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备孕营养全攻略
作者: 毛路一 夏贤家人关于备孕饮食的意见分歧大?别怕,看医生如何出招。
前两期,我们分享了关于生育力和孕前检查的相关知识。如果生育力没问题,孕前检查一切顺利,就可以正式开启备孕之旅啦。小芳和大刚就是其中一对。不过,他们遇到了另一个难题。
备孕饮食有分歧?四招解难题
关于备孕期间怎么吃,小芳和大刚的家人界限分明地分成了两个阵营。
一边是“大补阵营”,婆婆和妈妈是主力军,她们觉得小芳太瘦,一米七的个子还不到50公斤,得好好补补。婆婆天天煮鸡蛋,美其名曰“补充蛋白质”;妈妈也不甘示弱,顿顿炖鸡汤。她们甚至还制订了详细的餐后辅食计划,水果几个、坚果几克,都安排得明明白白。
一开始,小芳还挺享受这种被呵护的感觉,可没几天就扛不住了—看见鸡蛋反胃,闻到鸡汤头晕。
另一边则是“随心阵营”,公公、爸爸和大刚是铁杆同盟。他们觉得没必要这么兴师动众,正常吃喝就行。作为吃货,大刚经常带她出去吃火锅、烤肉、刺身,薯片、辣条、巧克力等零食更是不吝购买。
小芳嘴上吃得欢畅,心里却七上八下:这么搞不会影响备孕吧?
小芳实在不知道该如何是好,忐忑不安地找到了我:“夏大夫,备个孕连吃饭自由都没有了,我到底该怎么办啊?”
我半开玩笑地说道:“看来,你这是被两个阵营给‘夹击’了呀!”
其实,小芳的情况非常普遍,很多备孕的人都面临同样的问题。所以,我给她祭出了备孕营养常用四大招。
第一招:营养均衡,不走极端。备孕期间,营养均衡是王道,不能一边倒。蛋白质是身体的“建筑材料”,但也不用天天吃鸡蛋、喝鸡汤,否则容易导致消化不良。每天一两个鸡蛋足够,鱼虾、瘦肉、豆类也别落下,它们可都是优质蛋白。
碳水化合物非常重要,尤其是全麦面包、燕麦粥这些全谷物,既能提供能量,还能让血糖稳稳当当,不会像坐过山车一样忽高忽低。
此外,千万不要谈脂肪色变。尤其是健康脂肪,比如坚果、橄榄油、鱼油等富含脂肪的食物,对大脑发育和激素合成超有帮助。
第二招:拒绝大补,适度就好。大补可不是备孕的灵丹妙药。鸡蛋和鸡汤虽好,但过犹不及。要是天天吃,身体肯定吃不消。水果和坚果也一样,适量就好。水果每天200~350克,坚果每天10克左右,别把它们当饭吃。
第三招:偶尔放纵,但别上瘾。备孕期间,垃圾食品确实要少碰,不过,偶尔吃点儿也没有妨碍。如果老公好不容易偷偷买了辣条,也别辜负了人家的好意,吃一两根解解馋就行。
第四招:生活规律,心情舒畅。除了饮食,生活规律也很重要。每天按时睡觉,千万别熬夜刷手机。运动也不能少,每天散散步、跳跳操,既能锻炼身体,又能缓解压力。
此外,心情舒畅很关键。备孕不是什么完成不了的任务,别给自己太大压力,不然身体会罢工的。
听完我的分享,小芳如释重负,感觉自己找到了方向。“看来两边‘阵营’都不太对,我自己先好好消化消化,回去再给他们做做科普。”
吃的怎么补?因人而异仔细看
解决了家庭难题,小芳突然想到了什么,问道:“听说备孕时要补充叶酸。但是,我有两个朋友备孕期间补充的叶酸量差别挺大的,我该怎么办呢?”
小芳这个问题很有代表性。首先需要明确一点,备孕期补充叶酸是非常重要的,它是胎儿神经管发育的“守护神”。如果孕期缺乏叶酸,宝宝可能会出现神经管缺陷,比如脊柱裂、无脑儿等。
接下来就是怎么补的问题了。绿叶蔬菜、水果、动物肝脏、豆类、坚果等都是补充叶酸的不错选择。但光靠食补还不够,建议准妈妈每天额外补充叶酸片,具体的服用剂量和时长因人而异。
没有高危风险的女性,一般从孕前3个月开始每天补充0.4~0.8mg的叶酸,直至怀孕满3个月。
有中危风险的女性,如患有糖尿病、肥胖、癫痫等疾病,或者之前怀的宝宝患有先天性脑积水、心脏病、唇腭裂等,则需要增加叶酸的补充剂量,从孕前3个月开始到怀孕3个月,每天补充叶酸0.8~1.0mg。
有高危风险的,如以前怀过神经管缺陷的宝宝,或者夫妻一方患神经管畸形的,则需要在大夫指导下,至少从孕前1个月开始每天补充4mg叶酸,直到怀孕满3个月。小芳不存在高危风险,从孕前3个月开始补充基本量就可以了。
我发现小芳脸色有些苍白,便多问了一句:“你平时会有乏力的感觉吗?”
小芳说动一动就觉得累,朋友都叫她林黛玉。原来,为了保持身材,她很少吃肉。“我建议你查查体内铁元素的情况。缺乏铁元素,身体会乏力,脸色也不太好。如果孕期缺乏的话,可能会影响胎儿发育,严重的甚至需要输血。”
“我妈说我气血不足,我没当回事,没想到居然是个大问题!”小芳有些着急。铁是制造血红蛋白的“大功臣”,血红蛋白负责把氧气送到全身。没了它,人就会像没电的手机一样无精打采。我国很多育龄妇女都缺铁,40%左右的女性孕前铁储备不够。如果不提前补,孕期肯定会“闹饥荒”。
红肉(牛肉、羊肉、猪肉)、动物肝脏、血制品都是“铁矿石”。考虑到小芳平时不太吃肉,大概率会存在铁元素不足的问题。“不过不用担心,要是真缺铁,遵医嘱补充铁剂就行,很快就能从林黛玉变成铁娘子了。”
“嗯,我一会儿就去挂号。夏大夫,您说到铁元素倒是提醒了我。听说无碘盐好,我就一直吃。可是,上次有个同事告诉我,因为孕期缺碘,差点儿影响宝宝的智力。那我到底该不该补碘啊?”小芳疑惑地问。
小芳这个问题也很典型。碘是合成甲状腺激素的“原料”,如果孕期缺碘,准妈妈可能会出现甲状腺肿大、乏力等甲状腺功能减退的症状,宝宝也会因为甲状腺激素不足而影响智力发育。因为孕期对碘的需求量会增加,孕前可以适当补碘。最方便的就是食用碘盐,每周吃两到三次海产品也可以。
不过,碘不是吃得越多越好。过量的碘摄入可能会诱发甲状腺疾病,有甲亢的女性一定要避免高碘食物,有的要吃无碘盐。
另外我注意到,不管是小芳还是她的家人,注意力都集中在她身上。这也是很多备孕家庭很常见的误区。
其实,备孕是夫妻双方的事。备孕期间,男性也不能闲着。需要补充叶酸,每天0.4mg,有助于提高精子质量。需要补充锌,可以吃海产品里的牡蛎、扇贝、虾,特别是生蚝,锌含量超高,每100克就有71.2mg。
“原来,准爸爸也得积极准备起来啊!我回去就开个家庭会议,重新制订备孕饮食计划,把我老公也拉进来!”
不久后,我收到了小芳怀孕的好消息,是对双胞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