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开卷
《时代》2025年2月24日
伊隆·马斯克向华盛顿开战
在特朗普政府的支持下,伊隆·马斯克带领“政府效率部”(DOGE)对美国联邦政府机构发起了大规模改革行动。这个由临时人员组成的团队虽无法律授权,却凭借马斯克的财富和特朗普的全面授权,以“提高效率”为名,试图削弱联邦官僚机构的权力。DOGE团队通过威胁法警清场、获取敏感数据权限等手段,迫使美国国际开发署等机构停摆。美国数字服务局则被DOGE团队接管,并更名为“DOGE服务”,直接向白宫汇报,特朗普借此掌控了政府技术基础设施和支付系统。马斯克还推动了联邦政府的大规模裁员与预算削减。这些激进的举措引发了政府员工的不安,依赖联邦政府服务的群体也面临着潜在风险。尽管有支持者认为这是对庞大官僚机构的必要改革,但批评者指出,任由私人权力干预政府运作会带来法律和道德风险,甚至可能动摇美国政治的根基。
《连线》年度特刊
大型技术巨头的终结
技术巨头的垄断时代正走向终结,Meta、Google、微软等大公司长期掌控市场并侵犯隐私的商业模式已引发系统性危机。
2024年微软的全球“蓝屏”事件暴露出集中化技术权力的致命脆弱性。同时,AI市场的泡沫破裂,也让大型技术公司面临投资回报低和隐私问题的双重挑战。政府、公众甚至YC、a16z等风投开始联手反对大型技术公司,转而支持开放透明的小型技术公司。
眼下,新兴的技术生态正在崛起。欧洲等地正在探索独立的核心技术基础设施,聚集开源开发者和技术专家,推动开放、透明和民主的技术生态建设。一些投资者开始转变投资范式,关注以使命为导向的技术项目。
2025年将是技术巨头的“终结之年”,同时也是新生态系统的起点。如果进展顺利,我们将迎来一个真正创新、以用户利益为导向的技术生态。
《外交政策》2025年冬季
“狂人理论”真的有效吗?
特朗普推崇“狂人理论”,把“不可预测”视为优势。他曾在第一任期中多次实践“狂人理论”:对峙朝鲜时威胁“彻底摧毁”,在美韩贸易谈判中自导自演“随时毁约的疯子总统”角色。“狂人理论”并非特朗普首创,而是来自尼克松,“通过表现得像个疯子来获取国际政治利益”的想法甚至可以追溯到萌发于15世纪的马基雅维利主义。研究显示,这类策略可能短暂地迫使对手妥协,但效果并不显著,而且会耗损长期信任。特朗普想在第二个任期内故技重施可能难以奏效,大多数外国领导人已经熟悉他的套路。
《纽约客》2025年2月17日
交易东契奇:一场悲剧与闹剧
近期,达拉斯独行侠队在赛季中将当家球星卢卡·东契奇交易到洛杉矶湖人队,换来安东尼·戴维斯、马克斯·克里斯蒂以及下赛季的首轮选秀权。这在NBA联盟历史上实属罕见。东契奇年仅25岁,正处于巅峰期,是球队的核心和球迷的宠儿。然而,独行侠队总经理哈里森以东契奇的体能问题、合同风险和球队文化为由,隐瞒独行侠队内几乎所有人推动了这笔交易。这一决定引发了独行侠队球迷的强烈不满。媒体和专家指出,这一决策缺乏远见。这笔交易不仅是管理层的失误,更是对球队文化和球迷情感的背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