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发民营经济活力 共绘孙吴发展新篇章

作者: 王余强

民营经济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力量,是县域经济中最具活力的增长极。近年来,孙吴县作为边境小县、经济弱县,始终坚持“两个毫不动摇”,把民营经济作为“弯道超车”的重要抓手,把优化民营经济发展环境、激发市场主体活力作为强县之基、兴县之本、富民之源,在政策扶持、服务保障、改革创新上持续发力。2024年,全县民营经济贡献了60%以上的税收,民营经济在稳定增长、扩大开放、增加就业、改善民生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为县域经济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以政策“实招”提振发展信心。民营企业的信心源自公平透明的营商环境。孙吴县聚焦企业关切,建立了政商关系“亲”“清”机制,制定政商交往“正面清单”“负面清单”,划清“禁止线”、明确“安全区”,鼓励各级干部大胆服务企业、与企业家正常交往,依法依规保障企业家合法的人身、财产权益和企业合法经营权益。全面落实《黑龙江省关于支持鼓励引导民营经济健康发展的若干政策措施》,在减税降费、融资担保等方面打出“组合拳”,2024年,累计为民营企业减免税费超8000万元。大力推进企业开办便利化改革,企业开办时限压缩至2小时。坚持“新官理旧账”,始终把“问题解决率”“企业满意度”作为出发点、落脚点,以“同心助企行”活动为载体,建立健全领导干部包联企业机制,持续推进领导干部包联企业大走访、大调研,全县619户大中小微企业和12个入统项目包联工作实现全覆盖,建立8项分级解决问题诉求常态化机制(诉求直达、台账管理、转办协调、集中会办、定期调研、沟通反馈、总结报告、动态调剂),2024年65件问题诉求全部高质量办结,企业满意度达100%。全面落实阶段性降低工伤保险费率政策,降低工伤保险费率20%,为74家民营企业发放失业保险稳岗补贴48.42万元,惠及职工1205人。建立了民营企业维权服务工作平台,完成人民调解及仲裁案件607件,挽回经济损失100余万元,为民营经济发展营造了和谐稳定的法制环境。

以产业“沃土”厚植成长动能。民营经济是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生力军,民营企业作为民营经济发展的重要载体,是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的重要力量。只有推动民营企业在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中发挥更大作用,才能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作出更大贡献。孙吴县立足资源禀赋和产业基础,以“特色化、差异化”发展思路,推动民营经济深度融入孙吴县“411”现代化产业体系。通过政策扶持和产业带动,推动更多民营企业参与到“中国汉麻之乡”“中国安格斯肉牛之乡”等区域公用品牌建设,让更多本土产品走向全国市场。2024年,全县48家汉麻种植加工合作社及企业种植汉麻9.2万亩,连续9年保持全国领先,麻纤维产量突破8100吨,初加工能力位居全国第一方阵,为国内外纺织企业提供了充足原材料,吸引了上海天虹、河南鸿文等12家麻纺头部企业洽谈对接。面对全国肉牛市场疲软困境,出台系列产业养殖补贴、贷款贴息政策,孙吴县龙头民营企业黑尊牛产业集团构建起“产学研销”全产业链发展模式,与中国农科院北京畜牧兽医研究所、黑龙江省农科院畜牧研究所合作;旗下黑尊牛牧业被评为省级安格斯牛核心育种场,并成功创建国家级畜禽养殖标准化示范场,生产的安格斯牛肉系列产品成功通过中国绿色食品发展中心认证,填补了黑龙江省绿色食品牛肉领域的空白,为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

以服务“温度”护航创新突破。服务质效是民营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和保障,也是其核心竞争力的关键组成部分,必须以有效市场与有为政府的有机结合营造公平竞争市场环境。孙吴县始终以“企业需求在哪里,服务就跟进到哪里”为导向,建立“企业家恳谈会”“驻企服务员”等常态化沟通机制,推动服务高效便捷、政策精准直达。2024年,针对民营企业发展难点、痛点,多层次因症施策、纾困解难。以“极简审批”为目标,大力推进企业开办便利化改革,实现跨部门数据互通,全流程“一网通办”,办理时限压缩至2小时。推出“企业开办大礼包”,营业执照、税务电子发票、公章刻制等企业开办要件全流程免费,进一步降低了开办成本、提升了办事效率。搭建了“政银企”对接平台,“信易贷”一体化信用融资平台授信金额达7.78亿元。持续深化税费办理改革,对41项事项施行容缺办理、12项事项施行告知承诺制、推广233项“非接触式”办税清单,有效降低了办税成本,提升了办税便利度,让企业有更多时间、精力和人力投入到生产经营之中。高水平保障民营企业用工需求,开展了“就业援助月”“民营企业服务员”等招聘活动44场次,完成登记求职791人,职业介绍628人,为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赋能增效。

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孙吴县将始终与民营企业同心同向、携手前行,以更优环境让企业家安心创业,致力打造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良法善治的法治环境、重信守诺的诚信环境、便利高效的政务环境,加强企业梯次培育,建立全生命周期支持机制,把更多企业“幼苗”培育成“参天大树”,与民营企业共同谱写中国式现代化孙吴实践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