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读乱回”,回的是什么

作者: 李雅

“已读乱回”,回的是什么0

比“已读不回”更让人抓狂的来了,那就是“已读乱回”!看似句句有回应,实际上句句没答案,相当于让你选yes(是)或no(不是),你却选了or(或者)……

最让年轻人抓狂的亲戚逼问现场,就是“已读乱回”的经典发源地。亲戚:“一个月赚多少?”之前的我:“3000多块。”现在的我:“不到10万块。”亲戚:“怎么不带对象回家?”之前的我:“没找到合适的。”现在的我:“他有家。”这场面像极了“你说前门楼子,他说胯骨轴子”。

不过,针对某些没有边界感的问题,这倒是可以变相维护自己的隐私,在鸡同鸭讲中保全自己。我哥面对亲戚盘问时,竟用超绝的“已读乱回”让所有人误以为他是商界精英。大舅问他:“现在做什么工作呢?”他秒答:“我目前参与了一个Timi的项目(王者荣耀游戏),每周四有个KFC的投资(周四肯德基有优惠),腾讯旗下很多项目我都参与(腾讯的游戏都玩)。”大舅立刻转身批评自己儿子:“看看你哥,参与这么多国际项目。你看你,放假就知道玩!”

如果说在亲戚中“已读乱回”算是一种松弛感,那在职场中碰到同事和领导“已读乱回”,就相当折磨了。当我把方案交给领导后,领导说明天开会过一下。我问:“会议定上午还是下午?”领导说:“好的。”我只好换个方式问:“明天您什么时间方便?我定一下会议。”领导回:“可以。”这次真没辙了,我只能直接定下午2点的会议,然后把会议邀请发给他。这时,领导突然智商在线了:“会议定上午!”

“00后”可不惯着领导。下午6点整,“00后”小杜准时从工位弹起,推门就走。领导噼里啪啦在微信群里@小杜:“你怎么6点就下班了?”小杜回道:“啊?再提前就算早退了,领导!”

这样的“已读乱回”看似无厘头,却将严肃话题解构于戏谑之中,是年轻一代特有的松弛感。我们需要真诚沟通来维护亲密关系,但有时也需要“已读乱回”来维护自己的边界。

编辑 苏睿 / 美编 苑立荣 / 编审 许陈静

上一篇: 蒲宁“偷书”
下一篇:

经典小说推荐

杂志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