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改变,从一本杂志开始
作者: 施群妹社区妇联工作最为繁杂,需要具备“十八般武艺”。好在,一路有《婚姻与家庭》指引,让我找到了工作的意义,体会到了家庭的美好。
十多年前,我从企业招考到社区干部岗位,负责社区的妇联工作。一开始,我比较迷茫,找不到努力的方向,也找不到这份工作的成就感。
一天闲来无事,我随手拿起办公室的一本杂志。咦,这不是小时候常看的《婚姻与家庭》吗?在我的记忆里,父亲一直订阅这份杂志。上高中时,我经常在空闲时间翻阅。但那时感觉在看故事书,着迷于家长里短的情节,谈不上有什么深入思考。从事社区工作后再读这本杂志,我发现好多文章不仅适用于养娃的我,也与妇女工作有联系。我突然灵机一动:何不把这本杂志当成我的生活、工作参考书?
因为养育孩子的缘故,我特别喜欢杂志的“亲子时光”栏目,生动的案例和专业的分析让我很受启发。比如,杂志经常强调父母陪伴以及亲子共读的重要性,于是,我特意在阳台布置了一个亲子阅读角。儿子写完作业后,我们就来到阅读角共读一本书,用各自的视角进行分析,互相交流感想。在这种氛围的影响下,儿子养成了爱读书的好习惯,社交力、学习力、自驱力都有了提高。
切身感受到了这本杂志带来的好处,我想到把自己的亲子阅读方法与社区居民共享。彼时,各地都在积极推广全民阅读,杂志也推出了很多关于亲子阅读的文章,这让我更加坚定了自己的想法:就从亲子阅读做起!
我在社区招募了一批亲子阅读志愿者。这支队伍整体文化素质高、活动经验丰富,把社区的亲子阅读活动搞得有声有色。除了分享绘本故事,我们还融入了科普实验、亲子手工制作、互动游戏等。活动开展一段时间后,得到了社区居民的广泛认同,参与的群众越来越多。活动还受到了街道妇联的肯定,并在全街道进行推广,我们搞起活动来更有激情了。
为了让居民都可以成为优秀的父母,我在社区成立了家长学校,定期开展活动。我们以《婚姻与家庭》的文章为课本,与父母一起阅读分享,一起畅谈感受。渐渐地,社区居民从“要我参与”转变到“我要参与”,主动询问“什么时候再安排咨询?”“家庭有矛盾了,不知道怎么解决,能不能策划一场专题活动?”更可喜的是,杂志经常介绍爸爸带娃、父母共育的好处,社区很多爸爸大受启发,纷纷报名参与家长学校。前阵子,表妹的女儿厌学,表妹找我商量对策。我让她不要指责孩子,先找自己的原因。同时,建议她多参加我们社区的活动,又借给她厚厚一沓《婚姻与家庭》杂志,让她得空儿时多学习,缓减焦虑,科学育儿。
前几年,国家调整生育政策,我们及时推出多孩家庭养育课堂,以《婚姻与家庭》下半月刊的文章作为参考,深受居民好评。更多社区家庭从中受益,文明家庭、最美家庭层出不穷。年底奖励优秀志愿者时,奖品是订阅新一年的《婚姻与家庭》杂志。收到礼物的居民们都说,这比其他任何物质奖励都更有意义!
“爱出者爱返,福往者福来”,这本杂志像一束光照进了我的心灵。因为这束光,我也愿意成为光,去照亮更多追逐光的他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