绽放的含羞草
作者: 小高鬼(1)
成绩一般般,朋友一点点,眼镜片不薄……莫小雅自诩是个“小透明”,别人觉得有意思的事情,她都觉得没意思。
莫小雅拒绝所有可以引发“高光时刻”的活动:体育节是四肢发达者的对决——没意思;艺术节是作秀达人们的狂欢——没意思;科技节是少数派的头脑风暴——没意思;竞选演讲是“嘚瑟鬼”的明争暗斗——没意思;研学实践是按部就班的走过场秀——没意思;兴趣社团是人以群分的跟风消遣——没意思……她偏执地把自己藏在人群后,做一位“无聊”的初中生。
此刻是化学课,离放学仅剩5分钟,杨老师抛给同学们的问题有去无回,课堂氛围宛如捕猎现场,猎手的枪口偏离目标,冷不丁开腔道:“莫小雅,我们能用热水灭火吗?”
莫小雅不觉得自己有吸引老师注意的举动,迫于那双锐眼中释放出的压迫感,她站起来慢悠悠地说:“热水能在短时间内产生大量水蒸气,隔绝空气,抑制燃烧,灭火效果更好。但是在火灾现场又不能边烧水边灭火,这个方法不现实。”
老师板着脸说:“知道,为什么不回答?”
莫小雅双手撑在桌子上不说话,见杨老师一直盯着她,终于恹恹地开口:“这问题有意思吗?”
全班人的唏嘘像穿堂风,好一阵才平静。杨老师挺胸昂首望向众人,说道:“如果你们以莫小雅为荣,就是对课堂的抵制,对老师的藐视……”
瞧吧,即便是她回答正确,也会被列为典型,遭到有趣的“鞭策”。莫小雅耸耸肩,她才不会在意自己有多少关注度,也不会刻意迎合谁,默默在自己的世界里自得其乐是她的信条。
放学后,班主任何碧然将莫小雅请到办公室。莫小雅并不害怕约谈,她自认为是个乖乖女,轮不到好事也摊不上坏事。可刚一进办公室,莫小雅就被现场的阵仗吓了一下,一排办公椅围成半圆,坐满了人,她只认出了郝校长和自己那永远忙碌的爸爸。
班主任笑吟吟地请莫小雅坐在众人面前的一把椅子上,郝校长客客气气地请莫小雅放松心情,告诉她:学校希望为她提供必要的帮助……郝校长口若悬河,讲了一堆高深莫测的道理,最后关心道:“小雅同学,校长要和你交朋友,你开心吗?”
莫小雅只咧嘴苦笑,不知道谁突然带头鼓掌,他们签了协议书,又拍了照。莫小雅和匆匆离开的爸爸说声“再见”,默默地走了。她没见过妈妈,爸爸是特殊教育学校的教师,她的家庭的确不“完美”,可是就这样武断地将她推向聚光灯下,成为焦点——这种行为有意思吗?
莫小雅决定对着干,为郝校长的工作增加几分“成就感”。万万没想到,第二天刚到校,班主任就把她带进校长办公室,神秘兮兮地从一只黑皮手提箱里取出一件崭新的校服,让莫小雅立即换上。
莫小雅犹豫之际,已经被套上了校服。她浑身不自在,感觉自己在他们眼里就像一件价值连城的珠宝,这不就是一件校服吗?
“这种事一点儿意思都没有!”莫小雅心中不悦。
“小雅,新校服会让你绽放光芒,成为万众瞩目的焦点!”郝校长激动地说。何老师则将旧校服收进皮箱里。
(2)
“我若发光,你们都是我的影子!”莫小雅气冲冲地跑去参加早操。
怪事就在这时发生,向来不算擅长运动的莫小雅在做广播体操时,准确又富有活力地舞动起来,展现出了少年的热情。霎时间,她吸睛无数。莫小雅不是不知道,但她停不下来。不仅如此,她感觉自己身体轻盈,不由自主地跟随着节奏。一阵慌乱后,她渐渐沉浸在旋律里,享受到了前所未有的舒适感。
返回教室的路上,莫小雅避不开同学们好奇的眼神,也寻不见郝校长的身影。她猜测校长一定在某个地方观察自己,就像班主任站在队伍最后时,目光总是落在她身上。
“这究竟是怎么回事?!”莫小雅隐隐有些害怕,但是又觉得有意思。
在课堂上,神奇校服继续发挥作用:弯腰驼背不可能,身体离桌子一拳远,手指离笔尖一寸远,眼睛离纸面一尺远;交头接耳不可能,想说悄悄话时,身体会突然打个寒战,一下子变得专注起来;老师提出问题时,她的大脑特别活跃,仿佛受到某种刺激,忍不住参与到课堂互动当中;如果她迟到、交头接耳,还会被挠痒痒。
莫小雅站在香樟树下,一边抚摸校服,一边揣度着,梳理归纳一番,她恍然大悟道:“我把‘校规校纪’穿在身上啦?”
莫小雅忙不迭地想要脱下校服,可拉链卡得很牢固,无论如何也脱不下来。莫小雅恶狠狠地瞪着校长室的方向,撒腿跑去。校长室的门正为她敞开着。
“莫小雅,你要违反协议吗?”郝校长倚靠在办公桌前,手里的协议书正翻到签字页,脸颊上还堆积着胜利者的笑容。
“我有知情权!”莫小雅看到协议书上她和爸爸的签名,锐气顿时消散了不少。
“来,坐下说!”郝校长为莫小雅倒了一杯白开水,心平气和地说出了事情的原委:校园里有许多像莫小雅似的“小透明”,他们看似天真无邪,自恃鹤立鸡群,独来独往,旁若无人,说好也不好,说坏也不坏,但在郝校长眼中,他们就像含羞草——这是一种草本植物,被外界触动便会闭合叶片,会连片蔓延生长——含羞草式学生已经影响到了教学生态,课堂教学成为教师的独角戏,校园缺乏活力、停滞不前……
为解困局,郝校长抱着《教育心理学》使出了十八般武艺,结果成效甚微。一次校友会上,她将自己的困惑说出来,会后师兄马国民博士找到她,说:“你解决不了的问题,可以用科技解决。”
几天后,郝校长来到师兄的实验室,参与到了纺织材料的研究中。半年后,一种非接触式人机交互可穿戴仿生纤维面料取得重大突破,用它制成的纺织品集多种功能于一体,是名副其实的智能服装。第一款走出实验室的产品,就是应郝校长的要求将“校规校纪”输入面料中的神奇校服……
“小雅同学,仅仅一天时间,你就感受到了校服的神奇,你愿意为它取名吗?”郝校长没有问她愿不愿意继续穿,而是问起了名字。

莫小雅手指在袖口上掐了又掐,额头紧蹙,呼吸急促,沉默了10秒钟,忽然抬起手扶了扶鼻梁上的眼镜框,“嘿嘿”一笑说:“叫什么不重要,重要的是有福同享,有难同当喽!”
郝校长微微一笑,挪开了身体,身后的电脑屏幕上分为两个画面,一个是莫小雅行为的实时数据,一个是马博士的投影——他正在远程参与本次谈话。
5月份,好奇的学生们在相互模仿与老师们的推波助澜下,陆陆续续换上了新校服,大家对免费换装热议不绝。一个又一个的“莫小雅”应运而生,他们行为一致,言语规范,热爱文体活动,充满自信与活力,学习热情高涨,连课堂氛围都变得异常活跃,大家争着抢着发言,惹得教师们纷纷减少提问的次数。
学校再也不用担心学生犯错,班主任的精力不再消耗到“鸡毛蒜皮”的闲事上,所有扣分、记分的琐碎事情都交给了“智慧校服”系统统计,学校管理与学生评价真正实现了数字化、高智能。
全校学生完成换装后的第一周,几件事难住了郝校长——全校30个班的评分几乎一样,究竟要评选哪个作为文明班级?如此下去,岂不是人人都是三好学生、优秀班干部、进步之星吗?
“……要不要适可而止呢?”郝校长向马博士征询意见,语气中难以抑制地流露出忧虑。
(3)
5月的最后一个上午,1000多套智慧校服突然被召回。校方没有预告,也没有说明原因,一辆载满校服的货车,在学生恋恋不舍的目光下离开校园。
“校长,您违反了协议!”莫小雅以学生代表的身份请求学校返还校服。
“学校不是工厂,校服不是模具,你们更不是我们生产出来的标准化产品!”郝校长的双手按压在桌面上,眼里竭力遏制着无奈之火。
“可是我们愿意!”莫小雅不是一位谈判高手,开始后悔自己以前不愿意参加校园里的活动。
“你们难道甘愿被生产、被管教吗?”郝校长从未停止走进学生内心的努力。
莫小雅习惯于低头沉默,好一会儿,她猛地抬起头,摘掉眼镜,双眸火般凌厉,憋出两个字:“对啊!”

郝校长愣愣地坐在椅子上,她不明白含羞草们究竟是怎么了,居然甘愿成为“科技产品”。她大胆引入智慧校服的做法,已然违背了因材施教的育人本质,教育不是拿给别人欣赏的。事态尚可控时,她与师兄悬崖勒马,终止试验。
失望的莫小雅有种被抛弃的感觉,同学们从她的神态上看出了结果,默默地注视她走到香樟树下。
夕阳的金光将校园染得红彤彤,裹着叶香的凉风拂过莫小雅的面颊,又能否带走她的胆怯与不安呢?她不是他们口中的“含羞草”,是否有人知道,她的心中也藏着梦想?
进入这所重点中学后,爸爸对她有很多期盼,但她不是出类拔萃的学生,只能在普通班里学习。有时候她也想,自己是否应该再努力一点、再优秀一点、再讨人喜欢一点,但是这真的有意思吗?她不知道。
神奇校服给了她一个理由,一个不需要强烈的意志就可以改变自我的理由,不得不说,她有些怀念它穿在身上的感觉,但她更怀念的是那个不一样的自己。一滴晶莹的水珠从叶尖滑落到莫小雅的手上,再流进汗涔涔的手心里。莫小雅举起手,静静地端详着。
(4)
回忆仿佛电击,往事历历在目,记忆的双手总是能够拾起少年的忧伤。此时此刻,莫小雅教授的双手托起的是特殊儿童为她亲手制作的荣誉证书和奖杯。
当年,何老师找到莫小雅的爸爸,推荐莫小雅参与计划。爸爸敏锐地觉察到,神奇校服有可能改变许多特殊儿童的生活,他纠结了一夜,最终同意女儿参与试验。
15年前的中秋之夜,爸爸躺在病床前,拉着莫小雅的手。他的心病迟迟得不到解决,望着女儿止不住的泪水,将这件事告诉了已经成为科学家的女儿——能够为一部分人“锦上添花”的神奇校服,更应该为许多家庭“雪中送炭”。

“爸爸,我懂你!”莫小雅将当年签订协议时的合影照放在爸爸怀里,默默地守护在他身边。翌日清晨,她再次成为“小透明”,成为医院里最孤独的人。
莫小雅找到了马国民博士,他们历时3年,于2069年推出“雅服”。它携带着特殊的矫正辅助功能和脑机传感器,被应用到儿童福利院和特殊教育学校等场所,帮助成千上万的特殊儿童更好地生活。
雅服上设计了一簇绽放的含羞草,这种“害羞”的植物反而拥有热闹的花朵,就像一团柔和的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