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根“脐带”一缕微光:凉皮妈妈摆摊救星娃

作者: 刘兰兰

孩子出生时,脐带被剪断的那一刻,意味着母亲与孩子的分离。但在山东省济宁市,有一位母亲,却以自己特有的方式,将那根维系母子的“脐带”重新连接起来,奔赴属于他们的星辰大海……

既要搬砖,也要陪你

冬日的济宁街头,最低气温已跌至零摄氏度以下,一位瘦弱的女人在寒风中摆摊卖卷凉皮。女人的腰间系着一根绳子,绳子的另一头,是她患有孤独症(又称自闭症)的儿子……

这个女人名叫李海荣,是山东省济宁市梁山县人,出生于1989年。在儿子瀚瀚3岁前,李海荣拥有一份平静而满足的生活。那时的她工作稳定,儿子帅气可爱。

美中不足的是,瀚瀚不爱说话,直到3岁多,依旧不能完整地说出一句话,李海荣带他去医院检查,结果令她崩溃:瀚瀚患有孤独症!

夫妻俩带着瀚瀚四处求医,但收效甚微。微薄的积蓄很快见底,还欠下一屁股债务。

疾病为这个原本幸福的家庭蒙上了厚厚的阴影。2020年,李海荣和丈夫离了婚。4岁的瀚瀚被判给了前夫。后来前夫也无力照看孩子,他找李海荣商量,想把瀚瀚送到全封闭式特殊教育学校。

一想到还没有认知和行为能力的儿子,就此脱离自己的视线,李海荣的心很疼。

“不行,还是让瀚瀚进那种普通的康复学校!”李海荣说。亲友劝她:“谁来接送瀚瀚?你怎么工作?”“我接送,我摆摊!”

回到娘家的李海荣以每年3000元的价格在城边租了间瓦房,靠在街边摆摊谋生。

起初,李海荣做的是“一元一串”的麻辣烫。但麻辣烫做起来很费时间,她被这种连轴转的生活搞得头昏脑涨,实在有些吃不消,转而去卖工序较少的凉皮和鸡蛋灌饼。

每天早上6点,李海荣就早早起床,做好早饭,接着照顾瀚瀚穿衣吃饭,然后赶在8点之前把瀚瀚送到康复学校。

目送儿子进入教室后,李海荣先去菜市场选购摆摊所需的新鲜食材,回家后就支起一口大锅熬酱料,同时将所购买的食材清洗干净,分类装车。而这一切,她必须赶在下午4点半儿子放学前做完,然后接上儿子一起出摊。

李海荣选择摆摊的地点,是人流密集的济宁市草桥口。她支起摊位,开始招呼客人。

瀚瀚在一旁待着,一会儿拍拍这里,一会儿摸摸那里,有时突然跑到马路上,李海荣不得不暂停手上的活儿,把儿子拽回身边。

有一次,李海荣正认真地帮客人做凉皮,一抬头,发现瀚瀚不见了!

那一刻,李海荣感觉天都塌了。她丢下摊位,大声呼喊:“瀚瀚,瀚瀚……”

带着哭腔的声音,被街上嘈杂的人声与汽车的轰鸣淹没。周围的摊主见状,也过来帮她一起寻找孩子。

终于,在附近的一根电线杆后面,李海荣找到了在此玩耍的瀚瀚。她一把将瀚瀚拉进怀里,紧紧地搂着,眼泪不争气地掉了下来。

父母获悉情况后,决定过来帮助。可妈妈曾患过脑梗,爸爸腿脚不便,两个老人照顾起瀚瀚来,心有余而力不足。

有一次,瀚瀚闹起脾气来,李母去抱他时,竟被他一把推倒在地,所幸无大碍。

还有一次,李海荣在外面摆摊到夜里11点。回家后,发现瀚瀚躺在地上哭。问了爸妈才知道,瀚瀚一直闹着要喝饮料,而饮料会刺激到瀚瀚,让他兴奋,不利于他的治疗,要求没得到满足的瀚瀚便哭闹起来。父母抱不动他,只能站在旁边守着他,不敢离开半步。

当晚,待两个老人和瀚瀚相继休息后,李海荣才得到片刻空隙。她发现,自己明明忙得连病都不敢生,可还是顾此失彼。“我真没用!我该怎么办?”黑夜里,默默流泪的李海荣问自己,“搬起砖就陪不了你,放下砖又养不起你。”

其间,李海荣一度尝试着花钱请专人看护瀚瀚,可因为支付不了高昂的看护费而作罢。

那天,李海荣无意间听到一个同龄妈妈吐槽儿子的顽皮:“你这么到处疯跑,妈妈恨不得找根绳子把你拴在腰上!”

“用绳子拴在腰上?”李海荣想了想,何不把瀚瀚拴在自己身边。这样一来,自己既能搬砖,又可以陪他,一举两得。

防丢绳上,母爱浩荡

带着试试看的心态,李海荣买了一条绳子,一头系着瀚瀚,另一头系在自己的腰间。她以自己为圆心,为瀚瀚圈出了一个半径一米左右的安全范围。

这条“脐带”般的防丢绳,起初让瀚瀚极不适应。他一直试图解开或者拽断绳子,要么就将妈妈推开。

孩子的哭闹,让李海荣十分揪心。她解开绳子,让瀚瀚待在一旁,自己则用余光瞄着他,不让他跑开。

渐渐地,瀚瀚玩累了,自己靠在摊位边熟睡起来。李海荣这才将防丢绳拿来,为他悄悄地绑上,然后继续忙碌。

“嘀……”汽车的喇叭声吵醒了瀚瀚。已经睡了一个多小时的他,揉着惺忪的眼睛,从地上的凉席上爬起来,却发现自己身上又被绑上了绳子。

瀚瀚一边哭一边奋力拉扯着绳子。才几岁的他,力气很大了,李海荣的腰被勒得生疼。她不停地吸凉气,却又不敢解开绳子。

在车水马龙的闹市街头,母子俩就这样在绑绳与扯绳的博弈中打起了“拉锯战”。

见此,个别鲁莽的路人以为李海荣虐待瀚瀚,忍不住指责她:“哪有这样带孩子的?”李海荣没时间解释。她竭力不让委屈的眼泪落下来,一刻不停地忙碌着。

时间一长,瀚瀚渐渐习惯了这条绳子的存在。每天出门之前,李海荣就将这条绳子绑在她和儿子身上。而瀚瀚则像她的一条小尾巴,跟着她一起出摊。

后来,李海荣从旧货市场为瀚瀚淘到了一些小玩具:积木,竹蜻蜓,变形金刚……

这些廉价的小玩具能让瀚瀚安静下来。他坐在妈妈身边的凉席上,一玩就是一整天。

难得的闲暇时分,李海荣看着儿子出神。这个纯净得像一张白纸的小家伙,就像个天使,能够缓解她所有的疲惫。

即便生活在谷底,李海荣和瀚瀚还会遭遇一些突如其来的打击。

仲春的济宁,春寒料峭,李海荣带着瀚瀚摆摊的时候,遇到城管检查。李海荣推着小吃车,拽着瀚瀚一路狂奔。

母子俩身上绑着绳子,不是瀚瀚被扯倒在地,就是李海荣被拖得一个趔趄。跌跌撞撞中,李海荣听到城管在她身后大喊:“不着急,把孩子看好慢慢走,注意安全。”她这才停了下来。此时,李海荣才发现,瀚瀚的鞋竟然跑丢了,袜子都被磨出了洞。

令李海荣欣慰的是,这种拼命奔跑的经历,不仅没让瀚瀚感觉到难受,反而令他十分兴奋。他索性将袜子脱了,光着脚在水泥地上蹦蹦跳跳,根本没有感觉到疲惫和寒冷……

看着手舞足蹈的瀚瀚,李海荣愣了神。她多想知道,瀚瀚的世界是什么样子的,他想过和同龄的孩子们一起上幼儿园吗?想过像其他人一样,每天按时吃饭,而不是只能等到妈妈收摊之后,晚上11点多才吃上晚饭吗?

可瀚瀚似乎并没想过这些。只要妈妈在他身边,他就拥有最简单纯粹的快乐。

想到这里,李海荣觉得,再累再苦,也是值得的。

到了7月,天气炎热,地面热得烫脚。瀚瀚热得用小手不停地拍打自己的头,揪自己的头发。李海荣只好不停地转过身来,将瀚瀚放在自己的脚边,时不时腾出一只手,轻轻地拍打他的小脑袋,安抚他。

晚上,瀚瀚的睡眠不太稳定,经常凌晨一两点醒来,然后坐在床边独自玩耍。害怕瀚瀚一个人跑出去,李海荣只好陪着他。实在熬不住了,就喝咖啡提神。

后来,李海荣想了一个办法。每次收摊后,无论多晚,她一定会带着瀚瀚在出租屋附近慢跑几圈,或打打篮球,然后回家。瀚瀚旺盛的精力被消解后,常常能睡上一个囫囵觉。

其间,前夫偶尔会过来看看孩子。经济并不宽裕的他,会给孩子买点零食或玩具,再给李海荣一些生活费。相对瀚瀚的治疗费和母子俩的生活成本而言,这些费用虽然少,但也能缓解一点压力。

也许是眼红李海荣摆摊挣钱,也许是其他原因,李海荣的第一任房东隔段时间就涨房租。无奈之下,她只好搬家。

可第二套出租屋过于破旧,竟然漏雨。房东只管收租不管修缮。母子俩只好再次转移。

令李海荣心寒的是,第三套出租屋的邻居们得知瀚瀚是个孤独症儿童后,经常对着她和孩子指指点点。直到住进第四套出租屋,母子二人才获得了片刻的安宁。

那天,带着瀚瀚出摊一天后,回到出租屋,好心的房东问她:“你带着娃儿,每天早出晚归,累不累呀?”李海荣笑了笑:“累?没时间累!”

点亮星星,温暖世界

2024年,李海荣在朋友的建议下,开通了视频账号“星宝瀚瀚和脐带妈妈”,发一些自己带孩子摆摊的日常生活。

起初,没有多少人关注李海荣,她并不在意。摆摊的同时,她还是会时不时带着瀚瀚去治疗。当妈妈已经7年多了,瀚瀚还没叫过她一声妈妈呢。她多想听啊。

9月15日晚上,李海荣像往常一样带着瀚瀚出摊。系着绳子的瀚瀚坐在她的面前,正啃着一根玉米。

这时,瀚瀚扭过头,在妈妈的脸上亲了一口,同时用手抚摸着妈妈的下巴,喊出一声:“妈妈!”

李海荣的心颤动了一下,她怀疑自己听错了。“妈妈,妈妈……”瀚瀚注视着妈妈,认真地喊着,眼神清澈而专注。

这下,李海荣听明白了。她一边抚摸着儿子的小脑袋,一边笑着对站在摊位前的顾客说:“太不容易了!7岁多,快8岁了。我以为这辈子再等不到这两个字了,今天等到了。”

说完,李海荣用左手捂住自己的鼻子和嘴巴,试图控制住自己的情绪,可眼泪还是不争气地汹涌而出……

12月20日,一个名叫“@爱画画的子衿”的博主,发布了一条视频,讲述了“脐带妈妈”李海荣的故事。他以支付饼钱为由,向李海荣转账2万元,并为李海荣母子画了一幅画。

李海荣收下了画,执意要退回博主的2万元,但被博主坚决地挡了回来。

视频一经发布,“脐带妈妈”李海荣的故事开始引爆网络。李海荣对孩子的那份纯粹的爱,让无数网友为之泪目,点赞量高达500多万。

李海荣家附近的人在看到视频后,辗转找到她的小摊,扫下7元、10元的饼钱,不为吃饼,只为默默支持她的生意。

济宁市政府相关部门、社会组织、基金会,也纷纷向李海荣母子伸出援助之手。梁山县残联的工作人员帮助李海荣母子联系儿童康复机构,通过每年补助的方式,将瀚瀚的康复费用全部覆盖,实现免费救助……

这些来自四面八方的关怀,汇聚成了爱的汪洋大海,将李海荣和瀚瀚从昔日黑暗孤独的小小天地,一点点地拽了出来。

因为拥有了近16万粉丝,在好心人的建议下,李海荣一边继续摆摊,一边开启了直播与商品橱窗,在网上卖货,补贴家用。有人前来买凉皮的时候,她便熟练地卷着凉皮,交到顾客手中;空闲的时候,便在网上回复热心网友的问题,或者在直播间和粉丝们互动。

“加油,星宝。加油,伟大又坚韧的妈妈!”“地址发给我,给你孩子寄两套衣服……”

李海荣一一回复着网友们,一次又一次地被他们的热心与善意感动着。

不出摊的时候,李海荣会带着放学的瀚瀚去公园里卖气球。不是为了赚钱,只是为了让他有更多与别人互动的机会。

经过几年的康复训练,瀚瀚已经具备一定的沟通能力。他虽然暂时不会用语言与小朋友们交流,却总会对他们报以友好的微笑。

气球很快卖完了。回家的路上,李海荣带瀚瀚去了菜市场,买了西红柿和蘑菇,打算晚上做瀚瀚爱吃的西红柿炒鸡蛋和炒蘑菇。

“瀚瀚,帮我掰一下蘑菇。”李海荣对儿子说。瀚瀚便走过来,帮妈妈掰起了蘑菇。尽管掰的蘑菇很大块,但李海荣并没有再掰,而是竖起大拇指夸奖儿子:“真棒!”

如今,瀚瀚能够独自穿衣服、鞋袜,能与人进行最简单的对话,还偶尔会说一些词语,准确地表达自己的情绪:“妈妈,我好高兴。”“妈妈,我不开心……”

所有这一切,都让李海荣看到了希望。她还有一个计划,想让瀚瀚像其他小朋友一样到普通学校上学,在知识的海洋里享受更为美好的童年……

编辑/戴志军

[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