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长田的动画远征

作者: 覃毅

到2月的最后一天,光线传媒创始人王长田,今年共发了19条微博。

几乎所有的微博,关键词都是哪吒,只有2月初开工,一条内部春节美食庙会的内容例外。

《哪吒之魔童闹海》大火,他每条微博的点赞量,从起步的年初140个,也上升到最高的8W+。

“中国动画行业的集体成就。”转发一张《哪吒2》预测票房海报之后,他如此评论道。

截至2月28日,《哪吒2》总票房已达到140亿,也远超王个人的预料。这部动画长片,打破了华语电影票房纪录,也给予光线动画走向世界的勇气。

“动画电影,比真人电影更有机会大范围走向全球。”王长田一直相信,动画电影具备全球通行的语言符号,他也渴望亲手缔造中国的皮克斯。

越战越勇的哪吒,向前重重推了他一把。这一次,梦想真的照进现实。

意外封神

哪吒系列的出圈,是一场意外的票房狂欢。

尤其在国内影视市场,王长田所豪赌的动画电影,长期属于“边角料”,远非主流类型。

就在哪吒回归之前,他刚经历一次重大挫败。

12月6日,光线主投的动画电影《小倩》正式上映。2023年,王长田在内部成立“光线动画”,出品自有动画电影,这是厂牌的第一部作品。

从11月起,王发布多条微博来宣传《小倩》,“开启聊斋系列第一部”,他憧憬开启一个卖座的新系列。

这部电影的豆瓣打分,有7分,评价尚可,结果市场惨败,总票房才1284万,片方分账仅425万,损失惨重,很快即匆匆下档。

《小倩》的命运,也是多数动画电影的归宿。

中央财经大学文化经济研究院院长魏鹏举研究发现,刨除采用特效的“泛动画”电影,以虚拟形象为主要角色的动画电影,市场渗透率仅有30%左右。

尤其最近几年,中国动画电影新片少,票房低,院线表现低迷。猫眼数据显示,国产动画院线排片率,很难越过30%的门槛,多数上座率不到10%。

2023年春节档,王长田参投且发行的《深海》,在7天的春节档,拿下3.6亿的票房,艰难占据一席之地,也只占春节档期间总票房的5.3%左右。

《深海》最终票房为9.2亿,杀进动画电影的八强,单单制作成本就高达3亿,大概率也就小赚而已。

就在《小倩》折戟的12月中旬,王长田转发了《哪吒2》定档大年初一的公告。

这一次,本来也没那么乐观。

毕竟,相比爆火的第一部,续作时隔5年,许多观众忘却起初的情节,原创IP的大量热度,部分已消散。

蛇年春节档又大片云集,《射雕》的预售票房遥遥领先,还有“唐探”这样的爆款IP,《哪吒2》能卖到什么程度,能否激发起当年“我命由我不由天”的共鸣,存在很强的不确定性。

好在,饺子团队不负众望。

《哪吒2》集成了强悍的动画工业制作能力,且通过人物性格和故事情节投射现实议题,又找到新的共情点,在续作中,申公豹一家的悲情奋斗、无量仙翁与玉虚宫的道貌岸然等设定,延续了个人命运的反抗。

王长田个人接受采访时也说,哪吒系列的爆火,主要因为“作品的的情绪和情感是当下的”。

《哪吒2》不单是节庆期间的合家欢作品,也真切触动成年人,观影群体大幅扩散到30岁以上的人群,且将武侠、喜剧、神话、戏曲等多种形式融合在一起,呈现出令人耳目一新的国潮气象。

“哪吒从《封神榜》而来,在题材选择上,它扎根中国传统文化,又用现代叙事去开发各类不起眼的小角色。”

魏鹏举告诉《21CBR》记者,哪吒系列一大启示在于,中国影视作品应首先服务中国文化主体,立足把国内做好,也才会有国外号召力。

惊人的票房之下,哪吒给王长田和光线带来巨额回报。

据股权穿透结果显示,《哪吒2》出品方有成都可可豆动画、北京光线传媒、北京光线影业、成都自在境界文化传媒、北京彩条屋科技。

其中,三家为光线系子公司,排序第一的可可豆动画,光线持有30%的股权。

据公告,《哪吒2》春节档上映7天票房收入约为48.40亿元,光线的收入约为9.5亿~10.1亿元,大体占总票房的20%左右。

猫眼专业版数据显示,截至3月初,《哪吒2》的合计票房已突破140亿,可供分账的约为130亿,出品方的分账比例约为40%,片方所得大体在50个亿。

据悉,光线占到出品的分账比例,接近60%,如此计算,大体在30个亿左右,跟总票房2成占比的推算大体吻合。

最终,《哪吒2》大体可坐望150亿的票房,王长田单片净利,预计超过20个亿。

谋局揽才

哪吒系列如此火爆,王长田有惊喜,可说不上偶然。

中国动画影视的商业路径,并无珠玉在前,他也是一路摸着石头过河,沉淀已有十余年之久。

王长田视动画为最具发展潜力的板块之一,起初,进军这一不温不火赛道,却是他一次破釜沉舟的选择。

2013年前后,国产动画尚无太多大卖的成功案例,他就力排众议,决定成立动画团队“彩条屋”,其后,一口气投资20余家动画工作室。

“对王长田来说,动漫影视可摆脱高度依赖流量明星的运作机制,大幅降低成本;同时,动漫影视的商业化链条较长,支持神话IP链接游戏、实景娱乐和衍生品的新生态。”

有市场人士评价,现在看来,王入局动画十分具有前瞻性。

哪吒项目的核心主创,来自其投资的饺子团队。双方起初的结缘,王长田也是更主动、更有权势的一方。

2015年,饺子所在的可可豆动画工作室,接到“彩条屋”一方打来的电话。

“彩条屋”正按照王的指示,在全国搜罗有潜力动画长片导演,饺子团队进入视野,据说是王本人看过《打,打个大西瓜》,确认他是一位有潜质的动画导演。

那是饺子本人出道的成名作。

他用近4年时间,独立完成这部16分钟动画短片,先后拿下国内外30多个奖项,只是创业不易,饺子的工作室也只能苦苦支撑。

招揽饺子团队,王则展示娱乐帝国掌门的精明与包容。

据报道,光线传媒在早期投资基础上,追加过一份收购方案,用1.2亿元,换取可可豆动画额外15%股权,以及3部动画电影20亿票房对赌协议。

其中规定:若可可豆在2016—2018年累计票房未达20亿,创始人团队需按12%年息回购股权;若达标,光线有权以15倍PE估值继续增持至51%。

饺子团队成员,实际上负担不起回购所需的资金,因此就必须达成票房指标,这迫使可可豆动画在2016年启动《哪吒》《姜子牙》《深海》三个项目,团队不得不连轴转,又不敢放松对品质的要求。

饺子本人公开表示,团队将《哪吒之魔童降临》的剧本打磨两年,不断推倒重来,前后易稿数十次,尤其对哪吒、敖丙、太乙真人等主要角色修改设计上百次。

这样,哪吒起初的形象,从可爱少年演变成一个顶黑眼圈、带着邪魅诡笑的魔童,重新演绎了的独立和叛逆性格;太乙真人也从传统的仙风道骨,改造为一个操着四川方言、憨态可掬的胖子,增添了轻松诙谐的调性。

“人心的成见是一座大山。”即便是反派申公豹,也将其多样复杂的性格合理融入进来,其故事线后续成了续作的亮点。

《哪吒1》意外爆火,王长田迅速展示出柔软身段。

他选择放手可可豆的控制权,只保留30%的股权,又出让了续作第一出品方的地位,光线系甘愿退居次席。

其中,饺子团队确以其实力,为自己争得了独立,然而,双方如此平顺过渡,王的姿态同样重要。

据称,《哪吒2》剧本初期设定宏大,王长田也感到“惊讶甚至错愕”,他仍选择尊重导演的创作节奏,允许项目多次延期,致使续集制作耗时5年,超期一年半,并追加大量人力成本。

商人身份的王长田,依然显示出了对创作规律的尊重。

“导演的压力,首先来自他自己设定的标准,而我们需要做的,就是支持他完成不可能的目标。”他这样解释说。

可以说,《哪吒2》的火爆,来自他十余年的谋篇布局、坚定投入,以及为创作者所提供的充分激励和自由空间。

协同网络

坐拥百亿爆款,王长田有着更大的抱负,即打造本土原创动画IP,走向世界。

过去十余年,王长田坚持“输血”彩条屋动画体系,扶持了一批优秀动画工作室,比如深海十月、魔法动画、红鲤动画、玄机科技等。

天眼查显示,单单彩条屋,即已投资21家动画公司,其中多数成立于2012—2017年间。

王长田依然在吸收创新性的中小工作室,其投资的浙江德清泥丸星文化传播,2020年末才成立。

由此,光线传媒搭建起一个动画工业的协作网络,其也保障了《哪吒2》的高品质输出。

例如,泥丸星就参与了电影高潮“洪流大战”场景的制作,成群的海底妖兽与仙界捕妖队从两边蜂拥而出,战斗画面宛如海浪翻涌。

为打造出壮观的画面感,他们用一股“人浪”来区分一个组,一组一组分开做,组又形成层,各个层再拼接到一起,一步一步实现水流涌动、人浪拍下,浪花又溅起的视觉效果。

其团队用将近8个月的时间,以40多轮的迭代,协助完成7个镜头、25.7秒的大场面,为了能让计算机承受庞大的计算量,他们采用自研的优化工具,才呈现出逼真细节。

《哪吒2》不是饺子团队一家的作品,片尾谢幕时,出现138家提供技术支持国内团队,其中就有泥丸星,他们共同托举了约2000个左右的特效镜头。

“光是为《哪吒2》工作过的全国动画人员,就超过了4000人。”正如王本人透露,口碑之作背后是“百团大战”,大量的工作室与光线保持着密切往来。

据悉,王长田与各工作室的合作非常灵活,有的通过股权收购,将团队纳入麾下,深度整合;有的则以项目合作形式,建立长期稳定的伙伴关系;也有的像饺子的可可豆这样,维持股权关系,彼此也有自由度。

多元化的合作模式,帮助他最大范围地汇聚优秀动画人,进而形成一个庞大的协同网络,而光线传媒则起着中心节点的作用,帮助打通从策划、制作到宣发的产业链上下游。

过往数年,王长田保持着一年1~2部动画大制作的节奏,正源于动画工业的动员能力,其刚刚渐入佳境。

“《哪吒2》极大依赖旗下动画工作室,本质是主创精品,光线并未真正达到工业化电影厂牌的理想状态。”魏鹏举认为,想要成为“中国版迪斯尼”,王长田和光线依然任重道远。

事实上,王长田不满足于投资和整合的模式,这两年,他更看重动画业务在内部产业链中的价值,筹划在内部组建动画制作团队,以加速培育自制能力。

目前,光线动画正全力推进首部完全内部制作的动画电影,其名为《去你的岛》,属于当代奇幻题材。

官方披露,内部制作模式下,各环节核心成员均已到位,储备项目将进入滚动开发模式。

据光线披露,《三国的星空》《大鱼海棠2》等10来部动画电影的制作,均在各自的节奏下稳步推进。

当前,AI等新技术给动画电影带来更多可能性,王长田也在推进将动画制作环节与AI 相结合,尤其在形象设计、场景设计、分镜头剧本等方面。

“生产制作周期提升30%的效率,原来一年能做三部电影,现在能做四部。”王长田在最近接受公开采访时自信谈道。

《哪吒2》有力证明,电影产业是由创意与设计驱动的,也是由强大的制作能力执行的。

王长田很清楚,只有构建起工业化能力,《哪吒2》才不会是一件孤品。

神话宇宙

商业记者出身,王长田一直堪称革新娱乐产业的先锋。

上一篇:
下一篇: 星夜赴A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