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人大代表、五邑大学中德人工智能研究院院长崔岩:AI让各行各业“如虎添翼”

作者: 侯隽

全国人大代表、五邑大学中德人工智能研究院院长崔岩:AI让各行各业“如虎添翼”0
本刊首席摄影记者  肖翊 摄

用3D数字技术“复活”清朝 《冰嬉图》,让1万多件文物有了数字“身份证”,参与故宫博物院、敦煌市博物馆的三维数字化建设……全国人大代表、五邑大学中德人工智能研究院院长、四维时代科技创始人崔岩常年深耕人工智能领域。过去几年,他走访调研了许多人工智能企业。今年全国两会,他结合自身经历回应社会关切,并对AI赋能产业发展提出建议。

所有行业都值得用AI重做一遍

“AI革命让中小型企业都有发展空间和机会,这正是本轮AI浪潮的魅力所在。目前部署AI大模型的成本已大幅降低,已经是原来的百分之几甚至是千分之一,它把中小企业跟百度、腾讯、华为等企业共同拉到同一起跑线上,这是相当大的机遇。”崔岩说。

他向记者讲述了人工智能发展至今的多波浪潮。第一波创新集中在海内外的顶尖科研院所,像硅谷的麻省理工、斯坦福以及国内的清华、北大、浙大等重点高校和科研院所;第二波则是由大企业主导的创新,像百度、腾讯、华为等有能力研发人工智能大模型的企业;第三次则是如今以DeepSeek为代表的新一代AI大模型,成本已大幅降低,已经是原来的百分之几甚至是千分之一,区别于上一次由互联网行业主导的人工智能浪潮,本轮浪潮中会产生很多的中小型企业,服务各行各业,并创造新业态。

“人工智能发展到今天,不仅体现于研发或算法的快速发展,还包括跟传统行业相结合,所有行业都值得用AI重做一遍,尤其是广东这类中小企业密集分布的区域,中小企业要在成本利好的背景下,抓住机遇、避免观望,帮助企业重塑生产优势。AI就像翅膀,各行各业与AI结合都可以收到如虎添翼的效果。”崔岩说。

希望人工智能飞入寻常百姓家

崔岩一直致力于将AI技术与文化产业相结合,让科技为文化传承赋能,在他的手机里有很多通过AI技术、数字技术“复活”的文创作品。

《甄嬛传》中安陵容的红衣冰嬉舞惊艳亮相,让现代观众领略到了中国古代冰雪运动的魅力。实际上,古人对冰雪运动的热爱丝毫不逊于今人,这一点从故宫博物院珍藏的《冰嬉图》中可窥一斑。这幅由清代艺术家金昆、程志道、福隆安等联手绘制的鸿篇巨制,以5米多的超长画卷,生动再现了清朝皇家盛大的“冰嬉”场景。

“我们利用人工智能技术,将《冰嬉图》数字化,让画中的人物‘活’起来。”崔岩说,“通过骨骼绑定和动作模拟,我们复原了乾隆年间冰上运动的盛况,在手机端就可以看到这幅名画,通过动态的表达方式让观众能够身临其境地感受历史文化的魅力。”他还表示,团队已经和上海博物馆、南京博物院开展合作,通过AI技术提升文化展览的互动性和吸引力。

全国人大代表、五邑大学中德人工智能研究院院长崔岩:AI让各行各业“如虎添翼”1
视觉中国

随着《哪吒2》打破票房纪录和近年来“黑神话”“封神”“山海经”等中华文化IP的火热,崔岩表示可以看到大众对优质文化内容和现象的高度渴望,老百姓们希望看到文化输出。作为科技工作者要善于运用科技手段赋能文化产业,增强民族的文化自信。

“过去一年,围绕人工智能赋能文化产业的工作,我们全年累计给1万多个地上文物进行数字孪生工作。如今通过拍摄数据,可以达到亿万级别的平面像素,得到三维的立体数据,再通过激光加上光线扫描的方式,实现激光点云厘米级精度,更加生动地展现我国的灿烂文明。”崔岩说。

他建议要充分挖掘中国传统文化IP。“封神”“西游”“山海经”等近年火热的中华文化IP,都是宝贵的文化资源。可通过AI进行文物普查、数据采集等,借助电影、动画、游戏产业,让文物走进大众视野。“要让人工智能飞入寻常百姓家,每个行业都应该积极主动拥抱人工智能这一强有力的生产工具。”崔岩表示。

责编:郭霁瑶  [email protected]

美编:孙珍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