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携“头铁”姑娘,择一城白首
作者: 丁琪德从内蒙古呼和浩特到山东济宁,相隔千里,欲渡黄河冰塞川。在古代,他们几乎不可能相识。如今,这对北漂情侣却甜蜜相恋了,他们一路辗转磨合,最终觅得合适的栖息地——
北漂蹉跎苦,无处安家
“‘心理咨询知多少’。小玲你头真铁,这推文标题,谁看了想来做心理咨询呀?”王飞宇笑得前仰后合……李小玲白他一眼,“看看你的吧!‘泪失禁的真相’,没点开还以为我们是骗子!”2016年一个仲夏夜,一家心理咨询公司的灯因为一条推文标题亮了半宿。
王飞宇,1991年出生于山东,中考县状元,大学拿国奖,还是四川省优秀大学毕业生,一向自视甚高的他,最近却总爱往同事小玲跟前凑,和这个小他两岁的姑娘较真。
别看小玲瘦瘦小小的,工作时她眼里闪着光,身上有使不完的牛劲儿,常常把飞宇逗乐。两人一起吵闹玩笑,一路加班挤地铁。飞宇觉得原本灰暗的北漂生活一点点被小玲点亮了。
来不及告白,小玲就辞职追编导梦去了。飞宇听说小玲前两年在影视行业干得风生水起,可随着影视寒冬来临,她好几天没发朋友圈了,不知道她过得好不好。
一大早,飞宇忍不住给小玲发消息询问,半夜才收到回复,她说:“我又换工作了,接连找了几个编导的工作,待遇都太低了,简直压榨人!”恰好飞宇刚换了一份待遇更高的工作,忙问她:“你期待的薪资是多少?”“一万。”小玲回复。
王飞宇默默把小玲的话记在了心上。他现在工作的中医馆刚好需要拍宣传片,他想,不如把小玲介绍过来,至于工资……没关系!反正自己的工资是一万,到时候让领导把自己的工资发给她。
领导和王飞宇私交不错,也想留住飞宇这个人才,同意了他的提议。飞宇工资八千,小玲工资一万。
飞宇第一时间打电话把工作介绍给了小玲,可电话那头小玲却没啥兴趣,她跟飞宇开着玩笑:“中医馆招拍视频的是正经编导岗位吗?”
“咋不是正经的,这都是全国有名的中医专家教授,不需要专业的人来拍吗?而且薪资待遇也符合你的要求呀!”飞宇苦口婆心地劝着。
小玲悻悻地同意了投简历,过两天来看看。
这两天可把飞宇忙坏了,他跑上跑下把中医馆的领导和同事都打点了一遍,大家都本着吃瓜的态度,全力支持他追妻。
刘主任更是在小玲来参观时热情地直接进行了面试,现场拍板说第二天就能来上班。
入职后,小玲听说了飞宇的良苦用心,她深受感动,在同事们的撮合下,两人终于成为情侣。
从此,他们的北漂不再孤单。早起的凉水河畔,时常有他们和锻炼的大爷大妈吹牛的身影。夕阳西下,也能看到他们钓完鱼提着小桶蹦蹦跳跳,满载而归。
好景不长,2020年冬天,两人又失业了。小玲已记不起这是她换的第几份工作了,北漂蹉跎苦,“头铁”的她终于认了怂。
毕业六年,她好多同学通过考公考研在家乡过上了相对稳定的生活,小玲也萌发了回老家内蒙古考研的念头。
乌兰察布的夜,那么长
其实,飞宇当时就预感小玲这次很难考上,她毕业之后就没再拿起过书本,报的学校又难考,准备时间还短……
但他第一时间表示无条件支持。只有他知道,那些个失业后哭着回出租屋的夜里,小玲有多想家,多想要一份稳定的生活。
反正青春就是不断试错,反正他们北漂这几年也有了一些积蓄,他愿意陪这个“头铁”的姑娘潇洒试一回!只要她开心就好。说干就干,两人大包小包地包起了北漂的美好回忆,叫了一个货拉拉,连人带货,从白天到黑夜,一路从北京开到了呼和浩特。
搬到呼和浩特的时候已经入夏了,飞宇穿着汗衫短裤收拾完家里,就趁着小玲背单词,悄悄给她串了烤肉,庆祝两人顺利安顿下来。
那几百个挑灯夜战的夜晚和闻鸡起舞的早晨,厨房飘出的饭菜香和书房传出的读书声,大概就是人间烟火最让人安稳的味道。
就这样,王飞宇在家一边投资期货挣些收入,一边为小玲的备考提供后勤保障:除了给她变着花样做饭,还给她准备了好多政治思维导图;为了帮她克服对英语的恐惧,给她买了高中英语阅读练手……
甚至,2022年小玲考研失利后,为了给小玲考公加油鼓劲,飞宇决定陪她一起考。
这一陪,飞宇先后收到了包头和乌兰察布的面试通知,俩人正商量以后要在哪个城市定居,小玲又收到了呼和浩特的社工入职通知。
一道难题摆在俩人面前:如果小玲选择入职,那么飞宇不论考上哪里,俩人都将开始异地;如果小玲选择不入职,那么假如飞宇两个都没考上,小玲也会错过这份工作。
飞宇面试时间迟迟未通知,小玲不想两头空,最终选择了去呼和浩特做社工。几个月后,飞宇考上了乌兰察布事业编。
入职第一天早上醒来,飞宇的鼻血就染红了枕巾,去了医院才知道,是乌兰察布气候太干燥了。本以为过几天就会好,不想成了常态。
“玲啊!说好了一周见一次面,咱都俩月没见了!”飞宇视频里崩溃抗议着,“现在咱们一人租一个房子,开销也不少,你搬来乌兰察布吧!”飞宇谨慎地提议。
“可是我好不容易才考上了社工。”小玲也很无奈。飞宇问:“那我们什么时候能结束异地?”小玲见飞宇不开心,连忙撒娇说:“乖,考上乌兰察布的工作我就去找你。”
大半年过去了,小玲还是没有要来的迹象。两人争吵后冷战数日,飞宇被通知几天后要穿正装参加一个会议,可西服还在呼和浩特,他让小玲给他寄。微信消息一天都没有回复。飞宇的心凉了半截,心想这下可能真的要分开了。
正喝着闷酒,听到了急促的敲门声。一开门,小玲抱着他的西服闯进了他的怀里。
没等飞宇开口,小玲哽咽着说:“我决定辞职了!这些日子,我想明白了,有你的地方才是家。”飞宇心口一热,一把抱住小玲,“我们领证吧!”
2023年5月21日,俩人在一起四周年,终于领了结婚证。从此乌兰察布的火山,多了两人牵手去捡玛瑙,拍宇航员大片,并肩骑骆驼,相拥看粉色的日落。
两人计划着再攒点钱就在乌兰察布买房买车。小玲在家发挥编导才能注册了B站账号“玲七和裤子”,分享飞宇备考经验的短视频,粉丝在几个月内突破一万人。
飞宇偶尔在家接到领导同事电话,对方说的乌兰察布的方言,别说飞宇了,就连内蒙古出生长大的小玲都不能完全听懂。
北方冬日漫长,没有亲戚朋友,两人只能窝在家里。飞宇心爱的渔具也像河水一样被冻住了,来这里快一年,只钓过一次鱼。
小玲亲身经历了才明白,飞宇一个人在这的时候,过得多么不容易。她想为飞宇做点什么。
天府安家,择一城白首
2024年的跨年夜,小玲拉着飞宇出去吃火锅。“咦?你不是不喜欢喝酒吗?”飞宇感到有些诧异。“这不是跨年嘛,来来来,干杯!”小玲一饮而尽。
俩人不一会就喝多了,飞宇神色暗淡了下来,说:“最近我每天下班骑着电动车,风和雪刮在我脸上,我却发现我在流泪。我都不知道我为什么会流泪。”
听到这里,小玲早已是双眼含泪。她紧紧握住飞宇的手,说:“这些天,我才醒悟,你为了我来内蒙古,真的付出了很多,既然这里的生活你不适应,那索性我们不要留在这里了,我也可以为你离开家乡,去你想去的城市定居。”
这话飞宇听了有些意外,但更多的是感动,小玲从北漂到考研考公,一直在奔波、在面对未知,好不容易俩人有了稳定的生活,怎么能因为他过得不开心说放弃就放弃。“我不同意。”
回家路上,突然下起了鹅毛大雪……俩人走在雪中,飞宇看着她被雪打得花白的头发深情地说:“今朝与你同乘雪,余生与你共白头。”
此情此景,小玲再次握紧了飞宇的手,坚定地说:“我知道你在想什么,没关系,你可以重新再考,我相信你一定能考上。考一个我们俩都喜欢的城市,我们在那定居!”得妻如此,夫复何求?飞宇同意了这提议。
这次,他们要选一个气候湿润的、有山有水能钓鱼的、能交到朋友、听得懂方言的城市。
要不,去四川!也许是多年的默契,他们竟然异口同声说出了心中所想。
四川气候湿润,有山有水,飞宇在这读了四年大学,有同学和朋友,小玲在四川有姥姥舅舅等亲人,还有足智多谋的诸葛丞相!他们决定去四川找工作。
4月,小玲陪飞宇来四川考试。等成绩的过程中,他们参观了都江堰,拜了乐山大佛,研究了三星堆,登上古雒城城楼。
两人一路游玩,一路考察着四川的生活。面临工作的未知,飞宇依然气定神闲地钓到了大鱼;受不了很辣的川菜,小玲也笑着说能坚持。
迎面小朋友的泡泡枪喷出了许多泡泡。他们笑着冲进泡泡,也冲进了憧憬的幸福生活。
听说他俩要去四川,小玲爸妈不解地问:“稳定工作不要了?你们去了怎么生活?”
小玲这次倒是很有信心,“如果考不上公,我们可以继续做自媒体,或者干别的工作,只要齐心协力,在我们都喜欢的城市生活,怎么着都不会比现在差。我们可以为自己的后半生负责,你们放心吧!”父母看着小玲从未有过的坚定眼神,默默点了点头。
飞宇没敢告诉爸妈,“就先说我们去度蜜月,等考公有了结果再说。”飞宇眼神坚定。
在他们的共同努力下,2024年6月,王飞宇上岸四川成都的一个事业单位,李小玲也因为记录和分享王飞宇两次考编上岸的经历,在B站和小红书又火了一把,成为一名全职up主。
飞宇的妈妈生气了,这么大的事两人居然瞒着她。可当她看到儿子短短几个月就长出了白发,她不忍再苛责,人生能有几回搏?她看懂了这对儿女的努力,唯有祝福他们。
告别亲朋,两人坐上火车,正式定居成都。
遇一人白首,择一城终老。在成都生活的半年里,他们又找回了北漂牵手时“过电”的感觉;周末回姥姥家吃饭,在回锅肉里尝到了家乡的温馨;下班约好友谈天说地,才感觉真正在这座城市扎下了根……
吾心安处是吾乡。小玲在B站和网友分享着她和飞宇安家的喜悦:“不管在哪,只要能安下心来,与爱人携手找到合适的生活方式,这里就是新的家乡。”
编辑/丁琪德