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搬家啦

作者: 花薛慧

我们搬家啦0

一早,幼儿园里来了很多工人叔叔,地上也堆满了管子。站在管子旁边,孩子们表现出极大的好奇心。

尧尧:好多管子!

悦悦:这些管子好长啊!

沁沁:工人叔叔要用这些管子来做什么呢?

澔澔:咦!这里为什么用网拦起来了?

……

孩子们对自己的问题进行了猜想:搭房子、做玩具架、种植物……笑笑提议去问工人叔叔。从工人叔叔的回答中得知:幼儿园要进行消防改造,连活动室也要进行大改造呢!管子是用来做消防管道的,用铁丝网拦起来是为了保护大家的安全。

当家长们知道幼儿园要进行消防改造后,都表示担忧:改造活动室可是个大工程,因为有那么多东西需要搬运。而孩子们则表现出空前的热情。于是,教师便以此次消防改造为契机,生成了新的课程活动。

物资搬运计划

由于美工室暂时不需要进行消防改造,孩子们决定将其作为临时“基地”,存放一部分物品。

尧尧:我想把活动室的玩具、植物、书搬过去。

悦悦:还有小桌子、小椅子、水杯。

笑笑:我想把放绘本的书架也搬过去。

教师:这么多东西,我们怎么搬呢?

这么多物资该怎么搬呢?老师将问题抛给了孩子们。经过讨论,孩子们从家里带来了纸箱、袋子、双面胶、胶带、绳子等材料。教师将材料投放到区域活动的场地中,孩子们通过亲身实践探究不同的打包方式。

曜曜:搬家的时候,爸爸妈妈是把东西装进纸箱搬的。

琪琪:可以把玩具放进塑料袋里搬走。

笑笑:水杯可以用绳子串起来搬走。

孩子们用绘画的方式表征记录了需要打包带走的东西。

一一:这个箱子里的东西老是掉出来。

曜曜:把箱子封上就好啦。

一一:我用了双面胶,但是粘不牢。

曜曜:我看到快递盒上用的是黄色的、宽宽的胶带。

曜曜用宽胶带给大家演示了一下自己的打包方式,引来了孩子们的围观和讨论。

澔澔:曜曜的纸箱里放了那么多东西!

教师:我们来看看,曜曜是怎么放进这么多东西的呢?

澔澔:他把大的东西放在下面,上面放彩笔和彩泥这些小一点的东西。

源源:他还用宽胶带把纸箱封起来,这样东西就不会弄丢了。

曜曜:我搬过家,爸爸妈妈就是这样收拾的。

孩子们纷纷效仿曜曜的打包方式,通过比对大小、判断轻重的方法对物品进行了分类、整理。在打包的过程中,他们不仅发现了宽胶带打包比双面胶更牢固,还总结出“交叉”封口的方式,让打包的过程更顺利了。

对爸爸妈妈说

当幼儿园进行消防改造时,大班的孩子就“搬什么”“怎么搬”展开了讨论,并通过自主探究找到了最合适的打包方式。在这个过程中,孩子积累了生活经验,动手能力也得到了提高。在日常生活中,家长可以创造类似的机会培养孩子的动手能力。在操作过程中,家长可以与孩子一起讨论、探究解决问题的办法,给孩子提供合适的材料,引导孩子自主探索。

“搬家”进行时

搬家时,孩子们发现玩具箱和语言区的书架又大又重,很难搬运,于是想到借助小车合作搬运。

澔澔:我借来了小车,来帮我一下。

源源:我来帮你。可是台阶这里上不去,怎么办?

洲洲:那边有木板,可以搬过来架在台阶上,再把小车推上去。

孩子们从搭建箱里取出几块长木板,用两块木板搭成一个“轨道”,试图将小车推上去。但木板之间空隙太大,木板本身又窄,小车的轮子老是滑下去。在推车的过程中,孩子们一边讨论,一边调整木板的角度。

教师:为什么轮子总是滑下去呢?

澔澔:木板太窄了。

洲洲:我们换宽一点的木板吧。

源源:我们可以多找几块宽木板,把它们拼在一起试试。

孩子们都觉得源源的建议不错,他们找了几块宽木板,将它们拼在一起,“轨道”就变成了一座“桥”。孩子们一起喊着“一、二、三,推!”成功将小车推上了台阶。其他孩子也学着源源的方法,一车车的物资运到了美工室。

对爸爸妈妈说

教师是孩子的支持者、合作者和引导者。当孩子在探究过程中遇到困难时,教师应引导孩子解决问题,而不是代替孩子解决问题。在搬运玩具箱的时候,孩子们在老师的引导下,将窄窄的木板轨道拼成了木板桥,完成了运送任务。生活中,家长也可以在孩子探究的过程中扮演这样的角色,在探究失败时,和孩子一起面对困难,引导孩子联系已有经验尝试解决办法。在孩子的探究略有收获时及时总结,帮助孩子生成新经验。

体验新环境

完成搬家任务之后,孩子们在美工室暂时安顿下来。午餐时间,孩子们来到美工室门口等待开饭。由于美工室离食堂较远,无法将饭菜一次性搬运完,所以保育员叶老师将米饭和碗筷端来之后,又急匆匆地跑去食堂端汤和菜。孩子们发现叶老师要来回跑好几趟,都觉得她太辛苦了。

淇淇:叶老师好辛苦啊,要来回跑。

玥玥:我们帮叶老师一起搬吧!

淇淇:太多人去的话,会乱糟糟的。万一打翻了碗怎么办?

玥玥:今天我值日,我可以先帮叶老师搬。

涵涵:明天是我值日,我帮叶老师搬。

淇淇:那我们就让每天的值日生去帮忙吧!

第二天饭点,值日生主动跟着叶老师去端饭菜。有时因为碗筷太重,孩子们便两人合作搬运。很快,孩子们就吃上了热气腾腾的饭菜。

除了吃饭,新活动室的方方面面都让孩子们有了新体验。

繁繁:老师,我要小便!

教师:美工室没有卫生间,怎么办呢?

蕊蕊:那边有个桶,可以先将小便解在桶里。

睿睿:我在奶奶家也把小便解在桶里的,我奶奶会用小便给蔬菜施肥。

蕊蕊:我奶奶也是这样做的,我还看到她往小便里加了水,再倒进田里。

教师:为什么要加水呢?

在和孩子们查阅资料后发现,原来尿液含有很高的尿酸、尿素,如果不稀释的话,很容易烧到蔬菜的根部。加水不仅可以避免尿液烧死农作物,还有助于农作物快速吸收营养。一出美工室的门就是种植园,孩子们纷纷举手,表示乐意给农作物施肥。通过讨论,孩子们决定按学号轮流施肥,让农作物每天都能吸收养分。

到了午睡时间,孩子们决定在地上铺凉席睡觉。他们有的搬垫子,有的铺垫子,不一会儿,小床就铺好了。但美工室没有空调,孩子们热得难以入睡。他们想出了许多办法帮助自己入睡:有的孩子幻想自己在游泳,有的建议打开活动室的门窗通风,有的在心里数羊……慢慢地,美工室里安静了下来。

不知不觉,为期一个多月的消防改造结束了。回到原来的活动室后,活动室的变化引发了孩子们的讨论。

畅畅:哇!活动室的门变大了。还多了这么多管子呢!

桐桐:午睡室多了一扇门!

教师:如果着火了,这些管子会喷水。

帅帅:原来这些管子是用来灭火的。

源源:太好了,我们的活动室更安全了!

孩子们用绘画表征记录了活动室的变化。

对爸爸妈妈说

因为园所进行了消防改造,孩子们经历了“搬活动室、在美工室体验一日生活、回到活动室适应新生活”的过程。一日生活皆为教育。孩子们在搬家的过程中,学会了与他人合作;在帮助叶老师时,学会了体谅他人;在美工室的午后,他们克服了因炎热而导致的入睡困难。孩子们不仅能克服因环境变化带来的困难,还能管理好自己,并能关心、体谅他人。这不仅是成长予以孩子们的礼物,也是教师与家长最大的收获。

经典小说推荐

杂志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