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科幻作品中创作“影子”

作者: 王卫英

科幻作品要实现更好的主题升华,可从挖掘现实意义、融入人性思考、探讨科技影响等方面着手,让读者从故事中看到现实的影子。

科幻作品虽充满奇幻元素,但往往能在现实中找到影子。以《绽放的含羞草》为例,这是一篇构思精巧的科幻小说,它以独特的视角、丰富的情节,展现出校园生活与科技碰撞时产生的奇妙故事。作品看似充满科幻色彩,实际上映射了现实教育领域中对科技辅助教学模式的探索。

故事开篇,作者成功塑造了莫小雅这个“小透明”形象,迅速吸引了读者的注意力。莫小雅对校园活动一概持“没意思”的态度,拒绝所有能让自己成为焦点的机会,这种与众不同的表现,引发了读者的好奇心。

写作过程中,塑造鲜明独特的人物形象是吸引读者的关键所在。大家在写作时可以借鉴这种方法,先确定人物的核心特点,例如塑造一个极度胆小却又渴望冒险的角色,或者一个非常粗心但心地善良的角色,然后围绕这一核心特点,设计人物的语言、行为和想法,让人物形象生动鲜活地呈现在读者眼前。

在情节设置方面,《绽放的含羞草》充满波折,极具吸引力。故事从主角莫小雅被校长关注并穿上神奇校服开始,接着展现校服带来的种种神奇变化,最后校服又突然被召回,各个情节紧密相连且出人意料,既符合科幻设定,又充满生活气息。《回家任务已完成》同样展现出非凡的想象力,在故事设定上,构建了一个名为“时间中央”的世界,将其中的人物分为统治者、平民和抽象者,还设定了“不能流泪”等独特规则,并融入时空穿梭元素,让读者沉浸其中。

对于创作而言,学会设置起伏的情节十分重要。你可以先为人物设定一个目标或者困境,例如要参加一场重要比赛,但总是遭遇失败,然后通过一系列事件逐步推进故事发展,期间增加阻碍或安排意外转折,以此让故事充满悬念,吸引读者持续阅读。

在对神奇校服功能的描述上,作者运用了细节描写的手法,像“弯腰驼背不可能,身体离桌子一拳远,手指离笔尖一寸远,眼睛离纸面一尺远”这样具体的描述,让读者仿佛能亲眼看到、亲身感受到校服的神奇之处。

在写作时,细节描写能够让文章更加生动形象,富有感染力。例如描写一个场景时,你可以细致地描绘周围环境,像“教室里的风扇慢悠悠地转着,发出‘嘎吱嘎吱’的声音,阳光透过脏兮兮的窗户,在课桌上洒下一片片光影”;描写人物时,则可以刻画外貌、动作和表情,例如“他的脸涨得通红,双手紧紧地握着拳头,额头上冒出细密的汗珠”,这样能让读者产生身临其境的感觉。

《绽放的含羞草》还蕴含着深刻的主题,探讨了教育的本质以及科技在教育中的应用。郝校长引入智慧校服,初衷是想要改变校园教学生态,最终却意识到她的做法违背了因材施教的原则。这种主题的升华,让故事不再仅仅是一个简单的科幻故事。

与之类似,《回家任务已完成》里主角对回家的执着追求,背后体现出的是对自由、归属的人性渴望。主角与闹钟之间的友情,在冒险过程中不断深化,最后主角通过改名纪念闹钟,这种情感的升华使故事更具感染力。

在创作时,不能仅仅停留在讲述故事的表面,可以在结尾处适当进行主题升华。例如写一件帮助他人的事时,结尾可以升华到人与人之间的关爱以及社会的温暖;写一次失败的经历,结尾可以上升到从失败中汲取教训、从而实现成长的感悟。

想要创作科幻作品,可以从当下的社会问题和现象入手,如教育公平、资源分配不均、环境危机等,通过科幻情节揭示这些问题可能的发展走向和影响。同时,借助精彩的人物塑造、波折的情节设置、细腻的细节描写、深刻的主题升华和自然的过渡,创作出有作者“影子”的科幻故事。

(责任编辑 /  牛一名    美术编辑 / 胡美岩)

经典小说推荐

杂志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