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三月的召唤
作者: 本刊编辑部三月的春风中,《学习雷锋好榜样》的旋律再次响彻大地。这个被红色基因浸润的月份,不仅是万物复苏的起点,更是千万志愿者集结的号角。无数志愿者正以行动诠释着“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精神,让雷锋精神在新时代焕发出永恒的光芒。
当我们凝视那些为美化城市而挥汗如雨的面庞、那些在养老院里握着老人的温暖手掌、那些志愿服务站中夜晚依然明亮的灯光,我们看到的不仅是当代志愿者的群像,更是文明基因在新时代的鲜活传承。
龙江大地上,无数的志愿者正在默默前行,截至2025年2月,全省注册志愿者达602万人,志愿服务团队10.9万个,并建立了覆盖全省的智能管理平台。
这群热血青年以志愿之名,用行动诠释着奉献与担当。他们或扎根田野,用科技助力乡村全面振兴;或走进校园,为乡村儿童点亮知识之光;或穿梭于社区,用关爱温暖千家万户;或开展城市服务,为城市塑造崭新形象。他们用青春书写着新时代的志愿篇章,成为龙江大地上最动人的风景线。
在哈尔滨市农业技术推广总站的试验田里,高级农艺师洪峰正为农户讲解病虫害防治技术。作为“北大荒青年助农志愿服务队”队长,他带领4500余名青年志愿者深入田间地头,将农业技术送到农户手中。在北大荒集团沙河农场,东北农业大学教授孙楠团队通过引进稻田蟹项目,让水稻与螃蟹共生共长,既提升产量又改善土壤,成为科技助农的典范。
“出彩龙江志愿服务队”创始人王金鹏,带领团队走进阿城区玉泉街道“童心港湾”,为留守儿童开展心理辅导和科普教育,累计服务超2万人次。在黑龙江省边境地区,一支支大学生支教团正用教育点亮乡村未来。绥芬河市支教团为348名学生开设语文、科学等课程,全年授课超480节;漠河市首创“导师制”,通过结对帮扶的形式助力帮扶对象快速成长。
在哈尔滨市道里区抚顺社区,青年志愿者们为老年人义务剪发,为残疾人提供康复服务,用实际行动践行雷锋精神。铁力市骊城青年志愿服务队队长马麒皓,带领900名志愿者开展冬季旅游服务,帮助游客找回遗失物品,为困难家庭搬运煤炭、捐赠物资,累计帮扶超800个家庭。
冰雪旅游旺季,哈尔滨站迎来客流高峰。近400名青年志愿者主动请缨,为旅客提供问询引导、行李搬运等服务,用热情融化冰雪。志愿者们顶风冒雪维持秩序,为游客提供暖心帮助,成为冰雪大地上最温暖的“志愿红”。在刚刚结束的第九届亚冬会上,志愿者的热情和奉献再一次感动了亚洲,也让冰城青年的形象再一次光鲜明亮。
龙江青年志愿者们用行动诠释着新时代青年的责任担当。他们不仅是技术的传播者、知识的引路人,更是文明的践行者、时代的追光者。三月的阳光暖意融融,春满枝头正酝酿着新的生命。无数志愿者的身影如同雨后春笋,在城市的街巷、乡村的阡陌间萌发,这是属于雷锋的月份,是志愿精神在新时代的生动注脚。
(编辑·谢奇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