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发经济引领消费新潮流
★ 完善扩大消费长效机制,减少限制性措施,合理增加公共消费,积极推进首发经济。
——2024年7月,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审议通过《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
首发经济是什么?
首发经济源自首店经济,最初用来描述国际品牌拓展中国市场时开设的首个门店,现指企业发布新产品、推出新业态、新模式、新服务、新技术,开设首店等经济活动的总称,涵盖了企业从产品或服务的首次发布、首次展出到首次落地开设门店、首次设立研发中心,再到设立企业总部的链式发展全过程。
首发经济具备三大显著特点:一是强调新产品、新技术、新服务、新业态、新模式等“首次”亮相,具有鲜明的创新性和新颖性;二是“链式”发展,关注从新品研发到发布展示再到推广销售的完整产业体系;三是具有引领性和潮流性,符合消费升级趋势和高质量发展要求,是地区商业活力和创新能力的重要体现。
为什么发展首发经济?
首发经济通过创新消费供给、激活潜在需求,成为提升消费能级的重要抓手,助推形成扩大消费的长效机制。
从消费者角度看,首发经济带来全新的认知和体验,提供更多元的商品与服务选择,能更好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需求。
从企业角度看,第一时间向消费者展示新技术新产品,不仅有助于迅速提高品牌知名度和美誉度,还能够抢占市场先机,带来更大商机和利润空间,增强企业的市场竞争力。
从产业角度看,首发经济鼓励企业不断创新,促使企业加大在研发、设计等方面的投入,从而催生新的产业模式。此外,首发经济具有较强的示范和带动效应,能够以点带面,推动产业链上投资、人才、数据、技术等元素形成积极连锁效应,促进产业升级改造。
从城市角度看,首发经济集聚大量的人流、物流、信息流等,既能够增强城市商业活力,又能够展示和塑造城市时尚、创新、开放的品牌形象,增强城市的文化软实力。
首发经济发展模式
增加产品和服务新供给:覆盖零售餐饮、科技、文旅服务、兴趣消费等各领域,以首秀、首店、首展、首演等形式,深入挖掘消费者需求,促进消费市场供给多样化、个性化,为消费市场注入新活力,释放消费新动能。
丰富消费场景和商业模式:传统商超改变经营模式与服务理念,进行改造升级;品牌超级旗舰店主打一站式购物与体验,业态更多元、体验更丰富;快闪店设置临时性铺位,在短时间内营造出新颖独特的消费场景;特色商圈突破传统空间范式,强调开放性、交互性、体验性,为开展消费类、策展类、文化类等经济活动创造硬件条件。
创新“首发”新赛道:无人化、绿色化、智能化等新科技元素赋能千行百业升级,打造智能停车、智能送货、智慧商店、无接触交易等模式,实现数字消费新体验。
从“尝鲜”到“长线”消费
因地制宜,是首发经济持续发展的重要基石。对于正在培育建设国际消费中心城市的一线城市,一方面,要引入国际品牌开设首店、设立研发中心等,满足国内消费者对新鲜事物和高品质生活的追求;另一方面,本土品牌要苦练内功,不断提升产品和服务的质量,走出国门,享誉世界。对于二三线城市,要结合本地优势资源,打造具有鲜明地方特色的首店或首发,形成差异化布局,促进不同城市竞争分化,反哺本地经济发展。
优化营商环境,是首发经济持续发展的重要举措。持续优化服务消费环境,简化审批流程,放宽审批范围,提高审批效率;加强对服务质量、价格、安全等方面的监管,建立健全服务消费监管体系;进一步完善知识产权保护法律法规,加强执法力度,让更多品牌能够放心地举办首发、首秀、首展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