们分组行动:洗晒组洗玩具、晒被子、洗枕套和汗巾;打扫组穿上自制的围裙,戴上手工帽,拿起鸡毛掸子、抹布、拖把,把活动室打扫得干干净净;装扮组贴窗花、挂灯笼、系中国结,共同迎接新年的到来。
对爸爸妈妈说:活动中,孩子们对传统习俗“掸尘”有了浸润式的体验。鸡毛掸子、藤拍等传统工具,让孩子们感受到劳动工具的丰富性和实用性。同时,在和同伴合作过程中,感受劳动带来的丰富体验:整洁有序、创意审美、成果满足。
第四站:逛庙会
逛庙会,是集吃喝玩乐于一体的传统民俗活动。庙会,起源于寺庙周围,所以叫“庙”;商贩们看到烧香拜佛者多,在庙外摆起各种小摊,逐渐成为定期活动,所以又叫“会”。久而久之,逛庙会就演变成春节期间的传统活动。
新年的氛围已到位,孩子们穿上新衣,早早地在各自场地完成摊位布展,热闹的庙会开始啦!
传统小吃街以孩子们熟悉的美食和宁波特色小吃为主,各班准备了“日湖牌年糕汤”“小雨点牌豆沙小圆子”“东海牌腊肉”,还有麻糍、油赞子、串串香、爆米花……
民俗文化街里有书法协会的家长到现场赠“福”,兔年有“福”笑哈哈;有红红中国结,代表吉祥如意(祥云结),福禄双全(葫芦结),好事成双(双鱼结);还有兔子饰品、窗花等,应有尽有。
传统游乐街包含蒙眼贴兔耳、舞龙、皮影戏、投壶等游戏体验点,孩子们在游戏中亲身体验传统文化的乐趣。
果果:太好玩了!我想天天过年,天天逛庙会。
小宝:我买了好多年货,兔子发夹是送给妈妈的礼物,“福”字我要贴到家门上。
豆豆:这个腊肉太好吃了!我给奶奶留了一块。
对爸爸妈妈说:全过程参与、全方位体验、全视角浸润,孩子们在看、做、玩、尝中感受传统年味。快乐的活动体验有助于增进幼儿对传统文化的认知,在孩子心中撒下传统文化的种子。
第五站:送节礼
送节礼是汉族人民的交际习俗。每逢春节、端午、中秋等节日,出嫁的女儿偕女婿,分家另过的儿子偕媳妇,带上礼物回家拜望父母。所送礼物,春节时一般为腊肉、白糖、鸡蛋、挂面、酒等。亲朋好友也会在新年期间互相送礼。
对于孩子们而言,过年穿新衣、收压岁红包、互赠礼物,是最开心的事。
依依:我给好朋友妮儿准备了新年礼物。
宁宁:我给安安准备了新年礼物,还画了藏宝图,让她好好找找。
安安:我也要画藏宝图,让你来找找。
宁宁和安安的对话勾起了孩子们的兴趣,大家纷纷表示也要画藏宝图,让好朋友自己去找新年礼物。
面对孩子们的热情,我们组织了集体教学活动《藏宝图》。通过活动,孩子们知道了箭头符号、图形符号所代表的意思,并能根据符号标出路线。活动后,奇奇画了一棵树,标了一个向上的箭头;安安画了一张床,还有一个向里面的箭头。当孩子们兴冲冲地把藏宝图给好朋友看时,大家却表示看不懂。
熙熙:我知道奇奇的礼物在一棵树上,但幼儿园里树太多了,很难找!
宁宁:安安的藏宝图也一样,不知道是谁的床?
经过头脑风暴,孩子们想出了拼图、多幅藏宝图等形式,寻宝之旅变得既有挑战又有乐趣。
豆豆:快看!我找全藏宝拼图了,原来在沙池里!我出发了!
佳佳:我在小山坡上找了3 遍,终于找到了,原来在树丛里!这也太好玩了吧!
孩子们根据藏宝图的提示,找到了新年礼物,和同伴一起享受快乐的游戏时光,让礼物的惊喜感倍增。
对爸爸妈妈说:互赠礼物不仅促进了同伴关系,藏宝图的形式还拓展了幼儿的空间感和叙事逻辑感,让传统习俗焕发多元的教育价值。这个活动也适合家长和孩子互动,用连续寻找的方式增加游戏的趣味性和难度,增进亲子间的默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