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个凝聚”展现中国式现代化的政协作为

作者: 陈希琳

春雷惊蛰起,议政正当时。

2025年3月4日至10日,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十四届全国委员会第三次会议(简称:全国政协十四届三次会议)在京召开。来自34个界别的2100余位全国政协委员,汇聚北京。

群贤毕至,共绘发展蓝图。

3月4日,全国政协十四届三次会议正式拉开帷幕,肩负着人民的期望,委员们满怀期望、拾级而上,井然有序地步入人民大会堂。

开幕会上,与会全国政协委员审议通过政协第十四届全国委员会第三次会议议程,听取政协全国委员会常务委员会工作报告和政协全国委员会常务委员会关于政协十四届二次会议以来提案工作情况的报告。

众志成城,同谱时代华章。

自全国政协十四届二次会议以来,全国政协各项工作取得新进展。政协履职工作不断深化。一是坚持中国共产党对人民政协的全面领导,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和中共中央决策部署。二是隆重庆祝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成立75周年,坚定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三是深入学习贯彻中共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聚焦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重大问题建言献策。四是积极发挥专门委员会基础性作用,激发政协委员履职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

围绕中心献良策,服务大局显作为——

一年来,政协工作硕果累累,为国家发展贡献了智慧和力量。

根据政协十四届二次会议以来提案工作情况的报告,全国政协十四届二次会议以来,共提出提案6019件,经审查立案5091件。立案提案中,委员提案4609件,集体提案482件,其中各民主党派中央和全国工商联提案354件。遴选并督办重点提案77项。99.9%的提案已经办复。总体来看,提案紧紧围绕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动高质量发展、维护社会和谐稳定等建言献策,一大批意见建议转化为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政策举措,落实到相关发展规划、法律法规和制度文件中,提案的作用进一步彰显。

经济发展,重中之重。

中国经济正沿着高质量发展的航道稳健前行。2024年,中国经济稳中有进,高质量发展扎实推进。全年国内生产总值超过134万亿元,增速达到5%,在世界主要经济体中名列前茅。新产业新业态竞相涌现,智能制造、智能产品日新月异。绿色生产力蓬勃发展,风电、光伏、新能源汽车领跑世界。

经济议题历来是全国政协履职的重点方向。一年来,全国政协围绕构建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扩大国内有效需求、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防范化解重点领域风险等提出提案2200余件。

在全国政协十四届三次会议新闻发布会上,全国政协十四届三次会议副秘书长兼新闻发言人刘结一在发言中表示,一年来,全国政协围绕一系列重要经济议题积极建言献策,助力经济回升向好,做了大量扎实有效的工作。

每季度举办宏观经济形势分析座谈会,动态分析经济运行的阶段性特征和卡点堵点问题,为完善宏观调控提出针对性强的意见建议。聚焦高质量发展深入调查研究、协商议政,涵盖经济体制改革、数字贸易、海洋经济、金融强国建设等诸多领域,为相关部门制定和落实政策提供参考和支撑。围绕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重点产业国内有序转移、完善对口支援机制等开展民主监督性视察,聚焦优化民营企业发展环境、加强黑土地保护等开展专项监督,助推有关决策部署落地见效。委员们深入地方、企业和高校,就区域经贸合作、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等主题讲政策、出点子、聚共识,推动形成合力。专家学者委员积极发声,引导社会各界准确把握中共中央对经济形势的科学判断和工作部署。企业家委员既为高质量发展出谋划策,又扎实办好企业事业,向社会传递信心。

以新求变,以变求进。

新质生产力发展生机勃勃。2024年,我国新质生产力收效显著,经济发展向“新”而行、以“质”致远。一系列科技成果接连亮相,一项项“黑科技”闪亮登场。传统产业追“智”逐“绿”,智能装备快速普及。全球189家“灯塔工厂”中,我国占79家,其中近半数来自钢铁、食品等传统产业。新兴产业方兴未艾,未来产业布局蓄势。人形机器人上“春晚”扭秧歌,无人机飞夜空放“赛博烟花”,人工智能开源大模型引发世界热议。规上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增长8.9%,工业机器人装机量占全球过半。

大力推动新质生产力发展是全国政协议政建言重要着力点。在助推新质生产力形成发展方面,全国政协紧扣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新质生产力的重要论述,组织政协委员和全国社科领域知名专家学者开展新质生产力理论学理化研究阐释,形成多篇研究报告,以认识的深化提升行动的实效。盯住如何推动新质生产力出实招。密切跟踪国际前沿动态,深入科研院所和企业一线调研科技成果转化、区域科创中心建设、创新药研发等课题。聚焦数据要素市场、人工智能应用等主题深度协商座谈,分析促进新质生产力发展的途径和体制机制保障,提出针对性、前瞻性对策建议,得到主管部门重视和采纳。政协委员中的名家、大家、专家举办8场“委员科学讲堂”,面向公众讲授通用人工智能、纳米科技前沿与产业化等科普知识,营造推进新质生产力的科学氛围。

务农重本,国之大纲。

乡村全面振兴展现新气象。过去一年,我国“三农”发展交出亮眼答卷。粮食产量首次突破1.4万亿斤,脱贫攻坚成果持续巩固拓展,脱贫劳动力务工就业超过3300万人,农业、农村现代化水平持续提升,乡村富民产业蓬勃发展,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脱贫县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同比实际增长6.3%和6.5%。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建设也扎实推进,人居环境不断改善、公共服务进一步提升。

全国政协始终高度关注“三农”工作,紧扣农业强国、乡村振兴、共同富裕等重大主题,充分发挥“三农”领域院士委员多、专家委员多、基层委员多的特点,围绕粮食生产、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和公共服务布局、人居环境治理和农村基本经营制度等主题,深入开展视察调研活动,广泛协商建言、扎实履职尽责。委员们实地调研农村发展难点,提出针对性建议,足迹遍布11个省33个地市,提交涉农提案600多件,反馈了大量社情民意信息。聚焦农业发展、农村建设、农民增收召开双周协商座谈会,深入研究调动农民和粮食主产区种粮积极性、统筹城乡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布局等议题,邀请基层政协委员、一线种粮大户参加座谈,直接听取基层声音,集思广益,推动政策落地,取得扎实成效。

集众智以谋良策,汇群力而促发展——

全国政协十四届三次会议多次开展小组讨论,现场气氛严肃认真、开放包容,委员发言积极踊跃、畅所欲言,讨论内容深入透彻、求真务实,体现了良好的会风会纪,也展现了政协委员的优良作风。

春风化雨,政策归心。

在对政协常委会工作报告和提案工作情况报告的小组讨论现场中,与会委员认为,政协常委会工作报告和提案工作情况报告,务实求真、主题鲜明,充分展现了政协工作的成果,指明了新一年工作的方向。

回顾过去一年的政协工作,全国政协常委、经济委员会副主任宁吉喆在发言中提及了三点感受:一是坚持中国共产党对人民政协的全面领导。一年来,全国政协党组会议和各专门委员会分党组会议坚持把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批示精神作为第一议题,认真抓好落实。二是聚焦党和国家的中心任务建言献策,提高参政议政的能力。在过去的一年内,全国政协聚焦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动高质量发展、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等一些党和国家中心工作高站位开展专题协商会、双周协商会、界别协商会和对口协商会,提出了许多前瞻性、针对性、有价值意义的建议。三是发挥专门委员会基础作用,激发委员履职尽责的积极能动性。政协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政协专门委员会工作的重要论述,召开全国政协专门委员会工作会议,制定关于进一步发挥专门委员会基础性作用的意见。通过调研协商,加强履职成果转化;通过到基层开展服务为民等一系列创新活动,使政协工作形式多样化,更好地知民情、解民意、暖民心,起到了凝聚人心、凝聚共识、凝聚智慧、凝聚力量的作用。

全国政协委员、湖南省副省长王俊寿在发言中表示,政协常委会工作报告凸显了三个力:一是彰显政治力,高举伟大旗帜,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实现党的领导、统一战线和协商民主有机结合,坚持人民政协为人民,深刻展示了人民政协制度的鲜明政治属性,把坚持共产党的领导落实到政协工作各方面全过程;二是强化协商力,紧扣党和国家的中心任务,聚焦稳经济、保民生、防风险、促发展等方面的重大议题,通过双周协商、专家协商、远程协商、联合协商等方式,上下联动,左右协同,集各界之智、汇众人之谋,提升了政协协商的质量和效率;三是突出转化力,统筹做好各类提案的受理、办理情况的闭环反馈机制。通过视察调研、信息编发、大会发言的方式,将提案由委员的案头转化到决策的前提。建议、提案的含金量,包括转化的可操作性都大幅提升。

全国政协委员、飞腾公司副总经理郭御风表示,聆听政协常委会工作报告,深受教育,备受鼓舞,催人奋进。报告通篇聚焦党和国家的中心任务,聚焦国之大者,坚持团结与民主结合,画出最大同心圆,人民政协各项工作都取得高质量成效。

履职如山,初心如月。

全国政协委员、湖南省委常委、统战部部长隋忠诚在小组发言中表示,作为全国政协委员,一定认真学习领会政协常委会报告精神,结合本职工作和本省实际,进一步在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凝心铸魂上下功夫,在加强思想政治引领上凝聚智慧力量上下功夫,在围绕中心服务大局、更好发挥委员作用上下功夫,在提振信心、促进民营经济两个健康发展上下功夫,真抓实干,担当作为,履职尽责。

全国政协委员、九三学社辽宁省委副主委、铁岭市副市长杜妍表示,全国政协十四届三次会议,是在“十四五”规划目标任务实现的关键阶段,在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时代背景下,召开的一次重要会议。全国政协常委会工作报告主题鲜明、内容丰富,用翔实的数据,实事求是地总结了全国政协常委会过去一年的主要工作,科学系统谋划了今年工作任务。“作为全国政协委员,我将牢记嘱托、感恩奋进,秉持为国履职、为民尽责的情怀,不断提升思想水平和认识能力,全面增强履职本领,立足自身所长、发挥自身优势扎实调研,聚焦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建言献策,把履职重点聚焦到全国政协确定的目标任务上来,以饱满的热情积极投身到工作中,把大会精神落到实处,发挥政协委员应有的担当,实现参政履职提质增效。”

全国政协委员、中国工程院院士陈晓红在发言中表示,作为政协委员,更加要求真务实,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自己,把调研工作、提案工作抓实。

全国政协委员、中国社会科学院工业经济研究所党委书记、研究员曲永义表示,全国政协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中共中央坚强领导下,以改革创新的精神推进履职能力建设工作的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履职能力得到了很大的提升。特别是过去这一年,人民政协以高度的责任感和使命感,紧紧围绕党和国家的中心任务和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点、热点、难点问题,建言献策,取得了一系列工作成果。“全国政协常委会工作报告对工作中存在的不足进行了准确分析,对2025年政协工作进行了全面的规划部署。我一定围绕这些任务要求,按照懂政协、会协商、善议政,守纪律、讲规矩、重品行的履职要求,不断提高政治素养,提升履职能力,深入展开调查研究,努力为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和民族复兴伟业贡献自己的绵薄之力。”

全国政协委员、中国国家铁路集团有限公司党组成员、副总经理徐建军表示,政协常委会工作报告简明扼要、内容详尽、数据精准。报告内容充分体现了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成立75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充分体现了政协围绕中心任务建言献策的使命,在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精神方面,发挥了政协作用;充分体现了过去一年人民政协强信心、聚民心、暖人心、筑同心的作用,达到了凝聚人心、凝聚共识、凝聚智慧、凝聚力量的目的。“作为全国政协委员,我将紧紧围绕国之大者建言献策,围绕民之关切开展调研,围绕履职本领加强能力建设,做懂政协、会协商、善议政,守纪律、讲规矩、重品行的政协委员。”

参政议政,共促发展。

在对政府工作报告的小组讨论中,与会委员认为政府工作报告全面总结了过去一年来的工作,是一份提信心、聚民心的报告。在会议现场,委员们围绕议题展开了热烈讨论,积极建言献策,聚焦国之大者,聚焦人民关切,聚焦发展焦点,提出了许多切实可行的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